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2022-03-17郑春丽

英语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模因范文写作能力

郑春丽

引言

在现代教学理念持续更新的环境下,教师须对整体教育教学发展方向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以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学习特点为依据,对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创新,在丰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英语写作课堂。语言模因主要是对单词、短语、句子及篇章等语言单位的复制、模仿和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包括翻译学、语用学、认知学、外语教学等。但是,语言模因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范围窄化,集中于初中英语教学。对语言模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能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为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特点

(一)重过程

1.认知步骤环环相扣,注重程序性

同化指语言模因被新宿主认可和接受。学生受到语言刺激后,通过视觉、听觉和发音等加深对语言模因的理解和认识,并将自己的认知融入其中。记忆主要指学生在加工编码的基础上完成对语言的存储(王冠琪 2017)。表达与传播是学生在对某类型的语言模因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掌握文章载体、语境及内涵获取具有价值的信息。上述环节均在学生达到基础认知水平后实现,切记前后顺序不可更改。

2.口语写作齐头并进,注重互动性

对于发言的学生,“说”能够减少语言不通顺、结构混乱或者滥用语法的情况,与他人分享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和含义;对于倾听发言的学生来说,可以增强声音信号转化为语言表达形式的能力,对内容有更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二)重结果

1.模仿第一性

对于初学者,同化并记忆语言模因后,可以进行模仿,准确掌握句型的结构和含义,确保语言输出的准确性。

2.创新根本性

模因的根本是在模仿中学会使用,不断创新。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使用已经接触的语言模因,还要不断鼓励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创新。让学生利用同义词表达同一类的信息,或者在同一种语言形式中融入不同的信息内容,提升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促进语言模因的传播与巧妙应用。

二、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以“写信”为课题开展教学,要求学生用英语描述个人学习英语的情况、方法及途径,并给他人提出适当的建议。

写作题目:假如你是韩梅梅,你的美国笔友来信想要了解你学习英语的情况,你需要给他写一封回信。

(一)优秀范文展示利于同化语言模因

同化语言模因的程度取决于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因此,在写作教学开始时,教师应向学生展示优秀范文,为其高质量地完成写作提供语言知识和素材,实现语言模因的应用价值。教师根据写作话题选择范文,范文内容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难度适中,使其容易理解,并突出写作所需要的单词、短语、句子,引起其注意,促进其模仿写作(黄永存 2017)。学生在同化语言模因后,须将其及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为写作提供正确、有价值的输入资源,并为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奠定基础。

在实际案例中,教师先呈现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信件格式,包括收信人、写信人、信头和信尾语等。随后,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分析范文结构,总结文章的写作模式。最后,借助多媒体将可以采用的语言表达凸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写作效率。按照上述步骤开展教学,能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同化过程,为学生提供有价值且利于理解的语言输入,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写作。

(二)背诵有助于促进记忆语言模因

背诵的过程其实是积累仿写对象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朗读和背诵强化语言输入,将其储存在自己的脑海中,便于在写作时应用。初中阶段是小学与高中的重要衔接阶段,是学生提升英语水平的关键期。初中生背诵重点词汇、句型,能够丰富语言知识积累,从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自动提取(何静2020)。在语言模因论的指导下,背诵通常以运用语言为出发点、落脚点,基于学生个性化理解和思考,只要记忆自己写作中运用到的知识即可。这需要学生在写作之前明确写作要求,理解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从而为更好地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口头叙述显著提高表达语言模因的能力

同化和记忆属于语言输入阶段,表达和传播属于输出阶段。如果初中生只是基于语言输入开展写作,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必然出现句子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楚等问题,这样会严重影响写作质量,同时影响写作能力的提升(廖建霞 2016)。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式,而学生主体凸显则可以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须凸显学生的核心地位。在正式写作前,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或全班口头表达方式叙述写作思路,将范文词汇、句型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其写作思路,充分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建议,提高其口头“预写作”能力,使其在无形中降低词汇运用错误率,提升写作能力(廖建霞2016)。

(四)下笔成文利于更好地实现传播语言模因

经过同化、记忆和表达,学生须借助稳定性的物质载体,将已经获取的语言模因进行有效传输,这样,语言模因的整个过程就算全部完成了。整个过程不仅是学生传播他人优秀语言模因的过程,还是在学习中创造自己语言模因的一种独特经历,便于对语言模因的深入理解和合理应用,为写作奠定基础。

三、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须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文本的筛选与背诵

为了符合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需求,在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基础上,还须大力提倡和推广背诵。教师应格外重视背诵在教学中的价值。“模因”复制的前提是有可复制的内容,模仿写作属于读与写有效结合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薛薇、谢朝群 2020)。教师应在课堂或课下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利于背诵或模仿的经典文本。文本内容不仅要具有新颖性的特点,还要通俗易懂,便于不同层次学生掌握其具体内容,加深记忆,并正确应用在英语写作中。背诵属于实现语言模因复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能有效帮助学生调整知识结构,扩大知识储备量,积累更多利于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英语写作的材料(张丽丹 2020)。通过积累可以模仿的写作资源越多,写作输出就越流畅。背诵是语言不断积累的一个动态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坚持背诵或者模仿经典文本,能有效培养语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语言的连贯性,为英语学习和能力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鼓励学生仿写与多样化写作训练

在学生完成写作积累后,教师让他们进行仿写。仿写不仅仅是模因复制的过程,更是创新和重组语言模因的过程(黄永存 2017)。学生在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后,尽可能灵活重组语言模因,并依照语言模因的具体表现形式完成多样化写作训练。简单来讲,正确指导学生针对同一内容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三)注重写作反馈

在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教师须及时作出反馈。自评、互评或者教师评价的方式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不断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吕妍菲 2020)。另外,学生应及时纠正错误,学习其他学生的不同表达方式,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写作是英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听、说、读的高水平技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语言模因论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学理论,为英语写作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学习英语,提升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模因范文写作能力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春色几许(简谱)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