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双减”政策,有效设计小学语文作业

2022-03-17刘秀银福建省尤溪县实验小学

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语文

刘秀银 福建省尤溪县实验小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也在发生新的变化。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心理负担,增强教师的有效管理,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简单地说,“双减”政策大多是为了减负增效。

在“双减”背景下,各个学校必须结合新时代政策的要求,全方位地落实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本文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以及作业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开发的研究之路展开分析。

近年来,学生学习任务重、作业形式单一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更多的知识,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不能占用他们过多的课后时间,保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精益求精,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进应该贯彻国家的“双减”政策,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作业量。虽然以前教师运用题海战术的初心是好的,但是会使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教学成果不佳。教师首先要认真思考什么样的习题适合小学生,再创新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设计的作业要有难有易,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帮助学生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一、“双减”政策实施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极为重视,以至于学生入学后就要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因此出现了各种问题。

其一,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注重课堂上一讲一答的方式,即教师讲解内容,学生听讲,然后布置大量的作业。特别是语文学科,很多教师总是强调只有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学好语文。这种观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打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浪费了他们大量的课余时间,让他们不堪重负。

其二,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不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将大部分教学重心放在布置大量作业上,导致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语文本是灵活性的学科,如果布置大量抄写性的作业,会导致学生缺乏动脑的机会,思维不够发散,无法有效培养其核心素养。并且学生的课后作业多,加之各种课外辅导班的学习,会让他们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知识,作业以质为先,而不是以量为先。

其三,语文作为重要学科之一,深受家长和教师重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会给予学生较多的压力,造成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抵触心理。很多学生由原先的自愿学习变成死记硬背,或者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课堂上,学生思考不积极,主动性不强,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课下还要应付各学科的作业。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至少要做五科作业。这些作业加起来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

其四,教师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者,是离学生“最近”的人,也就是说,当一项教学政策发布的时候,教师的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策的落实效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是人心所向,一些学校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这主要与教师的管理方式有关。一些教师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双减”政策,认为如果不给学生留大量的作业,就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虽然“双减”政策已经颁布,但是教师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学生留作业,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政策。

其五,学生要想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根据目前布置作业的情况来看,很多语文作业的设计缺少系统性。教师一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分配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作业枯燥乏味,每天雷打不动地抄写词句或者课文等。小学生正处于积极向上、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思维活跃的阶段,不符合其心理特点的作业会导致他们出现厌烦情绪、抵触心理,面对作业不想做、不去做、被迫做,这势必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

其六,教育资源不均衡。“双减”政策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让学校和教师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系统的教育,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让教育回归课堂,对经济发达、师资充足的地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带,教学设施不够完备,师资力量薄弱,缺少教师,甚至有的学校一名教师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所有的教学任务都交给教师,教师会疲于应付,学生受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思路

(一)语文作业形式要多种多样

语文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他们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播放和课文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投入其中。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这样可以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只有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才能领悟文章内涵,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这种有趣的课堂作业才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愿意去完成。这才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的作业,也是学生真正能够受益的作业,其具体的实施方法还需要我们细细研究。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白鹭》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选择为学生讲解文中较有深意的句子,再让学生牢记。这篇文章需要学生背诵并能够默写其中的段落。默写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枯燥,也是他们最讨厌的手写作业。但是如果教师把这项作业设计成实践性的作业,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要求学生上网查与白鹭相关的资料,或者搜索白鹭的图片,与课文中白鹭的形态进行对比,并在课堂上分小组分享交流。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颖的作业,他们出于好奇会尝试背诵并默写。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和背景,给学生播放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或者写观后感。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强化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自己的情绪也切实地投入进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可谓一举多得。

(二)语文作业内容要丰富多彩

语文作业不应一成不变,很多时候作业给学生的印象就是:做起来枯燥,每天做相似的习题或者抄课文等。教师要认真思考,合理搭配,为学生精心设计丰富的作业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如果教师安排一些充满乐趣的作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肯定会积极地参与。而传统陈旧的作业模式,会使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完成,不愿意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这就导致学生虽然做了大量作业,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还会使学生质疑自己学习能力是否不够。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天》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给各小组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完成相关的作业。作业可以设置成课外阅读或者了解当地家乡春节习俗等。课后推荐学生读一读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冯骥才的《花脸》,试着感受不同作者笔下的风土人情和不同的语言风格;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后的理解和感受。这样既可以给学生带来乐趣,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团结合作的力量,强化集体观念。

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不仅使学生获益匪浅,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这种作业形式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且作业的涉及面比较广泛,其灵活多样的方式也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语文作业要因材施教

传统的语文课后作业大部分是机械化的抄写,或者是大量的习题,重复性作业比较多。学生每天都要抄写大量的笔记,有的甚至要重复好几遍,虽然这样能够加深印象,但这种作业模式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优化课后作业设计,可以布置少量的抄写式的作业,但不能频繁出现。

教师可以设计阶段式的作业,也就是在讲课之后,第一层次的作业可以布置一些抄写任务,让学生增强记忆;然后布置第二层次的作业,比如要求学生针对本课内容设计一张海报或手抄报,并向全班展示。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地鼓励他们,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能够更高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更有帮助。

(四)语文作业要鼓励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做作业,喜欢挑战自我?这就需要教师去创新,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因素,结合单元目标,设计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让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时,可以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出“牛郎与老牛亲密相处”和“牛郎与织女相识相知”的故事情节,给学生布置复述故事的作业。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声情并茂地把第一个故事情节讲得生动具体;其次,要求学生找出故事中可以补充的地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故事补充具体完整;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不可思议的内容,体会它们有趣与吸引人的地方,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另一个故事情节的复述。学完全文,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把故事画成连环画的作业,将语文与美术学科相融合,不仅趣味十足,又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摘录、取舍、改动文段,给每一幅图配文,进行第二次改编故事。

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从扶到放,从语文到多学科融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去思考,去想象,充满挑战性和新鲜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对学生来说,课后作业不仅是一次创新性、挑战性的旅程,也是开拓思维、提升文学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教育任务回归到了学校和课堂,要减轻学生课内课外的作业负担,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能把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同时,教师还要把重点放在课后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上。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以后总归要进入社会,成绩的高低只能代表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高低。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教育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