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下小学英语“生活课堂”的思考
2022-03-16蔡丽思
蔡丽思
关于新课程下小学英语“生活课堂”的思考
蔡丽思
(江苏省昆山市实验小学,江苏昆山215300)
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因此教师为保证教学有效性,在进行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融入生活因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小学英语教师在新课改时期应及时转换传统教育思想,从构建“生活课堂”的角度出发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强化整体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教学创新;小学英语;生活课堂
英语是小学时期的关键学科之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应有意识地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堂活力。在此过程中应明确传统教育思想下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避免再次出现“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的问题,了解在社会高速发展形势下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将课内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累积量,为他们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小学英语“生活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所谓生活课堂是指教师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备课期间在明确核心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扩大教育空间,不仅要重视对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创新,还要重视对外部环境的构建,在校内校外营造出浓厚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可以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探索知识内涵,并结合生活实际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用方法。生活课堂内师生、生生关系融洽,学生能发挥出自己的无限潜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特点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生活课堂”呈现出下述特点:一扩大教学空间,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可以成为教学场所,教师要实现英语教学常态化,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二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课内外教学有效融合,开阔学生英语视野,引导他们结合生活经验内化所学;三教学方法更加丰富,教师能真正做到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并以辅助者的身份为他们组织大量生活化实践活动,实现教学做合一目标,强化整体教学效果。
二、小学英语“生活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相关生活元素
为改善教学现状、强化小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认知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们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从而提升英语素养,为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课程改革期间,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大量生活元素。可以通过讲述生活故事、展示生活实物、组织生活化对话活动等方式完成课堂的教学构建,以此满足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及成长需求。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会逐渐消除自身的抵触、恐惧心理,他们会将英语学习常态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英语知识、应用英语知识,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生活元素的加入为英语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一切枯燥、抽象的知识都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逐渐能够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快速地在课内收获学习经验,并在灵活应用中内化知识、强化思想交流及感情表达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以新课导入环节融入生活元素为例。教材的课题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在导入环节就为学生们带来一种鲜活亲切的情感体验,就必须融入一定的生活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导入过程中,融入相关的生活元素,让学习内容呈现出强烈的生活化色彩,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情景,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之在熟知的生活环境中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中“Unit 7 How much?”的导入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How much is your schoolbag?”“How much is your pencil-box?”等日常对话的句式,结合小学生日常跟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景,在多媒体上呈现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在每件物品卡片的下方一一标上对应的价格,模拟同学们购物时的生活场景,与学生开展对话。比如小明和爸爸妈妈到超市买水果,妈妈买了十元钱的火龙果,爸爸买了十元钱的哈密瓜。这时教师引入本课的核心句型:“I’d like these fruits,how much are they?”然后,教师继续鼓励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历和趣事,把回忆重点放在结账付款环节的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述该付多少钱。在这种情景下引入“they are+数字+单位”的英语句型,受特定的时空影响,学生记得住,记得牢。
如此,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们生活中熟悉的经历引出了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营造出生动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贴近,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与热情,使其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知识探索中。
(二)打造生活教学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小学时期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的个性特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陌生事物时都会不自觉地与之接触并尝试理解事物的产生过程与事物的本质,从而开阔眼界、得到人文素养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时期教师也应明确这一点,重视对校园文化的构建,从外部环境出发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空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内所学内容定期更换英语主题黑板报,在其中融入大量社会元素、生活元素及文化元素,由此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日常的英语交际任务,包括日常问候、作息时间安排、课前准备活动、课后巩固活动,由此帮助学生树立英语表达自信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方面也应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集体性活动,渲染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保证教学质量。
(三)创新英语作业形式,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时期的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感。他们不仅要从教师处学习基础知识,还会下意识地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日常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强化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可以让他们大胆开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面对疑难时能勇敢提出质疑,可以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获取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时期构建优质生活化课堂,也需要教师注意维护师生关系,不仅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双方的课堂教学关系,真正确认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给予全体同学充足的探索与发展空间,改变整体教学氛围,保证所有人都能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学而时习之”。有效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英语作业的布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心课堂教学,还必须关心课内外的英语作业练习。英语作业正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的有效形式。随着每堂英语课的结束时,教师都少不了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但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一般只会给学生布置抄写单词、听写句子等基础类的英语作业。单调而无新意的作业形式,使学生渐渐对英语作业敬而远之,甚至有的还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因此,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要注意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
例如,译林英语四年级上册的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们学习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可以让同学们掌握更多的水果方面的单词。为使同学们更好地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课后走进生活,在实践中学习生活、学习英语,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别致的作业,如,要求同学们回家后和家人一同去水果店转转,看看水果店里还有哪些课内没有学到的、自己也没见过的水果。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该水果的英文名称,温习课内没有学过的水果名称。买好水果回家后,可以和父母一起动手做一做水果沙拉,并尝试着用课堂学习的句型尝试着和父母用英文交流,如“Do you have a pine apple?”“Yes,I do. I also have an apple.”等。对小学生的英语作业该怎样布置、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这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布置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作业,一方面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另一方面,使英语作业更具有可操作性、生活性与实用性。
(四)创设多元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实践发展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落实课程改革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内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真正让生活走进课堂,从根本上缩短学生与英语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他们的探索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在投入真实情感感知知识内涵的过程中自然对其产生深刻理解,并在实践中将所学完全内化,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实际生活故事,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生活氛围,让学生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立体的生活画面中探索英语知识的内涵,视听结合达成综合素质发展目标。
以译林版三年级下册On the farm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为强化学生享受美好生活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可以以农场为背景进行情境创设,以生活化对话的形式自然介绍各个种类的动物,并配合展示图片,从根本上降低教学难度,同学们在进入学习状态后能熟练掌握“What are these/those?”句型的内涵及用法,并进行自主探究,与同学们合作交流,通过朗读、对话表演等不同形式完成实践训练,最终在生活情境中得到语用能力的提升。
(五)组织丰富趣味活动,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在生活情境中利用英语语言与他人流畅沟通交流,从而提升英语素养,实现个性化发展。为达成这一理想化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在课内组织丰富的趣味实践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们完成情境表演、对话交际任务,开展英语故事大赛,为他们提供分享生活经历、畅所欲言的空间,学生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或是讲述亲身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表达的积极性,也能尽可能利用所学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在潜移默化中将所学全部内化。生活化实践活动的组织强调了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保证他们熟练掌握各项语用技能,在无形之中达成理想化教学目标。
例如,教授译林版四年级上册How much?一单元时,教师讲解单词umbrella,shoes,socks及句型“How much is it?”后组织同学们完成“义卖表演”活动任务。每四人为一小组,组内成员根据兴趣偏好选择的“义卖”活动中的不同人物,并使用课内所学知识完成合作表演。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复习课内所学知识,还能回忆实际生活,在教材故事的基础上对表演内容进行生活化创编,从而强化整体表演效果,并在实践中明确帮助他人的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能主动向弱者伸出援手,同时获得英语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双发展。
(六)拓宽知识教学范围,信息技术展示生活
英语是一门较日常化的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语用特点、技巧与汉语母语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在不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及思想特征的前提下,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其深层内涵。在学习上也会出现形式化严重的问题,这样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为此,教师在构建生活课堂的过程中,还应该有意识地拓宽英语教学范围,巧妙利用信息技术为同学们补充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横纵对比,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使他们逐渐感受到英语语言不同于母语的独特魅力,愿意主动学习并积极在生活中将所学灵活应用,实现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Story time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Wang Bing、Mike和Liu Tao在篮球场的活动及其对话。教师可以将教材与生活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世界杯”篮球赛的视频和世界巨星的图片。许多男孩子都是乔丹等球星的粉丝,这些视频和图片一定会触发孩子们的激情。在此基础上,教师乘势一些球类单词短语如“play basketball”“play soccer”“play table tennis”等。这些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体育运动。教师可以用“Can you…?”这一核心句型询问学生喜欢或者能够参加哪项体育运动。并且鼓励他们用英语试着说说。师生互动,一问一答,大家在和谐愉悦中掌握了学习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中大部分知识都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为强化教育效果,教师应尽可能在课堂内构建“生活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此期间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多元化的英语生活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化英语实践意识,从而在未来学习中展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语用习惯,在小学时期夯实英语基础,为后续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 李瑶瑶,王雪宁.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J].海外英语,2019(21):16-17+19.
[2] 朱文婷.谈如何用“生活”装扮小学英语课堂[J].才智,2020(11):151.
[3] 周婷.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才智,2020(18):5.
[4] 黄小红.让英语回归我们的生活——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821-823.
[5] 张晓英.这里有不曾预约的精彩——感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7(S3):1.
[6] 姜永月.让生活的雨露滋润英语课堂教学的沃土[J].双语学习,2007(11M):1.
[7] 顾忆恩.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以《牛津小学英语》6BUnit6《Planningfortheweekend》教学为例[J].教育科研论坛,2011(06).
[8] 黄明红.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的基本要求与设计[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4):3.
G622
A
1002-7661(2022)15-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