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的政策走向与实践审视
2022-03-17孙小珍
孙小珍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00)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兴起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热潮,它是市场需求下的产物,此后相继出现了民间辅导机构和公益性质的课后服务项目。但随后颁布的《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文规定学校不得收取课后看管费用。没有财政收入作为支撑,导致许多校内的课后服务被迫关停[1]。与之相反的是,私人家庭式托管和民办课外辅导机构却如雨后春笋般增长,其受欢迎程度更是与日俱增。这些课外服务机构成为政府部门监管的盲区,其中充斥着较多的安全隐患,虽然政府三令五申对机构的办学资质作出规定,可是成效并不明显。
为了整治市场乱象,经过各方商议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课后服务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至此,我国课后服务的一切工作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1]。此政策一经提出,第一个拍手称赞的便是家长群体。一方面解决了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困扰,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一笔报辅导班的开销。之后,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一、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的政策走向
1.由国家主导走向地方自主
课后延时服务是为了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三点半”难题而提出的,该项惠民政策一经出台,全国各地区立即响应号召,认真落实上级下发的指示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当地中小学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的具体实施细则与办法。由于国家没有统一划拨课后延时服务的资金,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方式筹措经费,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是采取以政府和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为主,家长象征性缴费为辅的模式。广东和江苏等较发达省份主张政府的财政投入应占据大份额,避免给学生家庭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浙江和海南提出财政补贴与家长分担成本相结合的方式,以保障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河北等省市倡导的免费公益服务的模式。上海提出“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学生及其家长收取服务费用”,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教育经费;天津在2018年春季学期已经实行了市区财政全额承担课后延时服务费用的政策,2018年秋季学期则由市、区两级财政划拨经费,且天津市的部分地区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50%补助;河北省课后延时服务由财政部门全权负责,不再向学生家长收取额外费用[1]。除此之外,每个地区关于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也各不相同,通过前期的调研可得出以下结论:天津将课后延时服务结束的时间定在每天17时;浙江省明确规定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要与当地事业单位下班时间相一致;北京和山东的结束时间则为每天17时30分;上海、广东、江苏、河北、海南、福建均把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推迟到每天18时[1]。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省市对课后延时服务的落实情况各有千秋,这也是国家给予地方政府灵活办学政策的体现。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的政策由国家主导走向地方自主的原则,这与我国提倡的简政放权思想不谋而合。
2.由培训机构走向校内服务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以其高升学率、高保过率为噱头,吸引着较多的学生家长报班,尽管培训机构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培训费用依然是水涨船高。大多数学生下午15时30分放学后还要参加校外辅导班,完成课内和课外的双重作业任务,这与减负的政策背道而驰,更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再者,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还有待审查,个别机构收完学费后就人去楼空。在如此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令人堪忧,教育生态遭遇严重破坏。校内课后延时服务以学生本位的角度出发,收费标准坚持公益普惠的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家长省去了报辅导班的费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诸多家庭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困扰。家长在选择校外辅导班时往往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而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则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家长盲目找校外培训机构的焦虑,走出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我国的教育政策自始至终把“减负”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小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必须遵循“三不”原则,即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校内延时服务主要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发学生未知领域的潜能。
3.由单一托管走向多元服务
在政策执行的初期阶段,人们印象中的课后延时服务还是学生写作业,教师坐班维持纪律的形式;抑或是教师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超前讲授考纲知识的变相服务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单一的托管模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的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已由单一托管走向多元服务的新征程,且拥有一套属于学校内部的课程管理制度。学校的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与学生现阶段的成长规律相吻合,这也是校内课后延时服务能在短时期内得到广大学生家长认可的原因。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丰富多彩,有娱乐游戏、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社团活动、观看教育类影片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跟校外的社区单位合作,动员师生共同参加综合素质拓展活动[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均有涉猎,旨在培养新时代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在综合性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养成多动手、勤思考、善交流的良好习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这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截至2018年9月共开设148个课内服务兴趣班,其内容涵盖了“非遗”文化、思维训练、公益课堂等,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总之,校内课后延时服务以开拓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课外知识为目的,而不是将传统的教学课堂搬到“三点半”后。
二、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的实践审视
1.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笔者通过前期的走访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在参与课后延时服务期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工作任务加重,致使其情绪波动幅度逐渐加大。如果再得不到家庭成员的理解,教师内心深处的焦虑感便愈加强烈,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教师职业倦怠。教师的工作负担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随着课后延时服务受欢迎程度的高涨,有些班级出现了全员报名参加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管理难度。走班制的上课形式打破了原有的班级限制,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教职工的工作量也相应地增加,教师需要事先整理好学生的点名册,课堂前后都要进行新一轮的点名。二是课后延时服务将放学时间延长了2—3小时,意味着要占用教师的个人休息时间,增加其额外劳动量,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教师刚刚结束一天繁重的教学任务,已经身心俱疲,还要完成批改学生作业、设计教案、参加学校会议等工作,一天超负荷工作十几个小时已然成为家常便饭[2]。长此以往,教师终会因身体严重透支而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教学任务。
2.难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看护问题,可是服务的时间点依然存在争议。课后服务的报名一般是一学期或者一个月一次,缺少可以选择的弹性空间,很多家长反映其中有许多不便之处。家长A说:“我的上班时间有早班和晚班两个班次,早班时间希望孩子留校得到延时服务,如果上晚班15时30分就可以接孩子回家。”家长B说:“孩子周一、周三要去校外机构学习钢琴,其他时间则可以报名校内服务。”另外,校内延时服务的结束时间也是众口难调,家长的下班时间分别为夏季18时,冬季17时30分,部分地区学校的延时服务时间限制为两个小时(15时30分—17时30分),17时30分放学后家长还未到,孩子无处可去,这让家长们再次陷入两难的境地。校内延时服务讲究的是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每个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引发了家长的攀比心理,他们对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有的家长把延时服务当作学生兴趣辅导班的延伸,比如自己的孩子喜欢跳舞,就强烈建议学校增加舞蹈班的开课次数,学校的课程安排必然受到影响。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师资条件较为薄弱,文化课教师在学校中占较大的比例,担任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师数量不多,甚至一个教师承担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种种客观因素限制了社团的多样化发展。
3.校园安全隐患突出
校园安全历来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问题牵动着家长的心。近年来,同学之间因嬉戏打闹导致的意外伤害事件频频发生,其事故责任人往往难以界定,校园安全隐患矛盾凸显。学校管理者表示:学生在校多待一分钟,学校工作人员就不敢有半分的懈怠,即便如此,每年都会有学生死于校园的事故。校内延时服务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学校工作人员增加了较大的压力。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课后延时服务由于其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学生往往要到室外参加活动,如果没有按照安全操作流程随意使用器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此外,每到放学期间校门口的车流量都会达到最高峰,临近放学的最后两个小时,是校园安全的关键时刻,也是最容易被疏忽的环节。此时教师的精神状态较为低沉,不像早晨刚上班时那么高涨,而学生的情绪却较为兴奋,他们往往按捺不住回家的喜悦,容易忽视放学期间的交通安全指示。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压力巨大,安全管理的思想包袱极为沉重[2]。
三、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政策有效落实的路径分析
1.壮大校内服务的师资队伍
研究表明,壮大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的师资队伍,既能减轻在校教师的压力和负担,又能丰富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内容,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各小学应尝试挖掘社会各方力量,努力寻求外部的支援,打破以在校教师为主的单一教学力量模式,改变缺少专业教师的现状,保质保量地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第一,学校要鼓励退休教职工重返校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亲临教学现场给予技术性的指导,并定期开设专题性讲座[3]。
第二,可以和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志愿者们在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所散发出的激情和活力感召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同仁[3]。
第三,学校可以积极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企业的专业精英到校宣讲。例如:邀请消防人员到校指导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演练,交通警察到校给学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心理医生到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教职工群体的心理建设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学校管理人员要主动向教师了解近期的状况,关注教师的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确有家庭负担或者健康状况欠佳的教师,应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允许其不参加课后延时服务,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再者,要把课后延时服务纳入教师绩效评估考核中,并以此为依据增加教师延时服务的工资报酬。
2.建立弹性离校制度
据了解,南京市某小学率先在校内实施“课后托管+弹性离校”制度,作为首个试点学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其他学校的实践提供了借鉴经验。该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过各级部门协商一致后,决定将冬季托管结束时间调整为17时,非冬季则为18时[4]。弹性离校制度真正考虑到了每个家庭个体的切身利益,如果家长临时有事不能准时接孩子放学,可以致电班主任说明情况,学校在延时服务结束后,将剩余的学生安置在统一的教室内,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书籍、做作业等,并由安保人员统一看管以维持秩序。为了进一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成立了“弹性离校”工作领导小组,以10人为一组,选取1名组长全权负责相关人员的对接工作,所有成员采取轮流值班的形式,避免教师因长时间坐班而产生厌倦和疲惫。
弹性离校制度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学生是否参与校内延时服务,以及参加的时间长短是多少,皆是按照家长自主自愿的原则,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强制学生参加,亦不能拒绝学生申请延长留校时间的要求。其二,弹性离校制度采取零付费的原则,严禁学校向家长变相收取任何费用。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按照学生人数的比例给予的补助。
3.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校园安全是课后延时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校园安全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校领导要明确划定学校每个区域的安全主体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只有各部门各司其职,认真落实相关的安全防范制度,才能有效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安保人员要履行好“守门员”的角色,严格把好校园安全的重要关卡,外来人员必须严格登记方可入校。学校要安排多名工作人员协同公安交管部门共同完成放学期间的交通疏导工作,严格把控校园周边的环境,确保学生的出行安全。学校应尽快推进“一师一员”制度落地执行,即每个班级配备1名专职教师和1名安保人员,每个班级以25名学生为宜,实行小班化管理,人数不足的班级可以和其他班级合并管理,减少人员资源分配不均而造成的浪费,进而更好地提升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确保各项工作均能够安全、井然有序地开展下去[4]。此外,学校应当安排流动人员在校园内部走访巡视,及时排查课后延时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对不符合校园安全标准的设备仪器及时更换,切实加强校内延时服务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课后延时服务关乎千万个家庭。课后延时服务不是简单地解决学生的看管问题,其背后还涉及教育的资金投入、人员分配、校本课程的建设等问题。学校应借国家有关政策的东风,重新认识和界定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在本质,努力协调社会、家庭和学校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提供家长满意的课后延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