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峰出发,向更高迈进
2022-03-18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道红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道红
如果年份是一座座山,2021无疑是那独一无二的峰之所在。论筑峰之功,既有千年小康梦的照进现实奠基,又有“祝融号”的探测火星、“三人组”的遨游太空等“国之重器”托举,更有雄视世界的114万亿GDP扛顶。而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前的红船抉择!
抉择本就是求变、向前。因循这样的逻辑,在中华的大地上,2021的每一个日子都凝结着奋斗的汗水,每一个行业都结出了丰盈的果实。2021的教育同样如是:从学校到家庭,从课内到课外,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落实执行,中国教育经过有序而科学的系统治理和不断完善,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一种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与时代和未来发展合辙同轨的育人体系正在形成——
党史学习教育培根聚魂,以党的历史经验唤醒和滋养青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把党的理想信念和党的奋斗精神注入到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增强他们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教育塑造未来的行动更加自觉,更为生动;“双减”政策正本清源,让教育回归理性,不仅扭转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也催生了学校教育课后服务“5+2”的新常态,更扼制了资本对教育的野蛮渗透和生长,让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人民性更加凸显,更为朴实;家庭教育立法以国家意志将“家事”上升为“国事”,唤醒家长的教育责任。其不仅颠覆了长久以来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和家庭教育的学校化倾向,更是对教育内卷的逻辑治理,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法治引领;“职教本科”“二次高考”的推行,既是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平等发展、融通发展格局的重建,也是对社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积极关切和对技能型人才培育方式的结构性调整。客观上,既缓解了当前社会普遍的教育焦虑,也为年轻人的就业拓展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教育是构想未来的基础量度。梁启超曾用日出东方、河流奔涌的山河壮丽寄托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愿望。但愿望是要靠行动来达成的。2021的教育宏阔叙事,大气着墨,如何将这宏阔和大气落到实处,扎进根中,把我们对2022的教育的愿景变成教育强国建设的一砖一瓦,还需要所有教育人在“两个大局”背景下,体察和感悟教育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改变观念,守正创新,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向纵深发展。
过往所谓,皆为序章;脚步所向,必是前方。依畀2021的高阶,让我们在品味习总书记的元旦献词中,从高峰出发,向更高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