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话语的古诗教学策略
2022-03-17刘勇黄明丽
●刘勇,黄明丽
《雁门太守行》选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八年级的学生对诗歌鉴赏较有兴趣:一是积累了一定的诗歌,教师提供过一定的解读策略;二是认为诗歌篇幅短小更“容易”,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背诵和默写。学习诗歌真的如此简单吗?笔者就该篇诗歌曾多次借班上课,几番下来,学生预习的结果均是“不知道诗歌讲的是什么,读不懂诗”和“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领悟不到”两大类,可以看出学生读此诗的困惑与迷茫。
课堂教学往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活动系统。诗歌阅读,就是学生、文本和教师互动的内化,亦是学生阅读经验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顺应。如果学生没有与诗歌展开对话,就无法进行内化与调节,于是自认为“一望而全知”,其实是“一问三不知”。究其因,这首先是诗歌结构跳跃、语词凝练、意蕴丰厚的特点所致,还有学生在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上的欠缺,“由于读者主体这样的局限性,解读文本就不能不产生一种与阅读目的相背的情况:一些内容明明存在,我们却视而不见;一些名堂明明不存在,却被反复阐释”[1]。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方法欠缺,导致学生课堂话语失当现象频频出现。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和话语量,诗歌教学“如何在赏析中保留一片基于感觉活动的‘赏读’空间……给自己的非理性的直觉式判断、情感的体验式参与,以及他人的想象等审美活动留出更大空间,是学界是语文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
阅读素养的培育,需要在课堂上开展多元与多重的深度对话,它更需要学生主体参与、体验、感悟和建构,可怕的是,很多课堂没有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教学论原理》认为“唯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3]。这就需要构建良好的课堂话语生态,协调教与学的关系,从而保证学生课堂上在学习、会学习。课堂话语作为思维与交往的媒介,其形式、功能及其构建的课堂文化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4]。笔者在中国教师报曾撰文指出,教师要一是读懂学生的天然禀性,“不要以为你教了,学生就会学”,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愿学”;二是读懂学生的已有经验,“不要以为学生学了,他就会懂”,教师的作用是“搭建支架,让学生会学”;三是读懂学生的真实需求,“不要以为学生懂了,他就会用”,教师的作用在于“聚焦需求,让学生能用”。有效学习诗歌,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话语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自主地与诗歌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
一、基于学情分析:漫谈原初感受,奠定课堂话语的基石
优秀教师备课总是要思考三个问题:“我的学生现在哪里?”这是阅读起点;“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这是阅读终点;“我怎么将学生带到那里呢?”这是阅读支架。
古诗教学,很多课堂有课堂话语生态,但质量不高,其原因一是重字词释义,轻诗意熏染;二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三是重技巧辨析,轻品味感悟;四是重背诵默写,轻诗味诗性。如此,或缺少情感动力,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经历;或不能聚焦意象,缺少诗歌学习的趣味;或未能引导学生徜徉意境,产生联想和想象;或无法引导学生鉴音辨声,与一般的文学作品无二。诸如此类,皆因未能从学情出发,也未能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更无法彰显学生的课堂话语效能。
教学片断一:
师:《雁门太守行》,你从标题读到什么信息?
生:《雁门太守行》点出了诗歌的地点和事件。
生:我们首先可以看出诗人的身份是“太守”,然后是太守行走雁门关,在指挥作战。
生:他还有另外一首诗,有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他应该是作为太守,有收复江山的雄心壮志,想立下丰功伟绩。
师:这是他的《南园》诗。
生:我仿佛看见李贺手持玉龙剑,冲锋杀敌,最后功成名就,站在黄金台上。
生:《雁门太守行》是讲李贺实现了人生梦想吧,他带领着军队英勇作战,保家卫国。
大部分学生点头。
师:还用诗歌内容来佐证,听起来言之凿凿,真是这样吗?请结合书上的注释再思考。
生:老师,《雁门太守行》是乐府古题,不一定是说李贺是太守,在领兵作战。
师:《雁门太守行》是乐府古题。一般的诗歌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窥见他的密码,但这首诗歌的题目却让我们产生了很多误解,这也是本诗难解的原因之一。
知识小卡片1:《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后人多用其题面意思,写战争之事。
师:《雁门太守行》本是歌颂东汉时期洛阳令王焕的事迹,与唐朝的李贺相距好几百年,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后人多用其题面意思写战争之事,寄托自己的情怀。所以,诗歌陷阱之一,我们不能通过标题望文生义,《雁门太守行》就是一个完整的曲调名,不能诠释成“雁门的一个太守在行走”。我们还会发现,其实“歌行体”是常见的诗歌体裁,后人多写之。
生:《长歌行》《长恨歌》《燕歌行》《琵琶行》……
师:“歌行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更加自由,不讲平仄,有时连押韵也不是很严格,所以它能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怀。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首诗不是讲李贺当上了太守在雁门行走作战,而是一种想象,这或许也是李贺的人生梦想,他在现实中完成不了,只能在想象中去实现。
判断阅读教学对与错,标准其实很简单。学生阅读了吗?阅读之后有思考与对话吗?多元对话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建构和经验生长吗?古诗教学,看似短小却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论替代或遮蔽学生的阅读过程。慢下来,让学生聊一聊读诗的原初感受,听一听学生暴露出的相异构想,恰恰为课堂话语奠定了起点和指明了方向。从教学切片来看,教师给学生以大量的发言机会,并充分尊重发言的权利,没有出现重叠或打断等话语现象,并将反馈的权利也还给学生,从而构建出民主平等的课堂话语体系。
中国诗学,立足于人的生命意识,学习时要以诵读为要、体悟为主、欣赏为魂。我以“洒尽男儿血,铸就黄金台”为标题进行《雁门太守行》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慢下来,漫谈阅读诗歌的原初感受,从而能够接纳作者虚构的世界,并浸润其中,享受阅读的过程和乐趣,这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路径。以标题切入,就是要在学生课堂话语中呈现其相异构想,从而在会话中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经验等,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真正地感知由诗歌文字、声音唤起的形象和情感。漫谈初读感受,尊重真实学情,这是诗歌学习的不二法门。
二、基于生活经验:调动已有认知,提高课堂话语的数量
阅读能力至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需要具备认识字词和理解语句这样的解码能力,二是需要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比如说百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三是需要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方法[5]。诗歌过于凝练,学习时需要还原,可以在语词里还原,还可在生活中还原。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诗歌意象的有序连缀幻化为学生心中可视化的情境与片断,从而使诗歌语言具备视觉性和情境性。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多思考、多体验、多表达,从而将陌生的诗歌或者诗句,通过学生的课堂话语同化到已有经验之中。
教学片断二:
生:老师,“角声满天秋色”里的“满天”,我不知道怎么理解更好。
师:老师换一个词,把“满天”换成“震天”,“角声震天秋色里”你们觉得哪个好?
生:还是“满天”更好吧。
师:不能因为李贺是著名的“诗鬼”,就说刘老师换得不好吧。(生笑)
生(想一想):“满天”有到处的意思,是说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了整个天空。
师:有进步。还有补充吗?
生:“震天”是从听觉的角度,说声音洪亮;“满天”是从视觉的角度,说声音寥廓。这两个词都有意思,但“满”用在这里更奇特些,这应当就是“诗鬼”的特色。(师生掌声)
师:有这样的发现,太好了!这就是它的妙处,写声音不用听觉而用视觉,敌兵压境密密麻麻,战鼓声声充塞天空,这种手法叫做通感。通感,简而言之,就是各种感官的相互融通,“满天”的好处在于写出了声音充塞了整个空间,战斗的号角在秋夜的每一个角落响起,说明了战争不仅惨烈,还写出了战争范围的辽远。诗人写“满天”不写“震天”,这就是他遣词造句的密码,正所谓:着一字而神采飞扬!
生:老师,我发现不仅写了战争在空间上的广阔,还写了战争在时间上的长久。你看,“甲光向日金鳞开”写的是早晨的时候,“塞上燕脂凝夜紫”是夜晚的时候。最后一联,又回忆君王的恩情,让时间在空间上叠加,就让诗歌充满了韵味。(师生掌声)
师:从白天到晚上再到深夜,还从现在穿越到从前,这是时间的交织;从黄金台到战场,从战场到易水,这是空间的拓展。我们说,诗歌的每一句话里都有诗人的灵魂在场。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半卷红旗”是半边红旗吗?
生:我觉得是半边红旗,更能说明战争的残酷,把红旗都打掉半边了。(众生乐)
生:我觉得“半卷红旗”不是“半边红旗”,是红旗被风吹卷起来了。
师:我们班体育委员是谁,在运动会开幕式上,你扛过学校的彩旗没有?如果风大,你觉得怎样跑才能够降低阻力?
生:老师,我扛过旗子,我也知道您的意思了。旗子在空中全部撒开的时候奔跑,阻力特别大,还会发出“呼呼”的响声,如果半卷着跑,阻力就小了,并且声音也更小。
学生豁然,师生掌声。
师:大家读诗要特别留心,不可粗枝大叶、走马观花。“半卷红旗”,既不是“半边红旗”,也不是“半角红旗”。“半卷”一词妙啊,一是突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二是突显行军声音低,这样的行军神出鬼没。诗鬼的诗,有悲壮与凄凉,还有紧张与神秘,好一幅边城苦战图!
在教学片断中,分析课堂话语行为,教师的主导角色被弱化了,学生也并非是单调的回应,呈现出丰富性与多元性。学生发起的话语更能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但也不能否认教师话语的价值。诗歌语词的推敲与赏析,是突破诗歌鉴赏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提高学生课堂话语数量的路径。西蒙斯在《海伯利安》中说,词语是至上之物。它们是有思想的。诗人吴侨之认为:“词语是真理弹药带的唯一子弹。而诗人就是狙击手。”[6]学生对于“半卷红旗”的探索与解释过程,其实也是建立和发展对于诗歌兴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身入、心入和情入,从而体察诗意、诗心和诗韵,真正地沉潜于诗歌的词语里。钱梦龙说:“重点知识一定要敲实,实得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7]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半卷红旗”的讲授与学生的话语并不是孤立与对立的,而是与支持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共存,并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经验潜滋暗长。
提高学生话语的量,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诗中沉浸和延展,从而充分地体验和分享诗歌所传递的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诗歌学习,在具象化的感知中,与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相关联,这就可以达成诗歌学习的较高境界。
三、基于核心知识:搭建学习支架,培育课堂话语的质量
《雁门太守行》里呕心沥血的每一句,都是诗人的心在以文字的形式行走,都是生命的感召和诗性的升华。其中,语言与节奏是诗歌的外壳,借助形象与故事来抒写情志才是诗歌的内核。诗歌学习,要从外部的形式入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落脚,从阅读方法着眼。“阅读教学路径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点或链接通道……第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二条路径,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第三条路径,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8]这三条路径,都以培育学生的课堂话语质量为宗旨。
音韵和炼字是其形式要素,意象及其背后的情感、意境、主旨等是其内容要素,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这两者对于诗歌而言都非常重要。《易经·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在文学作品中,“象”即形象,“意”即意蕴。“许多意象是都朝着一个总效果生发,它们融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可以看成一幅画或一幕戏。”[9]不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文学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本诗正是以打破常规的个别意象来替代具体的生活形态,表达一种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情感经验,从而生发无穷的想象空间,彰显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教学片断三:
师:还想挑战吗?(学生点头,兴趣盎然)陆游曾说:李贺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我们来看看,古诗里其他诗人是怎么描写战争的?(PPT 展示)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柳中庸《征人怨》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唐]杜甫《北征》
生:《征人怨》里,“白雪”是白色,“黑山”是黑色;《北征》里,夜晚是黑色,“白骨”是白色。
师:我发现,这两位诗人写战争的残酷,似乎只用了两种颜色,那就是——
生(齐):白色和黑色。
师:同学们感兴趣的话,下来还可以搜集其他写战争的诗歌,我发现大多诗歌所用的颜色都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冷色调。我们再回到《雁门太守行》,看看诗中的色彩有哪些。
生:“黑云压城城欲摧”我看到了黑色,“甲光向日金鳞开”我看到了金色,“塞上燕脂凝夜紫”我看到了紫色,“半卷红旗临易水”我看到了红色,“提携玉龙为君死”我看到了绿色。
师:梳理得比较到位。你们看,“黑云”“金鳞”“秋色”“燕脂”“紫”“霜”“红旗”“玉龙剑”,整首诗色彩斑斓,所以有人评价他的诗“奇诡而恰切”,同学们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边塞的风光的确很奇诡,有的时候边塞风光是“胡天八月即飞雪”。
师:在成都,八月从来没有见过飞雪,也没有见过“燕脂”一般的土地,是有一些奇诡。
生:战争风云,瞬息万变,这首诗写出了战场的奇诡。我认为,正因为是边塞+战场+诗鬼,所以,“奇诡而恰切”。
学生乐,笑声、掌声。
师:你的回答,不仅巧妙,而且智慧。你看,边塞自有边塞奇异的风光,战争自有战争奇幻的变化,而“诗鬼”也自然有他的鬼才,这所有加在一起,既在意料之外,又在——(生齐)情理之中,所以我们说他的诗,(生齐)奇诡而恰切。
在课堂话语体系中,教师适当的提问,可以深化和扩展学生的思考,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参与度,从而促进和提升学生话语的质,让学生能够在诗中品味与欣赏。“在提供确定的论述或阐释之前,应引出学生们对话题的看法,并且将教师的解释与学生观点联结。”[10]在课堂对话中,不需要教师立即作出评判,应当允许师生之间的多元而真实的回应,还需要提出较为充分的理由来论证其话语的逻辑性与合理性。在师生的话语互动和阐释扩延中,应当尽力地保障学生的话语时间,延长学生的话语长度,从而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话语质量。
诗歌的学习,相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有相当难度的。“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或者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否则只能在语言的表面滑行。”[11]阅读本诗,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窥见色彩奇异的剧烈战场,可以感受壮士们保家卫国的宏志,更可以体会诗鬼的非同寻常之处。“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12]
安桂清、陈艳茹认为,课堂话语的质量而非数量促进学生学习成就的获得,高质量的教师提问能够促进学生认知、非认知因素的发展,详细且深入的课堂解释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3]。在诗歌学习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话语效能,更要关注话语的质而非仅仅是量,方能让学生能够身入、心入、情入,从而体悟诗意、诗心、诗韵,达到以诗激趣、以诗怡情、以诗启智和以诗育人的教育目的。
经典古诗的学习,应以对话为中心,以语用为关键,以生命为灵魂。本真阅读的诗意课堂,就是把学生教成可以独立阅读、终身阅读的一般读者和合格的社会公民,从经典古诗的阅读中发现自己、照见未来,更从经典古诗的学习中汲取智慧,建构素养,从而丰厚心灵、奠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