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记》教学思想对落实“八个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启示

2022-03-17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记思政课统一

赵 澄

(安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其教育思想对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具有重要价值。《礼记》作为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将教学思想做了系统的归纳,其教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借鉴意义。《礼记·学记》(以下简称《学记》)内容短小精悍,虽然只有1219个字,却以朴素唯物主义辩证观系统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动态变化与因果关系。解读《学记》教学思想,探索其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推进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落实高校思政课“八个相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记》教学思想解读

《礼记·学记》是中国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经典的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统一,解读其教学思想对于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具有重要作用。

(一)为学务本——立足以德育人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1]180夏商周三代王者祭祀河川,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河是水源所来的地方,海是河水汇集的地方,先本后末,叫作“务本”。这与《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61一脉相承,传递出在教育中要抓住根本目标,围绕“至道”开展教学,培育学生成为“圣人”,即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培育至善之人要抓住“为学务本”的方法,“务本”就是懂得“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1]180的道理,此处“不”并非简单的否定,而是指“不拘于”的意思。[3]97强调从知识的基本概念出发,追根溯源,一点点积累,融会而后贯通,不丢因拾果,不舍本逐末,从根本上明白事物的真正道理,树立“大德”“大道”“大信”“大时”。可见,《学记》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德育人——即培育至善之人,要从知识的根本逻辑入手,重视“为学务本”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为什么要成为“圣人”,怎样成为“圣人”,让学生真正理解何以为人(“圣人”)这个朴素的哲理,达到以德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以身作则——引导明理立志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1]82,学习过程需要明确专一的志向,才能避免学习的散漫性和随意性。在引导学生明理立志的具体策略上,《学记》认为教师作出示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明理立志。首先,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1]148有良好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教师,能以天下为己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张载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160这样的教师才能以身作则,更好地指引学生立志。其次,“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1]165,单凭死记硬背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识功底,能充分调动和灵活转化知识储备,“善歌”“善教”,认同学生的志向并为其发展提供正确指引,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1]143的效果,方能对学生所问给予明确科学的解释。

(三)问答有度——培养独立思维

《学记》注重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培育,充分挖掘问答方法的有效性。一方面,不主张学生不经思考随意发问,认为“幼者听而弗问”[1]82,应先观摩聆听年长学生的意见,思考后再发问,“存其心”以便从内心产生学习欲望和疑虑,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1]165当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后又说不出究竟时,教师才加以解释。学生若仍不能理解,就暂且搁置,留待以后再解释。这里的“舍之”绝不是弃之,其根本在于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激发学生兴趣,养成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进一步独立思考,教师再深入解答,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师生互动时,教师应“时观而弗语”[1]82,即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但不轻易开口解说,注重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引导学生倾听体悟、积极思考和了解事物本质,解决亟须解决的问题。显然,问答有度是一种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培育学生独立性思维的目的。

(四)正业居学——统筹课内课外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1]97即课外不习杂曲,课内就学不好琴瑟;课外不习歌咏,课内就学不好诗;课外不习洒扫、应对、进退等杂事,课内就学不好礼仪。“虽有佳肴……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57,如果只有课内知识,没有课外的切身实践体验,是很难产生求知欲的。可见,《学记》认为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此,“正业居学”恰恰能够实现这一点,“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93“时教”要求教师按照时序认真授课,“正业”指的是主课或正课教学,“退息”指课外时间,“居学”则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正业”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五)长善救失——注重因材施教

“使人不由其诚……其求之也佛。”[1]113批判了脱离学生实际的错误教育做法,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求,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智,还会导致“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1]113的结果,令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师长,只感到学习困苦,不知道学习的好处。“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1]113教育是否有成效,在于教师有没有注重因材施教。可见,《学记》十分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而“长善救失”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对此,教师可以从掌握学生的缺点入手,敏锐地感知学生的心性,即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理状态,尤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四种缺点,包括“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1]139即贪多务得、狭隘寡闻、轻率勇为、畏难而止,并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六)观摩而习——强调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反映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内在交互法则,师生之间能存在共同的追求。《学记》自始至终都把教与学结合起来,“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57教学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由未知到已知、新的未知又进到新的已知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这面镜子实现自我反思,从而不断调整自身教育行为。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借鉴、学习、领会,即“自强”,进到新的顺利的发展过程。在积极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学习,自觉提升教学水平。观摩而习的办法能更好地把握教与学的关系,“相观而善之谓摩”[1]121,“摩”表明在学习中要做到“相观而善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确保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对方长处。要摒弃“独学而无友”[1]126的处境,出现“友”时也应避免“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1]126的现象。

(七)比物丑类——专注启发诱导

《学记》强调启发诱导式教学的重要性,具体可用比物丑类的教授法,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对比归纳,引导学生达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1]73的境界,即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1]174比如讲授学与五官、师与五服的关系,用鼓与五声、水与五色来类比,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于这类方法的运用,教师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1]134“道而弗牵”就是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注重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强而弗抑”就是在把握好分寸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学生,鼓励学生,不能压抑他们,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大幅度提升,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开而弗达”就是指导学生探索学习门径,不是代替学生做出结论。

(八)藏息相辅——提倡劳逸结合

《学记》不赞成把学生局限于书本教学之内,强调劳逸结合的科学教学原则,认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1]107“藏”即学习积累,“脩”作“修”,即练习巩固,“息”即适量休息,“游”即游赏娱乐。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兴趣爱好,不能影响到课堂学习。兼顾正课学习,即“藏”有主攻方向,当学生有所得时,他们的爱好又能得以保留,即“息”活泼多样,饶有兴致。简单来说,“藏息相辅”就是通过闲暇时的“游乐式”学习更好地掌握主课知识。教师灵活运用“藏息相辅”这一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的讲解与学生个人的理解更加紧密结合,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张弛有度、趣味横生,“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1]107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识,领会学习的乐趣,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定信念。

二、《学记》教学原则与“八个相统一”之间的联系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充分发挥好显性与隐性教育的价值作用。”[5]“八个相统一”确立了高校思政课的发展方向。解读《学记》教学原则与“八个相统一”之间的联系,对于切实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以德育人与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思政课具有政治性和理论性的双重属性。思政课的本质是以政治为导向,这也是该课程育人的重要依据——“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5]思政课缺失政治性就会导致“学术中立”,无法让学生明辨方向。作为育人的学科,内在要求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感染和说服学生,这必然不能离开思政课的学术基础——学理性。如果思政课缺失学理性,将无法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和思想理论说服学生。思政课的学理性是为政治性服务的,最终指向是培养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因此,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发挥其德育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教师应借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1]47的思想,重视思政课程的政治属性,明确教学的根本点在于立德树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引导明理立志与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6]329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知识性,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知识,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凡学,官先事,士先志。”[1]82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明理立志。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培养独立思维与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建设性指能植根于事物本质,将思政课的价值定位在引导人的意识形态“立”的层面。批判性则体现富于洞察力、判断力、辨别力和敏锐反思的性质,侧重思政课对意识形态中错误观点和思潮“破”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形成理解、分析、质疑、批判的综合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形成建设性思维的关键。由于批判性思维是在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借鉴《学记》提出的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教学要求,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知识。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7]562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把握好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基本教学原则时,要教授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统筹课内课外与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8]424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把握要点和讲解内容外,还要抓住实践性这一基本要求,课内引入时事政治等新闻热点,丰富思政课的内容,课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1]169,学习文化与生产劳动过程有相似原则,教者示范固然重要,却不能没有学者的亲身实践,只有通过大量课外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因此,思政课教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要注重统筹课内课外,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既要讲好思政课的理论课堂,也要发挥思政课的实践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强调因材施教与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统一性是反映事物内在的、固有的、共同的本质,是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是规定了事物朝着本质性的方向发展的基本属性。多样性是反映事物在形式、层次、结构、阶段和发展过程等方面的个性特征,是统一性的发展创新,体现着统一性的发展形式和生机活力。高校思政课有较强的理论性,对于一些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思政课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就要从多样性着手,落实好统一性。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可以借鉴《学记》因材施教的理念。思政课教师若不能以学生为中心,就无法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习的困境,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重视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达到“一年视离经辨志……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1]73的良好成效。

(六)注重教学相长与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主导性即规定性和指向性,是在诸种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中,有一种事物或现象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起统领作用,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运演轨迹。主体性是作为人的本质的深层表现,指人的能动性和目的性的特性。思政课具有政治性特征,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地位,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教然后知困”[1]57,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不够,从而鞭策自己努力进修。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然后知不足”[1]57,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知识不足,督促自己加紧学习。故“《兑命》曰:‘学学半’”[1]57,教与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坚持教学相长,从而处理好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矛盾关系,实现二者协调,发挥思政课育人的价值目的。

(七)专注启发诱导与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灌输性即外部的灌输和启蒙,具备了“外生性”的初步认知,再与自身已有的知识、能力、价值相融合,才能进一步生发出“内生性”的认知和创新。思政课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转变思维的角度。灌输性引进“种子”,启发性催生“发芽”,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巧用启发性教学与灌输性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政课学科知识系统的重要方向。由于大学生已基本具备基础理论知识,思政课教师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就要注重在启发诱导上多下功夫。引导学生学习时,不能让学生产生依赖教师的心理,在课堂上并不是教师说什么,什么就是对的。孔子提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与《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1]134有异曲同工之妙。

(八)提倡劳逸结合与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显性教育是通过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受到影响的有形教育。隐性教育是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思政课要进行改革创新就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学记》虽没有明确提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专有名词,但已经明确表达出了类似含义,提倡劳逸结合。如“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1]82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尊师重德的精神,这就是一种显性教育。除了正式的课程外,还要有休息的时间,让学生在日常闲暇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发挥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作用,既要注重课程教学,也要给学生适当的休息时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三、《学记》教学方法对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启示

《学记》经典的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统一,“八个相统一”与《学记》教学原则存在共通性,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于新时代坚持“八个相统一”具有应用价值。探讨《学记》教学方法对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启示,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八个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一)为学务本的启示

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的功能,就要落实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以“为学务本”为教学方法,从学理性上阐释思政课的政治性,以严谨的思维脉络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9]9-10“为学务本”要求阐释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阐释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实现思政课的育人价值,使学生真懂、真信、真用,进而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以身作则的启示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1]143,充分把握思政课的价值与知识二者的高度衔接,引导学生明理立志,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道德与才学二者兼顾。首先,君子要“知至学之难易”[1]148,“至学”即“入德”。如张载说“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4]93,思政课教师自身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理想信念,就能引导学生明大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树立远大志向。其次,思政课教师的知识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单靠死记硬背的知识来教学生,思政课教师要读原著,悟原理,深刻理解并掌握内容,要立足于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做到实事求是。

(三)问答有度的启示

当今世界信息纷纭杂沓,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思政课作为培育大学生“三观”的重要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哲学思维方法。对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学记》中问答有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落实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一是思政课教师在提问环节,不提倡学生不经思考而发问;二是思政课教师解答学生的疑惑时,把握好解答的艺术性,时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循序渐进,逐步引导,不将答案“和盘托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学会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坚定立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正业居学的启示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0]思政课教师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借鉴《学记》提出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理念,通过“正业居学”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统一。“正业”就是课堂学习,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技巧,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居学”就是课外学习,把知识有机地应用于实践。这样进行内外知识的交融,做到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紧密衔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业”期间,注重将理论根基与学生的学习要点结合,做到教学内容的有的放矢。“居学”期间,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课堂知识的外延,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进行深化的重要途径。

(五)长善救失的启示

坚持思政课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要从多样性处着手。《学记》提出了“长善救失”的具体方法,即从观察学生心性特点入手,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走向,从而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陷。具有正确学习心态的学生,能更好地内化和外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思政课教师要通过“长善救失”切实关心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心理感受,将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运用到思政课,了解学生心理。通过开展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分享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等方式,调查不同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状态,尤其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思政课中的难点和疑虑,对学生的不良学习心态和错误学习方法及时矫正。这样做,不仅能提升思政课“温度”和“人情味”,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还能更好地把握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六)观摩而习的启示

思政课教师要兼顾主体与主导两个属性的基本特点,可以采用“观摩而习”的教学方法,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一是加强师生交流学习。思政课教师所施加的思想影响,通过学生自身积极能动的观察、思考和领悟,才能内化为能力和品德。采用翻转课堂、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加教学交流,使师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二是加强教师交流学习。开展各具特色的思政课观摩活动,使教师之间通过观摩学习发现自身不足,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三是加强学生交流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记》强调观摩交友,交益友,明确交友的目的是促进学业进步。利用好观摩而习的教学方法,加强线上和线下交流学习,从而运用好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七)比物丑类的启示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可尝试使用“比物丑类”这一教学方法,改变语言的表达方式,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结合理论进行实践操作演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事实上,思政课的知识是鲜活的,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不是单纯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写作时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都不同程度采用“比物丑类”的写作手法。例如,用马克思将商品比喻财富的基本元素或者细胞来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作。思政课教学中注重“比物丑类”的教学方法,不仅借鉴社会科学元素,也借鉴自然科学元素,使学生能触类旁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八)藏息相辅的启示

“藏焉,脩焉,息焉,游焉”[1]107,思政课教师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既通过“藏”即主课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也要采用隐性教学方法,在课余时间开展“游乐式”学习,培养学生课余爱好,以便于较好地实现教育目的。诚如毛泽东所言:“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11]425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藏息相辅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教学期间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假期可以开展生动有趣的红色游学等实践教学活动,如在红色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红色革命老区等红色基地开展参观、走访、实地调研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游乐式”学习促进学生自觉掌握红色文化知识。

四、结语

“八个相统一”作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则的认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将其具体落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探寻有益的资源。《礼记·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经典文献之一,其蕴含的教学思想仍适用于当今思政课教学。解读《学记》教学思想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之间的联系,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八个相统一”教学原则落实到教学实践,进一步彰显思政课的育人作用,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学记思政课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统一数量再比较
浅议《学记》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