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6吴银花
吴银花
刍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吴银花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墩中学,福建南平353000)
近年来,“中国梦”成为国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而要想梦想成真,教育强国便是基础。因此,如何抓好教育,如何提升教育的质量,用什么方法提升成为重中之重。而本文刍议的问题导学教学法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问题导学教学法在各个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数学学科中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初中是学生们学习思维能力形成的阶段,在此阶段合理地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将会大大扩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使其终生受益。因此,本文将阐述问题导学法的意义以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关策略。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问题导学法在近年来的教学模式中越来越流行,因为它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上课的效率和学生们听课的效率,也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问题导学教学法由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带着学生们逐步思考问题,在这里,老师仅作为提出者和解答者,思考过程则由学生们自己完成。这将提高学生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一、问题导学法概述
简而言之,问题导学法是让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独立回答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提出问题——独立学习——拓展探究——老师指点——训练提升——应用模拟。问题导学教学法旨在使用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而达到初中学生可以自主获得知识的目的。这种流行的教学方法存在导引性、多维规划性等特征,与课程改革要求相符合,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现实意义来说,问题导学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真正实施,数学老师应在充分了解与掌握问题导学教学法特征、要求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设计与提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自主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问题分析与解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数学老师还应提高对所提问题的重视,确保问题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营造良好的情景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实施多元化评价,鼓励学生自主评价,使他们对自身掌握知识与学习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改变了一味地只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们听不听随心的现状,大大提高了学生们整体的听课效率。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意义
(一)各有所展
问题导学法能让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当学生们参与在课堂之中,才可以提高自身学习思维能力,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在问题导学中,学生们针对问题思考,由浅入深,发挥自己的所长,进而提高课堂效果。
(二)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精华
问题导学教学法在传统的启发性教学上,既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又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精神,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老师的教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变“带着知识走近学生”为“学生自己走进知识”。
(三)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问题导学教学法里面强调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老师死板地讲,而当代青年缺少的正是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目标。
(四)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必要性
问题导学教学法,使得学生们从“学会了”到“会学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里面,老师往往在讲台上独自讲授,学生们在讲台下听,没有一丝的互动性。这样不仅教学效果不显著,也降低了老师的讲课热情和学生们的听课热情。
这样没有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往往就是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要求做什么,学生们就做什么,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这样可能发生同一类型的题目老师讲了一道,要学生们做另外一道同类型的题目,可能就已经束手无策。这样教学效果显然十分低下。而问题导学教学法便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老师们带着问题,让学生们独自思考,进行作答。学生们在与老师的不断互动中,不断解析问题的本源。当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候,便可迎刃而解。因此在实际中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五)实施问题导学法的效果
问题导学教学法让学生们独立思考,老师参与互动,整个课堂氛围都是活跃积极向上的。实施问题导学法不仅使老师更加轻松,也大幅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讲得多,练得少”到“练得多,讲得少”,这是质的改变。课堂氛围得到了活跃,学生们的听课效率也自然会大幅度提高。不仅平时成绩会有所提高,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提问是问题导学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的重要一环。老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这就需要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这样老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可以更好地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集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图形的初步知识》这一章节内容分为几何图形、线的知识与比较、角的知识与比较等,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对几何图形、线、角等知识有大概的印象。上课开始,老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我们认识的几何图形有哪些?学生们知道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区别吗?哪些可以比较大小?我们又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如何进行两个角的比较?”学生因为在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预习,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可以迅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同时准确地找到自己不会的知识,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集中精神,认真学习。学生的有效预习和老师的有效提问,能为问题导学教学法创造情境,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
老师在问题导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加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如,当讲解“因式分解”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学生在预习的情况下对“因式分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各个小组通过教材互相探究因式分解的概念、提取公因式的方法以及用乘法公式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在小组成员进行激烈的讨论后,派出各自小组代表进行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各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之后,最后老师进行评判和总结,这样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印象将十分深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问题导学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性。
(三)加强数学分层训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问题导学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到指导的作用,再加上有效的课堂训练,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节的内容时,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老师也应当在讲解过后加入分层训练。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接受能力强以及接受能力较弱两个部分。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应当在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加入不等式组的学习;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应当让学生在理解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后,多加些课后练习,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在问题导学教学法中加入分层训练能够让不同情况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掌握不同的知识,按照自己的发展情况进行学习。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学科中使用的策略方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起学习兴趣
相对于传统呆板的、纯理论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法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之中,使学生们带着兴趣学习。问题导学教学法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由于问题背景的新颖,学生们将有着极大兴趣思考这个问题。而这种思考过程,则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当学习“解方程”的时候,老师设置了“鸡兔同笼”的小情景,由于鸡、兔腿数的不同,可以列出方程组。假设单单地只讲怎么解纯代数的方程组,也许学生们靠着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解。但他们会一直存在一个疑惑,“我解这个干嘛?有什么用?仅仅是为了得分吗?”当老师代入实际情景的时候,学生们会懂得怎么运用数学,当他们再碰到这类的情景时,他们将情不自禁地想解决这个问题,不经意间学生们又在学习了,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将会空前的提升。
(二)借助问题引导,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数学,老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教学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经历对知识展开探究。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也对数学知识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你学习定理公式时候,你的老师要是能用现实中的实例形象地描述定理的公式,你是不是更有兴趣学习,是不是也更容易学懂。”例如,在学几何的时候老师拿来了一个具体的空间几何体,正方体、长方体等等,这样学生脑海里瞬间就记住了这些图形,以后做相关题目的时候也可以瞬间记起来。这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就能全部调动,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三)利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展开深度学习
问题导学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层层递进设计问题,这将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有些老师就是照着书本念或者照着PPT讲,这样学生将会产生厌倦情绪和视觉疲劳,也会磨灭学生们的好奇心。但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里老师们带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由浅入深,逐层递进,这样学生根据前一步的思维,能够更好地突破自己不擅长的题目。当不再局限于书本,学生们也乐于知道一些新的事物,激发出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不断地向更深处探究时,老师也更容易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共同思考,不断探究正是新时代青年必须具备的能力。当学生们进入更高学府进行学习时,也许以往的知识不会再用到,但这种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将会一直伴随,并受益终身。
(四)尊重学生差异,设计有效问题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尊崇的教育模式。不同的学生因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经历不同,他们喜爱的厌恶的都会大不一样,也许有的问题有些学生感兴趣,乐于去答,但有些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不乐于去回答问题,那么这就失去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引导和激发效果。
例如,在学习游泳池出水问题的时候,有些学生因为有过游泳经历,所有的问题背景十分熟悉,当老师说问题的时候,感兴趣的学生也能说出些什么,自然将有兴趣解决那些问题。但对于那些没有游泳经历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很难理解题目的背景。当这些题目使学生连理解起来都费劲,又怎么谈解决这个题目呢?
因此,在问题导学教学法里面,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设计一个学生们都显然易懂的背景,既要贴近生活有趣,又得让学生们都能理解。
只有做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设计有效的问题,或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背景。那么问题导学教学法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
如果一直设计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得问题导学教学法的作用全无,也将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当有的学生会解题的时候,而有的学生却也许连题目都看不懂,这时候也许并不是学生自己知识的储备原因,而是由于其身处环境的种种原因,导致背景含义完全无法理解。这将会大幅度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从而影响后续的学习过程。
在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里面,老师需要尊重学生们的差异化,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也许这将会增加老师的工作时间,但在上课时,老师也将收获更好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本文分析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意义及应用策略,旨在阐述当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老师科学合理地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在逐梦的新时代,教育强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抓好教育事业刻不容缓。在教育的过程里,老师的引导和陪伴至关重要。老师科学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有着巨大提升,也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一剂有力的定心针。
[1] 韩方廷.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54-56.
[2] 杨高发.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08):344-345.
[3] 顾慧玲.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才智,2018(09):34+36.
[4] 林志强.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249-250.
[5] 李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14-315
B027
A
1002-7661(2022)03-01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