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学校德育落实路径策略
2022-03-16赵黎明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赵黎明(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网络具有内容丰富、沟通快捷、超时空等特点,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数字化校园系统全面使用的大环境下,我们设计了由信息发布、德育评价、班级空间、家校互动四个模块组成的德育平台,力争为学生打造洁净的网络空间,提供便利的网络交流环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利用校园网络,开展活动,分享成果
(一)发布活动方案
各种活动由学校德育部门先在校园网的“学习资料”栏目上发布活动方案。具体包括:活动的主题、目的、时间、人员、要求、方式、评价等各种细节。活动方案使师生们清晰了解活动的整体部署,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达成的目标等信息。
(二)分享活动过程和成果
在各班了解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之后,就会开始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会将各种活动中的体验、收获、成果,利用校园网中的“班级新闻”栏目进行展示和分享。老师之间、同学之间,都会相互阅读和了解彼此活动的开展情况,并把自己的感受发表在班级新闻中。通过分享和评论,大家相互借鉴活动中好的经验和方式,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评价反馈
在各班完成活动的展示和交流后,由学校德育部门整体考量活动的开展情况,依据活动部署的要求,对各班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将评价的结果发布在校园网上。
例如,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德育部门设计了“今日我值周”教育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爱学校、爱集体的情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以“今日我值周”主题活动为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促进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活动的开始阶段,学校德育部门在校园网上发布活动方案,各班师生学习方案,对活动进行部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周轮换一个班。班主任作为“值周校长”,对班级值周活动进行整体的设计、安排、指导、监控。学生作为“校长助理”,对所在教学楼各楼层进行课下秩序的整体巡查与管理。
活动整合了综合实践学科、班队会以及美术学科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展前,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进行教育活动的设计与部署,挖掘资源对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前的培训,使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及要求。然后由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师从本学科的角度带领学生研究“如何管理”以及“如何接受管理”。在研究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情况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商讨对策。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认同,从而找到开展值周活动的方法和途径。
在“今日我值周”活动中,从周一到周四,是“校长助理”校园管理体验日,值周班级对所在教学楼的各楼层进行校园秩序的整体巡查与管理。学生通过巡查岗位的轮换,进行管理的体验。每周五为“自我管理”体验日,全校学生在没有值周生巡查和管理的情况下,进行自我管理的体验,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在每个班级值周结束后,都会利用班队会时间,对本周班级教育体验活动进行整体的汇总,包括:学生管理的体验感受、发现的问题、记录的行为规范的优秀班级、纪实性的好人好事等。学生将这些收获和感受纷纷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在本班的班级新闻中。这样,其他班的同学和老师也可以对每周的值周活动进行学习和交流,关注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共享的目的。
二、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日常表现评价
过去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往往比较模糊,老师的评价存在片面性和延时性。而利用校园网中的学生日常表现评价系统,则可以由任一教师在任一时间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这种评价可以记录,可以积累,可以反馈给家长。
学生的日常表现评价包括课上评价和课下评价两部分。课上评价是在每一节课,对每一个孩子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从他们的发言、倾听、习惯、合作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主要从激励的角度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小星星”。而对于孩子在活动中的问题则采取比较温和的“提示”方式,教师也都会采取比较平和的语气来提醒孩子改进某一方面的问题。
同时,系统为每个孩子建立了一个评价数据库,孩子和家长可以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孩子在各门课程中获得的各个评价,了解孩子本身的纵向发展水平。除了课上评价之外,每位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课下评价,老师们可以根据平时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学生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这样,通过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随时对学生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利用班级空间栏目,凝聚集体向心力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建设好班集体的根基,是对每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重要因素。教师们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的班级空间栏目,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打造班级文化,凝聚集体向心力。
班级空间的管理核心是班主任老师,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并围绕着班级的所有活动开展。有记录活动过程的,有撰写活动稿件的,有进行拍照的,有进行信息上传的,大家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任务,各负其责。同学们在活动开展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参与就是一种集体教育。
班级新闻记录和记载着班级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与班集体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网络班级空间的窗口展现出来。班主任老师牢牢抓住它的宣传、教育和导向作用,将班级内的好人好事、同学们良好的习惯、文明的行为、优异的成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发布出来,展现了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面貌,传播了集体文明风尚的正能量。
四、利用博客系统,形成积极的集体舆论
在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学生获得的是最直接的感受,他们是亲身的经历者、体验者。他们把活动的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将其中自己的做法、遇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真实的情感和看法表达出来。其他同学还参与热议,在评论中表达自己相同的或不同的看法。博客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有效载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网络环境的教育功能。
如“今日我值周”是学生们最关注和最盼望参与的体验活动之一。学生以“校长助理”的角色对所在教学楼各楼层、操场进行课下秩序的整体巡查与管理,将记录下的感人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或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措施。学生们真正以小主人的身份在校园里进行着管理。很多学生将自己初为“校长助理”的紧张、兴奋、困惑、烦忧、体会和感悟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中。从孩子们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们在体验活动中,强化了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激发了爱学校、爱集体的情感,不仅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仅是文明的践行者,同时还是文明的倡导者与宣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