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元素构建小学数学魅力课堂策略探索
2022-03-16白永军
白永军
(灵台县西屯中心小学,甘肃 灵台 744403)
“生活即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今天的小学数学教育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知道,生活处处皆学问,学校与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他们内在的热情与动力,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内在的魅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本文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仅供参考。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课堂变得更生动
由于年龄和大脑发育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够高,往往对自己体验过的事物与场景更感兴趣。倘若教师忽视了学生们的这些实际情况,盲目地进行完全脱离孩子们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创新,那么就可能使得孩子们自信心受到打击,兴趣逐渐被消磨,课堂自然也就没有了魅力可言。要知道,人们往往更喜欢生动、有趣、有生命力的东西,小学生们更是如此,他们对复杂深奥、晦涩难懂的理论十分排斥,而不拘一格、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真正打动他们。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切实分析学生的所思所想与实际知识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入孩子们熟悉的元素或场景,创设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与认同感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将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魅力,拉近孩子们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认识人民币》为例,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帮助孩子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入孩子们比较熟悉的生活化元素,创设贴近其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将课堂变得更生动。上课时,教师首先需要问孩子们是否去游乐园玩过。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在上课之初就用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相信当他们听到“游乐园”三个字时,兴趣已被充分激发。有了兴趣作基础,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去游乐园需要用人民币买票”,然后拿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比如一角、五角、一元、五十元、一百元,让他们说一说去游乐园玩时最常用的是哪一张或哪几张,而买一些小零食时最常用哪几张,从而通过对不同购买模式的对比,帮他们区分清楚人民币的面值。这样,教师通过引入孩子们感兴趣的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将课堂变得更生动,充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人民币,区分人民币的面值。
二、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拿数学这门自然科学来说,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只是单一的学科与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忽视了数学知识应当能真正应用于实际生活。这就导致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被束之高阁,他们甚至会产生“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的疑问。尽管教育应当拒绝功利化,但如果孩子们认识不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动力就会逐渐被消磨,魅力课堂的打造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只有让他们学以致用,方能真正激发其对数学这门课本身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敢于打破常规,跳出思维束缚,以课本上的知识为基础向实际运用靠拢,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一方面,当学生接受具有生活气息的数学教育,学习到对自己生活实践有用的知识时,对数学的积极性与热情便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另一方面,这样贴近生活的数学课堂也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课的魅力。
以长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为例,在这个模块中,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灵活地运用是教学的重点。此时,教师就可以围绕“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引入生活化元素,让大家运用这个公式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比如“这周末回到家,发现爸爸为你买了一个新书桌以便你更好地学习,但由于你的房间本身空间就比较小,因此书桌的占地面积不能过大,此时就需要测量书桌能占多大面积,你能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爸爸排忧解难吗?”学生们通过回忆教师所讲的长方形知识,就知道要先测量书桌的长度和宽度,然后用长乘宽就能计算出书桌的占地面积,从而合理地安排它的放置。这样的数学课并不是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而是融入了生活化的家庭场景,学生听这样的课不仅不会失去兴趣,反而会带着热情将自己代入角色,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们发现原来数学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对于自己真实的生活实践是有重要帮助的。这样的数学课自然是魅力十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被充分地调动。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生活化场景中体会数学道理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学生边听讲边做题”是主要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数学成绩,但却过于生硬,趣味性较低,学生没有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从外表上看起来好像也进行了思考,但其实只是一种假思考,其思维与想象力并没有深入到课堂之中,没有与动手操作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这样的模式必然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引导其深入思考。毕竟,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更何况是正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数学毕竟是一门思维与逻辑性较强的自然科学,既然是自然科学,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便是提高学习效率最好的方法之一。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引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而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一方面,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种积极性作为基础,孩子们才能进行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提前在实验中引入了生活元素,因此,当他们动手操作时会有一种亲切感与熟悉感,这种亲切与熟悉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与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克与千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会给学生讲到“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的含义与运用方法。尽管教师也能通过口述让学生大致明白这几个单位的具体含义,但由于他们自己没有亲身感受具体重量,缺乏具体的生活经验,因此无法透彻地了解这几个单位到底有多重,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于此,教师在上课前可以为大家准备足量的称盘、苹果、鸡蛋、硬币、别针等等。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将苹果和鸡蛋放进称盘,最终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真正了解到4 个西红柿大约重1 千克,16 个鸡蛋大约重1 千克。同样的,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将两分钱硬币和别针放进称盘,最终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明白1 枚两分钱硬币约重一克,3个别针约重一克。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人往往对自己主导的东西更关注。在上述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自己进行了实际动手操作,因此其思维往往会跟着自己的操作走,从而保证其对物体的重量进行深度的思考;另一方面,由于西红柿、鸡蛋之类的东西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因此,他们见到这些东西时会有一种熟悉感,而这种熟悉感会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到数学场景当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四、带领学生走进户外,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学并不是高深莫测、远离人烟的吉祥物,它就在生活当中,在自然当中。而在传统的认知里,数学课就应当在教室里面上,理论才是核心。然而,在过往的教学实践当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教师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把课本当作唯一工具,把课堂当作阵地。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被局限在教室,学生的思维自然也就被局限在课堂,掌握的数学知识是单一的,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是迫于教师压力而被动掌握的,他们本身对数学的兴趣并不高。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数学课的魅力不够大。因此,学校与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敢于跳出固定思维的限制,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定期转移课堂,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户外,走进生活,走上城市的街头,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将相关知识透彻地理解与掌握。
仍然以“重量单位”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超市,在果蔬专区里对各种水果和鸡蛋的价格标签进行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同时,教师应在旁边抓住适当的时机,结合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千克”与“克”这样的重量单位进行点拨与讲解,从而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以实际的例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重量的概念,掌握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在给四年级的学生讲“公顷与平方千米”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向学校和相关部门报备,在获得批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组织进行“走进乡村,体会生活中数学”郊游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观察玉米地,运用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猜测这些玉米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对“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与印象。当然,上述这些数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时刻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开展,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生活,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
五、引入生活化数学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要想有效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和教学效率,学校和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打造有魅力的数学课堂,从而让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更好地学习数学。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魅力课堂呢?毫无疑问,“趣味性”是第一位。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设置与之相符合的生活化数学游戏,让课堂既有游戏又有生活。要知道,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这样的元素是很感兴趣的,再加上这些元素与他们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符合,因此他们自然是兴趣盎然,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例如,在讲“乘法”的相关知识时,倘若教师干巴巴地讲乘法的相关理论,那么课堂只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从乘法的相关内容出发,引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化元素,设置数学游戏。首先,教师需要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其中一个小组为例:第一位同学扮演超市收银员,第二位同学扮演买商品的顾客,顾客拿着五个棒棒糖走到收银员面前准备结账。然后,扮演收银员的同学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计算账目。要知道,“超市买棒棒糖”这样的场景是比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也是他们熟悉并感兴趣的,教师通过设置这样的生活化数学游戏,能够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富有魅力。
六、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生活化元素
上文提到,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复杂深奥、晦涩难懂的理论十分排斥,而生动有趣、不拘一格、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真正打动他们。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既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反思与总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按照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综合运用图片、视频、语音等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引入符合孩子们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元素,从而真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其带入到数学的世界中,感受数学独一无二的魅力。
以三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一课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让他们学会通过其中一个方向辨认剩余的另外三个方向,初步培养其空间意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因此,教师便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化元素,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辨别四个方向,树立空间意识。比如,北京最近新开了一个环球影城,是时下最热门的网红景点,一票难求,小学生们当然也对其心向往之。上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北京环球影城,但由于影城的面积非常大,各个地标的分布很容易混淆,因此,辨别方向很重要。这时,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被充分地激发,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屏幕上出示环球影城的电子卫星图。接着,教师就可以以这个卫星图为基础,带领大家充分把握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识别方法。除此之外,由于环球影城里的“威震天”是许多孩子的最爱,因此,教师就可以单独以“威震天”为例,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说一说“威震天”位于影城的哪个位置。这样,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生活化元素相结合,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构建魅力课堂。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根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作为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敢于跳出固定教学思维的限制,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更生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设置含有生活元素的数学游戏,打造趣味化课堂;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从而多项措施并举,对生活元素进行合理运用,将其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打造魅力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其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