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监管环节控制研究

2022-03-18马泽杰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关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

马泽杰

摘 要: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国际关注度最大的问题之一,食物所接触的材料质量是否安全会影响食物的安全性。近年来,食品接触材料及有关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被新闻媒体普遍报道,相关监管部门要采取措施,做好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关键环节;监管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of Food Contact Material Safety Supervision Link

MA Zejie

(Zhejiang Institute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15,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in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s in the world. Whether the quality of materials contacted by food is safe or not will affect the safety of food.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of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related products have been widely reported by the news media.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of food contact materials.

Keywords: food contact materials; quality safety; key link; supervision

食品接觸材料是指在一般的使用条件下,与食物接触过或可能与食物接触的材料、容器等,因为食品接触材料与食物发生了接触,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转移到食物中或与食物产生化学反应,导致食物质量发生变化,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对进出口市场的食品接触材料、包装容器和器皿、厨房用具等商品开展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并强化对有关商品的质量控制与监测,以严格控制商品的质量安全性,避免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商品流入市场,对消费者造成危害[1]。本文主要阐述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产品安全控制点,并提出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关键点控制检验与监管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2]。

1 食品接触材料质量问题

食品接触材料质量问题主要包括陶瓷制品中铅、镉溶出量超标,塑料产品脱色、挥发残留和丙烯腈单体超标,金属制品重金属溶出量、涂层挥发残留超标,纸制品中荧光化合物和铅含量超标,金属材料类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其他项目的不符合问题主要表现为货证错误、质量问题、材质标志错误和使用温度说明问题等[3]。

2 食品接触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产品安全控制点

食品接触材料品类较多,涉及应用领域广,如陶器、玻璃材料、各种金属、橡皮、油漆和涂层等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以及竹木制品等天然材料。食品接触材料涉及的制造流程和关键工艺复杂,管理难度大,且每个产品都有不同的特性和特定的生产工艺,无法统一进行严格规定。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工业产品制定具体的监管制度[4]。

2.1 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中的安全隐患

陶瓷产品原材料来源多为天然原材料,此类商品生产与利用的历史悠久,在食品接触材料中应用普遍,被认为是较安全可靠的食品接触商品,但人们为增加其观赏性和功能,在制造时加入了彩釉和化工阻燃剂等,在盛放食物时,由于彩釉含有金属单质,易导致铅等有毒有害物质转移到食品中,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5]。

2.2 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有机硅制品和橡胶制品中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塑料制品、有机硅制品和橡胶制品的应用日益普遍,用于厨房烘焙、烹调、储存等,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此类产品在销售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多来源于物料迁移,因此原料与添加物质的选用都要符合规定,在确保制造成型后才能确保工业生产的质量安全。制造成型需重点控制产品的迁移率、脱色量等。

(1)塑胶生产的问题是在生产环氧树脂的过程中对毒性污染物、助剂或添加物质的违法应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环氧树脂材质中烯烃材质(如聚乙烷和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高,且可能会产生大量未经聚集的单体向食物中转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被用于生产瓶装液态或食用商品的封装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热特性(220 ℃高热下不变化),但该种材质中含有大量锑的氧化物,锑具有致癌性,在高热、强酸环境下易转移到封装的食物中[6]。

(2)油墨中含有有机重金属化学物质(铅、镉等)、稠环化合物等物质,在塑胶复合膜制造中常用的溶液有甲醇、醋酸乙酯和苯系溶液等。在工业生产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会造成溶液无法完全挥发,形成了溶剂残留,这种溶液一般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易转移至盛装的食物中,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要严格控制塑胶成品中的油墨、芳香胺等项目[7]。

2.3 食品接触用金属类产品中的安全隐患

金属类产品因具有美观、坚固等优势被人们普遍使用,根据表面是否有金属材料涂膜可分成无涂膜金属材料类和有涂膜金属材料类。金属材料类是通过各种金属氧化物、镀层或涂料接触食物,但在存放食品尤其是在高温烹调食品时,会溶解或析出重金属,造成慢性食物中毒[8]。因此,金属材料类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安全性问题的重要控制点为金属氧化物、涂料、镀层里存在的具有毒性的金属元素是否会溶出。

2.4 食品接触用纸制品质量安全隐患

①荧光性化工产物。荧光增白剂是在生产中为提升纸或纸板的白度而加入的,是对身体有较大影响的有毒化工产物,国家严禁在食品接触用纸制品生产中使用荧光增白剂。②纸浆餐具在生产中可能会加入过多的有机添加物质或无机化学物质,如碳酸钙、滑石粉等,造成产物总迁移量超标。③重金属不合格。为使纸制品更美观,部分食品接触用纸制品表层会有较精细的印制。印刷用墨水一般有树脂型和溶剂型2种,均富含有机重金属,在接触食物时可能会迁移至食物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 食品接触产品生产安全问题控制分析

3.1 进货验收控制不严格

部分企业存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健全问题,质量风险意识不强。产品在进行入库现场检验、质量安全检测、产品质量防护等方面出现对产品质量的风险检测和防范不到位的情况,生产产品易出现质量问题。

3.2 企业的质量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高

部分企业对工作人员缺少专业培训,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缺乏对产品的用途和使用要求的预判和规范,也未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合规性审核,导致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控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强化产品质量查验,认真对产品进行设计、风险评价、风险管理与检测,以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安全可靠。

3.3 制度管理的关键点控制

3.3.1 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链条不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缺乏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政府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缺陷产品的服务质量风险评估、信息核查、产品质量溯源等都缺乏完善的管控链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明确提出了对食品接触材料产品加工追溯的管理规定,但因加工追溯监管产业链条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目前还不能有效统一,仅由各个部门独自实施,没有多方联合的统一管理体系。因此,目前亟需构建食品接触材料生产流程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制度,对食品接触材料产品的原料生产、制造加工工艺、储运流通及经营销售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监测,做到生产流程品质可控、产品可溯,保证食品接触材料的商品质量与安全性。

3.3.2 有关技术规范、标准不健全

2016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印发并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等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2016年第15号),内容涵盖了基本规范、产品标准、检验方法规范和新产品标准等,在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接触器皿等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此系列标准缺乏竹木制品、复合材料等产品的检验规范,在金属类标准中仅对铅、镉、锰、钴和镉5种重金属迁移量作出了限定。因此,相关部门需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

3.4 材料监管链条覆盖不完整

国外先进地区对食品接触材料监督管理主要是以健全的科技法律管理体系为基础,采用较规范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较完备的监测手段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并通过更多完善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和检验技术方法保证产品安全。目前,中国对特定商品的某些项目的检验缺乏有效的监督检验技术手段,如对塑料制品和油类食品的接触检验由于模拟物和检验方法落后,而不能合理的运用于监督工作中。对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的着色产物未作出限量规定;无法全面监督产品的原材料和制造厂商,对产品生产的整个产业链覆盖不完整,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4 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关键环节控制点的建设建议

4.1 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保障产品安全

提高进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指导企业担当起“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社会责任。指导和监督企业建设科学规范的内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确立并健全企业重要岗位质量安全责任制。指导监督企业建设形成完善的內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健全的生产技术标准、科学的计量检测制度和高效的内部产品质量诚信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产品质量诚信管理,依据商品特点结合企业的产品质量诚信管理体系,科学地制定质量检验监督举措,增强产品质量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2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风险检测能力

整合国家试验室等机构的检测力量,精细化虚拟物质分类,参考国外先进的科研经验与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国家科技检测实力。积极开展创新,强化关键技术研制,重点发展新型虚拟物质,增强测试的准确度与可靠性。建立专家型团队,增强制定技术标准的创新能力,保证技术规范的适用性与针对性,提高国家标准参与权或话语权,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科技保障。

4.3 构建和健全食品接触材料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

构建完善的食品接触材料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使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源头可查、去向可溯、产品质量可控及高风险商品可召回。及时将有关生产信息录入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相关信息溯源系统,利用溯源系统及时向消费者、公司、监管者等提供食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当出现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时,公司可利用溯源系统及时查明制造厂商、生产批次等相关信息,将存在问题的产品及时召回,并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解决质量问题。

5 结语

加强食品接触材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管理水平,以满足我国消费者需求。强化产品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原辅材料、重要工艺、关键环节的技术监督管理,对不同类型的食品接触材料产品和食品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监管,对竹木制品等缺乏技术标准的产品和金属制品等技术标准有明显不足的产品加快进行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丰富有关产品质量的监管方法与技术手段。通过采取针对性项目的检查、周期性抽检等方法开展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监管工作,减少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全方位提升食品接触材料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蕾.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不容忽视[EB/OL].(2017-03-15)[2021-12-15].https://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7-03/15/content_4050818.htm.

[2]张丽媛,代亚男,刘峻,等.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研究进展[J].上海包装,2018(2):53-56.

[3]马汉青,岳俭.2017年度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信息[EB/OL].(2018-03-14)[2021-12-15].https://news.ycwb.com/2018-03/14/content_26107599.htm.

[4]高国盛.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的探索与思考[J].广东经济,2015(3):51-55.

[5]姚斌,李霞镇,郑真真,等.我国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质量安全现状[J].中国标准化,2018(9):72-76.

[6]魏伟.塑料食品包装制品质量安全危害因素分析及检验要求微探[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7(4):21-22.

[7]陈星.基于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的探索与思考分析[J].现代食品,2018(23):43-45.

[8]王丹,戴岳,段敏,等.基于RASFF通报分析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动态[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5):198-203.

1518501186217

猜你喜欢

关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掐准关键环节
个别谈话应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监管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