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2022-03-16李小宁

读写算(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新课改教学方法

李小宁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李小宁

(庄浪县卧龙镇白堡小学,甘肃平凉744600)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落地实施,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理念已然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理念正在获得逐步更新。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结合新形势的要求进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的发展,最大程度地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本文对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以期能够最大程度地推动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形势;农村小学;教学方法;创新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农村教育的师资投入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对农村小学的管理期望不断增加。而作为农村小学的学校及教师,在这些相关因素的推动下,为了更好地做好小学教育,不断提升小学教学质量,急需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实际,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相关需求,不断提升农村小学学生的素质与水平。

一、小学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所谓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经常使用的一种稳定的、完整的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操作策略模式。严格地说,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模式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只有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相对应,与教育模式相配套,才能够达到相应教育模式下的最终目标。

从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尽管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但是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存在,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师资方面更是如此,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要普遍低于城市。具体而言,这种落后主要表现在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客观地说,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新颖,不仅仅直接决定了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而且也直接决定着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水平。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只有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以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为教学宗旨,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及时地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期盼与需求。

教学方法连接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将教育理论付诸教育实践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循序渐进、目的明确地进行教学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新形势下,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农村小学教学才能够最终实现预期目标。

二、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尽管从形式上来看,新课改在农村已经基本得到落实,素质教育的各种模式也基本得到了确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是因为农村小学及教师对新形势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对新课改要求的素质教育认识不清,概念模糊。无论是农村小学校的管理层,还是农村小学教师,实质上都是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口号看待,对于素质教育的真正概念和含义实际上并不太清楚。

就农村小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来看,大部分还停留于应试层面,突出表现为对小学生的教学基本上靠的是书山题海,对小学生知识的灌输仍然以“填鸭式”为主。同时,由于对新课改提出素质教育理解的局限性,农村小学教师对于“素质”两个字的理解过于简单,甚至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就是要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等等。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新课标虽然已经得到了贯彻执行,但是就效果来说,与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从教师的思想认识中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小学教师执行的素质教育,其实不过是应试教育下的一种延伸,由此也注定了即使在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围绕应试教育而展开的,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所以说,在目前的教学方法下,根本无法彻底实现新形势的目标与要求。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小学生的群体特征,大多是以课本为基础,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小学课本的知识有很多是农村学生接触不到的,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对动物的描述,很多动物农村小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很懵懂,不能完全地掌握这些动物的特征与特性。

同时,从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以课堂为主,对学生进行撒网式的教学。这种方法对于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尚可,而对于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来说,很容易会由于自身劣势而在班级掉队。由此也会造成这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各种能力的提升困难,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三)“以教为本”的教学方法仍是主流

新形势下,由于新课标的确立,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长期习惯于“以教为本”的教学方法,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农村社会及家庭的认知存在错误,大部分教育部门和家长仍以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衡量教师教学的优劣,最终造成了在农村小学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上仍然是“以教为本”。

就现有的环境而言,无论家长、学校还是教师,都对“以教为本”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成果”给予了承认,这也给农村小学教师施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但是从长远来看,相比“以教为本”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这也是新课改之所以要求农村小学教师推行“以人为本”教学方法的重要原因。

(四)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新形势下,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涵盖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方面。比如就思维方式而言,农村小学教师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创新理念;就教学能力而言,要求农村小学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教学手段而言,教师应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展开教学,并具备科学探究精神。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特别深,农村小学教师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快速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特别是某些年龄比较大的农村小学教师,甚至因为压力过重而萌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此类现象的存在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三、新形势下推动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实施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对农村小学生的培养要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创新,比如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能力。具体来说,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就是要对以前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让学生不再以课堂为中心背题、写题,要切实地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讲学互补的新学习格局。

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日常生活的“情景”,通过情景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既提高学习兴趣、领悟生活真谛,又实实在在地学习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打造“购物情景”教学,让小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排队等候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购物情景”,让小学生也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锻炼他们日常生活的能力。再比如教师也可以通过打造“家务情景”教学,让小学生通过家务劳动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同时也让他们经过亲身经历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增加对父母的感情和理解。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首先,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的阅历比较少。比如由于大部分农村没有图书馆、科技馆、动物园等设施,导致了一部分农村小学生对科技、动物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所以在有关这部分的教学中,小学教师要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重点从培养小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入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不断提升思考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松鼠》这篇课文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并没有真正见过松鼠,所以教师就应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描绘松鼠的过程中通过边表述边绘画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通过观看、思考、认真听讲,对松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达到实施因材施教的目的。

其次,即使对于农村的小学生,哪怕是一个班级的小学生,也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方针。因为不同学生之间必然会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差;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有的学生想象力匮乏。所以,对于理解能力落后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放在过程的详细分析上,通过详细的梳理,揭示过程中各个事项的发生规律,让学生理解各个事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对于想象力匮乏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放到引导他们的想象方面,通过引导增强他们的想象能力。

最后,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小学生的特征进行分组,进行针对性教学,比如可以将理解能力强想象力差的同学编成一组,重点提升他们的想象力。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以人为本”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树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大部分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农村的小学生找到学习知识的自信,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增长。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抛弃传统的“以教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要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农村小学教师要紧紧结合新课改,彻底跳出“以教为本”教学方法的束缚,把推行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作自身教学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

毫无疑问地说,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无论对农村小学的学校还是对于小学教师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也注定了农村小学教师“以人为本”教学方法推行的长期性。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看,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人为本”教学方法,使新的、科学的教学环境逐步在农村得以确立,使新的教学管理思想慢慢地扎根于教师及家长心中,让全校教职工以此先进思想为依据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由于新形势下,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教学方式均需以学生为核心,且需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实施农村小学教学方式创新时,学校除了充分地对学生学习的核心地位进行关注外,还需公平地对待所有教师,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才能得以有序确立。

(四)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其教学方法创新,并对学校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教学改革及时代发展中也都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所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我国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教师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所以,首先农村小学应选派优秀教师去高一级学府深造,提高其专业素养;其次,农村小学要创建切实可行的薪酬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及自学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农村小学要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

四、结语

新形势下新课改的落实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给予农村教学关注的日渐增多,借助农村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必将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提升小学办学的整体质量,在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下,通过注重教学效果,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创造条件。

[1] 翟耀.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J].甘肃教育,2018(11):22-23.

[2] 莫丽梅.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21-22.

[3] 沈启艳.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研究[J].读与写,2017(18):16-17.

[4] 莫莉琼.浅谈新课改下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4).

[5] 李宁.小学英语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3).

[6] 陆春英.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J].华夏教师,2020(10).

[7] 何敬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

[8] 黄转珍.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A].2021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1.

[9] 肖兴玲.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10] 周琴.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实施路径中的反思[J].林区教学,2017(05).

G622

A

1002-7661(2022)03-0010-03

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立项课题: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新课改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