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24 h内配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2-03-17孔楠赵晓晨张帆
孔楠,赵晓晨,张帆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鞍山 114000)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软化或坏死[1-2]。当发生急性脑梗死时,患者多以猝然昏迷、言语智力障碍与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且该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目前,静脉溶栓是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正常供应的重要措施,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则是静脉溶栓的常用方案,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血液供应[3]。但在rt-PA静脉溶栓过程中,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患者的相关症状会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因此,为避免症状加重,临床在静脉溶栓早期阶段多配合相关药物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24 h内配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男 23 例,女 19 例;年龄 48~79 岁,平均(62.38±5.37)岁;既往史: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1 例,吸烟史 9 例。研究组男 24 例,女 18 例;年龄47~78 岁,平均(62.30±5.35)岁;既往史: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2例,吸烟史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头颅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者;②符合rt-PA静脉溶栓适应证,且顺利完成rt-PA静脉溶栓者;③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脑卒中遗留后遗症者;②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或为过敏体质;③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发病4.5 h内,所有患者给予0.9 mg/kg标准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1 min内,给予患者静脉推注10%的标准剂量,剩余剂量进行持续静脉滴注,时间为1 h。溶栓治疗24 h内,评估患者病情,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8)治疗,首次剂量为5 μg/kg,静脉推注3 min,随后,以0.075 μg(/kg·min)进行微量泵注,持续时间为24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纤溶指标以及治疗7 d后出血情况;同时随访2、4个月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神经功能损伤:在治疗前及治疗7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症11 个项目,总分为0~58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纤溶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通过血液检测了解患者的纤溶酶原(PLG)、A2-纤溶酶抑制物(A2-P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情况。出血情况:在治疗7 d后,详细记录患者的系统性出血、脑实质出血与出血性脑梗死情况。预后:随访2、4 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量表主要分为完全无症状、有症状但无功能障碍、轻度残疾、中度残疾、中重度残疾、重度残疾,分值分别为0、1、2、3、4、5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治疗7 d 15.08±2.35a 11.05±2.01a 3.78<0.05例数42 42治疗前18.52±3.29 18.49±3.26 0.02>0.05
2.2 两组纤溶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PLG、A2-PI、PAI-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两组PLG、A2-PI、PAI-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纤溶指标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fibrinolytic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纤溶指标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fibrinolytic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PLG,纤溶酶原;A2-PI,A2-纤溶酶抑制物;PAI-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42)研究组(n=42)t值P值PLG(%)治疗7 d 0.75±0.04a 0.41±0.02a 16.68<0.05治疗前85.63±6.37 85.42±6.31 0.06>0.05治疗7 d 44.82±3.67a 37.12±3.14a 4.05<0.05 A2-PI(%)治疗前98.65±7.85 98.51±7.80 0.03>0.05治疗7 d 56.78±3.55a 46.09±3.06a 5.81<0.05 PAI-1(AU/ml)治疗前0.91±0.05 0.90±0.04 0.39>0.05
2.3 两组出血情况比较 治疗7 d 后,两组系统性出血、脑实质出血与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出血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bleed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m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4 个月,两组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mRS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mR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4 两组mRS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mR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随访4个月3.48±0.20a 3.02±0.17a 4.44<0.05例数42 42治疗前4.15±0.32 4.13±0.30 0.12>0.05随访2个月3.75±0.29a 3.41±0.21a 2.28<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使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rt-PA静脉溶栓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方案,该方案能有效疏通患者堵塞的血管,使其脑部血液供应恢复,从而改善缺血、缺氧情况[4-5]。同时,溶栓的时间越早,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效果越好,因此,临床主要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5 h内给予患者溶栓治疗[6-7]。
rt-PA静脉溶栓是一种能基于DNA重组生成的新型蛋白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患者机体内的游离型纤溶酶原,使纤维蛋白被溶解,血液供应恢复症状,从而挽救半暗带区神经细胞[8]。但在rt-PA静脉溶栓后,部分患者血管再通后会出现血管再闭塞的情况,其主要与症状呈进行性发展有关[9]。故如何避免溶栓后症状加重发展与血管再闭塞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后,研究组 NIHSS 评分与PLG、A2-PI、PAI-1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rt-PA 静脉溶栓后24 h 内配合替罗非班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其纤溶状态。本研究中NIHSS评分结果与赵翠等[10]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中同样在rt-PA 静脉溶栓后24 h 内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下降。分析原因为,替罗非班是一种选择性非肽类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血小板集聚最后通路,不仅能阻断GPⅡb/Ⅲa 结合纤维蛋白原,还能进一步抑制致聚剂诱导血小板聚积,从而发挥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11]。PLG、A2-PI、PAI-1 是反映血浆蛋白降解与凝血因子的重要指标,在予以患者替罗非班治疗后,PLG、A2-PI、PAI-1水平显著降低,可见替罗非班能通过抑制患者的血小板聚积来维持血液维持低凝状态,能有效预防溶栓后血栓形成,进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关研究[12]指出,rt-PA静脉溶栓出现颅内出血情况是加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此,避免颅内出血也是确保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避免患者症状加重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系统性出血、脑实质出血与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rt-PA静脉溶栓后24 h内配合替罗非班治疗,不会增加出血情况。主要是因为,在rt-PA 静脉溶栓24 h 内配合替罗非班,能使患者脑组织的低灌注范围不断扩大,从而预防出血情况发生。本研究结果发现,随访2、4 个月,研究组mR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rt-PA 静脉溶栓后24 h内加用替罗非班,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改善预后。此外,虽然本研究结果证实替罗非班在rt-PA 静脉溶栓后24 h 内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临床研究样本量少、研究周期短等因素,无法全面反映总体情况,故rt-PA 静脉溶栓后24 h 内配合替罗非班治疗方案仍需后续大量研究进行佐证。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24 h内配合替罗非班治疗,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纤溶状态,预防溶栓后血栓形成,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