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子外交思想探析

2022-03-17张琦涵

泰山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诸侯齐国中华书局

张琦涵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管子》是一部融汇了先秦时期诸家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学界对它的研究经久不衰,近年来的探讨研究更呈繁荣之势。1987 年创刊的《管子学刊》陆续刊登了许多探析管子学术思想的论文,进一步推进了对管子的研究。目前学界对管子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其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和农业举措上,但专门研究管子的外交思想的论文数量较少,大多在论述其政治思想时简略提及。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苗军梅的《浅析管子的外交智慧》①苗军梅.管子的外交思想[C].第十一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2016.,从礼义、用兵、经济等方面探讨了管子的外交智慧;崔兰海、刘杏梅的《探析管子外交思想》②崔兰海,刘杏梅.探析管子外交思想[C].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2009.从富国强民、亲善邻里、尊王攘夷等方面论述了管子的外交政策;刘江永的《<管子>国家间政治思想初探》③刘江永.《管子》国家间政治思想初探[J].国际政治科学,2008(3):36-56.揭示了管仲辅佐齐桓公崛起成为春秋霸主的理论基础。相关论文还有李学会的《浅析管子的外交策略》④李学会.浅析管子的外交策略[C].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2014.、赵杨的《论管子的经济外交思想》⑤赵 杨.论管子的经济外交思想[C].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全国第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2012.等。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管子的外交理论,以期揭示管子外交谋略中所蕴含的哲理,学习前人的外交策略和外交智慧。

管子具有卓越的外交天赋和政治才能,在他的辅佐下,“区区之齐在海滨”的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司马迁曾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⑥(西汉)司马迁.史记[M].徐 寒,注译.北京:线装书局,2017:1061.可见齐国得以在诸侯国中崛起,离不开管子先进的外交观点和灵活的外交政策。

国富民强是立身之本。要想在一众诸侯国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率先完成王霸之业,就不能忽视对国家自身的建设。攘外必先安内,所以,管子明确提出“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薄税敛,毋苟于民,待以忠爱,而民可使亲;三者,霸王之事也。”①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认为重农事、任良才、爱人民是成就霸业之基础,管子的这种以国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是他的外交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管子意识到了“安内”的重要性,因此积极采取“安内”的具体措施。衡量一个国家外交实力的标准是国家的经济水平,管子多次提及经济的重要性。而在当时,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所以,富民重农是管子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

“有地不务本事,君国不能壹民,而求宗庙社稷之无危,不可得也。”(《权修》)②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

“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八观》)③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

“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治国》)④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

“君寿以政年,百姓不夭厉,六畜遮熟,然后民力可得用。邻国之君俱不贤,然后得王。”(《侈靡》)⑤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

可见,管子的富国和强民思想是以农业为中心的,管子认为国家只有对内推行善政,人民富有安康,民众才不会轻易离开家园,国家的安定才不会存在隐患,才能使“上令必行”。管子《牧民》篇中提及“民富则四维张,四维张则君令行。君令行则天下固。”而内政的稳固是外交的基础,只有安内才能攘外,所以,富民保障了国家在诸侯国中的强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存亡。管子的重民重农思想对其之后的学者也多有影响,王兴业指出“孟子入齐前,已受了管仲思想的影响,入齐后受影响更大”。⑥赵宗正,王德敏.管子研究(第1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70.孟子的“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⑦孟子[M].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5.就带有明显的富农强民思想特点,足见管子民本思想的影响力。

除了重农富民之外,管子还实行了一系列经济举措推进齐国经济的发展。管子强调发挥货币的职能,重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如《乘马数》篇提及“王国持流”论,对于盐、铁等重要资源,建议国家专卖,用国家控制流通的方式充实国库,以期稳定经济发展。管子采用辩证的角度看待税收,在肯定税收合理性的同时,又反对重赋给人民造成过重的负担,他在《海王》中提及“官山海”,认为这是最合适的征税方式。

管子把他的经济思想充分运用到其外交中去。

第一,在对外交往中,善于利用经济的调节作用囤货积财。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守国财而毋税于天下,而外因天下,可乎?……管子对曰:‘夫昔者武王有巨桥之粟贵籴之数。’桓公曰:‘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武王立重泉之戍,令曰:‘民自有百鼓之粟者不行。’民举所最粟以避重泉之戍,而国谷二什倍,巨桥之粟亦二什倍。”(《地数》)⑨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

“桓公曰:‘粜贱,寡人恐五谷之归于诸侯,寡人欲为百姓万民藏之,为此有道乎?’管子曰:‘今者夷吾过市,有新成京者二家,君请式璧而聘之。’恒公曰:‘诺。’行令半岁,万民闻之,舍其作业而为京以藏菽粟五谷者过半。”(《轻重丁》)⑩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

“滕、鲁之粟釜百,则使吾国之粟釜千,滕鲁之粟四流而归我,若下深谷者,非岁凶而民饥也。”(《轻重乙》)⑪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

管子认为“守国即守粟”,粮食是国家生存的首要大事。因此他建议严守粮食高价流通的政策,并且十分善于把握国家间的经济动向,对于粮食的定价,他提倡“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⑫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87、37、239、719、579、984、1002、1092、1069、1005.避免粮食因低价出售而被他国掠夺的情况出现。还通过鼓励修建粮仓达到“藏富于民”的目的,保证了国内的粮食充足供应,避免了粮食外流造成的厚而薄己的后果。

第二,在对外交往中,善于使用贸易战。

通过“战衡、战准、战流、战权、战势”①李 山,轩新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30、1003、1042、1073、457、272、274、486.五种商战方式,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制裁,用经济手段替代兵刃之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此种方法在《轻重戊》篇有详细提及,齐国用重金去购买鲁国的绨、莱国和莒国的茈草、楚国的鹿、衡山国的器械。他们的国民皆去从事这种高利润的活动,致使农业衰败。齐国再以比其国内低很多的价格向其出售粮食,以至有半之国民皆降服齐国,这样国家也就自然归附了,究其根本,还是取决于经济。

第三,管子擅长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展开贸易。

“夫楚有汝汉之金,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三者亦可以当武王之数。十口之家,十人篎盐,百口之家,百人篎盐。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然盐之贾必四什倍。君以四什之贾,修河、济之流,南输梁、赵、宋、卫、濮阳。恶食无盐则肿,守圉之本,其用盐独重。君伐菹薪煮水以籍于天下,然则天下不减矣。”(《地数》)②李 山,轩新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30、1003、1042、1073、457、272、274、486.

“管子曰:‘阴王之国有三,而齐与在焉。’桓公曰:‘此若言可得闻平?’管子对曰:‘楚有汝、汉之黄金,而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阴王之国也。’”(《轻重甲》)③李 山,轩新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30、1003、1042、1073、457、272、274、486.

管子通鱼盐之利,把国内盛产的盐卖给少盐的梁、赵、卫等国,以此收获大量的黄金。于是,齐国国库得以充盈,实力得到增强。

第四,管子重视商人的作用。

赵守正在《管子经济思想研究》一书中指出,管子认为“为政者不必对商人求利的本性深恶痛绝,应该掌握利源之所在,因势利导,使之求利而致富”,④赵守正.管子经济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8.指出天下商人没有固定侍奉的君主,他们皆是为利而来,所以管子对商人们采取了包容引进的态度:“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⑤李 山,轩新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30、1003、1042、1073、457、272、274、486.由于齐国缺少羽毛、皮革等物资,所以管子建议对他国商人实施优待政策,比如提供饮食、饲料、仆役等,用于引进这些稀缺之物。在对待商贾关税上管子倡议“征于市者,勿征于关”⑥李 山,轩新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30、1003、1042、1073、457、272、274、486.,通过减轻关税以招徕远道而来的商人。管子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内引进,减轻了国内的资源负担。对商人的优待更使齐国在进出口上可以兼顾,经济上更加平衡和稳定。

总之,管子重视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对外交往中运用多种经济手段,使齐国的地位在诸侯纷争中得以快速提高。这种包容开放的态度,经济上互利互惠的先进思想,正是齐国得以崛起的原因之一。

除了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战、贸易战,管子在外交中还特别重视军队的作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为高明的外交手段,但是“兵者,国之大事也”,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柱,就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中,那么再高明的经济手段也无法起作用。

首先,管子充分意识到了军队的重要性。

管子认为城池是国家的重要部分,保卫城池要依靠军队,强大的军事力量能为国家提供足够的保障。尤其是在春秋那个充满战乱的年代里,国防力量和军事实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支强悍的军队可以给对手造成强大的威慑力。

“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重令》)⑦李 山,轩新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30、1003、1042、1073、457、272、274、486.

“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重令》)⑧李 山,轩新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30、1003、1042、1073、457、272、274、486.

“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诛暴国必以兵,禁辟民必以刑。然则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若夫世主则不然。外不以兵,而欲诛暴,则地必亏矣。内不以刑,而欲禁邪,则国必乱矣。”(《参患》)⑨李 山,轩新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30、1003、1042、1073、457、272、274、486.

军队是决定君主地位和国家安危的重要基石,基石不稳则国家不安。所以管子并不反对用军事力量解决诸侯间存在的纷争。同时,管子对军队职能的认识也比较全面,军队不仅对外有保护国家安全的作用,对内还有镇压奸邪的作用,在管子的建议下,“三分齐国,以为三军”①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380、29、109、107、143、101.,齐国组建起了一支有编制有规模的强大军事力量。

其次,管子对发动战争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

虽然管子认为制国图霸要依靠军事力量,但他反对轻易发动战事。管子认为“赏罚信而兵弱者,轻用众,使民劳也”,②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380、29、109、107、143、101.太过频繁地发动战争,会使人民劳苦、军队积弱。“兵虽强,不轻侮诸侯,动众用兵必为天下政理,此正天下之本而霸王之主也。”采取军事行动不是为一己私怨,不以强大的兵力去欺辱其他国家。在《七法》篇中也有相似的论述“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之……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③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380、29、109、107、143、101.管子认为发动战争应当举正义之旗,这样才能享有贤君圣主的称号,使齐国立于不败之地。这对齐国树立大国形象是有积极作用的。齐国在发动战争时,往往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确实帮助一些小国免受敌国侵扰。《霸形》中讲到齐国为宋、郑、燕等国抵御外患,期间九合诸侯,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尊王”的作用是“正名”,管子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对各国实施军事援助,进一步巩固了齐国的地位。除了借助周天子的名号进行战争之外,管子还借上天的威信使诸侯归附,如《轻重丁》中借天上使臣下齐之郊野之事宣扬齐桓公是被上天眷顾的君主,用此种方法“不待举兵,而朝者八诸侯”。可见战争并非令诸侯臣服的首选,少战、不战而诸侯自服是管子外交理念中最理想的模式。同时,管子认为发动战事除了要“师出有名”之外,还要讲求把握时机,有所准备。“故明于机数者,用兵之势也”④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380、29、109、107、143、101.。管子在《七法》篇中提及需要具备以下八个方面才能征服天下:“财、工、器、士、政教、服习、天下之情状、机数”。所以发动战争不应盲目,要讲究时机,运筹帷幄,有周密的计划详实的准备,行军隐蔽,出其不意,所谓“时分,胜之事”“无象,胜之本”⑤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380、29、109、107、143、101.。总之,管子理智周密的战争态度是齐国能够多次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

最后,管子还将自己的经济思想运用到军队建设和训练中去。

管子认为“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势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⑥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380、29、109、107、143、101.,外交的话语权取决于国家的强盛和军队的实力,管子提倡用充足的财政保证军队的建设。他十分重视兵器在战斗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从这个层面来讲,发达的经济是创造优质武器的基础。在军队的文明建设中提倡奖罚分明,用重金奖励有军功之人,以此唤起士兵的斗志和决心,调动普通民众参与战争、保家卫国的积极性。《轻重甲》中讲到,齐桓公想北伐孤竹、离枝,又担心越人来袭,管子便建议修建沼池,令百姓跳水游泳为乐,并对能游者赐以千金。在金钱的诱惑下,齐国百姓人人善游,水战能力普遍提高,越人来袭时齐国大败敌军。管子善于利用人们“求利”的心理驱使百姓为国效力,使齐国的军队日益强大。

综上所述,管子利用军事进行外交的理念有着重要的史学意义。管子重视军队建设,但又认为至善不战。假如一定要发动战争,那么就做好充分准备一战而胜。《幼官》中有“审谋章礼,选士利械,则霸”,即阐明审时度势,谨慎发动战争,彰明礼节,精心挑选士兵和武器,这样就能成就霸业的理念。宋玉顺⑦宋玉顺.管子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271.指出,管子的用兵之道是中国古代兵法由仁义之兵向权诈之兵过渡的中间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位。

管子不仅对内讲求礼义教化,还将其运用到外交中去。管子在对外交往中采取的态度是亲睦友善的。虽有王霸于诸侯之心,但是却不采取强硬武力等手段加以胁迫,而是立志以德服人、以礼服众、以信取胜。

首先,便是以德服人,管子认为“夫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

“德共者不取也,道同者不王也。夫争天下者,以威易危暴,王之常也。君人者道霸王者有时。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夫国之存也,邻国有焉;国之亡也,邻国有焉。邻国有事,邻国得焉;邻国有事,邻国亡焉。天下有事,则圣王利也。”(《霸言》)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424、24、391、221、274、133、225、396.

管子认为争权实际争的是人心,只有得到民众的拥护,才能够实现王霸之业。所以对待其他国家,尤其是对邻国采取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争取邻国的依附使齐国综合国力增强,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为其他诸侯国扫清敌患,这是拉拢方式之一。此外,管子还给予了邻国实在的好处。

“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形势》)②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424、24、391、221、274、133、225、396.

“外内定矣,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公曰:“亲之奈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场,反其侵地,正其封界;毋受其货财,而美为皮弊,以极聘眪于诸侯,以安四邻,则邻国亲我矣。”(《小匡》)③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424、24、391、221、274、133、225、396.

“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枢言》)④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424、24、391、221、274、133、225、396.

一个唯我独尊的国家,必然树立不了威望,不能得到诸侯的认可。管子建议国君审查自己的疆界,返还侵略邻国所得的土地,并且带上精美的礼品去拜访各国,以求获得邻国的亲附。经过一系列亲善举措,鲁国、卫国、燕国纷纷归附,四邻的归附也奠定了其他诸侯国归附的基础。管子用德作为外交手段,增加了其在诸侯间的感召力。同时管子还屡次建议齐桓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礼法来约束自身。所以,齐桓公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修养也是诸侯亲附的一个原因。

其次,以礼服人。管子不仅在国内用礼义廉耻来教化民众,在外交上对其它诸侯国也是以礼相待。

“夫骄者,骄诸侯,骄诸侯者,诸侯失于外”。(《重令》)⑤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424、24、391、221、274、133、225、396.

“合内空周外。强国为圈,弱国为属。动而无不从,静而无不同。举发以礼,时礼必得。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幼官》)⑥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424、24、391、221、274、133、225、396.

“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边竟安,则邻国亲。邻国亲,则举当矣。人故相憎也,人之心悍。故为之法。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治礼道也,万物待治礼而后定。”(《枢言》)⑦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424、24、391、221、274、133、225、396.

以德和以礼外交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德服众,礼亲人。《大匡》中讲到杞、卫的国君因被狄国攻打逃至齐国,管子建议齐桓公给予封赏以礼相待。五年后,狄人进犯齐国,齐桓公一令而天下从,大小诸侯国皆来应援,成功击退狄人,齐桓公也没有居功,而是将县邑、财货分给了各诸侯国。可见管子建议的以礼相待是非常能够收买人心的。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恐颠蹶于下,以为天子羞。”遂下拜,登受赏服、大路、龙旗九游、渠门赤旗。天子致胙于桓公而不受,天下诸侯称顺焉。”(《小匡》)⑧李 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424、24、391、221、274、133、225、396.

尊礼还体现在对周天子的恭敬上,齐桓公因为尊礼向周天子跪拜,这一举动让诸侯认识到齐国确实是一个恪守礼节的国家,提高了齐国在诸侯国间的形象。所以,尊礼进行外交,不至于逾矩,这是符合圣王之道的,有礼故而天下能归附。

最后,管子在与诸国交往时,十分看重信义。他认为“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一国之君,如果他说出来的话不能兑现,那就不要说。可见,在管子的外交智慧中,“信义”被摆在了极高的位置上。“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维系诸侯间关系的纽带,有诚信的外交方能长久。《大匡》中讲到齐桓公在鲁庄公和曹刿的胁迫下,承诺交出汶地。虽然这种做法遭到诸多人反对,但是齐桓公在管子的建议下回国后也不再对鲁国进行征讨。此举树立了齐国的威望,使得其他诸侯国更加愿意亲近齐国。

用道德和信义服人,是管子外交理论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事实也证明,管子的这种理念是有其卓越之处的。齐国在其辅佐下得到了许多诸侯国的信任和亲附,为齐国开展王霸之业打通了道路。

总之,管子的外交思想具有前瞻性,内外兼治发展经济奠定了齐国的政治地位,通过训练军队增强了国防力量,以亲近有礼的外交政策疏通了与诸侯国的关系,使齐国国力在短时期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成就春秋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诸侯齐国中华书局
老马识途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齐国强 作品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西周金文所见周天子对诸侯臣属的聘问之礼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