APP下载

符号娱乐与圈层文化
——“Z世代”网络语言流行现象解读

2022-03-18戴仁卿

关键词:Z世代圈层流行语

戴仁卿 刘 彬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2021年12月6日,“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躺平”“破防”等网络热词上榜。嵌入日常生活交流的网络热词为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新语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Z世代”青年群体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1]如今,在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Z世代”中,以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缩写词为代表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现象。这种流行现象的产生,不但是“Z世代”娱乐心理的普遍反映,而且形成一种新的圈层文化。本文将对“Z世代”网络语言的样态表达及背后的流行逻辑加以分析,探求网络语言流行的心理归因,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

一、“Z世代”网络语言的现实样态表达

“Z世代”的出生和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他们享受着网络化、娱乐化的社交方式,并对缩写词、颜文字、表情包、火星文、网络流行语等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高,逐渐形成“Z世代”独特的网络话语体系。

(一)缩写词

缩写词是将汉语言文字的拼音进行缩写和简化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社交用语,具有传播效率高、受众相对固定的特点,同时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圈层现象较为严重,只有某一群体或者圈层的人方可进行有效沟通,[2]如“xswl”(笑死我了)、“yyds”(永远的神)、“wsry”(万事如意)等。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是“Z世代”创造的一套不合乎汉语语言规范的另类语言,这种猜谜语式的交流方式在有意制造语言和沟通障碍,需要进行严格的语言规范管理。

(二)颜文字

“颜”表示面孔,颜文字是指用不同的字或者字符来表达文字发布者心情的面部表情,是利用网络符号进行一定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虚拟社交符号。颜文字作为一种流行于日本漫画文化中的网络语言亚文化现象,在“Z世代”中受到广泛欢迎,是时代赋予语言的一种新发展方向,但存在使用场域限制,某些正式的网络公共场域不允许使用颜文字。

(三)表情包

(四)火星文

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起初多为“90后”群体使用,可以分为异体火星文和符号火星文,二者差异较大。异体火星文与繁体字相似,其实质是汉字的错别字,而符号火星文是运用网络符号进行的一种语言表达。凸显个性的“Z世代”大量使用以同音字、形近字、特殊符号为主要形式的“表形文字”,并成为火星文的追捧者和传播者。

(五)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具有一定辞趣和社会背景的网络语言,往往带着一定的情感、情绪,呈现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自嘲解嘲的语言特点,如“我太难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等。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主要取决于其是否适应语言市场的需求,如果能够经得起社会实践检验,就会被社会大众接受;反之,将逐渐被社会大众舍弃。

二、“Z世代”网络语言的流行逻辑

“Z世代”一词本身就属于网络语言。按照15年为一个世代段的划分标准,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群体被称为“Z世代”。世代段之间的边界只是理论上的划分,不同的世代段虽然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但也不是完全绝对化的。“Z世代”作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也被称为“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等。当前,“Z世代”无疑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也是网络语言创作、传播的中坚力量,甚至出现了专门创作网络语言的段子手、职业人。网络语言被称为“Z世代”的“第二语言”,其鲜明的特征是存在特定的语域和适用的圈层。

(一)符号娱乐:娱乐心理和身份标签的现实表达

符号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事物。“Z世代”作为网络原生代的“数媒土著”,具有强烈的群体话语表达欲望,社交方式也变得虚拟化、多样化,网络社交成为“Z世代”显著的社交方式,甚至超越了传统社交方式。网络语言也成为“Z世代”社交生活的鲜明标识,将“Z世代”对现实社会的话语态度通过语言符号的方式投射到网络虚拟世界中,进而形成这个群体共有的情绪态度和话语体系。作为网络社交生活的主要参与者,“Z世代”选择那些只有特定群体才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与众不同的个性语言表达是他们所追求的。可以说,网络语言是“Z世代”娱乐心理的一种独特表达。

网络语言,本质上是用于现实交流的一种语言符号,将文字无法表达的幽默、讽刺等复杂多样的情感,用一种友好、诙谐、娱乐的态度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Z世代”在网络社交中和而不同的心理。同时,从众是社会群体的特有心理,当某种现象契合社会个体喜好时,社会个体会有意识地去记忆和模仿。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在“Z世代”中流行,也是社会个体从众的社会心理使然。

社会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无不镌刻着时代烙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Z世代”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的出现和发展,这促成了“Z世代”独特的社交方式和情感表达。

身份标签是当社会个体使用某种标签时便具备的一定身份的属性,社会个体可以进行相应的自我印象假设与模仿,使自身行为与标签内容一致。身份标签具有一定的心理导向作用,使社会个体具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反映出一种社会归属情绪,是社会个体情绪的表达。网络语言与个体情绪的关系不是“因”和“果”,而是“果”和“因”,并非使用网络语言定义社会个体面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个体情绪,而是社会个体有了情绪,才需要使用网络语言进行表达。

(二)圈层文化:身份标识的圈层映射

网络语言具有趣味性、圈层化的特点,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情绪表达。如打球时随意调侃一句“打了个寂寞”,指的是打球不但没有中,而且一点边都不靠。圈层化已经成为“Z世代”情绪表达的主要特征,从圈外人看不懂的缩写词,到圈内人会心一笑的网络流行语,“Z世代”以各类社交媒体为依托,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结成稳固的小圈子,对网络社交空间进行人为切割。“Z世代”网络社交活跃在不同圈层里,在代表主流文化的“大圈子”和亚文化的“小圈子”之间跳跃。“Z世代”个体投入某个圈子,便会感受到归属感、现实感,并以此为基点,实现个体兴趣的放大化。

社会个体的交流渠道从纸质信笺到电话通讯,又从移动手机到互联网,社会个体的沟通形式也由原始的纸质信息到声音信息再发展到表情信息,信息呈现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连网名都由文字转变为火星文、标点符号和表情符号。“Z世代”借助这些网络语言来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甚至缓解社交尴尬。

柴油发电机组烟气经排烟管道排出后温度可达200~300℃,利用柴油机烟气余热干燥垃圾的关键在于确定垃圾干燥的适宜温度,它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低于垃圾燃点320~460℃[17],避免干燥过程中垃圾自燃;不能使垃圾热解产生复杂毒害气体;尾气温度不能低于烟气露点温度120~130℃[18],防止腐蚀设备。

圈层化的社交方式,也产生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圈层有自我发展的闭环,圈内人不言自明的软规则容易产生信息茧房效应,使圈层内部与外部文化产生隔阂。[3]其次,个别小圈子属于小众爱好,一旦出圈则会在主流文化价值的审阅中产生碰撞乃至对抗。“Z世代”个体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圈子内外的关系,可能会造成观念闭塞,加剧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存在疏离社会现实和群体的风险。再次,“Z世代”要正视圈层文化的存在,打造属于自己人的社交圈层,善于借助圈子来放大自己的兴趣,学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拓展沟通交流的空间,避免与社会脱节。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需要营造宽松包容的语言文化氛围,推动圈层文化中的积极的网络语言文化要素为时代共享。

三、“Z世代”网络语言流行现象的理性思考

对于网络语言的出现,学术界的态度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缩写词等违反了现代汉语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交障碍,是对现代语言文化的割裂。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时代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其背后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强烈的社会现实需求[4]。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既节省了“Z世代”群体的交流成本,为文字符号赋予了娱乐意味,又包含了“Z世代”融入群体、圈层的需求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

(一)尊重语言市场的规律性

网络语言用简短的文字或符号对社会现象进行总结,并带有一定的趣味,容易被社会大众接受,进而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交常用语。有一些网络流行语被纳入正式出版的词典,成为社会规范语言,如“给力”一词。而一部分网络语言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出社会大众的视野,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随着社会发展,那些传递负能量,营造焦虑、消极等心理情绪的网络语言,给社会心态带来不良影响,很快会被语言市场淘汰。只有健康向上、被普遍使用的网络语言,才会被社会大众接纳,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每个世代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网络语言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依靠语言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语言的自我净化。

(二)倡导语言体系的包容性

网络语言源于生活,网络生活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语言作为“Z世代”交流、沟通的一种语言类别,是社会文化的发展缩影,能够反映社会热点,打上了时代烙印。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Z世代”的人际交往和思想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要用辩证的观点和包容的态度看待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语音、语调、语态上与现代汉语是基本一致的,不宜将网络语言和现代汉语对立起来。网络语言纵然有所变异,也不足以产生与现代汉语本质上的区别。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伴随一批新词汇的产生。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现代汉语应当吸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语言,甚至是方言和译音,那些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有理由被纳入现代汉语体系中。

(三)重视语言运用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盛行于网络,又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简洁、生动、创新的特点。在网络以外的日常生活交流中,应当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引导网民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政府有关部门对网络语言要出台相应的规范化指引,构建网络语言的自我净化机制,对不良网络语言进行集中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语体,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和社会生活的映射,是社会大众情绪、情感的表达。面对“Z世代”网络语言的兴起,不能一味诘责,而应该注重疏导,对其理性看待和规范引导[5],使网络语言契合时代需要,传递社会正能量。

猜你喜欢

Z世代圈层流行语
流行语大盘点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B站冲破圈层
大学流行语考察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中国“Z世代”:花得多担忧少
巧借 流行语
截留“Z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