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科研管理现状分析
——以江宁大学城为例

2022-03-17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水平院校职业

严 颖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近年来,国家不断发布职业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文件、新要求,同时国家、省也提出并遴选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计划(双高计划),其中教育部遴选了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各省、直辖市也各自遴选了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通过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模式,支撑国家的重点产业、区域的支柱产业发展,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中科研水平是高水平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充分认识科研管理现状、优化科研管理,是服务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核心,也是提升科研服务水平、激发教师创新性的重要任务[1]。

一、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科研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

科研创新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源,同时也是提升科研水平的动力之源,更是推动双高计划建设的保障之源。国家实施的双高计划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任务,面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改造、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实现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更加离不开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科研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相应的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社会服务等,都需要科技创新并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定位和特色。科研管理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视野和知识素养。科研管理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任务之一,面向合作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产业实际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和校企合作水平,还需进一步助推高职院校完善学校治理水平,提升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科研管理的各项工作是否及时、准确和完备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影响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成果的完成和转化,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也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管理水平,更加影响了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江宁大学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现状

江宁大学城是南京市江宁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科教创新区域,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涵盖大学集中区和资源共享区两个功能区。目前在大学城的高职院校有: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以及江宁高等职业学院(江宁中专)和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作为教育大省、职教高地,除积极做好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外,也实施了江苏省特色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计划。南京江宁大学城的六所职业院校中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入选为国家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入选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高水平学校培育单位。

六所职业院校因为学校性质和办学定位不同,各自的科研水平不一,各有强弱项,都设有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了相关科研管理制度,主要科研管理任务包含上传、下达各级各类科研管理通知与文件,以及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的纵向科研课题申报与管理等工作,审核和管理横向科研课题的立项、结项,鉴定、审核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项,同时组织、管理院级科研课题的立项、结项,以及其他学术活动的组织与推动。

通过调研,六所职业学校还没有做到根据自身特点和行业特征,创新各自的科研管理模式、制度,对各自学校扩展科研经费和成果转化渠道没有创新更多的途径。经调研,六所职业院校有不少教师对目前的科研管理状态不是很满意,认为学校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还不够到位、还不够全面,重教学轻科研;大部分教师对科研管理的目的认为是“更好地发展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另外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的“科研气氛一般,教师为了完成任务或评定职称而开展科研”,与本科院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质量。

三、江宁大学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逐步得到了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和成果在同步增长,但是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梳理现状,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助力“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一)科研认知不足,理念薄弱

当前,职业院校主要还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大部分资金和人员都用在提高专业水平、实习实训条件、实训基地等方面,形成“重教学、轻科研、重实训、轻实验”的局面,致使很多教师重点完成教学工作量,对于科研考核重视程度不够,认知不足。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科研专职人员还比较缺乏,科研理念不强,科研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还不能与时俱进,相比教学管理相关文件,其不能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新政策、新文件、新要求的发布,而不断创新,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积极性。

(二)科研条件不足,能力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大部分用于人才培养,主要以课程开发、实训室建设为主,而对于科研设施的投入则不多,致使科研的软、硬条件都不足,再加上高职院校教师自身教育程度、职称高低等情况的不同,教师的个人科研水平和能力也不尽相同,总体上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成果水平不高。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师科研合作较少,往往大多数情况还是单枪匹马,不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种优势资源,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存在技术力量弱、科研成果单一、研究范围小、影响不大等问题。

(三)科研层次不高,成效薄弱

高职院校科研主要是论文、课题、知识产权、专著和获奖等几个方面,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来说,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评职称,只关注发表论文的数量是否达到职称条件,不注重科研质量、科研能力的提升,致使科研层次不高,科研成果种类、质量都不尽人意。另外,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论文还是职业教育经验总结和案例介绍等方面,科研学术含量低,被核心期刊或SCI,EI,CPCI等检索的文章也缺乏教学应用和社会推广价值[2]。

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优化路径

高职院校提升科研管理水平,需要以定位、环境和运行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改善教师科研的主动性,提高教师对科研的积极性。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根据各校特点精准明确科研定位,对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科研环境,离不开优秀科研管理团队的建立、相互学习交流、科研平台的搭建以及不断完善的科研激励、经费的支持;运行有效的科研机制,必须充分考虑科研管理办法、科研激励机制和科研评价机制。通过合理构建三个维度,不断有效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双高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一)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定位

当前,高职院校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怎样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水平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其中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计划中,对科研提出了新要求,要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增强技术技能服务水平为目标,充分认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专业性,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意识,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学生就业创业率等方面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差异性,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支撑,具有“职业”“技术技能”这些鲜明特色。国家近几年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要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突出企业的深度参与,重点提升高职院校师资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通过新产品开发、应用型研究推动教师科研能力、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提高学校科研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3]。

(二)优化科研综合环境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必须具备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这就需要一个拥有精兵强将的团队,而这个团队既要懂科研、又要熟业务、还要会管理,具备优良的服务与敬业意识、高效的业务与管理能力、丰富的专业与创新实践,能够统筹协调全校的科研资源,服务全校教职工。在拥有一支高效的科研管理团队的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课题研讨、学术交流,以及专家讲座、科技部门宣讲等形式,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对政策、文件和新事物、新业态的学习,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优化教师对科研服务的体验感,促进教师主动与科研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加强高职院校对科研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更新和优化科研政策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对科研成效的关注度,加强科研激励机制的制定,拓展教师和科研人员、企业人员共同参与高职院校科研的途径和积极性,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整体实力和效益;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按照多方参与、多样投入的方式,扩大横向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争取多方纵向科研基金的支持,这样才能满足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需求,不断增加科研成果。

(三)构建科研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必须构建运行良好的科研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部分:科研管理办法、科研激励机制和科研评价机制。科研管理办法是科研管理总规,它对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及方向给出具体路径,充分体现了科研的学术自由性,其中学术委员会发挥着教授治学的重要作用,避免了科研管理中过多的行政参与,从而保障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环境公平、公正,落实教师科研主体地位,保证了教师的全面参与。现阶段,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科研激励机制可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绩效,激发教师、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创新科研的数量、质量指标激励办法,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两方面作用于高职院校科研,借助共享的研究学习平台,拓宽激励+奖励等多种组合方式,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科研激励作用。对科研评价机制而言,其重要的依据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和科研定位,围绕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观、客观因素开展科研工作,根据学校教师、科研人员的专业、学科、岗位、职称、成果、效益等目标为定量和定性的指标,同时综合评价教师、科研人员的人品、能力和绩效,通过主观、客观等不同维度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五、结论与建议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服务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完备的科研管理团队,提高科研管理的创新意识,不断完善科研团队的培育和创新机制,建立适合现代职教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服务体系,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合作体制和机制,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促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有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建议将教职工的科研任务纳入工作职责,根据职称或岗位设定不同的科研工作量,这样可以有效调动教职工的科研动力,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的高质量成果,形成良性的教学、科研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公共服务平台,更加有效地促进师资的培养、产教的融合、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量要和教学工作量一样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以科研作为引领,对教学进行补充,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和服务能力,提升教职工的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高级职称的比例,对升格为职业本科创造有利条件。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积极性

高职院校教职工科研任务中论文占很大比例,而高职院校教职工发表核心期刊越来越难,很多核心期刊都不接受高职院校教职工的文章,导致高职院校教职工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写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才有可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因此,建议提高核心期刊论文的奖励额度,减少或取消普通期刊论文的额度,既对教职工给予鼓励,也作为政策导向,也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一种引领方向,同样对省部级以上课题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根据分级、分类和重点需求的不同给予资助和奖励性配套,从而增加高职院校教职工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变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存在的“重申报、轻研究”的现状

科研管理部门在课题申报阶段需加强监督、检查,同时建议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检查等管理工作,帮助科研课题组解决和协调实际难题,对科研课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做好过程和结果资料的整理。另外,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还需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重点科研课题项目进展汇报会、政策解读会、专家报告会以及重大重点项目课题组研讨会,从不同方面给予科研服务,帮助各科研课题组顺利完成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工作。

(四)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智慧化建设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也需加强智慧化建设,不断增强科研管理团队的专业化要求,加强信息发布、课题申报、申请奖励、期刊查询、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全面数字化建设,增强与中国知网、万方、百度等相关数据库的全面合作,提升数字化协同科研应用。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大数据等应用能力,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其不断适应新时代科研管理的需求。

猜你喜欢

高水平院校职业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职业写作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