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级市经济差异三次产业分解研究
2022-03-18钱嘉琳欧向军
钱嘉琳,欧向军
(江苏师范大学 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经济差异是由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导致的地区之间不平衡分布结果[1]。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关于测量方法和指标,通常使用CV[2]、基尼系数[3]、Theil index[4]和σ 收敛[5]等方法,选取人均GDP[6]和人均可支配收入[7]等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在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过程方面,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至20 世纪末,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拉大,之后有所缩小,但进入21 世纪以来差距仍波动扩大。在差异的来源与成因方面,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各不相同。计划经济时期,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入市场经济后,城市产业结构[8]、固定资产投资差异[9]、市场对外开放度、制度因素[10]和技术创新等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以上研究多从空间分析视角对中国经济差异演变和格局进行讨论,研究表明,造成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互为因果,且非线性影响效应突出,其优化程度对于调节现阶段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协调等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许多学者从产业构成视角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现有成果以有关经济差异的方法为基础,研究区域主要涉及全国、地带和省级三个尺度,综合分析发现第二、第三产业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其中工业起决定性作用,服务业的贡献度逐渐提升。从影响因素看,各产业的结构层次和空间集聚程度对于不同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各不相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影响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差异。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依据2018 年中国行政区划构成,本文研究对象只为293 个地级市,不包含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40个地区、自治州(盟),因三沙市数据缺失,未将其纳入。对市域数据进行测算,数据均来自2001—2019年全国各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资料,行政区划有调整的城市数据都进行了校正。
(二)研究方法
1.差异系数。采用基尼系数(G)和泰尔指数(T)来表征区域经济差异,公式为:
式中,μ为全国地级市的人均GDP,n为全国地级市数(本文n=293),ni和nj分别为地级市i和j的人口比重,yi和yj分别为地级市i和j的人均GDP。BT为区域之间差异,WT为区域内部差异,r为组数(本文为4)。
2.产业构成分解。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G为总基尼系数,Gk为第k产业的基尼系数,Sk为第k产业产值占总GDP 的比重,则第k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为(SkGk/G)×100%。
3.产业效应分解。运用式(3)进行基尼系数产业分解可得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过程中不同的产业效应。ΔG定义为这段时间内基尼系数的变化,可表示为:
二、实证分析
(一)中国地级市经济差异的演化格局分析
通过泰尔指数的地理分解(公式2),将中国区域经济总差异分解成四大区域之间和各自区域内部的差异(见图1)。四大区域间差异在2000—2015年波动缩小,2016 年开始呈波动扩大趋势,但总体上差异有所减小。其泰尔指数由2000 年的0.087 降至2018 年的0.075,同时对区域总差异的贡献率由2000 年的91.7%降至2018 年的71.3%。具体从各区域内部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总体呈波动扩大态势,其所占总差异的比重最大,由2000 年的69.85%下降至2018 年的66.37%;西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总体上呈逐步扩大趋势,西部地区由55.85%(2000 年)增至70.51%(2018 年),中部地区由43.18%(2000 年)增至61.79%(2018 年),东北地区内部差异最小且总体呈波动缩小趋势。
图1 2000—2018 年中国四大板块内部和区域间差异
(二)中国地级市经济差异的产业分解
2000—2018 年全国地级市经济总差异逐步扩大,总基尼系数由2000 年的0.385 增至2018 年的0.391。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城市间经济差异呈现各不相同的特征,概括来说主要经历三个时期(见图2):(1)2000—2006 年,全国地级市总基尼系数持续增大,于2006 年达到其最大值0.416,由差距相对合理阶段转变为差距较大阶段;(2)2007—2014年,经济总差异逐步缩小,基尼系数稳步下降至2014年的0.391;(3)2015—2018 年,经济总差异呈现小幅度波动缩小。据此,全国地级市经济总差异变化较为复杂,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缩小-再扩大”的特征,表明2000—2018 年全国经济总体差距并非持续扩大,而是在波动中上升。
图2 2000—2018 年中国地级市产业基尼系数
由各年份三次产业基尼系数分解可得,不同时期内各产业的经济差异特征各不相同。第一产业的差异最小,且为小幅度增大,其基尼系数由2000 年的0.185 增至2018 年的0.200,基本上保持在绝对平均阶段。第二产业的差异较大,但呈波动下降态势,具体表现为:(1)2000—2005 年,二产基尼系数由0.439 小幅波动增至0.456;(2)从2006 年开始逐年下降至2016 年的0.383,随后2018 年又小幅反弹增至0.395。二产基尼系数变化幅度最大,属于差距相对合理阶段。2000 年以来第三产业的基尼系数大小一直处于一产和二产之间,但在2008 年首次超过二产,成为各产业中存在发展差异最大的产业,其变化过程也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1)2000—2010 年,三产基尼系数由0.409 波动增至0.450,于2010 年达到高位转折点;(2)从2011 年开始,基尼系数逐年下降至2018 年的0.415,属于差距较大阶段。据此,第三产业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各城市间服务业发展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内部层次水平仍然参差不齐,导致第三产业的非均衡发展势必带来区域经济差异的逐步扩大。
从三次产业对总差异的贡献度和相对集中系数来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可以发现第二和第三产业发挥着主体作用(见图3):2000—2018 年,一产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度除2012年和2013 年略有上升外,表现为整体下降,相对集中系数小于1,体现一产有助于缩小差异;二产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度波动下降,由2000 年的52.96%降至2014 年的48.46%,贡献度在2014 年初次低于50%且从2015 年开始小于第三产业,并在2018 年达到最小值(44.10%),相对集中系数在2000—2011年间大于1,起差异促增作用,2012 年后起差异促减作用;三产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度总体为上升趋势,由2000 年的38.98%迅速增至2018 年的52.24%,并在2015 年首次超过二产3.26 个百分比,开始对差异贡献度起到决定性作用,2018 年三产对总差异的贡献度高于二产8.14 个百分比,决定性影响更加凸显,相对集中系数始终大于1,加剧经济差异。
图3 2000—2018 年中国地级市产业差异分解
(三)中国地级市经济差异演变的产业效应
本文通过式(3)和式(4)将基尼系数的变化进行效应分解(见图4、图5),结果表明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共同主导区域经济差异演变。2000—2018 年间,产业结构效应都为正数,体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全国地级市经济差异的扩大,且其贡献度越来越大,其中2002—2003 年结构效应对总基尼系数变化的产业效应构成达到0.003 8,起最强的拉动作用。集中效应在2000—2006 年间除2002 年外其余都为正数,体现了产业的非均衡布局容易加剧经济差异的形成,而2007—2018 年除2017 年外,集中效应均为负值,表明各城市产业布局的日渐合理有利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总体来看集中效应的贡献度最大且均超过60%,在2008—2009 年中达到最大值583.48%,但贡献度值波动较大,其影响较不稳定。综合效应的正值比负值略多,贡献度影响较小,总体扩大经济差距,但作用较小可以忽略。
图4 中国地级市经济变化的产业效应分解
图5 产业效应对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度
将三次产业进行内部效应分解,结果表明不同产业其效应对经济差距变动所呈现出的特征各不相同。一产结构效应都是负数,变化相对稳定,体现出虽然一产在经济发展中比重持续减少,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得到巩固,新型农业发展空间巨大,有效减少了经济差异的扩大;其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变化较复杂,但多为正值,除2010 和2012 年外,第一产业总效应均表现为减弱差异。第二产业结构效应变化较为复杂,集中效应在近几年来多为负值。具体来看,2007 年以前多数年份第二产业集中效应小于结构效应,二产总效应表现为加剧经济的分化,而自2007 年以后,集中效应除个别年份外均为负值,二产总效应表现为减小地区间差距。第三产业结构效应多数为正,而集中效应在2000—2010 年间多为正值,自2011 年以来均为负值,对总体差异缩减的影响越来越强,但其绝对值整体小于结构效应,其总效应表现为加剧差异存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21 世纪以来,全国地级市经济差异呈现出“扩大-缩小-扩大-缩小-再扩大”的变化特点。区际经济差异在2000 年之后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影响都要高于区内经济差异,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虽有所减小但仍然是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从区内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尤甚,东北最小。
第二,第二、三产业扩大差异,第一产业缩小差异。目前,全国地级市产业结构已完成从“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的转变,但部分落后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并不科学,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带来“早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剧区域间发展差距。此外,第二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各城市间服务业的内部发展水平较不均衡。
第三,区域总基尼系数与产业集中效应两者的变动趋势最为吻合,因而集中效应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首要因素,其次为结构效应,综合效应最小,结构效应扩大差距,集中效应缩小差距。
(二)建议
第一,切实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更具效率的产业分工体系。面对世界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疲软等内外风险,“十四五”时期,各城市要重点关注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优化问题,以现实发展为基础,加速推动新型智能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创新和竞争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
第二,密切加强各区域城市间产业发展与合作,有序引导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东部等较为先进地区要改变以劳动力或污染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传统转移模式,西部、东北等落后地区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培育新产业体系,加强造血能力,努力促进由输血型产业转移向造血型产业成长转变,同时应积极促进区域间产业资源要素的流动更加便捷,以便实现产业有效连接,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