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2022-03-17赵丽洁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

赵丽洁

摘要:目的:分析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便利分组法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抑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价值极高。

关键词:多入路;介入治疗;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中图分类号】 R54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前言: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难度较高。发病后,患者的活动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1]。为了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本文将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用于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现将7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流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便利分组法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2个组别。入选标准: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在46-79岁之间。排除标准:①排除2w内曾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②排除不配合治疗的患者;③排除存在严重器官功能疾病或并发症的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9.2±11.4)岁;跛行时间2-9min,平均跛行时间(6.5±2.3)min。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3.7±10.2)岁;跛行时间1-7min,平均跛行时间(4.2±2.6)min。两组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在性别、年龄、跛行时间3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

给予对照组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常规治疗。

1.2.2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具体治疗流程如下:①行双侧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影像学检查。术前备皮。②术前3d给予患者口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给药频率分别为150mg/d及100mg/d。③术中静脉注射50u/Kg肝素。根据患者的病变位置选择适宜穿刺入路方法,如单侧长段病变患者取对侧股动脉入路、病变累及髂动脉开口取单肱单股入路治疗等。以穿入法将导丝置入患者病变位置,联合双向同步造影技术、盲穿技术等完成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④术后于患者穿刺位置(血管吻合器)轻度加压包扎,持续制动6h。术后24h復查患者的肾功能、血常规。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疗效,评分项包含无效、有效以及显效3种。

观察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评分项包含下肢疼痛、急性动脉栓塞2种。

1.4疗效判定依据

无效: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跛行等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有效:患者的闭塞病变恢复60%以上,跛行症状明显改善;显效:患者的闭塞病变恢复超出80%,跛行症状基本消失。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有效率+治疗显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SPSS21.0软件对72例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X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数据、并发症发生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P<0.05,可认为两组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2.22%。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2.2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无急性动脉栓塞发生,仅1例出现下肢疼痛。对照组患者的下肢疼痛发生率16.67%,急性动脉栓塞发生率11.11%。后者显著高于前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2所示。

3讨论

3.1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方法

①若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病变累及近肾腹主动脉时,为避免置入支架等操作造成急性肾动脉血栓,可采用单肱单股入路联合介入治疗;②若患者的病变上缘位置刚好与其左肾动脉下缘平齐,则介入治疗很容易使得斑块进入患者肾动脉中。③若患者为双侧长段病变,为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应将入路方式选择为双侧股动脉+单侧股动脉。④当患者的病变累及髂动脉开口时,行股股联合入路联合介入治疗或单肱单股入路联合介入治疗。

3.2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的效果

上述研究表明,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结论:为了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医院可为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提供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杨磊磊,郑海滨,卫小娟等. 多入路联合介入治疗复杂主-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04):438-441.

[2]刘俊超,王兵,吴斐等. 双股动脉入路腔内技术治疗复杂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J]. 山东医药,2016,56(22):64-66.

3279501908284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导管碎栓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
急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