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

2022-03-17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孙 琪 邓 忍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养成公民良好道德规范的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承载着丰富而鲜活的德育内容,实践形式生动而新颖,通过社会活动的形式将抽象的德育信息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现实体验,在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文化素质、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凸显德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契合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快速发展,逐渐完善成熟,成为大学生在奋斗中绽放青春之花,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大学生志愿服务达到新的里程碑高点。因此,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归纳其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对于更科学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青年时期思想最为活跃,处于思想养成的关键阶段,需要加以积极的引导。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在实践中习得更多知识、加深对国家社会的认同感、提升实践能力,涵养精神境界。

(一)提升认知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1]。作为“无字之书”,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增长社会见识、提升理论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社会认知。大学生们通过阳光助残、环境保护、国际大型赛事等多种形式志愿服务实践近距离参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从而直观地感受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真实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地看待发展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提升社会认知水平。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丰富理论知识。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志愿服务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外化。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承载理论知识,通过大学生主动参与,能够将学校学习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更能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也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查漏补缺,不断拓宽视野,开阔眼界,提升理论境界。

(二)涵养家国情怀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扎根于中国大地,承载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是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政治立场、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通过志愿服务,很多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主动建设祖国。大学生热爱祖国应该表现为自觉参与国家建设,积极奉献祖国。通过直接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倾心投入建设祖国的活动,将遥远的“国家”概念具象化为与自己息息相关,可感可触的“命运共同体”。真实地感受国家发展现状,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更加坚定扎根中国大地,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上的精神。

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志愿服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完善,志愿服务实践浸润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智慧。谈及中国共产党时,有些大学生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缺乏直观认知。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各种利国利民的工作任务,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比如,疫情防控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无数党员带头下沉基层一线、发挥作用,组织数千万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防控、防护宣传、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等疫情防控领域日夜奋斗。这极大促进了大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发展大事,涵养为国奉献的情怀。

激发服务人民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一直以国家发展需求、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实践内容。大学生群体成长过程多在原在家庭、学校的单一环境中,与社会人民群众接触较少,对社会矛盾感受不深刻。而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由原来被社会保护的群体转化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设者、转化为社会的主人,对于人民群众实际需要能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增加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做到服务内容有的放矢。从而与人民群众黏合度更高,对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精神更加认同。

(三)提升精神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西方社会思潮渗透夹杂着市场经济负面作用产生的扭曲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致使一些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丧失了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精神追求。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服务社会的实践形式,更是矫正学生价值观,提升精神境界的实践载体。

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服务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将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思想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在活动形式上不断创新,将真、善、美内化于志愿服务中,在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时候,其志愿行为被社会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宣传,被高校倡导鼓励,从而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大学生志愿者们感受到社会对其奉献的认可,从而产生“被人们需要”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四)增强综合能力

志愿服务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表现在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还体现在组织能力的发展、交往能力的增强。

首先,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专业技能。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校积极探索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从而在实践中将课堂内容转化为实践技能,实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转化,促进个人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其次,志愿服务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作为自我教育的实践平台,志愿服务相当于一面镜子,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观察自己,全方位锻炼自己,更加全面立体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补其短板,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在社会交往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展示自己。

最后,志愿服务能够增强组织能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需要经历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的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组织完成。此外,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还需要与其他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和志愿服务组织者、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以及服务对象建立一定的组织联系,确保活动顺利展开。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沿革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开展了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垦荒队、学雷锋运动等,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孕育而生且快速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属于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的发展模式[3],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不同发展特点。

(一)初起阶段:广泛开展活动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大学生群体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军,而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多种亚文化在社会流行,其中不乏消极价值观企图侵袭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思想。因此,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加强大学生德育,并将志愿服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实践,在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一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以学雷锋、社会实践和“五讲四美三热爱”等形式展现。1981年2月,团中央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4],号召全国青少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全国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中得到响应。1987年,广州开通“中学生心声”电话热线,对青少年情感、交友、生活等问题进行咨询服务,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产生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服务’的社会风尚”[5]。1993年,京广铁路开展了旅客送温暖活动,该活动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之后,青年志愿者行动迅速在全国展开。尽管当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还不丰富,覆盖的范围还比较局限,但党和国家开始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不断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二)发展阶段:重在建设项目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将“青年志愿者行动”纳入“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重点项目[6]。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专业性强、服务社会热情高、动力足,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规范为发动大学生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契机,国家立足于大学生的专业化优势,先后启动志愿者五年扫盲行动、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广泛发动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力图打造专业化、长期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祖国各地,促进国家发展建设。国家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支持全国优秀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立项,并为其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三)深化阶段:强调常态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事业常态化、制度化。新时代以来,志愿服务已经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7]。一是志愿服务立法进程持续推进。党中央和地方积极出台制度法规,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特别是《志愿服务条例》施行,正式将志愿服务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轨道[8]。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着规范化、规模化、组织化方向进步。二是志愿服务信息化机制不断搭建。新时代以来,志愿服务搭乘大数据“顺风车”,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极大提高了志愿服务资源整合效率,提升了志愿服务实效性。三是志愿服务管理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一方面,社会广泛宣传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高校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将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课外实践作为学生学业考核的重要标准,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组织重视志愿服务质量。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选拔与技能培训,制定系列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志愿服务培训内容,确保志愿服务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趋势

(一)普及化

当前,高校不断探索创新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改革志愿服务考核制度、将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纳入学分考核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普及化、常态化建设。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人员流动幅度较大、志愿者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志愿服务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高校需要结合项目特点搭建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与社会志愿组织合作稳定团队核心骨干、建立实习生和毕业生等流动人员管理制度,保障志愿服务质量及团队延续性;需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及专业特长,邀请专业人员担任培训导师,形成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高校需要拨款专项经费,同时需求社会资助,保障志愿者出行、伙食等必要支出。

(二)制度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志愿服务制度化持续推进。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将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法治化建设总体框架。《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基本规范》《志愿服务基本术语》等出台对志愿服务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出台或修订当地志愿服务条例,通过立法规范志愿服务行为,保障志愿组织及志愿者权益。在此背景下,高校紧跟党和国家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发展趋势,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开展环节、评估反馈等各方面进行规范改革。将志愿服务组织统一纳入共青团领导之下,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招聘、服务学分认证、组织培训等内容统一管理,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规范运行。

(三)专业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既是社会治理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个人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自2014年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交会)举办以来,各省市以及高校纷纷举办专业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应急救援与抗击疫情、卫生健康、阳光助残等各类专业化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纷纷涌现,他们将社会发展需要与大学生专业技能结合起来,突出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既帮助社会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又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比如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的专业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深度贫困的“三区三洲”进行语言扶贫,既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语言上的脱贫,又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社会与高校建立合作,开发与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匹配度较高的优质志愿服务项目;二是高校应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加强学生专业培训,确保志愿服务项目能够高质量完成。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