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户外混龄角色游戏实施策略

2022-03-16叶雅园

读写算(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叶雅园

幼儿园户外混龄角色游戏实施策略

叶雅园

(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幼儿园,福建厦门361100)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不同群体的活动中去。户外混龄游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儿童之间的年龄限制,通过利用户外这个更广阔的活动空间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增进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交流,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革新模式。本文在探索户外混龄游戏价值的基础上,从游戏条件的创设、教师的指导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游戏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幼儿园;户外角色游戏;混龄;户外混龄游戏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首次提出混龄教育理念,她认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之间的交往可以扩大幼儿彼此的交往空间,有助于促进幼儿交往技能的掌握、交往态度的把握、亲社会行为及健康个性的形成。在2012年我国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强调,教师应为不同幼儿提供更多参加活动和游戏的机会,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同时,还应打破传统观念,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不同群体的活动中去。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其打破了幼儿年龄和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年龄的幼儿得以共同进行集体活动,让他们在更广阔的户外环境中自主选择游戏主题、游戏角色、游戏同伴和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从而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同和采用。因此,本研究基于《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视角选取幼儿园户外混龄角色游戏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价值

户外混龄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于传统的按年龄分班进行的室内游戏活动,它将户外角色游戏与幼儿混龄游戏两种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接近真实的社交环境中开展游戏,融合了户外角色游戏与幼儿混龄游戏的特性和优点,还能让户外混龄角色游戏在融合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独特的价值。

(一)将幼儿的游戏场地从室内扩展到室外

户外角色游戏将幼儿的游戏场地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不仅保障幼儿拥有更充足的游戏空间,并使得幼儿的游戏环境更加贴近大自然,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相较于室内游戏环境而言,户外角色游戏环境更加丰富多变,充满一定的诱惑和刺激,对于精力充沛的幼儿来说,到广阔的户外活动空间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自由和快乐。

(二)打破了按年龄进行分班的限制

混龄角色游戏打破了按年龄进行分班的限制,使大、中、小班的幼儿得以突破班级束缚,共同参加混龄角色游戏活动。幼儿在混龄角色游戏中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挑选游戏材料、玩伴、内容,从而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在认知水平、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方面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相处,每个幼儿接触到了更丰富和复杂的人际交往对象,有机会体验着不同的人际交往经历,相对于单一的同年龄阶段幼儿,他们可以从这些丰富的人际交往对象身上和人际交往经历中学习到更多积极的经验。比如,幼儿在混龄角色游戏中和不同年龄的玩伴发生思维碰撞,进而使幼儿得以培养更具社会化的交际行为,典型的一种现象就是年纪大的幼儿和年纪小的幼儿在一起的时候,年纪大的幼儿可能就会照顾年纪小的幼儿,耐心为年纪小的幼儿提供榜样示范,年纪小的幼儿可能也倾向于向年纪大的幼儿虚心求教、咨询,以期获得年纪大幼儿的指示和帮助。

二、幼儿园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实施策略

如前所述,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本文试着从游戏条件的创设、教师的指导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为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幼儿参与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时间必须得到充分的保证,才可以通过游戏体验到和不同年龄幼儿共同玩耍的快乐,教师也才可以全面把握幼儿的真实状况并及时进行指导,从而真正实现户外混龄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意义。因此,这就要求幼儿园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时间,不仅要规划出专门的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时间,还要保证这个游戏时间是足够的、充分的。幼儿园最好能够固定一周里的某个时间段或者某周时间段作为全园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固定时间段,每次也必须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游戏时间,使幼儿得以通过游戏得到锻炼。一方面,幼儿园应严格遵守《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每日必须为幼儿提供不小于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有的幼儿园把每周五上午10∶00-11∶00作为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时间,也有幼儿园把这个活动安排在某天的下午,具体每个幼儿园要根据自己所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定。

(二)为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保障

游戏条件的创设除了时间外,还包含空间因素,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有序开展需要开放、多元的空间,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重视对游戏环境的设计,进而为幼儿参加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保障,使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对幼儿园户外整体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统筹,进而为幼儿参加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区域,保障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教师可以在整合玩沙区、玩水区、攀爬区、平地、自然区和中大型户外运动设备区的基础上,参考幼儿人数,按照区域活动的布置原则规划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区域划分及大小,尽量给幼儿提供广阔但又科学合理的户外游戏场地。

(三)为户外混龄角色游戏设计游戏活动模式

幼儿园幼儿之间年龄差距较小,但在身心特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混龄角色游戏时,必须注意梳理不同年龄幼儿的独特心理和共同特点,充分尊重幼儿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科学设计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模式,进而使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参加以“医院”为主题的混龄角色游戏,但是如果教师没有认真把握幼儿心理特点的话,不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中班幼儿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户外混龄角色游戏过程中只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信息,不懂得如何进行角色分配,甚至会在角色分配时发生争吵,影响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而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已经初步知道在户外混龄角色游戏中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他们厌倦一成不变的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模式。对此,教师可以创新传统的“医院”混龄角色游戏,通过大班幼儿“以大带小”“榜样引领”中班幼儿开展混龄角色游戏,大班幼儿带领中班幼儿学习自律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大班幼儿形成良好的责任心,而且还可以带领中班幼儿顺利开展混龄角色游戏,进而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四)为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投放科学合理的游戏材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再强调: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帮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更优质的经验,并且还要为他们提供必要且合理的游戏材料,从而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应的游戏材料进行支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此外,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幼儿与游戏材料互动的过程,游戏材料会影响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和游戏活动效果。因此,选择并投放科学的游戏材料是组织、开展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重视游戏材料的数量。幼儿园户外混龄角色游戏一般是在全园范围内开展的,让三个年龄段的幼儿融合在共同的户外游戏中,参与游戏的幼儿人数相对较多,所以,教师要在事先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供数量足够丰富的游戏材料。例如,套圈圈游戏是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教师要在摸清全园幼儿人数的基础上,提供足够数量的圈圈,避免出现由于圈圈太少而导致的排队、没得玩、吵闹争执等消极现象。此外,根据幼儿模仿性强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年纪比较小的幼儿,其他幼儿玩的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玩得到,因此,教师更需留意材料提供数量方面的充足性。当然,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材料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幼儿对游戏材料缺乏兴趣的话,不仅会影响游戏效果,而且还会引发资源浪费。因此,教师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供数量丰富且符合实际需要的游戏材料。例如,幼儿园前期在定点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每次开展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时将近有30个左右的各年龄层幼儿会来玩沙子游戏,因此,幼儿园就要事先准备足够数量的玩沙工具让幼儿的玩沙游戏有所依托,维持游戏的顺利进行。相反,如果玩沙工具提供的数量不够,可能就会出现幼儿不愿意玩的情况,即使徒手玩可能也会很快失去游戏的兴趣。

其次,要重视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层次性和种类。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参与者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幼儿偏好不同,即使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的兴趣需求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因此,在户外混龄角色游戏中,教师还要重视游戏材料种类的选择和提供。如果几个年龄段的幼儿面对的是种类单一的游戏材料,甚至几个学期开展下来的游戏材料都是那几种,那么幼儿的游戏兴趣难以得到激发,更不用说后续游戏进程的开展。相反,如果提供的游戏材料种类过多,可能会干扰到幼儿对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材料的选择,况且根据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相关规律,如果在一个较小的户外环境中摆放过多的游戏材料,反而会使一些幼儿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到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效果。因此,在材料投放的种类方面,教师也需做好前期的调查准备工作,并在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适时调整。比如,球类运动是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时常见的游戏活动,教师就可以尽量为三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提供小足球、小篮球、橄榄球等等球类材料,拓宽幼儿的选择面,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以利于户外混龄游戏的开展。

如上所述,户外混龄角色游戏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是否适宜,这里的适宜还体现在提供的游戏材料是否具有多层次性,尽量保证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适合于幼儿的年龄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先对幼儿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梳理,然后开展层次性游戏材料投放,使每一个幼儿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从而得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例如,在玩套圈圈游戏的时候,教师提供给小班幼儿的圈圈可以大一点,允许他们站的位置离目标物体距离近一点;提供给中大班幼儿的圈圈则可以小一点,允许他们站的位置离目标物体距离远一点。又如,走平衡木的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年纪较大的幼儿走较细。较高的平衡木,而让年纪较小的幼儿走较宽,较矮的平衡木,通过教师这种有针对性的材料投放工作保证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顺利实施。

(五)教师应立足于详细观察的基础适时进行游戏介入

教师必须在详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水平,做好游戏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但游戏过程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观察指导。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户外混龄角色游戏中的表现、水平,了解提供的游戏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指导。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在和大班幼儿进行共同游戏时,在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方面相对比较欠缺,不懂如何进行分工合作,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及时为小班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又如,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个别大班幼儿不懂如何和年纪较小幼儿共同协商游戏的主题,游戏的情节单一呆板,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户外混龄角色游戏中去,推动游戏情节,从而促进游戏的发展。例如,幼儿在参加以“秩序”为主题的混龄角色游戏时,一些扮演“警察”负责维持秩序的幼儿在游戏开始时兴趣很高,积极主动。但是,玩了一会儿之后,一些幼儿便会感到索然无味,被旁边的滑梯吸引了,只剩下几个“警察”在维持秩序,严重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此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并及时介入,走到那几位玩滑梯的“小警察”旁边,轻声问道:“请问你们是警察吗?”他们说:“是呀!”教师:“可是现在好像还没到下班时间呢,警察怎么都不‘工作’了呢?”他们听后很快便会发现自身的错误行为,马上回归游戏中的工作岗位,从而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已经有许多幼儿园将户外混龄角色游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活动纳入到了幼儿园的工作计划当中。基于户外混龄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开展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提供、教师的指导等方面出发合理安排规划,使户外混龄角色游戏得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希望本研究能够进一步充实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为相关幼儿园落实开展户外混龄角色游戏提供借鉴,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1] 陈欣茹.幼儿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的观察与支持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7(24):1.

[2] 武建芬,孔琳燕.幼儿园混龄教育模式及实施现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2):133-139.

[3]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 苏舒.幼儿混龄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

[5] 邹悦.幼儿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7):3.

G616

A

1002-7661(2022)15-0046-03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