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2022-03-17杨白璐刘哲斌
杨白璐,刘哲斌
(1.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2.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金鼎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6)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命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1]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发表了精辟且有教育意义的讲话。他强调,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2]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指引着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旗帜,指明了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能如此成功不仅在于以上的原因,还在于它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丰富和发展,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文化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关系逐渐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及研究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人民”契合
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不少关于重视“人”或“人民”的思想,这体现为“民本主义”。“民本思想”最早见于《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意讲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也引用过这句话。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提倡“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这里所讲的“人”主要是指齐国百姓。为此,管仲将“人”的地位贯彻到他治国理政的思想中去。他提倡“顺民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即政权之所以能兴旺,在于顺应百姓的心;政权之所以能被废除,在于违背百姓的心。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谏言,他掌管的齐国国力也日渐强大,为他称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战国时期,为巩固君主专制,维护君权统治,荀子也曾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治国思想。
尽管“民本思想”受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而具有局限性,但它是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不仅是治国理政的良策,也是对于人自身地位的探索。同时,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也是互通的。马克思一直重视人的发展,他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在他看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目标。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与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立场,即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换句话说,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至上”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在与中国的发展实践中不断演变,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坚持的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3]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中国共产党整个奋斗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不同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投身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迈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人为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且应该是人民生活的不断幸福美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方面,“民本思想”由来已久且仍然富有生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另一方面,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的作用,让人民真正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有血性、团结而坚韧的民族,中国人民能够在现实的困难中团结一致从而表现出无限的潜能,要让人民群众汇聚成一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人与自然”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各学派的观点略有不同,但大体都有一个根本共识,归根结底概括为“天人合一”,即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在《道德经》中可以看出老子秉承“道法自然”的自然观。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意为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然而然的法则。这里的“道”指的是自然万物的规律,而“自然”并非我们说的大自然,而是万事万物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样子。老子主张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在自然面前,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在《天论》中承认自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这些话阐述了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表明在自然界面前,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甚至无所作为的,要学会发现并利用自然规律,从而达到改造自然、谋取福利的目的。
马克思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分为自在世界(自在自然)与属人世界(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在人类的实践作用下,最终必然会转化为“人化自然”。“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来生活。”[4]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依赖于自然,应当合理调节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的更新换代、思想的不断开放,同时也伴随着如生态环境的退化、物质资源的滥用以及面临枯竭等自然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乃至世界人口的生存、发展。现代化本身并不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源头,所以要实现现代化的“健全、健康”发展,就需要解决现存问题,提防可能的隐患,而这些解决办法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处理这些负面问题时,我国秉持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再加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全过程”,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现代化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自然为途径,当下的进步也不应该以后代的灭亡为代价,正是在这样的觉悟下,中国提出了绿色、和谐的新发展理念,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成果,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首要要求。大自然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皆荣,一损皆损。只有牢记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切伟大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三、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实践”契合
关于实践问题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古代哲学家们就知与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实践的看法也是各抒己见。《荀子·劝学》谈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登高望远、临深溪知地之厚强调了知行之间的关系,先行而后知,不行则不知,即认识源自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谋而合。《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阐述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理。中国古代关于实践观的探索除了哲学领域,在科学领域也有所体现。在哲学领域的知行观念为科学领域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不管是哲学思想,还是科学认识,从宏观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发现到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有赖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明朝医学巨匠李时珍,因发现古代本草书中的诸多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他博览群书,游历多地,历经27 年的实际调研才完成《本草纲目》这一传世著作。以此为例说明他的著作内容是基于实际的,即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真理的认识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佐证。中国古代的实践观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限制,缺乏辩证法,但是对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并且在批判继承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结合,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基于中国之文化沃土的科学实践观来指导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学说,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首要的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石,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石。[7]就认识论的层面,它聚焦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展开研究,并得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根本动力、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人类提供了系统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社会实践层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实践主体即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从实践中探索真理的认识,做到客观务实。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成分,但传统文化中也有值得保留和发展的部分,值得我们去挖掘,并且在当下的背景中去阐释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实践的基石,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是实践的根与魂。现如今的中国共产党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共同作用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这无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我们应该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成为新时代“四有”青年,就必须了解并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肩负起历史责任和使命,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才能做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其中就包括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能够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泱泱中华,巍巍华夏,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基础,始终照耀着中华大地,滋养着中华儿女。在这片存在五千多年的大地上,不仅展现着我国遍布大江南北的丰富自然资源、磅礴巍峨的山川湖海风光等为内容的物质文化,还蕴含着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精神文化。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时间磨砺、被实践证明,最终构成了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中华民族的瑰宝。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历史重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的肩上。二者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也决定了结合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新时代的发展新特点,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极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绽放,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若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它就失去了独有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同样它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