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引导 保护幼儿的“真”游戏
——“从‘魔幻城堡’到‘中国式19型坦克”观察案例片段实录、反思及指导策略
2022-03-18武汉市硚口区汉江湾幼儿园
■ 武汉市硚口区汉江湾幼儿园 陈 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实施以来,自主性和游戏性成了大家谈及幼儿学习方式、学习经验时的关键词。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游戏中增强幼儿自主性的因素有很多,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是其中之一,特别是低结构材料的投放。
在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意义重大。与高结构材料相比,低结构材料更具有开放性,一些简单常见的材料在孩子们手中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玩法。正是基于低结构材料的这个特性,我在班级开设了“变废为宝”材料收集区,摆放幼儿自己带来的许多废旧的、规格不一的低结构材料,如纸盒、纸箱等。没想到这些简易的纸箱、纸盒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成为他们自主游戏里随时可以拿来使用的宝贝。利用这些材料,孩子们从“魔幻城堡”到“中国式19型坦克”,在对孩子们创新纸盒玩法的观察中,我发现了他们的成长。
一、静心观察,顺应游戏的发展
【观察案例】“从‘魔幻城堡’到‘中国式19型坦克”
观察时间:2019年2月
观察地点:大二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大二班幼儿
观察目的: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探索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应对态度及指导策略。
【观察片段1】废旧纸盒筑起的魔幻城堡
自主游戏一开始,辰辰拉着哼哼走过活动室时不小心碰倒了堆放在角落的纸盒。他迅速回望我一眼,我侧过头假意没有看到,耳边却听到辰辰对哼哼说:“我们用这些纸盒来建城堡吧?”“好啊!这么多,我们人手不够。”“我去找人帮忙!”于是,小杰被哼哼叫过来一起玩。城堡底座很快便搭好了。辰辰跑到我的身边说:“老师,我们想搭个三角形的屋顶,可是没有三角形的材料,你可以帮我们找找吗?”“可是我这里也没有呀,你们自己想想办法吧。”见我没有帮忙的意思,辰辰便在一堆盒子里转来转去。忽然,他高兴地说:“有了!”只见他把两个纸盒斜侧着摞起来,然后在底座的另外一边也小心地放上了两个纸盒。
他退后了几步看了看,似乎很满意:“老师你看,我的三角形屋顶搭好了!”哼哼看了看,说:“还不大像。”于是,辰辰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起来:把下面的纸箱调整到与底座大概45度的角度后,一只手扶着,另一只手把上面的纸箱也调整一下,这次两个纸箱终于在一条斜线上了。哼哼看见以后,连忙把另外一边的两个纸箱也调整了一下,让两边变得对称。看到自己的作品,三个孩子欢呼起来。
泽泽、冰森、瀚宇被他们的欢呼声吸引了过来。“你们做的城堡还真不错,就叫魔幻城堡吧!”冰森一副小大人的表情提议道。辰辰说:“好吧,小心!不要把我的城堡碰倒了!”瀚宇:“有人走来走去太危险了。要不,我们搭个围墙吧!”于是,六个孩子一起行动起来,围合、垒高、错层式,不一会儿城墙在众多孩子们的手中落成了。
观察分析:一堆废旧纸盒在意外碰倒后,引发魔幻城堡的建构活动,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想象——搭建——调整,孩子们充分调动已有经验,一步步推进游戏。
结合案列分析解读,不难发现,当孩子在自主游戏中遇到问题时,大多情况下他们能通过对材料、游戏的调试,找到解决办法,如:哼哼主动寻求同伴帮忙,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辰辰主动尝试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完成城堡的主体建构;翰宇为防止城堡被碰倒,引发围墙建构新任务……
当幼儿有寻求教师解决问题的依赖行为时,教师适度示弱,将问题抛回给幼儿,巧妙地为幼儿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幼儿在不断尝试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自我经验也能获得创新发展。
【观察片段2】坚不可摧城墙下的战斗游戏
活动室另一边,轩轩、安安、治治、伟伟拿着拼插好的手枪在活动室对战。“前面有敌人!”轩轩一个眼神,几个人便将城堡当做进攻目标,辰辰和哼哼等人见状也迅速加入了守护城堡的战斗……
“不公平,我们没有地方躲!”安安和轩轩在对战中发现了问题。我趁孩子们不注意故意放了一个大纸箱在显眼的位置。“这里有一个大纸箱!”轩轩兴奋地说:“太好了,我们可以藏到里面!”他钻进纸箱假装朝外射击,嘴里不时发出射击的声音。同伴见状也一同躲到了纸箱里。于是,攻守城堡的“战斗”更激烈了。几分钟后,我看到安安搀着治治离开“战场”朝医院走去。我问道:“怎么了?他受伤了吗?”安安说:“他中枪了,我要送他去医院。”治治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忙给他打吊瓶、喂药。
观察分析:搭建好的围墙吸引了同伴的关注,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幼儿迅速达成同盟开展“攻防”游戏,并对游戏主题、游戏角色、游戏情节形成默契。不断发展的游戏情节,让幼儿面临新的挑战,带来材料的新运用——纸箱防空洞,游戏情节的新拓展——战地医院出现……这种不可预估的、生成性的游戏发展方向,让幼儿始终保持游戏的激情,这正是自主游戏自由组合、创意发展的魅力所在。
教师在游戏中没有横加干涉,而是静心观察、耐心等待,顺应游戏的发展,适时巧妙投放材料,以隐形的方式支持幼儿的游戏。让游戏按照幼儿预想的方向发展,才能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真”游戏。
【观察片段3】:城墙战争后引入的“中国式19型坦克”
在搭建坦克时,由于前期有用积木搭建的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坦克外形并不陌生。轩轩像个设计师拿起了笔和纸开始回忆,勾画坦克的外形特征,其他的三个孩子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加入其中。
轩轩拿着设计好的坦克图形开始分配任务:“我们用纸盒做坦克的车体,你们去找找有什么东西可当坦克的轮子。”孩子们开始巡视教室找材料。约半分钟后,安安端着装满各种饮料瓶的大篓子兴奋地跑过来:“就用这些吧!”希希说:“瓶子是可以,但是你拿的瓶子大小不一样,会影响坦克车体的稳定性,要选择一样大小的瓶子!”萱萱为难了:“那用什么当坦克炮弹呢?”“老师,帮我们一起出出主意吧!”萱萱跑过来求助。我提示她:“教室和储藏箱里有很多东西,看看有没有你们要的?”希希问轩轩:“就用晨间玩的纸球,你看可以吗?”“可以。”在轩轩有序的指挥下,孩子们开始尝试用纸盒搭建坦克并插上红旗,起名“中国式19型坦克”。
观察分析:孩子们提出搭建坦克的想法令我惊讶,同时也很欣慰。合作完成大型坦克搭建的建议经孩子们的探讨,变得目的明确,计划合理。孩子们共同设计坦克图纸,积极寻找建造坦克的替代物,如:废旧的瓶子替代坦克的轮子,纸球替代坦克的炮弹等。这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也是同伴协商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们在其中表现出了专注学习的品质、分工解决问题的责任意识和友好协商的沟通能力。最后坦克的命名和装饰,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合作成功的骄傲和自豪。
这个部分教师的指导虽然仅是一个简短的提示,但却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积极想办法寻找可替代的物品。可以说,这种巧妙的介入方式是鼓励孩子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Murphy指出,个体在实际展开工作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工作绩效目标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即为绩效;我国在积极展开工作绩效研究的过程中,指出了学习过程、创新行为、公民气候、技术核心即学习绩效、创新绩效、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四个工作绩效结构[2]。
二、反思梳理,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指导策略
整个游戏过程是由废旧纸盒引发的,从搭建魔幻城堡——搭建坚不可摧的城墙——开展战斗游戏——搭建坦克,在没有教师正面指导下,孩子们自主游戏、积极合作,不断拓展思路,不断丰富游戏内容,不断创新材料运用,推动游戏不断发展。
(一)提供低结构材料,支持多样化探索,助推创意真游戏
纸盒是典型的低结构材料,孩子们通过不起眼的废旧纸盒却玩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可见游戏中低结构材料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1.低结构材料能激发幼儿想象力,满足其探索天性。游戏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低结构材料纸盒进行任意组合,搭建出了不同的作品,如城堡、城墙、坦克等。这种创意正是低结构材料易操作、多变化的特点所致,它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其探索创新不同玩法的天性。
2.低结构材料能增强幼儿动手能力,丰富其感知体验。纸盒、纸箱、废旧塑料瓶,这些都是低结构材料,幼儿通过对这些材料不同的排列、组合、拼搭等操作,成功创造出了自己设计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幼儿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与探究,不仅丰富了感知体验,也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建构技能,同时还获得了创作成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3.低结构材料能增强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其主体意识。自主游戏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它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参与。在区角中投放低结构材料,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和使用这些材料,在游戏中利用这些材料搭建自己喜欢的物体……这种以幼儿自己意愿为主,创新低结构材料不同玩法的游戏,能充分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主能力,提升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低结构材料的应用优势,将其以合理、科学的方式投放到区角游戏活动中。
(二)相信幼儿能力,尊重幼儿游戏意向,助推游戏真发展
1.发挥领袖幼儿的带动作用。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具备“领袖气质”的幼儿,他们有的有组织能力,有的特别有想法、有创意,有的特别大度、忍让和坚持……在城堡建构及搭建坦克过程中,辰辰、轩轩表现出了“领袖气质”。他们号召力很强,发挥着统筹、协调游戏活动的“指挥官”作用,带领同伴不断拓展新游戏,引导游戏的发展方向。
对于这些幼儿,我们可在平时一日生活和游戏的交流分享环节给予他们机会,放手让他们影响和带动其他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2.关照弱势幼儿的自主成长。游戏中有的幼儿善思考、有主见,有的幼儿却人云亦云;有的幼儿胆大,什么都敢玩,有的却胆小,想玩又不敢玩……不管什么性格的幼儿,他们的个性发展都离不开与人的交往。对于内向、胆小的幼儿,教师要静下心来好好观察和思考,尽量借助同伴的作用带动这些孩子一起参与游戏活动,巧妙制造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促使幼儿渐渐树立自我形象,强化自我意识,尝试自主成长。
(三)适度示弱,无痕投放材料,助力幼儿真游戏
片段一中,从孩子们利用废旧纸盒搭建城堡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教师的适度放手给予了孩子们更多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纸盒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不能直接用来做三角形的屋顶,但孩子们利用四个长方形纸盒搭建出他们想要的三角形屋顶,他们对于两边对称的细致观察和完美追求令人叹服。
片段二中,我临时起意,悄悄加入了一个大纸箱,意图推动幼儿游戏进一步发展。面对新材料,孩子们表现是不同的,轩轩是先问再行动,看得出他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而安安提出可以藏到纸箱里面的建议,则表现出了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以上片段,我认为对于幼儿的自主游戏是否需要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必须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判断。辰辰的求助,显然是一种对教师不自觉的依赖,对此,我们就可以适度“示弱”,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隐形添加材料推动幼儿发展。教师在指导时一定要谨慎,要顺应游戏发展,以无痕的巧妙方式进入幼儿的游戏中,保护他们的“真”游戏。
在整个自主游戏中,孩子们从游戏的一次次递进发展过程中玩出快乐、玩出合作、玩出层次,更是玩出了创意。材料的提供、教师的观察、同伴的互动都是支持幼儿自主游戏行为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教师在游戏中所持有的教育理念、指导策略以及应对态度也是孩子自主游戏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孩子们的自主游戏中,老师应睁开眼、闭上嘴、放开手、开动脑,要有耐心,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用心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并用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只有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才能使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富有个性地成长!
专家点评(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敏)
幼儿因游戏快乐需要而游戏,又因游戏而快乐成长,游戏成了幼儿一项基本的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案例的呈现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幼儿游戏内涵的精准解读,即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相信幼儿,放手游戏。主要亮点如下:
1.放手游戏,满足了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案例中,教师主张幼儿“我的游戏我做主”。这种放手游戏的形式,保证了幼儿在游戏时间、材料、玩伴以及玩法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满足了幼儿自主游戏和自主发展的需要。5-6岁这一年段的幼儿具有想做事、想亲自动手的强烈愿望。案例中幼儿用纸箱、纸盒等材料自主搭建“魔幻城堡”“中国式19型坦克”等作品的过程,正是该年段幼儿“从做中学”中获得自主发展的典型行为体现。
2.放手游戏,满足了幼儿认知发展的需要。放手的游戏,让幼儿在不断推进的游戏中获得了认知能力的逐步发展。在案例中,幼儿从搭建城堡的提议开始,到开始搭建城堡底座,直至调整纸箱角度完成三角形屋顶的搭建,最后为保护城堡而增加围墙的构建,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摸索出了围合、垒高、倾斜、错层等搭建方式,对搭建角度与物体稳定性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知。搭建城堡的操作过程,就是幼儿认知能力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3.放手游戏,满足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案例中,幼儿自由组合游戏伙伴,游戏过程中相互协商、相互合作,通过沟通探讨有效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如成功找到了建造坦克的替代物:废旧的瓶子替代“坦克的轮子”,纸球替代“坦克的炮弹”等。放手的游戏,给了幼儿自由交往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4.放手游戏,满足了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我们看到,在城堡建构及搭建坦克的过程中,辰辰、轩轩表现出了“领袖”的号召力。他们在游戏中自主安排分工,协调游戏过程,行使“指挥官”的角色,带领其他幼儿不断深化和拓展游戏。由此可见,教师的放手,给了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自由、自在的状态下激发出潜力,有效满足了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表达的需要。
纵观整个游戏过程,由“废旧纸盒引起的魔幻城堡”到“坚不可摧城墙下的战斗游戏”,再到“城墙战争后引入的中国式19型坦克”的三个观察片段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在其中适度的“示弱”及巧妙无痕的材料投放等做法,其实都是践行“放手”游戏观念的体现。放手游戏,给予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也避免了教师简单干预与说教对儿童成长的不良影响,保护幼儿玩出了真游戏,满足了幼儿自主探究、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值得称许和推广的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