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研究述评

2022-03-17梁煌君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德法治

●梁煌君

2017年秋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统一在全国一年级使用,2018年延伸至二年级,2019年实现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自统编版教材实施以来,学界已经意识到教材研究是不可缺少的,经过几年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一批成果。因此,有必要将当前学界对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进行层次性梳理,发现目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能够更深一步挖掘教材的价值。

一、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研究成果统计与分析

(一)期刊成果数量统计

利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功能进行检索,以“小学”并“道德与法治”并“教材”为主题词,搜索到96条期刊资源。主要是集中在2017年至今。因此,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对于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还是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的,但是当前研究成果的数量并不能突出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二)来源期刊情况的统计

从检索的结果看,论文的来源期刊有《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基础教育课程》等在教育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刊物。

二、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现状

(一)教材编写特点研究

从教材整体视角看,教材执行主编高德胜认为教材“体现了内容律与教育律的统一”[1]。而章乐对教材蕴含的新理念进行了解读,新理念体现在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激活学生发展的活性因子和致力公民素养教育的法治教育[2]四个方面,高德胜进一步指出,在编写教材时“坚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努力做到接童气,其实就是入伙儿童的一种尝试”[3]。而在教材的编排特点上,高德胜指出,“教材从多方面进行了叙事探索,包括以成长叙事建构品格、在文学叙事这一伦理实验室中学习、以大叙事为坐标、将成长叙事与理论体系融合在一起”[4]。章乐则从“课文的结构、栏目、范例等方面认为展示了经过课堂检验的教学蓝本”[5]。柳飞燕认为“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从儿童兴趣出发的;教材的思维逻辑是从儿童认知切入的;教材的对话形式是从儿童活动设计的”[6]。

(二)教材内容研究

从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看,目前学界主要分成不同的年级阶段进行解读和研究,如一年级上册,方丽敏、谢建美、葛敏怀、胡耿民分别以“入学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反思与感悟家庭生活”“健康快乐地生活”为主题进行了解读。一年级下册则有方丽敏从“自我生活的好习惯、与自然相处的好习惯、与家人相处的好习惯、与同伴相处的好习惯四个维度”进行解读。二年级上册,朱小敏、邓红燕、李莉从“学生个体内在精神的成长,学生在集体中的成长”“公共场所的规则意识”“家乡情感”的维度进行解析。而二年级下册,徐园、方丽敏聚焦“日常生活、游戏、环保、学习”四个主题进行解读。三年级上册,陶元红分别以“学习、学校、安全、家”为主题进行了解读。而三年级下册,何颖从“我和我的伙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多样的交通与通信”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陶元红认为“四年级上册主要聚焦学校生活领域中的班级建设、家庭生活领域中的家庭责任、国家领域生活中的现代媒介、社区生活中的环境保护等主题”[7]。王世光认为“五年级上册是小学高年段教材,各学习主题的学科性越来越强,涉及心理、政治、地理、历史等诸多学科”[8]。金利则指出“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分别从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9]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三)教材存在问题研究

章乐在与一线教研员及教师交流后,认为当前教材使用中存在着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教学目标、德育课程中的知识教学如何通达价值认同、如何通过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如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和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对话式教学五个问题[10]。一线教师姜雯艳针对低年级教材法治条款的呈现方式认为教材存在“浮而不实,难得学生真实共鸣、墨守成规,框定学生认知范围;隔靴搔痒,忽略学生实践需求”[11]等问题。董一红以(一、二年级)为例,认为当前教材存在着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学重点被“亮点”追求所排挤、年段教学内容的“度”把握不准和课时内容划分随意等问题。[12]

(四)教材使用研究

首先是关于教材的总体使用建议,高德胜指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找准教材要求与儿童生活经验的结合点,从班本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完成从教材到教学的转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学校德育一体化目标”[13]。章乐认为应“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和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14]。其次是对于个别教材的使用,陶元红认为使用中年段教材时应注意“运用哲学思维解读教材文本,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依据教学目标用好教材资源并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时空,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强调互动与交流,实施‘对话教学’策略”[15]。蒋红斌、宁慧鸿认为“低年级教材使用须考虑教材与学情特点,全面把握规则教育目标,充分利用教材资源”[16]。最后则是针对教材编排特点的使用建议,高德胜认为使用教材要“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进行教材建构,分别对教材的不同栏目的使用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17]。而一线教师马娴敏注重挖掘教材文本细节,提出从“深入挖掘教材主题、深入挖掘教材图画、深入挖掘教材故事和深入挖掘教材习题”[18]四个方面去提高教材使用的实效性。

三、对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研究的展望

(一)从研究内容看成果丰富,但还需更加全面

首先,不仅有教材主编对于教材编写理念和总体性把握的解读,还有一线教师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情,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教材的特点进行了进一步解读。其次是在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上,学界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最后则是在对教材使用的研究上,不仅有编者主要从教材的普遍性出发建议教师如何使用教材,还有一线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使用教材后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比较遗憾的是,12 册教材中有两册教材的解读并没有检索到,这不仅对于整个教材的完整性研究有缺陷,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的内容和进行针对性教学,这对于整个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发展是有重要的影响的,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对这两册教材进行补充研究,从而使得对整个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能够更加完整。

(二)从研究视角看注重横向分析,纵向研究不足

当前学界对统编教材的研究内容已经比较详细了,但是如果从教材总体的研究视角来看还是有所欠缺的,因为通过梳理发现主要集中于对教材内容的横向分析,而对于每一册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几乎找不到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教材之间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上一册教材是下一册教材的基础,而且是依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去联系起来的,如果在对于教材的研究上没有严谨考虑导致教材内容单一或者割裂,这对教材的整体性解读是非常不利的,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要善于从教材纵向联系的视角去研究,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初中与小学教材的关系处理好,二是如何处理好小学低年龄段、中年龄段和高年龄段教材之间内容的关联性。

(三)从研究方法看重理论研究,实证研究需加强

无论是教材编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发现了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但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当前研究成果涉及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但这更多是基于教材文本的,真正落实到一线教学后的实际效果如何并没有经过实证的数据分析,这是比较可惜的。例如,还没有发现有对小学统编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大规模调研的,因为在教材使用的效果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是一线教师和学生,从调研教师的角度应该着重于当前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的逻辑和内容是不是能够让学生接受,从调研学生的角度应该考虑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还要细致观察学生对教材中的哪部分内容和呈现的形式感兴趣,然后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这不利于教材的编写和改进,所以在未来对教材使用中要加大实证调研的力度,使得教材能更加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