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模式的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以“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为例
2022-03-16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实验幼儿园郑茵茵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实验幼儿园 郑茵茵
幼儿园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引领教师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开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园本教研,在真实、有效的教研实践中,扎实、稳步地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以“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为例,分享我们在PBL教研活动中的思路、做法。
一、问题的提出
开学伊始,幼儿园给各班级购置了很多游戏材料,可没过多久,我们在检查时却发现在游戏材料的收纳上存在收纳分区分类不清晰、收纳标签标识不明晰、收纳方法方式不适宜、收纳材料用具没更新等诸多问题。我们还发现多数班级游戏材料的摆放及收纳基本上是教师、保育员和值日生的事,与大部分幼儿无关;收纳管理只限于游戏结束后的收拾整理,而小班幼儿的游戏材料收拾整理则大多由教师、保育员包办;游戏材料的收纳整理方式及摆放位置基本由教师说了算;幼儿没有养成好的收纳管理习惯,导致有时候教师需要加班整理游戏材料……
发现问题后,我们对以上收纳惯常现象做了归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教师没有意识到应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对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包办过多,导致幼儿游离在收纳管理工作之外;第二,教师简单地把收拾游戏材料等同于收纳管理,缺乏科学的收纳管理的思路、方法,导致收纳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不精细;第三,教师缺乏让幼儿参与收纳管理的策略,不知道如何在收纳管理中落实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看似不影响大局,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幼儿园的园风和员工的工作态度。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各类游戏材料会越来越多,但当材料的投放与收纳管理混乱无序时,不仅影响了幼儿取放材料、降低了游戏质量,更会在无形中浪费教师的时间。由此可见,杂乱无章的材料收纳是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绊脚石,只有增强教师及幼儿收纳管理游戏材料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相关技能,才能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二、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即课题。经过讨论,幼儿园打算开展以“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为主题的PBL模式教研活动,希望通过自下而上的教研,让教师明确游戏材料收纳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工作实践中掌握合理收纳游戏材料的技巧和方法,促进教师及幼儿养成良好的、注重细节的收纳整理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PBL模式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建构灵活的知识体系,发展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型教师。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要点
(一)提炼梳理,重新表述问题
关于游戏材料收纳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已经梳理出了教师“没有意识到应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收纳管理”“缺乏科学的收纳管理的思路、方法”“缺乏让幼儿参与收纳管理的策略”三个问题。若将三个问题都作为教研主题,时间、精力上不允许。我们经过认真分析,认为“缺乏科学的收纳管理的思路、方法”这个问题,可通过让教师查看一些直观的收纳管理图片、范例及查找文献资料得到解决;至于“没有意识到应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缺乏让幼儿参与收纳管理的策略”这两个问题可以合二为一,直接表述为“如何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相比之下,这个问题是我园教师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真问题、好问题。在推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当下,落实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也是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所以我们把“如何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定位为本次教研的核心问题。我们期望通过PBL模式教研活动,让教师在观念上转变——收纳管理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更应该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的职责所在;在理念上领会——收纳不是任务,是生活的需要,是幼儿园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方法上掌握——教师与幼儿应学会收纳的技巧;在行动上支持——让幼儿成为游戏材料收纳管理的主人,师幼合力,共同做好、做实收纳管理。
(二)剖析问题,制订行动计划
找到了问题,紧接着我们先尝试通过教研组的集体研讨,对“如何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讨了四个小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要解决“如何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的问题,我们必须获取哪些信息?如何制订行动计划?
经过教师热烈的讨论,我们明确了以下内容。
第一,我们已知的、现有的:(1)收纳管理既是学问也是艺术。幼儿期是整理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可以通过收纳管理学到很多知识、本领,提升生活的技能,培养良好的习惯。(2)设置值日生或小组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现有的)。(3)已掌握一些关于游戏材料收纳的技巧、方法,并明确收纳管理必须为幼儿取放材料提供方便,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多维空间。
第二,我们未知的内容:教师在材料收纳管理时要注意的原则、策略是什么?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材料收纳管理的手段、策略有哪些?
第三,要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我们必须获得的信息和支持:(1)既科学又方便幼儿取放游戏材料的收纳整理图片——能够一目了然地进行学习、借鉴。(2)收纳管理材料要注意的原则、策略——通过检索、归纳相关文献资料获得。(3)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收纳管理的手段、途径——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获得。
第四,制订行动计划:(1)在教师外出观摩幼儿园的照片中筛选所需要的有关收纳整理的资料。(2)对资料做梳理、分析。(3)检索有关教师材料投放要注意的原则、策略以及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收纳管理的理念、方法的文献资料。(4)筛选、梳理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内容。
(三)收集信息,探究解决策略
随后,教研组长进行任务分工:A组教师梳理、归纳幼儿园优质收纳整理的照片,B组教师查找有关教师材料收纳管理的原则、策略的文献,C组教师查找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收纳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大家分头行动,各自查找资料,梳理、归纳,并在第二轮教研活动中进行分享。
A组教师代表:我们从这两年到优质幼儿园观摩学习的照片中筛选了20多张收纳整理做得很好的照片。经过对照片的分析、梳理,我们发现了几个共性的、方便幼儿收纳管理的规律。一是要将材料分区分类,根据材料的属性、使用领域进行分区分类摆放,用货架呈现;二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幼儿能懂的方式进行标记,如用实物照片或者颜色进行标记;三是按材料特性合理收纳,如跳绳的绳子缠绕好后放在PVC管材做成的收纳圆筒中;四是要考虑幼儿取放方便;五是要注重美感,比如在美工区里可将纸按彩虹色排列,呈现秩序感、美感。
B组教师代表:我查找的是章娟撰写的《幼儿园美术坊创建中的材料收纳管理》,其中的收纳理念可归纳为“聚焦一个中心——幼儿的生活;关注一条主脉——幼儿的自主;挖掘一种价值——幼儿的体验”。这几点都是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理解后在教育实践之中落实的。
C组教师代表1:我们文献组查找到了陈丽丽撰写的《“收纳小达人” ——提升中班幼儿自主整理能力的策略研究》。这篇文章传递了幼儿为本的理念,非常符合现在的课改方向,里面讲到用“三常管理”的方式让幼儿参与收纳管理。第一,“常整顿”,即在幼儿参与、体验自主整理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调整,促进幼儿自主整理习惯的形成。第二,“常参与”,即用色标管理让幼儿积极参与整理的过程,激发幼儿自主整理的欲望。第三,“常梳理”,即重在巩固幼儿自主整理习惯,指导幼儿养成持久有效的习惯。
C组教师代表2:我找到的是邵维琴撰写的《小收纳,大天地——幼儿园美工区材料的收纳管理》。文章传递给我们的理念就是收纳不是任务,是生活,是幼儿园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研组长:从大家的分享中,我们吸收了一些对我们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我试着从教育理念、手段策略两个方面梳理。在教育理念上,第一,教师要有把收纳融入幼儿一日生活、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理念,要让幼儿参与日常玩具材料的收纳管理,让他们有做收纳的主人的意识;第二,以幼儿为本,用幼儿能理解、感兴趣、能做到、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收纳设计。在手段策略上,第一,让幼儿参与收纳的位置、办法的讨论及规则制订与标签制作,放手让幼儿自主收纳;第二,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第三,经常提醒幼儿并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评价收纳,强化幼儿的规范收纳意识和行为。
(四)实践检验,反思问题解决
为了验证梳理出的结论是否可行有效,我们要求教师运用在PBL模式教研中梳理出的理念、手段去改革本班的收纳管理工作。两周以后,我们在下班检查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很多看得见的变化。第一,收纳分区分类很清晰。“材料超市”里的材料按属性、用途分门别类地摆放,一目了然;美工区里的水彩笔、油画棒按颜色分层分类放置。第二,取放动线逐渐合理。美工区的剪刀、透明胶、胶棒等常用材料固定放置在桌子中间的木架里,幼儿不用跑来跑去地拿材料,使用方便。第三,标签标识明晰。托盘内的材料和橱柜上的材料标识一致,取放时幼儿只要看标识就能进行一一对应,每种材料都有自己固定的“家”。第四,收纳方法适宜。编织区里的线绳用竹竿穿起,用多少剪多少。第五,材料用具及时更新。教师随时关注材料的整体情况,用完的材料及时填补,对不常用的材料及时整理、调整,将空出的收纳位置留给幼儿放他们更感兴趣的新材料,收纳空间常换常新。第六,容器篮筐摆放有序。区角中添置了各种不同材质、不同款式的丰富多元的收纳篮筐,有摆放的,有悬挂的,开放的收纳形式既让物品有序,又让空间合理。第七,容器用具创意革新。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用具经过奇思妙想、重新组装,摇身一变,成为方便使用的收纳容器。
除了材料收纳整理上的改变,我们还发现了幼儿参与收纳管理方面的惊喜:第一,班级里有了幼儿自己设计的区角地图,区角的设置位置不再是教师说了算,幼儿有了话语权和主动权。第二,以往游戏材料是随便摆放的,现在幼儿给它们设计了数字标签,收纳材料时材料与托盘上、橱柜上的数字要相同,而且颜色还要一致。第三,针对美工区的木格架上放什么,幼儿做了讨论。他们觉得剪刀、彩笔、超轻黏土、泥塑工具、透明胶、双面胶都是他们在美工区里经常使用的材料,所以应该放在台面上;用来折纸、剪纸的彩色纸放了一段时间就受潮了,所以不能放在外面,得用一个小抽屉装起来,贴上小标签,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第四,游戏结束后,幼儿能按标记归还材料。班上还多了几个监督员,有了他们的监督,大家更自觉了。
紧接着,我们在全园性的教研活动中选取几位教师代表对本班收纳改革情况分别进行了十分钟左右的分享。分享结束后,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围绕评价、提问、借鉴、改进四个方面进行研讨。
评价:评价该组探究的成果——本轮教研所得的结论有没有价值。
提问:对该组有关幼儿参与游戏材料收纳管理的尝试,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借鉴:讨论该结论在工作中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改进:讨论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
这样的分享交流,加深了教师对结论的认识,并内化了对结论的理解。
(五)归纳总结,评价教研表现
为了解PBL模式教研活动的效果如何,在本次教研活动的评价环节,我们借用了《海森高游戏材料存放自查表》,让教师在PBL模式教研前和教研后分别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通过对比、分析前期自查表和后期自查表的答案,了解PBL模式教研对解决本次实践问题的成效如何。
另外,我们还抽取了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你觉得本次幼儿园组织的PBL模式教研活动有助于解决工作中(关于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的问题吗?你有收获吗?本轮教研与以往的教研有什么不同?这次教研活动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联系本次教研所取得的效果,结合教师的工作实践,我们借助网络教研的方式,统一时段,让全体教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长篇大论不嫌多,三言两语不嫌少。
最后,我们从教研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梳理、总结本轮教研活动的收获。第一,转变了教师主导、幼儿被动接受的收纳管理现状,将收纳的自主权还给了幼儿,践行了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领会了收纳即生活的课程观。第二,培养了幼儿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生活习惯。第三,增强了教师、幼儿的收纳意识和能力,让收纳整理充满创意和美感,让收纳过程洋溢幸福和快乐。第四,提升了幼儿园班级游戏环境创设的艺术美感,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成了班级的新亮点。
在收获惊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新的问题:随着大班幼儿参与收纳管理的不断深入,如何引导幼儿做好户外活动材料的收纳管理成了新的议题,于是,下一轮PBL模式教研又将围绕新的问题逐渐展开……
四、效果与认识
(一)取得的效果
基于PBL模式的教研活动有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凸显了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教研气氛更加活跃;让教师在小组探究中体验到完成任务与相互学习的双赢。
(二)反思与理性认识
结合我们的实践经历,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基于PBL模式的教研活动用时较长,需开展系列教研活动,这对教研组织者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如何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纳管理”这个教研议题的实施效果涉及习惯养成,因此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周期,在短时间内容易反复,难以看出明显成效;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教师遴选有价值的、能解决核心问题的文章的能力较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聚焦核心问题进行研讨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容易跑题;教师阅读文献后对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提取、梳理、归纳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把所学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薄弱,从知到行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于PBL模式的教研活动是我园围绕幼儿园保教工作存在的真问题所进行的教研活动,它转变了传统教研活动自上而下的惯性思维,把教师推到了教研活动的前台,把教研活动变成了让教师相互合作及共同寻找、探究、解决、反思问题的全过程。PBL模式教研活动的结果让问题得以解决,而经历这样过程的教师则在专业成长上有了真收获和真发展,这些恰恰是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