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立德树人 优化中职思政教育
2022-03-18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 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李 琴
所谓“立德树人”,即先立德后树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中考失利或者初中时候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中职生道德观念淡薄、是非不分,爱攀比,问题不少。因此,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落实“立德树人”工作刻不容缓。中职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师如何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优化中职思政教育。
一、分析学情,厘清学生的思想问题
1.缺乏换位意识,利己主义明显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被溺爱,被捧在手心呵护着成长,这些学生易形成不切实际的优越感,一旦哪里不顺就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此外,由于缺乏伙伴成长的环境,不擅长与他人沟通、交流,或听取他人的意见,造成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他人考虑。对待人或事,不懂得换位思考,利己主义的思想特别明显。
2.缺乏感恩精神,责任意识淡薄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人与人的联系不再需要面对面,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千里之外的朋友都能够随时联系上。这样的方式,虽然方便,但也减少了人们对现实情感的联系,以至于很多学生会认为,现实中的很多情感并不重要,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照顾,老师对自己的叮嘱,朋友对自己的关心都是应当的,只需要享受就好了。现今很多学生都存在情感淡薄、自私自利、缺乏感恩精神的情况,只关心自身的情况,对于其他的事物一概不关心。
二、划分类型,因人而异开展思政教育
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教师可以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将中职学生分成不同类型的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思政教育方法。
1.追求高消费的类型
在学校有一类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为优越,自我意识强烈,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脾气较暴躁。可能是从小被娇惯长大,导致这类学生一般比较高傲,无法接受批评,容易出现管控不好情绪等问题。
针对这一类型的学生,教师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法,需要对他们进行耐心教导。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学生要以学业为主,用父母的钱消费并不光荣,浪费父母的钱是可耻的。教师还可积极与学生的父母沟通,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让他们对孩子进行适当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案例向这类学生说明,什么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到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拿着父母的钱荒废人生。此外,教师还要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清楚,自己的优越感是父母的辛劳换来的,要对父母长辈有感恩的意识。
2.家庭经济困难的类型
相对于家庭富裕的家庭,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个别学生则是家庭状况极为贫困,更甚者,是连供学生读书都很困难。这些学生常常会出现自卑的心理,有敏感脆弱等心理特点,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以免他们走上歪路。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平时的学习及生活状况,多鼓励多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明了家庭背景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不需要因现在的窘境而自卑;要让他们知道,每一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与拼搏改善家庭情况,回报父母亲人的付出。当然,除了思想教育,教师也可为这些学生申请各类补助,尽量弥补其经济的不足,解决学生在校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花销。
3.学习困难的类型
因为生源的问题,每个班级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三种类型,一是想学好,但方法没有找对;二是基础较为薄弱,难以跟上老师的进度;三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好好学习。对于这三类学生,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若是属于基础薄弱或方法不对的,教师可以采取“结对子”的方式,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可让他们向老师求教,当然更要要求他们平时加强巩固练习;对于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加强监督和引导,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感染他们,同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学好的信心。
4.纪律意识淡薄的类型
纪律意识淡薄的这类学生是最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他们一般不惧怕老师和家长,与班级其他同学不合群,我行我素,自由散漫,道德感不强,且目中无人,难以管控。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不能够采取打压措施,而是要以积极劝服的教育方式为主;要在了解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后,分析其心理,对症下药做好其思想工作。如若是学生为了吸引他人注意而故意做出违反纪律等举动,教师则可通过谈话或适当的刺激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在荒废青春,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任。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说服教育,提醒他们明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职责,增强其责任意识和上进心。
5.青春期早恋类型
在各类院校,都存在早恋的情况。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职院校学生,情感正在处于懵懂阶段,并不明确什么是爱情,但又想要感受爱情的滋味,这时便会出现早恋现象。早恋很难用对错来评价,但如果早恋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时,教师就需要加以引导。教师要向学生灌输同学间正常交往的观念,告诉学生在现阶段最重要的也是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努力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和事业发展做好准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友情和爱情,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友情观等情感观念,避免学生出现无心学习的现象或不良的叛逆行为。同时,及时与有早恋行为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防止学生出现越界行为。
三、优化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要保证思政教学工作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教师就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政教学,进行思政教育,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出他们积极向上、追求自我完善的正能量。而要做到这些,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只有自己风清气正,才能教育和感染学生;只有自己学养深厚,才能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1.加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思政素养
教师向学生进行思政工作的前提是,自己需要掌握丰富的思政教学理论知识,需要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否则,是无法说服学生的。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帮助他们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紧跟国家政策法规出台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更新政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加强自学,自觉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关注国家的政治生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让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素养也进行不断地更新与迭代,保证自己也能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得到不断成长,以便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
2.优化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往,很多教师在思政课上一直长篇大论,讲一些学生不懂的理论词语,将课堂变得无聊枯燥,不仅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甚至让有的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关注点,优化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思政教学,通过播放时下热点主题的视频或电影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和方式中渗透思政教育,让这门课程充满趣味和活力。
3.加强沟通,拉近师生距离,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很多学生中的印象,多是一丝不苟,刻板严肃,高高在上。因此,学生不敢与其进行交流,有疑惑也不敢求教。其结果,便是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内心动态和想法,无法知晓学生疑难所在,也不清楚学生是否接受并消化了相关知识。没有反馈,就无法评价和改进,这样的思政课堂,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因此,要改变思政无法走进学生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高高在上无法触碰的形象,要放低自己的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和学生交朋友,用温和和亲切的语气和学生交流,拉近适时距离。教师还要注意加强课堂互动,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到课堂教学互动中,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大胆就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将严肃的课堂氛围变得温馨和谐,让学生感觉平等亲切,敢于交流,这样才能够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立德树人是百年大计,思政工作首当其冲。中职学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爱上思政课程,在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悉心培养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着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