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鲁迅《野草·希望》重读

2022-03-17崔绍怀崔语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民文学出版社全集人性

崔绍怀,崔语桐

[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惠州516007;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深圳518116]

鲁迅的《希望》说:“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据此,或可以说:希望是什么?是未来。她对谁都一视同仁,将一切都献给拥有未来者。待你一步步走向理想当中的未来,你的希望、你的目标,就逐渐地实现了。探索者因此可能产生希望美好、坚定信念、相信未来、充满乐观的情感。围绕鲁迅的《希望》,研究者进行了多角度探索。有从社会学角度探索的,如卫俊秀说:“虽然浮现着悲凉忧郁的气氛,然而可也闪烁出热望新生之豪情的。”①卫俊秀:《鲁迅“野草”探索》,泥土社1954年版,第94页。冯雪峰说:“我们读后也明白地感到作者的用意是反对青年们消沉,号召他们奋发起来同黑暗斗争。”②冯雪峰:《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6页。李何林说,该文主要思想,是不满意于青年的消沉,最后否定了绝望。③王瑶、李何林:《中国现代文学及〈野草〉〈故事新编〉的争鸣》,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有从哲学角度探索的,如孙玉石指出:“在《野草》里存在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中,《希望》可能是把这一哲学及鲁迅内心的矛盾表现得最充分,也是最直接的一篇散文诗。”④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朱崇科从呼应性解读、现实性和战斗性文本、爱情说、自审说四方面概括了已有研究成果,强调“《希望》中更密布了多种意义、概念、主体之间的复杂张力”⑤朱崇科:《〈野草〉文本心诠》,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6页。的逻辑哲学。而汪卫东理出“[绝望——虚妄(1)——希望——虚妄(2)——绝望]→虚妄→反抗”⑥汪卫东:《探寻“诗心”:〈野草〉整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页。的逻辑线索,富于启发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围绕鲁迅从希望的“沉沦”到探索新的希望——遭遇绝境(从满怀希望到“沉沦”、绝望)→陷入虚妄(从认知绝望到摆脱绝望)→继续探索新希望(从反抗绝望到寻找希望)——切入其“最理想的人性”思想(据许寿裳回忆:在日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鲁迅经常与其讨论三个问题: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何在。⑦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峨眉出版社1947年版,第23页。这三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建设“最理想的人性”),进一步分析其个性心理以及思维方面的焦灼、困顿、彷徨、失望、绝望、虚妄与希望如何交织在一起,反映其怎样的复杂的精神状态等,从而探索绝望、虚妄与希望之间的复杂关系,追求理想人性的目标。

离开故土,开始踏上寻求“希望”的征途。在青少年初期,鲁迅一边到三味书屋读书,一边进当铺典物换钱,进药铺为父亲抓药治病。寻找难于搜求的原配的蟋蟀、结籽的平地木、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等药引子,盼着病入膏肓的父亲的病快好(虽然最终逝去),通过刻苦读书出人头地,无论怎样艰辛都是值得的,因为这都有鲁迅的希望在里面。父亲逝后不久,鲁迅拿着母亲筹集的八元川资,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进洋学堂读书,虽然在当时不被人们看好(普遍看好的,或是参加科举考试,或是当幕僚,或是做买卖),认为这是穷途末路,但因花销小,能让经济窘迫的鲁迅承受得了,所以是个人发展的首选。正是从家道中落到选择新式学堂的历程中,鲁迅开阔了眼界,学习了四书五经之外的格物、致知、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等,考取了赴日本学习的官费留学生,为自己、为家人、为民族寻得了一线生机。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8页。这都是“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如走异途求学的理想、学医的理想、从事文学运动的理想等”③钱中立:《高中双册鲁学篇目补注》,《唐都学刊》1989年第3期,第95—100页。,在怀揣美好希望的留学中,鲁迅表现出对现实世界进行改良的渴求。这种希望,借助实实在在的行动,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理想,阐释了个体最真诚的爱国情感。

“希望”在于奋斗。1909年结束了日本留学生活,鲁迅回国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化学教员。他相继发起“木瓜之役”,赶走要求谒孔的夏震武校长,指导文学团体(越社)开展活动等。越社召开群众大会,迎接革命的到来。鲁迅组织武装演说队,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与旧军阀政府展开激烈的斗争;担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宣传进步思想等。《希望》说:“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鲁迅曾发出“东方发白,人类向各民族所要的是‘人’”以及“人之子醒了;他知道了人类间应有爱情”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等话语,通过东方的曙光、真正意义的人、光明的照耀处、爱情的美好、男女之间的平等、家庭的和谐等语义,反映了人们向往和谐、自由、平等、公正、诚信与友善的意愿。这其中,有鲁迅的人学思想在,更体现其对“最理想的人性”思想的追求。

失落“希望”,“我”坠入痛苦的境地。从“我的心分外地寂寞”中的“分外”推测,鲁迅内心是很痛苦的。从夫妻关系看,鲁迅与朱安之间只是形式上的夫妻,没有共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朱安在一些必要的事情方面不得不与鲁迅进行言语交流,鲁迅也仅仅以十分便捷的回复了事,甚至只有一个“嗯”或“啊”字。探究原因,婚姻上的失败,一在于性格不合,二在于兴趣、爱好与习惯差别大,三在于文化水平差距大。面对这样的“内人”,鲁迅分外寂寞的心情便可想而知。从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看,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在关于日俄战争主题的电影中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捆绑的画面,还有很多中国人围观。遭日军捆绑者,是充当俄军侦探的中国人。为俄军刺探情报,日军当然要杀戮。令鲁迅尤为悲伤的是,作为看客的围观者,竟然冷酷无情地看着同族即将被杀头。在鲁迅看来,就算医治好了体格健壮者的病症,围观者仍然是麻木不仁、精神空虚、无聊的看客。何谈理想的人性?从同一战阵中的“战友”关系看,《新生》杂志的流产,让鲁迅更为失望。拟出版的《新生》,意在开展文艺活动,改善民众的精神面貌。但投资者、撰稿者因种种借口,星散般离去,导致出版计划失败。《新生》创刊号的封面,使用的是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图画:《希望》(后来,鲁迅曾写《〈比亚兹莱画选〉小引》,从该文介绍的众多画家中,读者可知:乔治·弗里德里克·瓦兹,是英国画家、雕刻家,有作品《希望》等)。在这幅画面上,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女子,盘腿坐在球体上,低着头,似瞌睡,似弹琴;眼睛被蒙盖着,手似乎在弹奏着只剩一根弦的七弦琴;画面的背景,是蔚蓝的天色。整幅画面,虽危机四伏,但依然充满了黎明的希望。鲁迅选择此画面,意在唤起沉默的灵魂。然而计划流产,有力的宣传无法落实,美好的理想破灭。这只能让人在充满希望之际,快速掉入谷底,失望到底。这恰如鲁迅《影的告别》中的“我不如彷徨于无地”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的状态。鲁迅说,自己“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断绝“希望”。《希望》中的“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一句,鲁迅用“现在没有”否定了曾经的“有”或“可能”。这意味着连难以实现的种种都没有了,就更无望了,只能是绝望,而且是彻底的绝望。发生在1923年的兄弟失和一事,令鲁迅绝望。1923年7月“十四日晴。午后得三弟信。作大学文艺季刊稿一篇成。晚伏园来即去。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5页。。大家庭的生活从此结束了。周作人与鲁迅思想上的分歧公开化了。当初,举家从绍兴搬迁到北京的八道湾,鲁迅原本希望兄弟怡怡,其乐融融。尤其是在文艺战线上,在鲁迅逝去之前,周氏兄弟在文坛上可谓风云人物,虽然鲁迅称自己“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440页。,但从其作品不断被再版的情况看,他们的作品还是非常受读者欢迎的。兄弟失和之前,二人在文坛上互相帮助。鲁迅帮周作人看稿、改稿,培养其文学才能。周作人与鲁迅合译外国作品,介绍弱小民族文学概况。“两人学问上互相砥砺,译书做文的不分彼此,生活上的相互帮衬(更多地是鲁迅对他的提携照顾)”⑥余斌:《周作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0页。,但事不遂人愿,兄弟二人突然失和。而且,周作人给作为兄长的鲁迅写了绝交信。“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⑦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页。(以及后来周作人说的“我已明知我过去的蔷薇色的梦都是虚幻”⑧周作人:《苦雨斋序跋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同兄弟在乡间游手好闲的时候,大有留为破脚骨之意”⑨周作人著,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散文》第1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14页。等,至少也表明了他自己的一种态度。)当然,这封绝交信,仅表达了周作人的一面之词。周作人写此信,主要依据了其妻羽太信子的说辞,因此其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但失和这件事,给鲁迅的打击很大。多次看屋的经历、迁居到砖塔胡同六十一号暂居地、购买阜成门内西三条二十一号、患病、多次去医院就医等倒还在其次,主要的是在文艺工作方面失去了得力助手,在亲情方面失去了兄弟之情,二人从此断绝了往来的希望。鲁迅所追求的“最理想的人性”,暂时陷入了困境。

感受绝望。《希望》说:“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虽然现在的青春并没有逝去,青年也并未衰老,但很多青年思想守旧,人云亦云,不思进取,无所创新,所以说“现在”这个时刻只能让人更加寂寞。与《希望》写于同一天的另一篇文章说:“诗歌是本以发抒自己的热情的……便和前辈老先生尤如风马牛之不相及,倘因他们一摇头而慌忙辍笔,使他高兴,那倒像撩拨老先生,反而失敬了。”①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诗歌原本是抒情的,但常常受到老先生的思想或固定思维范式的影响。诗作者常跟在他人后面跑,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更缺乏自信,以及丧失自我等,都是不好的。只要是老先生或名人说的就都好,而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青春或青年是令人无望的。因此,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而鲁迅的这种独立意识,与其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鲁迅研究专家李新宇指出:“周家的教育很特别:不随大流,不追时尚,敢于标新立异,有自己的理念。”②李新宇:《鲁迅的旧学学历》,《齐鲁学刊》2020年第3期,第143—154页。陈独秀评价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曾说鲁迅写的文章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附和于《新青年》团体中的哪一个人。周作人也说:“最要紧的是提倡个人解放,凡事由个人自己负责去做,自己去解决,不要闲人在旁吆喝叫打。”③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周作人书信》,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正因为有这种独立的思想,鲁迅才能在严复、梁启超、王国维、林语堂等思考“国民性”问题的诸多学者中独树一帜。

知觉绝望。《希望》说:“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在细微的观察中,颤抖的手表明了人所经历的时间历程。但“细节是历史的尊严”④杨剑龙:《关于拓展鲁迅研究的几点思考》,绍兴文理学院、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跨文化对话——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则是无法抹杀的。它验证了人的衰老。身体意义上的发白、手抖,是衰老的表征,而精神(抑或灵魂)上的手抖、发白,才是真正衰老的标志。因此,进行精神方面的疗救,即拒绝知觉到的绝望。在幻灯片事件后,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他说:“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8—439页。弃绝学医的行为,表明了鲁迅对体格健壮者围观行为的否定。当知觉到文学青年忘恩负义的行为时,他说:“在这几年中,我很遇见了些文学青年,由经验的结果,觉他们之于我,大抵是可以使役时便竭力使役,可以诘责时便竭力诘责,可以攻击时自然是竭力攻击。”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页。他还说:“连饮过我的血的人,也都在嘲笑我的瘦了,这实在使我愤怒。”⑦鲁迅、许广平:《鲁迅景宋通信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4页。越是愤怒于劣根性的一面,就越有渴望美好人性的情感倾向性。

想象得很美好,但往往事与愿违。《希望》中写的“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意味着明知青春已经消逝,可见“但以为”所引出的内容,则是一种想象。结合上下文语意,这是不言自明的。想象青春依旧在,焕发无穷的魅力。想象青年如火焰一般热情、奔放,冲破各种各样的思想禁锢,创造出富裕、文明、和平、和谐、自由、平等、丰衣足食、公正有序的理想国,从而展现理想人性风采。然而,鲁迅看到:五四运动落潮后,同一战阵中的伙伴星散而去,有的退隐,有的高升。许广平说:“由于政见不同而这一部分青年把另一部分青年逮捕、格杀的事件出现了。先生的希望又幻灭了。”⑧许广平:《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166页。改造青年人精神面貌的,在鲁迅看来,莫过于文艺运动了。厨川白村说,文艺之所以能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居最高位,就在于它是人类得以抛弃了一切虚伪和敷衍,认真地诚实地活下去的唯一的生活。⑨〔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鲁迅译文全集》第2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无法组成战线,所以战斗起来,自然难以取得明显成效。这样的结局,令鲁迅孤独、忧郁、无聊、失望。有了目标和行动却无人应和与推进,即能深刻地认知到那种绝望的心理状态。

绝望到极点,很可能令人在思考真理、未来、理想、前途、希望时表现为渺茫或虚妄。在佛学大词典中,“虚妄”解释为虚假、非真实之意。鲁迅使用这个词,是为了反映某种精神状态,是为了走出绝望的境地,或是反抗绝望的一条路径。面对绝望,鲁迅不是像有的人那样唉声叹气、一蹶不振、如临大敌,而是以他特有的思维与行动方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深思之,笃行之。或精心选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取得明显成效。“虚妄意识及其哲学思考在于鲁迅,正如《希望》一文所描述的那样,是绝望的产物……鲁迅,却用自己的哲学创造穿透了它,从而突入了他个人生存的新领域。”①徐麟:《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页。这或许是切近“最理想的人性”思想的一个环节吧!

虚,与实相对,指空无所有、空着的、不真实的、假的等意思。这些意思,可谓《希望》中思想上的迷茫、空虚中的暗夜、不明不暗的“虚妄”状态等。暗夜与不明不暗,介于明与暗之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句,似循环似的感叹,表明了鲁迅此时此刻对现实与理想、悲惨与美好、论敌与友人、奴才与真人、死境与生机的哲学理解,反映了鲁迅彷徨、矛盾的心理。这句话,在张枣看来,“是‘无地’、乌托邦,一片唯有诗意才能抵达的中间地带,介乎希望与绝望、黑暗与光明、青春与衰老、自我与他者、语言与无言、虚无与信仰之间”②张枣著,亚思明译:《鲁迅:〈野草〉以及语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说》(下),《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1 期,第31—39页。。鲁迅在文学、文化、思想、艺术、朋友、家人等方面的美好希望与现实中遭遇的悬崖峭壁般的绝望碰撞在一起的结果,可能是虚妄,也可能是危机或转机等。这绝望掺杂着诸多渺茫的希望因子,这希望同样伴随着似有若无、似无若有的绝望的成分。虚无消解了绝望,即没有了绝望,同时也消解了希望,即也没有了希望。那还有什么呢?妄。妄,指荒唐、荒诞、荒谬、不切实际的意思。《希望》说:“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按照二元思维看,这句话交代了“没有”的内容,那还有什么存在?有的就是缺失,缺失的存在,缺失确定性的内容。存在着不确定性、不实在性、不可判定性。个体遭遇的荒谬,在冷眼旁观中被消解为不荒谬。鲁迅的爱憎、哀乐、颜色和声音等,已经彻底被消解,看似荒唐,实际不然。怎么解释?《希望》中的“我”与青年一样,都很寂寞与平安。“《希望》是一篇独白,因为活力四射的歌声不再,心灵也变得空虚。”③张枣著,亚思明译:《鲁迅:〈野草〉以及语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说》(上),《扬子江评论》2018年第6 期,第5—13页。在军阀混战之际,这样的行为无助于国家、民族与社会的发展。以正常的眼光看,这是不正常的,是荒谬的。所以,鲁迅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很显然,鲁迅有意“为暗淡的生活场景加入一丝光亮”⑤黄乔生:《善意与温情——“鲁迅与仙台”研究的基调》,《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6期,第91—94页。。后来,徐懋庸说的“今日的中国,不患在老人之深于暮气,而患在青年之没有朝气。只要青年们多数像个青年,能够青年般地生活,则社会自有希望”⑥徐懋庸:《关于周作人先生》,孙郁、黄乔生《是非之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6—97页。,既有批判也有切盼的意思。很显然,他们都希望青年人精神振奋、积极进取,成长为具有理想人性的人。

行动上的反抗。在《希望》中,“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一句,共出现两次。句中的“肉薄”,李何林解作亲自冲向。⑦王瑶、李何林:《中国现代文学及〈野草〉〈故事新编〉的争鸣》,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其实,这肉薄,就是面对面的厮杀。“暗夜”一词,出现七次,意指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或指黑恶势力,或指吃人的封建礼教、封建婚姻思想等。一方面,在特殊的时日,鲁迅向自己的心灵展开攻势,反抗自己寂寞的心,反抗青年平安的心。写了这篇散文诗,他就有意表达一种爱憎、哀乐、声音以及涂抹希望中的亮丽的颜色。不回避“头发已经苍白”“手颤抖”的事实,据此推测自己的灵魂也“大概老了”。敢于写出并推测自己随年龄的增长而带来的“老”,表明了鲁迅直面现实的勇气。另一方面,文中交代“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的信息,可看出“我”曾经的勇敢形象。张枣说:“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对他来说,艰难险阻无处不在,危情之下,他不得不用声音来做保护心灵空虚的盾牌,以抵抗从四处涌来的黑暗的敌军(参见《希望》)。”①张枣著,亚思明译:《鲁迅:〈野草〉以及语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说》(下),《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1 期,第31—39页。手持盾牌,与强大的暗夜搏斗;自觉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人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走向“最理想的人性”的道路,克服重重困难,迎接曙光与希望。许广平说:“我们只要放眼看去,不少埋头苦干的人士真正做到咬牙关,闷声不响地在走着自己认为应走的路了。”②许广平:《许广平文集》第1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思想上的反抗,一是鲁迅反抗绝望的行动,源于其不屈服于暗夜的思想意识。《希望》写的“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ǒfi Sándor 的‘希望’之歌”及“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等句,叙述了裴多菲及其《希望》一诗的影响作用,表明了鲁迅在内心深处对裴多菲那种“洋溢着血光和生命力”③李春林:《一部生命铸造的高度浓缩的鲁迅学断代文本——评崔云伟、刘增人著〈2001—2010:鲁迅研究述评〉》,《上海鲁迅研究》2015年第3期,第143—155页。的奋不顾身精神的礼赞及对其《希望》一诗现实境遇的同情、强大生命力的理解。裴多菲的真诚、勇敢的行动,以诗歌的形式感染后人。厨川白村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理想的最真实、最诚恳的表现……诗人总是保持自我,或者说忠实于自我,因为他们只有对一切事物抱有诚心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不真诚的人是断然写不出好诗来的。”④〔日〕厨川白村著,黄乔生译:《论英语之研究——在大阪高等商务学校和〈大阪朝日新闻〉联合举办的校际英语研讨会上的演讲》,《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第30—32页。鲁迅说:“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1页。二是鲁迅具有韧性的战斗思想。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硬碰硬,只能牺牲性命,减少有生力量。与其无谓地牺牲,不如积聚足够力量,寻先进思想的引领,便能一战而成。这样的思维,便抗拒荒谬,而为不荒谬。《娜拉走后怎样》说:“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听说拳匪乱后,天津的青皮,就是所谓无赖者很跋扈,譬如给人搬一件行李,他就要两元,对他说这行李小,他说要两元,对他说道路近,他说要两元,对他说不要搬了,他说也仍然要两元。青皮固然是不足为法的,而那韧性却大可以佩服。”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鲁迅在反抗绝望、韧性战斗中表现出的真诚、善良与执着,很好地诠释了“最理想的人性”的内涵。

鲁迅在文中确实写了不明不暗的虚妄,有研究据此说鲁迅是虚无主义者。鲁迅写虚妄,确实不假。但不能因此断定鲁迅虚无,是虚无主义者等。其实,鲁迅反抗虚妄,反抗虚无。孙玉石说:“鲁迅从来没有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他不相信‘虚空的暗夜’与人类长存。他所感到的虚无与绝望,是与他内心深处存在的对于历史进化论给予他的希望的生命哲学,同时存在的。”⑦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陈漱渝说:“一往无前就是鲁迅反抗虚无的一种独特的方式。”⑧陈漱渝:《一往无前:鲁迅反抗虚无的独特方式——兼谈〈野草〉研究中的新索隐派》,《关东学刊》2017年第12期,第135—138页。在鲁迅那里,希望哲学是通过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等的调适而得以表达的。当希望破灭后,自然有一种失望感,近乎无望,甚至绝望。但面对绝望的境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即绝望的反抗。钱理群说:“整篇《希望》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生命过程:从寻求希望,到拒绝希望,最后又拒绝绝望。这正是鲁迅思维的特点,他总是同时提出两个对立的命题:希望与绝望,然后在两者之间来回质疑,在旋转式的追问之中,把思考逐渐深入,达到思维的深度,提出一种超越希望与绝望的反抗。”①钱理群:《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6页。世人说的苟且偷生,鲁迅不愿意接受。那种不明不暗的虚妄,似乎是一种描述黎明时分、黄昏时分、模模糊糊场所等的时空意识或状态,同样是鲁迅所不愿意的。这种不和谐的时空,为鲁迅所反对。鲁迅食人间烟火,但更爱憎分明、是非清楚。反抗绝望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绝望者清晰地看到了绝境,已经没有退路,无路可走,因而必须直面生存、直面现实。正因为有这样的勇气,才敢于反抗现实,反抗虚妄,反抗绝望。“直面黑暗的现实,鲁迅是用黑色的眼睛凝视现实,以‘没有出路’的出路暗示未来。”②霍士富、王晶:《“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大江健三郎〈形见之歌〉与鲁迅〈希望〉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159—167页。还在于可思考绝望之前所做的一切事情,存在着不自知的濒临绝望的隐患而自己为什么没有意识到?陷入绝境之际,即便意识到了,也可能令自己更加被动,但依然不忘主动探索。所以,鲁迅即便陷入暗夜,也并不止步,而是不断地前行,努力地探索“最理想的人性”思想,并希望走出暗夜。丸尾常喜说:“《野草》就是以丰富多彩的表象来表现鲁迅内部的这种冲动与苦闷、自我约制的思想发生崩溃,尝试着向着新思想的再生的连续性很强的诗篇。”③〔日〕丸尾常喜著,秦弓译:《“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鲁迅之所以进行绝望的抗战,很大程度上是想摆脱绝望,进而获得希望或新生。但常常是欲摆脱而不得,越绝望就又越想摆脱,越想摆脱绝望就越难以摆脱。他独自在暗夜中穿行,与暗夜作战,想极力挣脱、甩掉、弃掷绝望。《希望》说:“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鲁迅所思考的,是竭尽全力与暗夜搏斗,即使自己的青春消逝,似乎没有了希望,也要抛弃自己思想中的绝望,可是并不确知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绝望,而仅有两个事实:一是看不见光亮,二是青年人安于现状。身外都是暗夜,却想从暗夜中走出来,并让美好的希望或将来走进自己的意识中,然而现实并不允许。这是一种痛苦的纠结,“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的表现,把全力摆脱绝望与深陷绝望之中的鲁迅矛盾的精神状态勾勒出来了。摆脱绝望的意识与努力,肯定了鲁迅在朝向光明途中奋力前进的行动。深陷绝望的无可奈何,虽暂时找不到出路,但并不意味着永远找不到出路,也并未完全泯灭鲁迅内心的希望,然而很痛苦,痛苦地寻索“最理想的人性”。鲁迅说:“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⑤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8页。即便一时或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出路,鲁迅那种摆脱绝望的意识尚存心底。他说:“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页。

尽管绝望的情绪不断侵袭人生旅途上的迷茫者、对未来丧失信心者,然而鲁迅在绝望中搜索渺茫的希望,在没有生路的地方掘出生路。《希望》说:“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这明显是在反抗衰老,反对没有青春的时光,希望青春永驻。鲁迅笔下的“星”,虽然在黑黑的夜空中,然而究竟有一丝光亮。“月光”,在夜空中,虽然清冷,却能模模糊糊地看到近处、周围的状况,然而究竟能看一看。“僵坠的胡蝶”,蝴蝶在繁衍新生命后,据说存活时间不会很久,然而究竟还能活一段时间。“暗中的花”,虽然看不清楚,然而究竟是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或指让周围听众或房主人不安的声音,即鲁迅与先觉者的呐喊声、战斗声,令封建统治者感觉到行将末日,来日不多。虽然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依然强大(也可能是外强中干),但受压迫者的每一次抗争,虽然仅存一线希望,但究竟有希望在。“杜鹃的啼血”,代指“血腥的歌声”,即杜鹃鸣叫不已,啼血而止。鲜血,常指代革命者的流血牺牲,暗含鲜血不能白流,说不定的希望可能随之而来的意思。“笑的渺茫”,即使见不到笑脸、听不到笑声了,然而一想到“笑”的神态,总能给人一丝温暖。“爱的翔舞”,有爱就有希望,有翔舞就有歌声,哪怕是一点点的翔舞都是可以的。诚然,在绝望到极点时,渺茫的希望也是希望,悲凉缥缈的青春也是青春。面临绝望,而鲁迅又不承认绝望,自然有反抗绝望的意思在里面。即便抱有一丝希望,也不愧对自己反抗的意图。难以抗拒的绝望,令人沮丧、灰心丧气。而抗拒绝望的方法总比面临的绝望多,只要想到一个救急的方法或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就“像是在沙漠中忽然看见一片可爱的绿洲似的叫人高兴”①严秀:《红学与鲁学》,《书屋》1998年第3期,第57—59页。,就有望突围、走出绝境,甚或可能寻到“最理想的人性”。

鲁迅引用裴多菲的诗句、事迹,意在说明未来的希望还是有的。裴多菲虽然在匈牙利反抗奥地利的战争中逝去了生命,令人悲伤,“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依然存在,并给人希望。裴多菲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他在到达萨特马尔的旅途中,乘坐的是瘦马拉的车,看那马的外观及体质等,只能令人绝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天就到达了目的地。因此,裴多菲认为,即便在绝望之际,也不要放弃,说不定就会有奇迹发生。所以,他“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或许要去东方寻找光明、寻找新生,因为那总能给人以希望。鲁迅说:“我对于他们不大敢有希望,我觉得特出者很少,或者竟没有。但我做事是还要做的,希望是在未见面的人们。”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1页。可见,鲁迅的希望自然包括“最理想的人性”的希望。李继凯说:“基于现实生活和外来影响所生成的多元化的思想文化空间,也为人们提供了较多的自由言说的权利,这也就为从各种角度、各种层次来认知鲁迅、体察鲁迅提供了可能,从而能够于众声喧哗中时或听到相当新颖的声音。”③李继凯:《心血所化的“鲁学”生命——从〈鲁迅家世〉的修订版谈起》,《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9期,第61—64页。

即便现实令人沮丧,但鲁迅强调的“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至少为其带来精神方面的寄托。看不见的前途,无法预见的未来,虽然全力以赴、开足马力地与暗夜作战,甚至困难重重,都可能令人放弃,但在寻求希望的途程中,鲁迅以及部分觉醒者的前仆后继,未必能撼动已在人们头脑中深深扎根的守旧、落后的思想,但可能会触动思想开明者,为前进积蓄力量,给思想混沌者、蒙昧者以启发。《〈呐喊〉自序》中,金心异反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鲁迅说:“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在绝望中,在挣扎中,在呐喊声中,探索者坚定信念,寻求希望。鲁迅研究专家刘中树先生说:“青年鲁迅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有效的救国道路,在科学救国的同时,就孕育着思想革命——文艺救国的思想了,这在鲁迅思想发展进程中是一次重要的前进。”⑥刘中树:《刘中树文学论集》(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31页。鲁迅踽踽独行于暗夜,对抗绝望,拥抱缥缈的青春,而渺茫的希望是通过探索得来的。反抗绝望的探索,为鲁迅走出茫茫的暗夜提供精神动力。在探索的道路上,鲁迅为寻求战友、目标、理想、线索等做出的种种努力,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努力。鲁迅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个性精神,既是理想人性的反映,也是他寻求希望的心理保障。有人说:“鲁迅不但是先知先觉的探索者,而且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⑦石尤风:《毛泽东论鲁迅与当代鲁学研究》,《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年第4期,第1—9页。

希望,始终与绝望搅在一起。绝望是不真实的,其中也蕴含着希望。希望,未必不可能有,虽然其周围环绕着失望、无望、绝望的氛围。希望与绝望,都是不存在的,也都是存在的。然而,背水一战,绝地反击,往往绝处逢生。可见,希望还是可能存在的。鲁迅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如果历史家的话不是诳话,则世界上的事物可还没有因为黑暗而长存的先例。黑暗只能附丽于渐就灭亡的事物,一灭亡,黑暗也就一同灭亡了,它不永久。然而将来是永远要有的,并且总要光明起来;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8页。在寻求希望的道路上,探索者固然付出了巨大牺牲,甚至生命,然而在艰难中摸索了前进的道路,寻到了生路,找到了理想的人性,如人所言,“将来的前途仍然是光明的”②苏鲁:《坚韧的开拓创新,发扬踏实谨严的学风——“新时期”江苏鲁学概况》,《上海鲁迅研究》1991年第2期,第41—50页。,“瞻望未来,可见帆影点点”③郑心伶、梁惠玲:《对“鲁迅学”未来发展的几点预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年第3期,第34—42页。。

总之,围绕遭遇绝境、陷入虚妄、探索希望等,展开《希望》内涵的讨论,适用于《野草》生命哲学研究范畴。讨论中总结的规律性认识如下:第一,虚妄与绝望和希望之间仍然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存在着绝望被虚妄消解、希望被虚妄消解这样的命题,那就存在虚妄与绝望、希望融合的结论。单独分析绝望与虚妄、希望与虚妄、绝望与希望两两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似乎不那么复杂,但融合在一起,整个统一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要更复杂一些。这恰如竹内好纠结于《野草》作品本身的复杂一样。④〔日〕竹内好著,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4页。如果有一个要素与其他若干要素有关联,就必然形成由这些要素融合起来的综合体。当然,只要存在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就必然存在一个协调各个要素的关系或规律。在“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中,各要素存在复杂的关联。有绝望在,就可能有希望在。有希望在,就可能有失望在。有虚妄在,就可能有信念在。既然不真实、不存在为虚妄,那么事实的、存在的则是信念。信念,在能落实为事实时,则是真实的,而不能落实为事实时,则是虚妄的。信念是力量的表征,主要表现为生命力的扩张。虚妄是佛学用语,表现了鲁迅严肃的生命哲学观。在鲁迅看来,《希望》写的“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空虚中的暗夜”“没有真的暗夜”等状态,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因而是虚妄的。走出虚妄的困境,摆脱绝望,反抗绝望,在绝望处寻出生机与希望,或许是其真实的意识走向。第二,“希望”在于理想的人性。不论在国外学习,还是回国后的工作、创作等,鲁迅都在积极探索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实质也是着眼于如何建设“最理想的人性”。因此,从正面对鲁迅“最理想的人性”思想做出说明,有助于理解鲁迅的建设国民“优根性”的用意。在国民性问题上,人们经常谈论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这固然不错,但这只是鲁迅思考国民性问题的一个方面,暴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不是鲁迅思考国民性问题的最终目的,而建设“最理想的人性”才是鲁迅思考国民性问题的终极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建设“最理想的人性”是鲁迅改良国民性思想的基点和前提,也是解读鲁迅人学思想的正面突破口。从《野草》看鲁迅“最理想的人性”思想,是走进鲁迅人学世界、发展鲁迅人学思想的有效途径之一,孙郁即认为“《野草》阐述的空间特别大”,这“可能是介入鲁迅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路径”⑤孙郁、高远东、王风等:《〈野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独醒者与他的灯〉为中心的研讨》,《当代文坛》2018年第2期,第91—96页。。

猜你喜欢

人民文学出版社全集人性
本刊首任主编吴泽先生全集出版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爱是什么
人性的偏见地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功能与人性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老马
竺可桢学——《竺可桢全集》催生的一轮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