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03-18马学义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初中地理能力培养

马学义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要能从地图上读取关键信息,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新的标注,提升学生的地理读图水平。本文主要对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2-0027-04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Pictures in Geograph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 Xueyi (Sanshilipu Junior High School in Hezheng County,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pictur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tasks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eachers to lead students to learn geography.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read key information from the map and add new not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needs to improve their level of geographical map read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pictur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Map reading ability; Ability training

我国学生从中学开始接触地理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地理课的学习需要理论与地图分析相结合,并非纯粹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点记忆。特别是新课改政策落实之后,地理课教材中添加了大量的图表分析,减少了一些纯粹的理论知识叙述,相对于传统的纯理论学习,图表学习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现实中的学生由于受到小学时期定向学习思维的影响,不太喜歡读图和分析图,更偏向于对一些理论概念的死记硬背,甚至一些图表分析也靠死记硬背并非概念的理解,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效率,“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掌握地理读图能力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现状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发现在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以下三点。

(1)对地理教学的重视度较低

有些地区的初升高考试并不考察地理的成绩,就算考察分数占比也不高,导致地理学科在师生心中就是一个“副科”的形象,重视力度远不如语数外。学校在教学安排方面的课堂排比只是满足教育的硬性要求,教师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但每学期仍有具体的考察评比,导致地理课存在着“任务重时间短”的特点,教师上课时的教学重点就是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较低,甚至只能满足基本的应试需求。

(2)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效率不高

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不同,地理读图能力是对地图理解分析的能力,必须在图示元素的基础下再结合各图示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整个地图中所蕴涵的信息。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只是通过理论的阐述和知识重点的重复讲解,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中记忆性和逻辑性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识图能力的提升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受到学生个人理解能力的限制

地理读图可以简单理解为提取图示中的关键信息,主要考察学生逻辑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思维发散能力,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理解层面和方向也存在区别。地理读图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联系学生本身的一些常识经验基础,每个人的常识知识量也是有限的,这就直接提升了地理课读图学习的难度。

2.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根据现阶段初中生地理学习实际读图能力的情况,分析影响学生读图水平的原因后,在确保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针对这些问题寻找相应的改进策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

(1)教师应做好兴趣引导,提高学生的读图意识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一门课程感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未知的探索性。虽然学生在上初中前很少接触地理知识,但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的疑惑从书中和知识的学习中去寻找答案。而地理地图的学习也是最直观、最全面的一种地理知识学习,虽然想要全面理解地图比较困难,但却可以从地图的学习先入手。因为有一些直观信息是学生可以根据常识学习到的,教师可以在这些常识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出于想要读懂更多地图信息的前提下,也会主动从书中寻找相应的基础知识点,实现进一步的知识能力提升,学生在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之后,也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识图水平,从而实现循序渐进的提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分节奏分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当前,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存在学生欣赏性观看图片,或是忽略看图片,没有发自内心地对地理图片内容加以足够重视的问题。但实际上,地理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内容,在新课标实施后,初中地理课本中的大量知识点都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学生只有认真读图,才能掌握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就要提高他们的读图意识。特意向学生展示地图,注意巩固学生对地图比例尺、图例、具体方向的掌控能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掌握地图所含知识,通过强化读图意识,逐渐培养读图的良好习惯,为后面的读图教育奠定稳固基础。

(2)加大学生对基础读图知识的学习

对基础图示知识的识别、了解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是实现地理读图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注重考试内容和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要注重学生对基础图示的学习。带领学生系统地学习一下地图的分类、各地图元素的功能和含义、地图注释和含义等。通过学习学生在得到一张地图时,能立刻看出地图的类型以及想要传达的信息。再根据地图的图示和已经掌握的地图知识对地图信息进行深一步的读取。可以通过让学生练习绘图和小组讨论学习等方式提高对地图知识的掌握和学习。通过绘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各地图符号的记忆,在掌握一些特殊的地图标志之后,掌控更多的潜在地图信息。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经验的相互交流,彼此进行答疑解惑,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定的地图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读图问题,让小组共同从这些地图资料中寻找答案,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在地理教学中使用绘图和填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比如,在让学生掌控基本地理知识,对地理、地图风貌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描绘地图轮廓的方式,强化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图,根据不同省份的地理形状,裁剪出一块块地理拼图,然后在班级内开展“拼图”大赛,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图,自己动手拼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强化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控,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空间概念,进一步巩固知识。

(3)注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

随着多媒体数字设备不断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已深入应用到教学内容中,成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课件信息内容,呈现各种形式的地图,让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自己对地图的认知和观点,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有些学生由于受到空间想象力的限制,无法对地图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解读。特别是气压和洋流转换地图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借助传统的二维教学解析图和固定化的教学用具,未必能让所有学生都提高理解层次,甚至导致学生只是有一些固化的记忆,而无法进行灵活的转变。随着中学教学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已经配备相对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以及高科技的教具,这些高科技教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主动学习这些教学工具的使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辅助学生学习。因为多媒体设备可以展现一些动态画面,相对于纯粹的静态分析,动图方便学生对地图元素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对一些需要逻辑发散和知识扩展的深层次解读的地图,可以让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化。通过分析大量的案例和不同的动图模型,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读图水平的提升。

(4)教师应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技能

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自身的知识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被提出,落后的教学模式迟早会被淘汰。特别是在新课改落实之后,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坚守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地发现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并结合新课改的思想进行弥补,主动学习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并引以致用。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教师的知识量越丰富,课堂扩展也就越丰富,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趣味化,能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认知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的知识量越高,就会有更多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对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样才能确保读图活动的高效开展,推动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提升。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对地图进行研究和理解,还应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地理信息进行感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用图和读图能力和习惯,所以,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有效提升学生的绘图能力,深入学习、充分掌控、灵活运用教材中丰富的地形地势图,提高自身核心地理知識素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学生在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时,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要结合课堂学习情况,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理解,绘制台湾省的区域地图,并在这一过程中清楚掌握台湾省在我国的具体地理位置、各重要城市的分布情况、历史发展情况,这样做能使学生掌握了课程要求学习的地理知识后,还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台湾省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深化了“两岸一家”的思想观念,在心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思想,提高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地理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巩固,得到了全面发展。

(5)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对图例的理解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一般都是按照系统化的思路去讲解,虽然整体教学过程相对科学,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一节课下来不同学生的掌握水平也存在不同。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定向辅导显然也不现实。但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小组化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将班里的学生进行分组,一个小组里既要有成绩好的又有成绩差的。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在确保小组内已经有人熟练掌握的情况下,让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讨论学习。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的学生可以向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以及这节课的学习心得,由于学生间的距离比较小,因此沟通学习效率也会比较高,从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将地理读图能力的训练相互沟通,更是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在传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重视讲解知识,安排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开展图例学习,没有重视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长期以往,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学习情况,强化地图知识方面的讲解,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技巧,同时增加图例记忆。

(6)利用地图辅助教学功能,强化学生对图例的记忆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深化学生地理知识理解和掌握能力、推动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地图的辅助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读图,在已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水平。通过直观化、形象化教学,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在头脑中构建出一整套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准确、清晰、客观地掌握地理特殊符号。比如:教师在教授《“东风明珠”——香港和澳门》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借助地理导学案,为学生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自主读图,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港澳地图和附近海洋的情况,对港澳地图和珠江三角洲的详细范围有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探讨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互相沟通,分享自己在读图过程中的收获、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组内成员的合作下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和方式,收集整理港澳地图的资源信息,比如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等热点事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与其他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另外,教师要在活动开展时仔细观察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读图积极性,通过使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各种灵活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读图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学习情况,强化地图知识方面的讲解,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技巧,同时增加图例记忆。比如:教师在进行比例尺使用、矿产山脉地理位置、各省河流分布的知识教育时,可以通过编口诀的方式讲课,既通俗易懂,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正所谓“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两湖就是湖北和湖南,两广就是广西和广东,两山是山西和山东等,通过这样富有趣味的口诀,强化学生对地理的印象,指导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做出相应的回答。而地图册和地理教材中的图例往往具有代表性,富含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地图知识学习时,要强化学生对图例的记忆,对图例中的难题予以特别讲解,使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为僵化死板的地图赋予灵活精神,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3.结语

提高初中生的地理讀图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探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引发学生读图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主动探索更多的知识。教师应在加大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应结合现代化的教育设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既是目前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实现深层次地理学习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宇阳.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策略[J].文渊(高中版), 2019(05).

[2]塔岩.浅谈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9(44).

[3]海连碧.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活力,2019(06).

[4]何晓燕.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文渊(高中版),2019(08).

[5]王路.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信息周刊,2019(1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319)的研究成果。

3343501186565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初中地理能力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