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路径探析
2022-03-17张国栋
张国栋
(西南大学 国家治理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一、研究背景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曲折。恢复重建社会学四十余年与改革开放同步,其学科建设植根中国社会大转型的丰沃土壤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双一流”与“双万计划”的提出为中国社会学发展和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建设目标与路径。在目标设置上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话语系统,这涉及到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与国际化问题,恰恰是中国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的议题。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与国际化议题之间的症候实质是对话问题,换言之,是中国社会学如何获得世界同行的认可并进行对话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所必须直面的问题。
“双一流”与“双万计划”的提出,为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指导,既可以进行宏观目标设定,冲击世界“一流学科”,也可以落实到具体专业与课程建设上面来。但在具体的学科层面,中国各个学科发展境遇不尽相同,社会学就具有这方面的特殊性。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经历曲折,经过恢复重建四十余年来社会学人不断努力追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取得了丰硕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分工与分化,其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显现出不足。另外若把社会学学科类别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相比,还是一个相对“小学科”,距离世界“一流学科”还有一定距离。而中国社会大转型为社会学冲击世界“一流学科”提供了不可多得知识创新空间。恰逢国家提出“双一流”与“双万计划”,这为我国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知识生产空间。中国社会学在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需要直面其在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在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中寻求协同发力,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学繁荣发展。基于此,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需要结合社会学学科自身特质与中国社会学发展特点进行协同建设。
二、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学学科特质在专业与课程建设层面映射不足
社会转型期社会学处于丰沃土壤,将有助于学科发展,社会学在欧洲的起源与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崛起,证明了这一点。社会学发展的时代境遇性特征是社会学关注社会现实的内在特质决定。如果说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面向的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学术研究,那么中国社会学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应该面向中国社会大转型为总背景。然而社会学发展存在“二级学科”(专业)发展不足[1]、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和学科地位不高[2]、扩展社会学等问题[3],其问题实质是中国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对滞后。社会学毕业生在社会需求层面逊色于经济管理等其他社会科学,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上尽管有一些创新,但还存在不足,目前与倡导的“四新”学科(“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相结合创新还较少。
(二)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不平衡
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不平衡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社会学在中国有其特殊历史境遇,其恢复重建时期很长一段时期是在“补课”,费孝通先生的“五脏六腑”论也是“权宜之计”,“五脏”指向学科建设,“六腑”指向课程建设,中国社会学课程体系建设经历草创、初创与逐步细化三个阶段。[4]这些都反映出中社会学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不是同步进行的。专业建设面向社会需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大转型背景下,社会学专业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其学科的“社会声誉”还有待提升。[5]尽管国家整体转型对社会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其主要面向是学科层面的研究成果,而对研究生、本科阶段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直到近些年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才初步有所改观。
三、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路径
(一)以社会学时代责任境遇,奠定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协同思想基础
从社会学发展史来看,社会学繁荣离不开所处时代环境所提供的丰沃社会土壤。中国正在经历经济社会大转型,为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社会学提供了发展机遇。[6]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全球化和数字技术变革带来社会剧烈变迁,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为社会学繁荣带来契机。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过程中不仅有为世界社会学贡献新知识的时代责任,同时,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也与中国社会时代发展机遇有密切关系。开展社会学相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为中国转型期提供智力基础,不断深化社会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专业人才培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供给,课程建设富含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功能,为社会整合提供观念基础。社会学繁荣发展与所处时代有密切关系,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协同的思想基础是社会学时代责任感与现实发展机遇相互统一,既是社会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源泉契机,也是社会学学科使命所在。在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过程中,把社会学学科使命与发展机遇以及二者之间有机联系作为协同建设的思想基础,对提升协同能力层面具有指导意义。
(二)以社会学学科特质,理顺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的顶层设计
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与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共生,揭示了独特的学科特质,归结起来是学科发展的阶段性与曲折性,学科特质的本土性与实践性,学术视野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学术取向多元性与自觉性。[7]世界范围内社会学发展阶段性不尽相同,研究内容、理论取向、方法运用、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比如社会学欧陆学派倾向人文解释传统,美国社会学则倾向于走科学实证主义路线。而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受到其学术传统影响,也受到恢复重建社会学所采取的策略有关,所以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学发展总体沿着人文解释和科学实证两条路线进行。而且这两条研究路线更多是并进少于交织协同。另外中国社会学内部各个科研教学实体机构之间学科声望差异不平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社会学朝着更为繁荣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从繁荣中国社会学角度来看,需要立足各自实际,站在互补的视角看待两种传统进行科学研究,服务国家与地方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建设,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科学研究、二级学科方向(专业)拟定、课程体系建设。在具体路径上结合“四新”学科建设,在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中坚持兼容并蓄与开拓创新的顶层设计原则。同等重视科研与教学,并在实践中重视对社会问题的现实关切;在课程建设中创新社会学课堂形式,把课堂搬到社区,实践落在田野,建立社会学课程建设的现实感;统筹做好社会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平衡。
(三)以学科建设为现实基础,引领优化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
社会学恢复重建四十余年来,社会学学科建设相对于专业与课程建设积累了坚实的经验基础。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打造品牌化专业和精品化课程。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的首要原则是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比较优势,据此结合我国社会学学科在各个大学科研机构实际境况不同,整体学科实力与优势领域各有不同,拟定学科优势领域成为办好学科先决条件。同时任何大学的资源有限,在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做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国际上确定优先发展学科领域主要有三条原则:一是学术卓越原则,二是社会需求原则,三是跨学科原则。基于中国转型经验社会学实践创生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体落实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健康、养老政策、扶贫政策、基层社区治理等社会学新概念与新领域,这些新的理论知识创新为社会学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提供切入现实问题的有力支撑。[8]在社会学专业建设方面,不断打造精品特色专业,扩大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社会就业口径,提升社会认可接纳度。科学研究带动课程建设的前沿性先进性,把最新的科研动向带入课堂,线上线下,课堂与田野等多种方式方法创新课堂教学,不断打造精品课程与精品课堂。总之,社会学学科建设中结合中国实践的知识创新与组织创新为专业与课程建设提供智识与智力资源。
(四)以社会学本土化与国际化双向发力,构建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协同框架
社会学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存在本土化的大讨论,核心是“真伪”问题。[9][10]这里不讨论本土化问题是否存在“真伪”,而是把问题转换为植根于中国大地的社会学新知识与国际同行对话的问题,如何落实到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问题上来。社会学本土化是理论知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的本土化,是建构社会学新知识基础条件,所产生的新知识也是附带着“地方性”知识建构过程。[11]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学知识是本土化知识,如何才能实现交流对话,获得国际同行认可,需要建立“转译”机制,这也是获取国际同行认可的重要环节,建立世界“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没有国际同行认可是行不通。[12]在这个层面上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可以借鉴其他相近学科,在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过程中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策略方法路径。比如在师资建设上建立涵盖本土、海归、学派等多样化学缘的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放办学与国际化办学,建立涵盖本、硕、博不同层次的海外人才培养计划。
(五)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为目标,构建科研育人平台协同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的建设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繁荣本土化与中国化。通过科学研究“知中国服务中国”,如社会学对于民生问题、住宅问题、乡村振兴问题、三农等问题学术切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科研水平,还进行了育人教育,这些都离不开平台支持。科研平台建设是盯准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但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有密切关系,与衔接高水平研究成果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相联系。当前“双一流”建设存在一个学科建设悖论,用学科化(“一流学科”)思维去追求一种去学科化或者说非学科化的知识创新(建立中国特色学科话语体系)。而社会学研究的立意取向往往是以社会“问题”为导向,本身蕴含了在知识创新上的综合性与跨学科性,以传统学科化思维为框架进行的学科知识生产存在严重的“内卷化”倾向,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相去甚远。学科增长或者新知识诞生往往是既有学科边界纷争历史。[13]科研育人平台的协同建设是基于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门类的育人平台建设,可以很好弥补传统学科化思维带来的弊端,既可以保证知识创新又可以保证知识创新的系统化与专业化。基于此,需要突破现有学科、专业与课程组织藩篱,打造社会学科交叉、专业共建、课程共享,交叉科研育人平台协同建设。
(六)以契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多元评价效果
社会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来自多方认可,其中来自国家与社会的认可构成了社会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外部动力。社会学产出包括知识产出和附带社会学知识的人的产出,也就是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统一于社会需求。借助社会学学科评估、国家级专业申报、“金课”、国家级与省市级重点学科申报等外部评价机制,为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提供鞭策之力。依靠外部力量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借助现有 “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精神,以学科评估、专业认证和课程评价体系为抓手,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14]建立外部评价机制,动态掌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现状,在国家层面建立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平台,在执行院系层面建立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协同建设制度,立足专业基础提升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双万计划”与“金课”课程建设成效评价,以及各类国家、省市、学校级别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与落实,探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作用;集合多元数据对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成效进行评估,提升评价质量;在人才培养质量层面,引入满意度调查,对社会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师生、家长、学校、用人单位等进行跟踪调查,开展多元主体的全面诊断与评价,形成常态化反馈机制,确保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成效。
四、总结与讨论
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路径是结合社会学学科自身特质与中国社会学发展基本特点,构建起来的具有特殊性针对性的协同路径。社会学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路径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以社会学的时代责任与发展机遇融入三者建设,奠定协同思想基础;以社会学学科品性,理顺三者协同建设顶层设计;以社会学学科建设引领优化专业与课程建设;以社会学本土化与国际化双向发力构建协同框架;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为目标,构建科研育人平台建设;以契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多元评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