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中绘本戏剧的价值

2022-03-17吕燕清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戏剧绘本主体

吕燕清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绘本是儿童“人生第一本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教育戏剧最受孩子们欢迎。绘本和教育戏剧相结合让阅读立马变得生动、立体、有趣,还可激发儿童进行深度学习。教育戏剧能为孩子们提供整体阅读、理解和体验的机会,让孩子们与绘本中的角色对话,或以绘本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深化阅读,体会绘本的整体主旨、内涵和意义。

一、绘本戏剧教育促使幼儿探究式习得语言

(一)探究式习得

学前儿童正处于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从自我的身体出发感知世界,肢体语言、表情语言、身体语言就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幼儿往往把喜欢的东西放进嘴巴来表明对物体的喜爱,这说明幼儿更倾向于身体感知上的充分体验。利用绘本戏剧化阅读的方式就是引导儿童用身体来感知世界、表达认知,从而实现对绘本主题的深度探究,甚至是对主题的外延进行探究习得。戏剧活动从来都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的,在这过程中,学前儿童以自身的语言、声音等来呈现,便是最有力的戏剧表达方式[1]。他们通过身体探究未知,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认知。绘本是静态的图画文学,戏剧是动态的直观综合文学。绘本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个个探究性学习环节,引导幼儿从听到看、从看到做,从做到思考,一步步进行探究性学习,构建起对绘本主题的认知,将思考力内化,从而提升语言表达力。教师以学习者身份参与到儿童的探索经验构建活动中,教师在每个活动环节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儿童的每一步引导亦是在探索。在绘本戏剧教育中,当教师把更多的空间让给幼儿时,教师也就发挥了最大的教育价值,幼儿也体现出主体地位。

(二)探究式学习绘本戏剧《先左脚,再右脚》

教师以汤米·狄波拉的绘本故事《先左脚,再右脚》来开展戏剧教育活动,讲述的是祖孙两代人浓浓亲情的感人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巴比,深得爷爷的宠爱。到学走路的时候,爷爷手把手教他。爷爷还给巴比贴心地讲故事、陪他坐云霄飞车……玩得尽兴的时候两个人抱在一起开心大笑。直到有一天爷爷生病后,巴比反过来帮爷爷练习走路。孩子刚来到新世界,而老人将往“另一个世界”,在人生的初始和暮途,两代人的隔代亲情让彼此更加亲密。在爷爷重病之后,所有人都对他的康复不乐观,唯有巴比坚信爷爷会好起来。他用纯真的爱来回馈爷爷当初对他的爱,并最终用“爱”换来了爷爷的康复奇迹。5岁的巴比在面对疾病、衰老和亲人的变故时,从开始的困惑、害怕、焦虑到最后勇敢地面对,懂得了给予与担当,实现了心灵上的成长,也是这一段人生历程给巴比最好的礼物。

在教育戏剧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从感官游戏开始,比如观看学生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集,或者以听教师口令伸展自己肢体的暖身活动,体会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教师通过讲故事和入戏的方式传达故事中角色的内心感受,尤其是爷爷和孙子在同一个游戏中不同的内心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故事主题探索。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照顾亲人的感受,并且讨论分享照顾亲人的内心感想,从而帮助学生体会亲情的珍贵和亲人陪伴的重要,老师还可以在角色扮演等戏剧游戏中让幼儿体会扶持与被扶持的感受。在教师入戏环节,通过入戏角色与幼儿对话。例如,教师此时扮演医生角色,引出照顾康复病人的心情以及所要面对的困难,让孩子理解生病康复过程的不易,培养他们坚持和耐心的品质。最后,可以通过学生自述,分享在戏剧活动中的感受,来总结和升华情感体验。这样的戏剧探究实践性活动,不仅帮助幼儿深度理解了绘本故事的主题,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获得语言表达的机会;也引导儿童对主题的外延进行衍生探究,提升了孩子的情商素质,促使儿童对亲情这一主题作出更深度地思考和感悟,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健康成长。

二、绘本戏剧引导幼儿沉浸式习得

(一)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体验的学习方式核心是通过感受、理解、领悟三个环节螺旋上升,体验主体不断内化客体知识。绘本戏剧正是这样的学习过程,它是一种建构具有个人价值的阅读和戏剧等相关知识的沉浸式学习方式,可谓是一种沉浸式体验的戏剧。沉浸式戏剧的概念最早源自英国,它打破了演员和观众“你站在台上演我坐在台下看”的空间对立,强调高强度的沉浸互动,提倡观众可以行走于演员之间,让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容易产生共鸣[2]。绘本戏剧中,幼儿最容易进入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第四堵墙”。在这其中,参与者是作品的一部分,而观众可能就是这参与者。

(二)沉浸式体验绘本《野兽国》

沉浸式绘本戏剧作品致力于为参与者提供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幼儿通过已设定的角色进入故事临场感知,让自我幻化为其中某一人物或角色,与故事中的角色融为一体,是成为沉浸式体验的必要条件。莫里斯·桑达克的经典绘本《野兽国》就是一个能以沉浸式体验来让幼儿感受自我情绪的变化给他人带来影响的作品。它常常被认为是儿童可以用宣泄方式来消解不良情绪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迈克斯,是调皮的小男孩,喜欢穿着野狼外套扮成小野狼在家玩游戏。一天,他在家里穿着狼外套又敲又追赶,于是被关进自己的房间。随后闭上眼睛的他看到了房间的地板上长出很多树,后来变成一片森林。开心极了的迈克斯又看到一片海,于是他就驾驶刻有他名字的小船开始冒险。他来到野兽国,和他们狂欢。狂欢结束后,迈克斯不顾野兽的哀求与挽留,驾着小船回家。房间的一切都没有变,他还闻到妈妈放在他房间里的晚餐味道,嘴角露出了微笑的迈可斯终于主动脱下了自己的狼外套!

如果《野兽国》绘本戏剧一开始只是设计了幼儿扮演迈克斯,尽情体验情绪宣泄带来的快乐,并不能“帮助儿童发展合群、沟通、解决问题、创造、自我肯定等能力,帮助他们了解未来生活的角色。只有让每个儿童都参与、感受和思考,才能帮助他们成就最好的自我”[1]。(戏剧教育专家王添强语)于是,就需要教师在之后的角色扮演环节中,用适宜的背景音乐配合画面及故事情节,营造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让幼儿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入戏”,开启沉浸式体验模式。此时,教师再入戏扮演迈克斯,让幼儿扮演能释放天性的野兽,师生共同沉浸在戏剧嬉戏打闹的场景作品中,共同演绎着剧情。这一环节只有全身心沉浸与投入,才能为下一个环节做出理性思考和决策做好铺垫。幼儿在这“野兽国”里多维度地认识了绘本,认知了不良情绪,更加认识到不良情绪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消解。这种“完全投入”的状态对幼儿和教师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体验,往往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也能唤起幼儿对作品的另一种解读。当然,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十分的理性和注意力来观察与记录幼儿的活动。幼儿“忘情”地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发掘了自身潜在的能力。

三、绘本戏剧促进教师与幼儿主体间性的学习与成长

(一)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出现的一个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的。海德格尔指出:“由于这种有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此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3]。在绘本戏剧中,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与幼儿学生共同存在于整个戏剧活动过程,与学生主体间性地学习与成长。

(二)主体间性学习的策略

1. 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懂得观察与记录儿童。戏剧活动强调引导者与参与者的关系,教师作为戏剧的引导者,从头至尾引导着幼儿参与每个戏剧环节。因此,作为戏剧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这一主体要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才能使自己在活动中也获得新知与成长[4]。教师在进行绘本戏剧《野兽国》活动时,要善于思考和观察并熟练使用各种教学技巧。在进行绘本戏剧活动“野兽是否接纳迈克斯”时,教师必须根据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多个解决策略。如采用“专家外衣”的戏剧范式[5],可以扮演带着使命而来的使者,必须让野兽们接纳迈克斯这一任务,激发幼儿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如何去接纳,并跳出角色理智地思考,让幼儿说出对“爱与接纳”的理解,并即兴活动或者尝试造型等。活动中的任一动作,都是幼儿在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和表达。这样的策略就要求教师要理性设计环节,进而体现活动组织者的主体性。

2. 教师应提高思考力。习得符合逻辑的教育戏剧教学思维的前提是提高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对于提高课堂的美感、艺术感和真正活化课堂起到关键作用。而教育戏剧可以帮助教师通过戏剧范式的运用打开思考的维度,突破思考的天花板,逐渐帮助教师建立和发展反思能力。戏剧活动还能帮助老师打开肢体,并让自己和学生都在儿童戏剧活动中充分地开发思维,享受创意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在这种欢快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使得教师和幼儿在同一时空获得新知和成长。如在绘本教育戏剧《会飞的抱抱》中,除了选择用肢体表示“传递爱”,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其他什么方式能“传递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编动作甚至歌曲,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教师亦能从幼儿的创作中收获“成果”,获得进步。

3.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想象。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6]。绘本戏剧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想象。用绘本进行戏剧教育活动,是一次立体化、动态化的阅读。当教师采用儿童戏剧活动的形式表现幼儿绘本时,就在立体阅读中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极大丰富了幼儿园文学教育的内容,也有助于儿童通过更为直观的艺术形式来把握文学作品。如《我的幸运一天》《会飞的抱抱》《小猪变形记》《最珍贵的礼物》等经典绘本故事中,就有鲜明的场景、有趣的情节、单纯的主题等戏剧元素。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类绘本的教育价值,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戏剧活动,打破已有的课堂固定模式,用形象、活泼、高效的学习方式让幼儿进行学习,让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从而锻炼幼儿的能力,进而习得语言表达力。如《我的幸运一天》开头的场景就在狼的家里,狼的家里墙壁上还挂着它的自画像,以此来营造家的温馨感。而狼正在磨着自己的爪子,嘴里还喃喃自语着,这么有趣的情节就已经能吸引着幼儿充分打开自己的想象了。《会飞的抱抱》里,小猪给奶奶送礼物,选择通过“邮递”的方式来传递“爱的抱抱”。单纯的故事情节,用形象生动立体的戏剧方式呈现,改变了传统的模式,锻炼了幼儿的故事力。教师和幼儿便能在戏剧活动中主体间性地学习与成长,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

要想在绘本戏剧中探索出更适合幼儿立体阅读的新方式,教师就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性学习,不断优化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教育戏剧和绘本阅读相结合的研究者,以此应对儿童成长及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

猜你喜欢

戏剧绘本主体
有趣的戏剧课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绘本
绘本
绘本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戏剧类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