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小组合作,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2022-03-17杨玉兰
杨玉兰
摘 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继续适应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小组合作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时代背景下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拓宽思维,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和内容的理解,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取得良好效果。鉴于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对小组合作的重视程度,着重从优化教学方案、合理划分小组、改善情景模拟、丰富实践活动、注重总结与评价、让学生找到存在感等方面实现对小组合作方式的科学有效应用,保证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育 道德与法治 小组合作
1 引言
小学教育阶段从2019年秋开始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道德修养,并且让小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初步形成法律素养。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缺乏兴趣,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造成课程教学效率偏低。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尝试用有效的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善用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2.1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围绕所讲知识、具体案例等展开讨论、分析,可以提升学生接受教学知识和内容的程度,同时激发表达欲望,有机整合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在合作交流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习热情高涨。
2.2 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新课程改革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渗透以生为本的理念,善用小组合作,就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基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促使学生不断发散思维,发表个人看法、观点,充分解决过去教师一言堂的问题。
2.3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只需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即教师基于小组合作指导各小组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解决问题,最终就能够实现主动的知识探索,以此来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呈现出来,从而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1]。
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应用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小组合作模式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欠缺新意、小组合作学习几乎都是走过场、部分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偏低这几个方面,还需要做好针对性的分析与探索。
3.1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欠缺新意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都不清楚如何才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匹配起来,更多的是,在实际的教材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之中欠缺新意,很难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存在一部分教师平时的搜集资料准备不够充分,在备课阶段一般是选择以往的资料,亦或是选择了未能匹配现代生活实际条件的资料,这样就导致学生完全无法体会到教师讲解的内容,也不能体会到所强调的道德与法治。所以,教师准备的教学案例,就需要考虑到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已经出现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如果学生不能够真正感受,那么就会对于后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
3.2 小组合作学习几乎都是走过场
学校和教师为了能够迎合教育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会选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类型的活动,但是却没有真正的进行探讨,也没有做好相对应的培训与考察。所以学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都是表面的功夫,导致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内容中去,这样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部分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偏低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善于进行自身想法的表达,但是如果成绩相对较差,那么学生一般就会选择默默无言,很少会去表达自己的见解。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性格关系,也有部分学生感觉自己的成绩不好,所以,也不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因為缺少学生的参与与交流,最终就导致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变得相当的糟糕。
4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善用小组合作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小组合作方式的有效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优化教学方案,培育学生合作状态、合理划分小组,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改善情景模拟,深化学生学习体悟、丰富实践活动,升华课程教学主题、合理有效的开展点评,进行总结反思、肯定学生做法,让学生找到存在感这几个方面,通过有效的实施,最终就可以满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要求。
4.1 优化教学方案,培育学生合作状态
针对小组合作教学,教师要注意优化教学方案设计,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状态,建立合作意识。首先,教师提前把即将讲解的知识、内容的案例分给学生,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准备;其次,在讲课过程中指出预习辅导教案所列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探讨,从中获取一些新知识。在这一进程之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体会合作的价值和重要性[2]。
例如针对“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教师可以呈现一篇新闻报道:八岁小女孩因为在家里拔电风扇插头,当场触电身亡,原因主要在于孩子看见大人平时是那样拔电源插头的,所以自己去拔,但年龄太小,不清楚手指应当触碰哪里,导致手指直接接触电源插头电极,形成电源回流,最终触电身亡。教师据此提出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怎么接触电源?爸爸妈妈有没有提醒过你不要动手拔电源呢?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到结论:尽管我们要帮助家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尽可能不要靠近或者接近电线、插座、开关等,更要掌握一些生活小常识,如千万不能在手上有水的情况下接近插座,使用电器设备以后必须及时放回原处,若遇到吹风机、微波炉等危险物品不能独自使用。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言以后,教师进行小结,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运用,让学生了解更多生活常识,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4.2 合理划分小组,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在培育学生合作状态的基礎上要注意合理划分小组,使各小组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都能保持平衡。因为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和特长都有不同之处,教师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相对应的基础知识水平等均衡分组,并且按照性别和性格等因素做好男女、内外向性格的搭配处理,促使组员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增进交流,认识自己的缺点、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例如针对“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师在引导小组探究中,就可以基于 “地球探索家”作为主题,每一个小组选出较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的成员担任组长,帮助小组长树立威信,科学安排收集、记录和汇报等任务,一部分学生负责相关动植物资料的搜集、环境污染实际情况的收集、矿产资料的收集等,另外的学生则分别的进行记录与汇报等工作,每一个成员都有分工,充分参与课程学习活动。同时让每一个小组至少有一名地理兴趣浓厚而且知识储备相对较多的成员,带领组员更有效地学习地球知识。
4.3 改善情景模拟,深化学生学习体悟
教师如果完全依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不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难以深入。所以教师要根据主题素材改善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亲身参与学习活动,深化学习体悟,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显得更有价值[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扮演教师、小偷、法官等角色,大大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课程知识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欲望。不过学生在情景模拟中难免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当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按照正确方向推进或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学生梳理、归纳。
例如针对“人大代表为人民”,教师在实际引导中,就可以基于人大代表主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小品的创编,并且要求在表演之后,还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构思。部分小组选择的是基于人大代表的角度去创编,也有的小组是直接选择基于人民的角度去创编,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最终就可以满足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让学生对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一个透彻的认识与了解,注重基于这样的方式就可以直接建构人民代表工作方式的印象,增强法治意识。
4.4 丰富实践活动,升华课程教学主题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一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经历形成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留下深刻印象,丰富学习体验,不断升华课程教学主题。
例如针对“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考虑到烟酒滥用和毒品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的创设,以此来满足寓教于乐的要求,从而帮助学生丰富经历,尽可能的提高学习方面的体验。具体而言,在讲完这部分知识以后组织各小组学生根据不同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如一些小组前往医院,听医务人员讲解相关知识、介绍病患案例,了解长期吸烟和饮酒对身体的巨大危害。有一名学生看完医生所展示的一位患者(吸烟史长达20年)的肺部CT后惊呼道:“整个肺都是黑色了,不得癌症才怪啊,我爸爸也要吸烟,我一定劝他戒烟!”一些小组访问本地交警大队,听民警同志介绍近年来本地因为酒驾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案例,认识酒驾的严重危害,理解“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深层含义,积极开展周边亲人的教育和劝诫活动,保护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的小组前往本地戒毒中心,了解戒毒中心中关押的强制戒毒人员典型案例,基于他们的现身说法认识到毒品会严重危害个人、家庭、社会,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决心。有一名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戒毒中心的强制戒毒人员为我们现身说法,我倍感震惊,意识到一次漫不经心的、抱着侥幸心理的尝试竟然可以让人掉进万丈深渊,我们一定要拒绝毒品,珍惜生命!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小学生们身临其境体会烟、酒、毒品的危害,达成情感和态度教学目标[4]。
4.5 合理有效的开展点评,进行总结反思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分组的探究,能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去。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实际的合作学习具体情况来做好对应的评价与引导,这样就可以实现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来进行对应的方式与总结,从而让学生能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制定的目标[5]。
如,在“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相关内容学习中,就可以直接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从而针对吸烟、饮酒与吸毒三个方面来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让小组指派代表来做好人员的分工、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以及总结方式等对应的工作,如,小组成员主要是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查找香烟、毒品以及白酒的成因,了解其危害等相关的信息;对于各个小组,在实际的调查、访问以及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去围绕学习主题来开展活动的;在实际的进行过程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可以选择利用哪些方法来加以克服;在具体的活动之中又会有哪些知识的获取等。
教师还需要明确各个小组在实际的探究学习活动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求知欲望、坚决拒绝烟酒毒品的正确价值取向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并且表扬在整个过程之中合作学习优秀的小组与个人,好找大家一起来向他们学习。同时,针对各个小组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不当的方法等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方式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以此来达到一定的学习共识,从而在积极评价、客观总结与反思之中获取一定的发展[6]。
4.6 肯定学生做法,让学生找到存在感
如果学生可以从学习之中找到快乐,那么其学习效果就要比传统的课堂学习效果高出很多。目前,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环境之中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因为他们的作业有很多,也存在一定的复习内容,还有上不完的兴趣班,学生在诸多学习之中就很难可以找到快乐。所以,从一开始,教师就可以考虑到将学生引导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去。有一部分学生相对冲动或者是学习比较消极,实际上,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可以展示自己,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从而得到别人的表扬,甚至是很多学生在纪律上犯错都是因为他们所选择的方法出现了问题。所以,作为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参加集体的活动,不要担心学生在活动之中会出现怎样的错误,教师也需要在活动之中去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此来引导学生融入到集体之中,能够被其他的同学所认可。只要能够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那么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最终在学习之中找到乐趣[7]。
5 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小组合作方式,营造轻松、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成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生思维碰撞,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课程知识和教学内容,锻炼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助力学生高效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桂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06):44.
[2] 吕霞.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1):53-54.
[3] 代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16-17.
[4] 武继玲.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率[J].中华少年,2019(35):166-167.
[5] 杨吉莲.合理利用资源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绽放活力[J].中国教师,2020(S1):150.
[6] 叶静芳.“走心”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具吸引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9(36):35-37.
[7] 林苑英.追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真”课堂[J].教师,2019(36):84-85.
256950170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