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衍生问题研究

2022-03-17李若愚

林区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舆情高校学生常态

李若愚

(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决策,带领全国人民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

但是,由于境外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病毒的出现,以其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更易发展为危重症等特点,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外部输入压力。自2021年6月以来,先后出现局部疫情反复等情况,根据已检出病例基因测序情况看,一部分为德尔塔病毒感染。因此,常态化疫情防控是我国当前一段时期不得不面对的客观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改变。各高校普遍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缩减学期内假期、增加寒暑假时间等措施,有效避免了校内疫情暴发的情况。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逐渐出现一些衍生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整理了高校学生管理部分衍生问题,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研究情况

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疫情风险,积极适应防控形势,优化学生管理体系,创新疫情防控与学生管理结合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热门课题,受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李宏伟(2021)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切实有效地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高校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辅导员及广大学生,都要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思想准备[1]。云兵兵等(2021)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中指出,疫情使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部分问题更加凸显,是问题复杂化、明朗化的催化剂,使得问题更快从幕后走向台前[2]。肖敏(2021)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中国大学生管理模式探析》中提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部分原有的学生日常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为疫情防控而对日常学生管理弃之不顾、一边倒的应急管理模式,也不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新要求[3]。孙宗伟(2021)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管工作途径探究》中指出,疫情防控中普通高校在学生管理上,暴露出对突发事件中学生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应加强学生的日常组织纪律训练,促进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4]。赵霞等(2021)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中,分析了疫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并就如何引导大学生保障心理健康提出了对策[5]。高静静等(2020)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论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给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路径[6]。任立娟等(2021)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重心的思考》中提出,高校辅导员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结合当代青年的特点,与时俱进探索新的学生管理模式[7]。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作者主要对疫情防控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与问题进行了分析,但普遍表现为表层问题,即疫情暴发后较短时间段内所暴露的问题。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造成的衍生问题,即存在于未来较长时间段内的深层次的、影响深远的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没有探索出有针对性和长效性的对策措施。本文通过描述相关衍生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索性地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既能够丰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效。

二、高校学生管理衍生问题

1.高校舆情事件易暴发、难控制

高校舆情是指高校学生以及教职员工对校内一些涉及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的事务所表达出的态度、意见以及情绪的集合。随着移动互联网及其交互社区App的快速发展,其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引发社会舆情事件的主要载体,并使得高校舆情具备了内容复杂化与多样化、群体广泛化与隐蔽化、互动即时化与扩散化等主要特征[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网络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各类谣言,各种虚假信息对我国疫情防控造成了阻碍。高校开学尤其是学生返校后,一些因发布不及时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或者一些虚假错误信息,在因学校封闭管理而引起的学生普遍焦躁情绪的催化下,极易产生校园舆情事件。这类事件传播迅速、影响恶劣、极易被有心人引导利用,这就需要高校管理部门付出很多的精力才能够有效控制。如何避免出现舆情事件,无疑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信任隐患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构建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履行职责使命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师生关系的好坏既能够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也能够影响到学生正确“三观”的建立,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9]。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高校学生普遍经历了一学期的线上教学,尽管此举保障了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监管困难而导致的部分学生“假学”、逃课等行为,使师生信任隐患初见端倪[10]。学生返校后,为完善校园疫情防控,会出台封闭管理的政策,并通过各类App对学生进行实时定位监管。虽然相关措施有利于保护抗疫成果,但对于师生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为避免极个别学生的不自觉行为,不得不对全体学生加强监管,导致师生关系呈现出普遍性质不信任感与防备感。这种隐患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更不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

3.人才综合素质培育出现缺失

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指高校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所需要拥有的各方面能力素养,既包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也包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得到逐步培养和提升[11]。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人才培育活动受到空间限制,大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科学文化讲座或推迟或转为线上进行,效果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锻炼和科学文化知识积累。大学生实习、见习工作等社会实践活动也往往采取就近、就便的原则,这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其视野、见识也受到相应的局限。就业升学压力的增大,又加剧了学生心理的恐慌和焦虑,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出现缺失。

三、原因分析

1.影响高校发生舆情事件的因素

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舆论的迅速扩散提供了平台和可能。当代在校大学生多为“00后”,成长于“E时代”的他们,更会运用网络传递信息,也更习惯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交互社区App逐渐成为社会舆情的主要暴发点,高校舆情事件也多以互联网为载体出现。

高校疫情防控政策的常态化开展,相对封闭式的学生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焦虑、烦躁乃至对抗性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学校在校园管控、饮食住宿、课程安排、考试安排等任何方面出现的一点小问题,都有可能成为高校舆情事件的爆发点。由于群体负面情绪的催化,使得原本相对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舆情的焦点会从具体问题转变为对封闭式疫情管控政策的抨击。此外,高校舆情事件的出现还会受到社会舆情、网络环境、个别教师师德师风问题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增加了舆情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2.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

传统的师生关系被总结为“教书育人”,即教师不仅通过课堂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通过课堂外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向学生展示为人处世的道理。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大学生普遍经历了一学期的线上教学。从教学层面来说,线上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进度,但也产生了传统课堂教学所不会产生的问题。在虚拟的线上课堂中,网络是师生之间唯一的纽带,它能够传递的是“机械化”的课程知识,不能传递的是“人性化”的情感交流与人际沟通。师生关系从“面对面”式的谈心谈话,变成了“点对点”式的信息传递,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沟通和交流,彼此不信任感就有了产生的可能。

随着校园疫情防控政策的长期开展,师生关系开始逐渐出现一些不同以往的变化。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强化了“管理控制”的概念,弱化了“服务引导”的概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强化了“监督防备”的概念,弱化了“教书育人”的概念,部分学生对学校、对教师产生一种基于对抗性情绪的不信任感。这样既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影响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育的因素

大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尚浅、思想相对简单等原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逐步构建与完善的过程中,因此,思想道德素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疫情初期的巨大社会压力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家在疫区或亲身经历过疫情暴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创伤并在后期出现某些应激反应。长时间的封闭式管理,也易造成学生的烦躁、压抑、憋闷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培养。

传统培养模式下,高校一般会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例如:举办或参加讲座、展览、学术交流会、科技竞赛等,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而是更加多元化地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研究科学的兴趣。此外,学生还有实习兼职、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促进自身的锻炼与成长。但是疫情后,高校往往采取减少或线上的方式开展学术活动,暂停或限制实习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建议

1.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筑牢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统筹大局、科学指挥,医护人员、军人警察、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等全社会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面对病魔的威胁。大学生亲身经历了这样一场全国、全社会、全范围的爱国集体行动,本身就是一次十分宝贵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会。

高校践行“三全育人”上好抗疫主题思政大课,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思政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功能。思政课教师应广泛结合抗疫期间的鲜活感人素材,将思政理论以契合时事、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12]。思政辅导员应举行抗疫主题班会等活动,邀请家在疫区或亲身经历过疫情暴发的学生分享心路历程,使学生对抗击疫情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加感同身受。专业课教师应强化课程思政,通过抗击疫情实际案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同频共振。思政课教师、思政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共同协作,全校各部门共同配合,切实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2.重视网络舆论引导,优化校园疫情防控举措

高校应正确认识和看待网络舆情事件,既应积极引导舆论,也应不断完善可能存在舆论爆点的工作短板。首先,高校应主动构筑官方层面的网络宣传阵地,持续传播正确导向的主流思想,及时发布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说明,通过对网络价值的引导,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提高学生的思想定力与辨别能力。其次,高校应加强网络监管,协同政府相关部门,推进网络环境的治理,尽可能减少不实、不良信息的出现和传播的可能性,筑牢校园信息安全的“防火墙”。再次,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校园管理中易出现的工作短板,高校应及时自查自纠、研究解决,避免偶然的个例事件演变为恶劣的群体性事件,从源头解决问题。最后,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与学生保持良好地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

3.完善人文关怀机制,切实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高校应创新和强化心理咨询服务水平,搭建起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共同组成的心理健康阵地,完善一对一心理干预、一对多心理热线、多对多心理健康宣传的“点、线、面”关怀机制。帮助学生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调节,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解决其产生的心理问题。应特别注意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本人或家庭受疫情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介入,主动交流沟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协同社会与家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坚守防控管理底线,创新综合素质培育体系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最符合我国当前疫情实际形势的正确举措,高校更应坚守这条底线,牢牢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胜利成果。同时,高校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动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新路径。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内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结合国内疫情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去疫情低风险区域寻找实习实践机会与岗位,提升自身视野与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舆情高校学生常态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消费舆情
舆情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舆情
舆情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