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

2022-03-18朱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认知能力心理护理

朱静

摘  要:目的  分析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山东省泰安市精神病医院三病区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对能力情况、认知能力情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应对能力评分低于常规组,认知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常规组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研究组患者躁狂程度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使患者的应对能力、认知能力得到快速改善,而且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恢复,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应对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5-0123-04

双相情感障碍是典型的心理障碍疾病,它是一种反复性较高同时伴有躁狂、抑郁两种情感障碍的疾病,大多情况下患者症状是抑郁,随即会出现躁狂等症状。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出现不同程度的思想与行动障碍,通常情况下会伴随躁狂和抑郁混合交替发作,情绪波动比较大,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等[1-3]。该疾病发作突然且发展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幻想、妄想等症状。患者的患病因素有遗传、神经、心理、环境等。患者发病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为其家庭与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越早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越有利。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心理护理的干预,以改善其预后[4-6]。本研究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山东省泰安市精神病医院三病区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山东省泰安市精神病医院三病区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43.43±3.37)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03±1.03)年;受教育程度:21例大专及本科以上,11例中专及高中,8例初中以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44.49±3.55)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11±0.98)年;受教育程度:22例大专及本科以上,10例中专及高中以上,8例初中以下。所选取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得泰安市精神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患者本人同意配合此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院时躁狂程度评分均≥22分;②患者已经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③患者的基本资料完整;④患者家属能够配合完成量表。

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以及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②存在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肺、肝、肾功能障碍者;③自杀倾向严重者。

1.3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对患者的发病原因有所掌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受到抑郁、躁狂影响,容易出现悲观、厌世等负面心态,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自杀、伤人等过激行为。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行为,给予积极的指导。②护理人员要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通过沟通、指引等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认知,并且指导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患者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苦衷,加强正向能量,减少负性情绪。③护理人员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患者的心理要实时掌握,并给予心理治疗,鼓励患者正确认知自己的疾病,对治疗树立信心,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④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复查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出院后要远离负能量人群,不要参与竞争性的活动。每个月护理人员要进行电话随访一次,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服药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有效的解决措施。

1.4  觀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应对能力情况。采用CSQ乌德勒支应对方式问卷,包括自责、求助、回避、合理化、幻想、解决问题6个维度,62个条目,每项有是和否两个选项,选“是”记为1分,选“否”记为0分,最高分62分,得分越高表示该名患者应对能力越差。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情况。采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包括语言、注意力、命名、短时间记忆力、视空间与执行等,共12个条目,总分30分,得分高表示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较好。③对比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得分高说明该患者焦虑程度较为严重。采取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得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④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体包括:躯体情况、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每项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⑤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格,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满分100分。比较满意:80分以上,满意:70~80分,不满意:70分以下。满意度=(比较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⑥对比两组患者躁狂程度(BRMS评分)、阴性症状(PANSS评分)改善情况,采用BRMS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0~44分),分数高的患者说明其躁狂程度较为严重;采用PANSS阴性症状量表,该症状量表中包括30个条目,采取7级评分的方式,分数高的患者说明其阴性症状较为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数资料应用  [n(%)]表示,采取字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应对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应对能力情况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的应对能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兩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认知能力情况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两组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患者BRMS、PAN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躁狂症状、阴性症状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患者BRMS评分、PANSS评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P<0.05)。见表6。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的认知往往存在一定问题,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这种病病情复杂,治疗的难度比较大。患者在发病的时候,情绪激动,甚至出现自杀、伤人等现象[7-8]。为此,加强患者护理干预,安抚患者,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常规护理把重点放在了疾病的治疗和对患者的保护方面,忽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但心里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患者的精神、情绪波动比较大,不愿意接受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9]。

本次研究得出,研究组患者的应对能力评分中自责评分、回避评分较常规组患者各项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评分中注意力评分、短时间记忆评分较常规组患者各项评分提高(P<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常规组患者各项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情况评分、情感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较常规组患者各项评分提高(P<0.05)。说明加强心理护理后能够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帮助患者消除自卑、内疚等不良情绪,激发患者与他人交往的主动性,减轻其心理防卫感,能够面对自己的内心,发现自我并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增强自信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BRMS评分、PANSS评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P<0.05)。本次研究与赵海英[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躁狂症状与阴性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使患者的应对能力、认知能力得到快速改善,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可改善患者躁狂症状与阴性症状,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获得患者的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菁,王世杰,冯晓阳.渐进式引导护理对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的运用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8):1654-1657.

[2]曹娜.全面护理干预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4):175-176.

[3]欧印红,卢涛,李艳丽.医患共同决策干预模式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137-138.

[4]田友群,王霞,杨信花.精神科优质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服药依从性及躁狂情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3):135-137.

[5]王思高,章节.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2):169+171.

[6]孙燕.青少年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功能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9):55+57.

[7]郑永钊.探析护理干预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影响[J].系统医学,2020,5(3):177-179.

[8]陈刚,罗思欢,居丽晶.首次护理风险评估表和暴力风险评估表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安全护理评估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 30(16):2170-2173.

[9]白超,陈海燕.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4):80-81.

[10]赵海英.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9):27-30.

1125500520229

猜你喜欢

双相情感障碍认知能力心理护理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奥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症治疗及不良反应国内研究进展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心境稳定剂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