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异地校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某高校为例

2022-03-17

英语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异地校区大学

曹 妍

引言

高校为了扩大教学规模,缓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空间和规模上的供需矛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普遍采用异地办学模式。虽然高校异地办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的限制问题,突破了高校规模扩张的瓶颈,扩大了学校办学的影响力、辐射面,加快了地方经济升级,但是异地校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内涵,无法切实有效地传承大学精神;办学基础薄弱,人力、物力等教学资源严重紧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

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公共基础课,具有学习人数多、课时紧张、教学规模大、教师工作量大、影响深远等特点。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7月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成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国际需要的优秀人才。由于受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异地校区难以保证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这不仅不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而且不利于异地校区实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此前已有相关文献对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如徐燕红(2003:140)提出了异地校区应遵循从实际出发、服务于地方人才培养需求的原则,培养与校本部等质的国际性复合人才,并主张建设现代化英语学习环境;涂丽萍(2005:163)尝试通过制订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从教学理念上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王彤、黎春玲(2008:74)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设计和构建了跨校区英语教学资源整合平台;洪家骝、徐满琴(2011:131)提出了加强主校区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平台建设,以实现多校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率。这些文献大都局部研究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英语教学,并未全面系统地指出高校异地校区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以河南某高校为例,探索汇总其异地校区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且利用率低、课程设置不全面等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异地校区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河南某高校为河南省省属重点大学,目前采用的是省内异地办学模式,建有W、L和X三个校区。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出各校区共享师资的理念,由外语学院承担全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任务。X校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是该高校唯一的异地直属教学单位,其大学英语教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师队伍不稳定,不仅难以保证异地校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平稳进行,而且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X校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以主校区外语学院的教师为主体,外聘地方高校的优秀教师为补充,校区自有的专职教师较少(吴志平、许忠兵 2014)。主校区外语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完成X校区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外语学院安排的其他任务。受不同校区相距较远、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科研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外语学院教师前往X校区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以致出现轮流去X校区授课的现象。外聘兼职教师的工作重心仍在自身所属高校,通常将自己学校安排的任务置于首位,不可避免地将异地校区的英语课视为兼职课,责任感不强,教学投入不足。校区自有专职教师多为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新进青年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欠缺、教学模式单一化等问题。教师面对一定的科研压力时,无法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往往为了科研而忽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教学质量难保证。在高校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自有青年教师还承受着提升学历的压力,极易为了实现个人学历提升的梦想而放弃现有工作。

(二)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且利用率低

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不仅会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还不利于学校的发展。X校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建设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校区图书馆、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三个方面。第一,因处在建设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至今未建图书馆,仅在教学楼一层设置了几间图书阅览室,阅览室面积小(每间约60平方米),且英语纸本文献寥寥可数。虽然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资源丰富,X校区也放置了歌德电子书借阅机,但是由于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理念淡薄、信息检索能力不足,对电子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第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设备老化,计算机运行速度慢、易出故障,且主控电脑硬件升级不及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达不到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教师因培训不足,缺乏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仅把语言实验室当作大学英语听说课的上课教室,且仅使设备实现了“听力播放器”的价值,教学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此外,X校区为了保护实验室设备,课余时间不对学生开放语言实验室,致使语言实验室使用率较低,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第三,缺乏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各校区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低。虽然主校区外语学院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设了大学英语精品慕课,但是因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精品慕课的利用率较低。

(三)课程设置不全面

目前,X校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主校区保持一致:共设大学英语精读课(32学时)与大学英语听说课(16学时)两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无选修课。在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的条件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异地校区实际。河南某高校主校区本科一批面向全国招生,X校区本科二批面向省内招生。X校区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低于主校区平均水平,听力、口语表达能力明显较差。“近水楼台先得月”,主校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旁听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X校区的学生则因受教学资源的限制,英语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然而,一旦学时有限,教师就容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其工具性,不自觉地围绕基础知识展开教学工作,忽略对学生英语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学生无法获得使用英语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难以体现。X校区所设专业多属于管理学和农学,学生希望学习更多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师所授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难以提升其学习兴趣。

二、高校异地校区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教师队伍

1.完善激励体制

一方面,充分发挥异地校区所在城市的文化与环境优势。X校区所在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河南省著名的生态宜居城市。学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前去上课的教师提供节假日地方旅游景区免费开放的福利,以调动主校区教师来异地校区上课的积极性;也可充分利用城市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优势,强化服务保障工作,营造和谐的工作与人文环境,以帮助教师缓解主校区工作压力,享受并热爱异地校区的教学工作,使其愿意扎根异地校区。

另一方面,薪酬待遇应体现一定的优越性。来X校区上课的教师需乘班车往返于两地,授课时间成本较高,X校区应在薪酬待遇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可适当提高教师的课时费或给予一定的补助。此外,要为异地授课的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如,可为其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出国交流、职务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评选等机会。

2.改善师资结构

一方面,依赖主校区的师资力量。从主校区外语学院选取教学经验丰富、职称较高(如副教授及以上)的“老教师”专门从事异地校区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使其转变为异地校区的“相对自有教师”,并对自有青年教师全面开放“老教师”的大学英语课堂。“老教师”教学水平较高,生活与科研压力相对较小,不仅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能对自有青年教师言传身教,进而帮助自有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建设自有师资队伍。异地校区自有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引进与稳定问题。异地校区可通过以下措施引进并留住人才:第一,制订较为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第二,加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宣传工作。可采取文字与视频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统一(如,通过学校官方网站、高校人才网、积极参加省内外重点外语院校就业招聘会等方式宣传具体的人才引进政策,尤其突出高层次人才所关注的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等政策)的宣传方式,提升人才引进政策的宣传效果。第三,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如,可与少数重点外语院校建立人才引进对接关系(李才森 2020:47)。第四,建立完善的人才配套保障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在教师所关心的住房、配偶工作、照顾老人、子女上学、交通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配套保障机制,并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以情留人。如,在配偶工作方面,学校可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为符合条件的家属解决地方事业编制,使教师能够真正稳下心集中精力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二)加强资源的整合开发,提高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率

1.加强资源的整合开发

一方面,基于校园网构建服务各校区的大学英语学习资源整合平台(整合学校所有与大学英语相关的教学文件、英语基础课、精品慕课、教辅自主学习软件、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等资源),以弥补异地校区硬件设施的不足,规范和协调各校区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切实做到各校区共享教育资源。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切实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地方的合作,打破校际壁垒、共同整合地方优质英语学习资源,努力在地方创建大学英语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异地校区与地方实现英语学习资源的共享。X校区所在城市拥有1个国家一级图书馆、2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3所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整体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量较大,英语学习资源丰富。创建地方大学英语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有效提升X校区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地方整体英语教学水平,进一步带动地方发展。此外,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资源。如,建设符合异地校区学生需要的精品课程;挑选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并在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创建供异地校区学生自主学习的英语学习网站等。

2.提高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率

在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的条件下,异地校区更应提高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以下简称资源)的利用率。首先,加深师生对资源的了解。异地校区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如可通过开展专门讲座、举办演讲比赛、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师生对学校提供的资源的了解程度。其次,培养资源使用技能,增强资源利用意识。异地校区可通过加强开展图书馆入馆教育、多媒体语音实验室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等培训,帮助师生掌握资源使用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资源利用意识。可通过设计课堂任务、布置课后作业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进而增强资源利用意识。最后,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学校应尽早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开设信息检索课程,让他们学会获取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完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需要

X校区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以稳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学习,满足其各自发展的需要。必修课可将英语学习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打破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同上一门大学英语课的局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结合X校区实际,必修课可开设为:大学英语Ⅰ(管理类)、大学英语Ⅱ(农学类)、大学英语Ⅲ(法学类)、大学英语Ⅳ(工学类)。围绕专业特点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技能,能切实帮助他们获得获取专业领域内英语资料的能力、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真正体现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

X校区还应适当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一方面,可开设语音课、词汇课、语法课等基础选修课,以照顾英语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另一方面,可开设英美文化概况、大学英语写作、英汉翻译技巧等选修课,以帮助X校区学生丰富对英语的理解,扩大知识面,满足社会需求。此外,还可将校区所在城市的特点(拥有知名的人造金刚石企业、电力电器企业、食品企业等,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较大)与学生的职业规划(X校区的大部分学生对国际贸易极感兴趣,希望未来能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结合起来,开设既符合学生需要又能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的商务英语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国际外语视听说等。

结语

高校在异地办学条件下,为了保证异地校区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不仅要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与课程设置,还要积极探索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国际需要的人才,推动异地校区实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异地校区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