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运用融媒体开展思政育人工作的路径

2022-03-16张文博

船舶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院校

张文博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在对传统媒体产生强烈冲击的同时,也重构了媒体格局与受众的阅读习惯。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次年,教育部在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占阵地,充分发挥教育融媒育人功能,把教育融媒体建设和思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种种迹象表明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以融媒体发展为契机,依据自身实际所需加快建构思政育人全新格局,改善现阶段育人效果“感知不深、爱之不切”的困境,有效提升思政育人能力与宣传教育实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高职院校运用融媒体开展思政育人工作的现实依据

1.1 融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融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所处信息环境瞬息万变,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力量对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产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一方面,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成长在网络环境中的新一代大学生不再是单向信息的接受者,虚拟开放的网络空间为学生展现自我主张、表达个性观点提供了途径,面对良莠不齐且海量磅礴的多源信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成为话题的热点、事件的焦点,在多种平台间尽情汲取迎合自我的内容,在悄无声息中构建自我的价值观[1]。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现有的思政育人手段正逐渐丧失主动权与主导权,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需求。传统思政课堂受到教育形式的束缚,在课堂上无法与学生个性化思想产生共鸣。一些高职院校精力打造的媒介育人平台缺少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单方面的思政教育在实际上没能受到学生的青睐,难以持续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引领能力的有效发挥。

1.2 融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媒体融合发展是大环境的战略要求,更是现实所需。尽管建设过程挑战重重,但融合趋势已势不可挡。高职院校若能抓住机遇,借助融媒体发展实现思政教育守正创新,对新时代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影响深远。融媒体发展思维打破了原有媒体“故步自封”“恶性竞争”的弊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优点进行有效整合,具有“资源通融、内容互融、传播共融”的优势[2]。对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而言,是应对信息时代思政教育发展的高效手段,其成效可谓一举多得。在育人载体上,高职院校依据学生媒介使用特点,全力推动校园教育融媒体向纵深发展,可为思政教育扩展优质育人渠道,营造符合学生需求的育人环境。在育人效果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在有形教育之外引入传播性能强、传播效果佳的无形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时、全面的思想引领,助力思政育人方法不过时、育人力度不衰减。

2 高职院校融媒体思政育人工作的发展现状

2.1 媒介发展失衡,优势互补效果欠佳

伴随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新媒体以制作便捷、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宣传教育的重点突破口。各高职院校正以新媒体平台为发力点,积极创建了一系列思政教育产品,却在建设过程中显现出平台发展失衡的现象。首先,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将宣传手段的提升全部聚焦到新媒体平台增量建设,网络思政作品层见叠出、屡见不鲜,但平台的建设没有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个性规划,平台数量的激增未能促成质量的提升,各端口传播优势未能真正发挥,彼此之间没有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受新媒体强劲发展的影响,高职院校原有的传统媒体发展速度严重滞缓,没能抓住时机与新媒体共同提优创新,原本拥有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等传播优势逐步丧失,各类传统主流媒介正在失去育人影响力,甚至逐渐淡出学生视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横向上实现了数量的相加,在深度上未能实现优势的相融。

2.2 教育内容单调,平台建设缺乏原创

现阶段,媒体发展已进入“内容为王”的传播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提升核心仍在于内容的好坏。尤其是原创、独创内容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创造有价值且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才能真正提升传播效果与育人能力。高职院校教育者要清楚思政育人水准的提升,不能只追求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内容的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职校园媒体思政内容的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创作思维也受到局限,传播的内容单调乏味缺少活力。这集中表现在所呈现的内容大多只是照本宣科,将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简单移位至媒体平台进行说教式教育,未能有效利用媒体传播优势弥补课堂教学劣势,媒体平台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自身教育能力难以真正发挥。各别平台的发展缺乏完备的规划,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照猫画虎,将各类媒体中与思政教育有关的内容进行叠加式传播,致使各平台风格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量雷同的内容机械式传播,学生关注积极性不高、参与热情不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引领缺乏实质成效。

2.3 融合机制缺位,育人合力尚未形成

校园融媒体高效发展需要在建设初期就明确发展方向与建设目标,高职院校受自身条件、学生素养等方面的限制,融媒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媒体融合的推动力急需加强。大部分高职院校融合机制尚未建成、融合思路尚不统一,各级、各部所管理的媒体平台多数处于各自为阵、多头管理的环境中[3],相互之间功能重叠、定位模糊,自身的建设水平也体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少平台的建设者媒体融合意识不充分,仍然沿用“小作坊”的工作模式、用传统性的理念运营宣传教育阵地,导致不同载体貌合神离、合而不融,育人力量实力不均、各自为战,既不能形成各级搭配的育人合力,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统一口径与强有力的话语权。教育力量在形式上实现了“有”,在实质效果上仍然“无”。

2.4 建设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严重缺位

校园融媒体思政教育的发展需要打牢各项基础才能实现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融媒体建设中往往陷入人才与专业的两难境遇。一是校园宣传工作人员大多只从事新闻报道类工作,对思政教育、媒体思政化发展缺乏专业性思维与专业性指导,所运营的平台在形式上种类多样、专业性较强,但缺少思政教育建设。二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所掌握的媒体平台又缺少媒体思维与技术支撑,在传播形式上缺少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与应用,平台制作能力不成气候与专业媒体差距过大,内容优势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制约,难以产生广泛影响。在思维层面对时事热点反应滞后,无法及时针对舆情风向进行思想引领与宣传教育。各领域专业人员并未实现通力合作,技术资源与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共享,严重制约了思政育人的交汇发展。

3 融媒体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育人能力的路径

3.1 以精准化建设为导向引导各平台均衡发展

融媒体视域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互相取代和消亡的关系,而是要互为补充、共融发展。高职院校需要正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据不同平台自身传播属性,在精准的规划下完善内部发展规划,引导各类平台、各级平台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认知平台的发展应注重对现有功能的再应用,而不是功能的再发明。尽管新媒体的快捷性、易读性,让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越发追求短小精炼,但传统媒体稳定严谨、深度专业的传播特性依然是思政教育宣传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应从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等方面入手,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精确化、科学化调整,实现两类媒体“一次采集、多种载体、多元传播”的融合效果,同步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推动校园媒体走向均衡发展。

3.2 以大思政为理念拓展融媒体思政教育新格局

融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体传播环境对现有思政教育格局提出了全新要求,传统思政教育内容已无法适应全媒体发展的多方位要求,高职院校利用融媒体开展思政教育需从思维层面立足“大思政”教育模式[4],及时拓宽思路、更新观念,对原有的教育内容进行破旧立新,在传播内容上体现实效性与时效性。其一,在内容形式上不能局限于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广阔的领域,学生接受信息的每个方面都会对思想意识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思政教育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依据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弱、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将教育元素融入到文化建设、生活美学、日常生活等各项领域,利用融媒体打造丰富的思政教育环境,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其二,要在内容生产上突破思想束缚。融媒体环境下,舆论更自由,传播空间更开放,传播者隐秘无形,面对难以掌控的外界舆论环境,思政教育内容不能独善其身、自言自语,应把握时机针对热点话题、新鲜事件,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主动发声,实时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效利用融媒体增强思政教育时效性,营造潜移默化且影响深远的育人环境。

3.3 以创新机制为核心完善融媒体思政育人体系

融媒体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一种理念创新。高职院校融媒体思政育人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下,才能真正实现从形式上的“合”到本质上的“融”。首先,要在宏观层面围绕新做法、新要求制定完整的融合方案,引导各级平台聚众合力,在组织构架上应设置类似中央厨房式的校园融媒体中心,从整体上为校级媒体、院级媒体及其他媒体的互融协作提供便利,推动校园媒体资源共享、发展共融。其次,要强化对各类平台的监督监管,适时评估各平台的内容生产与育人效果,对功能重叠、发展滞缓的平台予以废除整合,加快平台的转型提质。鼓励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思政作品生产,依据新媒体平台“碎片化”浏览习惯,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思政短视频教育形式。建立创意各有所依,功用各有所长的融合分工机制,实现融媒体各平台立体建设,矩阵发展[5]。

3.4 以媒介素养为重点提升融媒体建设实力

融媒体发展不仅对媒介使用者提出了全新要求,在受众层面也需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力与理解能力。面对融媒体环境中变幻莫测的舆论导向,高职院校提升思政育人效果需要双管齐下,同时提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6]。首先,要对校园媒体工作人员结构进行优化改革。组建融媒体思政育人专职教师队伍,聘请专业思政工作者为媒介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对传播内容进行精确把关,保障融媒体思政教育变换的是形式而不是本质。在使用技术层面,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性地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可通过定期邀请专业媒体从业者对校内宣传工作者进行媒体思维、写作能力、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校园传播平台的运营实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媒体资源完善和发展自我。注重培养全体学生正确理解信息的能力,尤其要提升学生群体对负面信息的判断力与免疫力。通过选拔、培养等方式挖掘学生群体宣传教育兼职人员,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政治觉悟,借助学生语境、学生喜好引导广大学生主动接受、积极传播正确信息的素养,从传播、接受两个方面同时提升教育效果。

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难逐步加深,既要面对形式上的新变化,又要在内容上符合学生所需。全新的媒体融合发展思维,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媒体教育路径。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整合校园媒体力量,建设校园融媒体育人长效机制,在新时期牢牢把握主流思想阵地,助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