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03-16陈青
陈 青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低年级小学生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数学,所以其学习能力存在不足,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也是学好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之一,所以数学教师要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重视起来,使低年级学生可以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价值
(一)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在学习时的难度。通常情况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地感知理解,接下来才能以此为基础内化数学知识,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解决问题时要先感知问题、理解问题的内容和含义,再将学到的知识从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来。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还是比较困难的,假如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和辅助,学生将很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是在理解知识、内化知识的阶段便会出现一定阻碍。而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则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会通过阅读得到深化,阅读在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当中也都会起到其自身的价值。比如,在学习知识时,阅读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含义,并且对知识分类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在解决问题时,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并根据题目的含义选择相适应的知识点予以解决。由此可见,阅读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将会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二)利于深度认识知识
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时,一直都强调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深度认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知识,让学生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而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则能够实现此教学目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将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逻辑性,并且以阅读的形式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对数学问题自然也能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分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会确保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在教学时,新课标不仅强调要辅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获取更多数学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通过培育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并且对数学学科的魅力产生深层次的认识。经过实际观察后发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轻松捕捉知识点的特点,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困难,更能辅助学生形成自信,并且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学生的知识视野会得到深层次的拓展,在学习数学知识会逐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缺乏数学阅读实践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并未形成一定的阅读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通常流于形式,没能在实践上得到落实,也就无法通过阅读体会到阅读数学知识的内涵。学生也会认为阅读对数学学习并不重要,只要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这类消极的思想也会影响学生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后续学习活动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二)缺乏合理阅读氛围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数学知识本身有着一定的抽象性,一些比较难懂的数学知识很容易便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但是,假如教师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则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对阅读产生深厚的热爱。而笔者通过实际观察时发现,在小学课堂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会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上,未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合理的阅读氛围,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以深层次阅读数学知识的内容,更加无法发挥出阅读的有效性。
(三)缺乏科学的阅读方式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当中,阅读与数学学科的教学毫无关联,基本都是在语文学科当中展开的,尤其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更需要借由语言类学科实现,相比之下,数学学科在培育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几乎不存在相应的职能。因此,部分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时依旧未能重视起培育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培育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也难以采用科学的阅读方式予以学生指导,这样自然难以辅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
三、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借助课前预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增强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阶段。在培育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课前预习也会发挥出其自身价值,为学生提供阅读的良好空间。因此,教师要对课前预习加强重视,通过对课前预习的合理设计辅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中《100 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设计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初步的认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导学案,在设计基础知识后增加一道习题:
同学们要去参观海洋馆,在这次活动当中,一共有四个班级参加,每个班级有两名老师带队,其中一班学生为30 人,二班学生为34 人,三班学生为35 人,四班学生为31 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要参加此次活动?
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完成习题。为了完成习题的解答,学生自然会阅读习题,并且结合知识解答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对知识产生更加直观的印象,将知识与问题结合在一起。并且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了解到自己对哪些部分不是十分了解,在后续进行实际课堂学习活动时也能有侧重点地学习知识,或者是结合疑惑处请问教师,教师再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指导,从而逐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还较小,而且也是刚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其数学阅读能力也是刚刚开始培养,所以低年级的学生打好基础最关键,还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让小学生从小培养数学阅读的习惯是为了使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题中的具体含义,而且这也是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教师必须重视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避免因为粗心大意导致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而且再加上教师们在编制教材的时候,是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在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编制中,很多问题都是有图文共同组成的,并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与图片有机地结合,减少学生对数学题目的抗拒心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解题经验较少,并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习惯,所以在读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将一些关键信息丢失,导致最后学生的解题思路出现问题。所以在开展数学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以此强化学生解决数学题目的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认识到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具备极强的好奇心,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这一认知特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效率,也使得小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得到充分发展。
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 以内的数》这一课中有一道这样的数学题:有两幅插图,其中一幅插图是有四个学生每个人都在玩自己的篮球,第二幅插图则是显示有一筐篮球,旁边标注了20 个,最后问一共有多少个篮球?当小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最终结果出现了问题,很多学生的结果是错误的。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根本情况,就是学生对第二幅图片中数据的提取出现问题,学生并没有提取到篮筐旁边标注的最重要的“20 个”这一数据,而是数了肉眼可以看见的篮筐的篮球的数量,最后与第一幅图片中的四个篮球相加,最后的结果出现错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出现问题。因为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很多地方与加减法相关的插图都是可以直接看出来,但是这次这一题有了变化,学生还是按照以往的做题思路,直接看图得到篮筐里的篮球数量,才导致小学生的数学题做错了。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习惯,不能留有做题时候的刻板印象,而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地提取图片和文字的重点信息,尽量避免因为漏看信息从而导致其在题目的解决过程出现问题,也影响了学生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程教学中,低年级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更深刻,也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低年级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在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其中对教学效率有着最重要影响作用的就是小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也是刚刚开展系统化地学习,不仅对数学课程的了解程度不足,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认识的生字也十分有限。所以在开展数学阅读的时候,由于受到识字数量的限制,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的字,这一情况导致学生对于对数学阅读的兴趣更低了。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整合教学中的各项资源充分地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也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原本一些比较死板、僵硬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灵活、有趣,就可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中《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时候,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与前面所学的计算不同,这节课是带领学生认识角,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和想象能力,这一节课的教学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们看教材上给出的例题和相关知识的文字解释。但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汉字是比较有限的,对一些较长的汉字解释根本无法理解其中要表达的含义,而且低年级学生对于自己理解程度上存在较大困难的课程学习存在抗拒心理。所以在教学的开展中为了有效地降低学生的数学阅读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原本教材上死板的图案和解释制造成课件,将其变成可移动课件,并且还可以更好地比较直角、钝角和锐角这三者的大小关系,使学生对这三个角的认知更深刻。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将低年级中阅读教材中比较难懂的地方变得更直观和趣味化,使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表达的含义,降低数学阅读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调动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的积极性,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之中。
(四)重视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数学阅读能力的体现。一般而言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其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自然也越强,所以需要通过课堂讨论环节的实施强化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课堂讨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过程,可以使学生们通过有效的讨论交换彼此的观点,深化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使低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需要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与他人的有效交流,还可以在教学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逐步地建立一个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认识100 以内的数》这一课的时候,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小明有2张10 元,1 张5 元和3 张一元的人民币,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元?”这一道题目很简单,学生很快地算出了正确答案是28 元。第二问则是“小明来到文具店,想买文具,文具盒8 元钱一个,笔记本5 元一本,书包20 元一个,橡皮1 元一个,铅笔2 元一只,请问小明怎样买可以正好花完自己拥有的钱?”这道题是考学生是否灵活掌握了100 以内的加减法,是一道开放题,并没有十分固定的答案。但是学生们在答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产生了差异,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超过28 元即可,但是有的学生认为必须正好花费28 元。教师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学生们可以相互交互自己的意见。理解上存在错误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的理解发现自己阅读理解上的错误,使其对题目理解得更深刻。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谈论的时候相互帮助,有利于其他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针对存在的错误可以及时地纠正过来,使得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其低年级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因为数学阅读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来提高低年级学生整体的数学阅读能力,并且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之满足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