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16

船舶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师傅实训

焦 勇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2014 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4〕9号),2015 年遴选首批165 家试点单位,2017 年公布遴选第二批203 家试点单位,2018 年遴选194 家试点单位。可以看出教育部对现代学徒制的重视程度和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殷切希望,各省市也纷纷布置多批次的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由试点走向成熟。2019 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19〕12 号),标志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巨大成功,试点经验在全国职业院校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成为最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1]。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的实施路径

李克强总理做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指示以后,众多学校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岗位用工需求,根据岗位需求校企共同招生(招工),然后针对这些员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毕业生考核合格后到招生(招工) 企业的对应岗位上工作[2]。这样做的优点是学校与用人企业合为一体,培训对象、培训目标明确,共同开展招生、培养、使用工作。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有的放矢,学生入学就是入职,知道干什么、学什么、向谁学,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加强,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施后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能够做到教学与岗位的零对接。

1.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在各试点单位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仍有很多共性,通常做法如下[3]:

1) 校企双元发力,成立现代学徒制管理机构——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与以往的合作不同,没有主次之分,双方共同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步调和谐地完成工作。

2) 明确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制订招工标准和招工计划。这项工作由企业主导,相当于企业向合作委员会发出明确订单,企业岗位是现实存在的,用人计划和用人标准出自人力资源部门。按岗位要求招生(招工),能够极大满足企业需求,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

3) 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招生(招工)。招生工作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环节,不仅由学校通过分数线考察学生的功底,更要按照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要求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满足入学条件的学生也能满足用工要求,为“零对接”创造条件。

4) 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考核标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培养满足固定企业固定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也不再单纯出自学校或专业系部,而是由管理委员会专门制订。

5) 专业院系与企业组成“教师+师傅”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师傅是标准、是楷模,因此要选择具有岗位技能专长、工匠精神突出的能工巧匠任师傅。除了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还要对其进行基本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要选择优秀教师组建教学团队。

6) 专业院系建设实训场所和实训体系。在模式实施过程中,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岗位技能不再是泛指,而是具有明确的指向。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变化,必然对实训条件和实训形式提出新的要求,也必然会形成新的实训体系。

7) 教学团队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满足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资源应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一是量大,能够满足需要;二是碎片化,使用方便;三是形式创新,如工作手册式教材或学材,起到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

8) 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考核、录用员工。学生入学已经入职,但学习期满后,不能直接上岗,由企业方面考核使用。

1.3 出现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解决企业现实问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实施过程中在操作层面上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现代学徒制针对企业岗位需求,招生(招工)、培养学生,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的岗位发生变化。企业岗位设置由技术、工艺、产品多因素决定,只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一般培养周期为3 年,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3 年后的岗位技能、岗位本身甚至企业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二是培养的学生没有达到要求。因为岗位指向性明显,学生很难短时间从事其他工作,企业招工用人也受到影响。从这两方面看,如果现代学徒制做法固化,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适应职业的“变化”是一个大问题[4]。

第二,现代学徒制采用“双导师”制,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双元培养学生,立意十分美好,但操作起来困难。分析教学团队结构会发现,企业师傅对职业技能培养具有决定性意义,师傅的水平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天花板,针对岗位选择的师傅自身能力限制了所培养学生达到的高度。

2 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1 新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为了解决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细节入手,寻找解决问题办法,引入职业仓、技能池理念,并将新型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在实施的各个步骤改进创新,提出了新形势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案,简称新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新现代学徒制与原现代学徒制相比,“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全过程建立在互联网之上,教学实训以线上为主、现场为辅,创新了混合教学的应用;师傅是一个集体,是相关技能的高手之合,徒弟学习各个师傅的“高招”,学成后高于师傅,就业后能够促进企业发展;职业仓是模式实施的起点,技能池与职业仓对应,研究推广岗位技能是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学徒培养围绕职业能力展开[5]。

2.2 新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2.2.1 培养对象不同于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培养某企业需要的学生(新工人),新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某岗位能力的学生,岗位能力来自企业所在行业的动态职业仓和技能池,学生形成能力后,企业择优录取。培养对象不同,教学内容自然不同。

2.2.2 培养目标不同于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是培养某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满足固定企业的用工需求,新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行业岗位能力的潜在工人,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方案自然不同。

2.2.3 教学团队构成不同于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由企业岗位能手作为师傅,培养像自己一样的能工巧匠。新现代学徒制针对技能选择师傅,形成能力需掌握多种技能,每种技能需要一个师傅,企业师傅由团队组成,培养出的徒弟高于师傅。师傅不同,徒弟水平自然不同。

2.2.4 教学模式不同于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多数采用手把手的教学模式,现场教学为主。新现代学徒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采用“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为主,现场教学协同。教学模式不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方式自然不同。

2.3 新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路径

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学历教育和终身培训,实施时以动态的行业职业仓为基础,从岗位技能分析出发,以岗位能力及岗位技能发展和创新为培养目标,着力于教学团队建设,发挥了原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所有优点,在方式、方法和效果上与原现代学徒制都有较大区别。

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做的改进版,新现代学徒制充分利用了职业分析法和新型信息技术,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标准,不仅能满足企业岗位用工需求,而且能在实施过程中提高技术技能,从而促进行业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师傅实训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