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3-16廖旋芝朱剑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课知识点

廖旋芝 朱剑锋

(北部湾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广西·钦州 535000)

1 概述

结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基于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William G)提出并实践总结的概念,很快在世界各地高校中推广开来。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1]。其突出的特点为“以学生为本”,“成果导向”的设计,人人可实现的目标,并且在过程中“持续改进”[2]。OBE适应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需求变化,符合目前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变的趋势[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诸多学科融合的技术[4]。本课程作为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专业骨干课。此门课程我院一直以教师授课为主,理论知识偏传统且基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实验课时较少,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实际的思考和操作能力难以得到锻炼。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进OBE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过重,课时分配不合理

当前此门课程授课以教师讲授教材的理论知识为主,在课堂上讲述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简单应用场景,理论知识过重。部分教师并未进入企业工作过,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不能贴合着实际应用场景分析。授课的内容与目前主流实践应用偏差较大,俗称知识点偏“古老”。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点时,本身的学习积极性就不是很高,再加上知识点偏落后,学生听课积极性低下。同时课程实验课时偏少,此门课程本身偏实际应用,实验课时的偏少,无法锻炼学生对于各类传感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问题解决能力,知识点不加实际应用,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达不到知识融会贯通的要求。

2.2 教学资源限制,实验以验证性为主

课程理论部分授课以黑板板书和PPT课件形式进行,此种授课形式偏向于知识理论的理解,且理论知识点的讲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模数电、概率论统计和数据误差等多个课程领域的知识储备,不同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吸收程度不一样,部分学生由于上述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在此种有限教学资源的理论授课下,很难完全理解知识点,出现厌学情绪。同时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为验证性实验,验证理论授课时的各种原理结论,实验平台能做的综合性实验偏少,实验偏离实际应用场景过大,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实验课能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实验结果,实验目标不具备挑战性,提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起到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

2.3 课程教学评估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当前对于课程的教学评估还是以“平时+实验+期末考试”为主,教学评估方式往往是“一考定结果”,即期末考试能决定学生此门课程的成绩。此种评估方式倒逼学生死记硬背各种传感器原理和基本公式,越加偏离了课程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锻炼的目标。在实验课程学习成果评估方面,也仅是通过检查学生现场所做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加上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缺乏其他的考核和评估手段,无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多方面的考查,导致不能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课程教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评估。

3 基于OBE理念下的教学改革

3.1 教学内容改革

在OBE教育理念下,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是由教师“授课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定位。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制定课程目标,以学生能实际掌握对接社会岗位能力为结果,制定教学内容[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方向,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以项目成果导向[6],每位同学选择不同领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带着自己的项目目的思考问题。

在课程安排方面,理论授课方面,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让同学带着案例问题,反向学习所需理论知识。教材上的选择,采用肖慧荣、杨琳榆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项目实例型)》,涵盖各种类型传感器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大量贴合实际生活和各种实际应用场景的介绍,便于案例式教学的展开。实验课方面,增加实验课时,压缩验证性实验比例,提高设计型、项目型实验课时,对于不同学生选择的不同项目型实验,灵活安排实验室开放时间,让学生有需要时可方便进入实验室操作。

3.2 教学资源改革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授课视频,学生对不明白的地方可反复观看,且可在不同知识点授课视频下方留言,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针对模数电、概率论统计和数据误差等理论基础薄弱的同学,教师发布与此课程相关的补充知识点,给同学补充短板。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兴趣小组,教师在小组讨论中,当有学生无法互相探讨解决时,教师给予答复,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项目型实验方面,为同学提供一套基础硬件开发套装,对于个性化需求,鼓励学生自行采购。在采购的同时,可了解市场最新技术和采购成本,学生对自己所选目标方向有更加具体也更加接近现实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教师作为另一种教学资源,针对部分教师未接触过实际生产环境,不具备工程背景的问题,院系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期空挡时间进驻企业培训学习,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工程应用素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课程讲解实例增加经验。教师有意愿参加跟课程和行业相关的比如讲座、论坛、行业会议等其他方式的活动,院系积极鼓励并做好配合工作。

3.3 考核方式改革

打破以往“平时+实验+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在OBE教育理念下,将考核融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线上资源的学习时,将学生的学习数据纳入考核。在实验课的小组讨论和展示时,教师随机对小组成员的成果进行提问,此种情况下,学生必须对实验的整个过程都需参与并熟悉,将各小组成员的随机回答、学习成果展示和实验进度数据纳入考核。课程结束时的考核以学生自己所选方向实验,制作和完成成果展示和汇报为主,具体的考核指标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调整,打破以一张试卷判定学生是否达到学习要求的现象。总的来说,将考核覆盖到整个教学范围,如有发现不足,可及时进行修正改进,也符合OBE的持续改进理念。

4 总结与反思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新模式下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之前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案例式的授课情境下,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在项目型的实验选择方面,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导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也更能获取最新的行业知识。在持续性的考核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回馈的问题让教师有了优化课程、改进教学的目标,不断提高了教学质量。

但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对于教师的要求有明显提高,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一定行业的工程背景,也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精力以应对学生不同角度的问题。相信随着教师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授课经验的增加,此问题会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