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调查
——以杨家镇中心校为例

2022-04-01文晓霞代金贝杨张雨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杨家中心校书籍

陈 茜 文晓霞 代金贝杨 帆 张雨佳

(1.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四川·内江 641100;2.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内江 641100)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不仅事关农村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而且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代振兴乡村的动力源泉。”[1]从留守儿童阅读现状出发,为留守儿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添砖加瓦。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阅读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调查发现,青少年普遍出现阅读意识淡薄、阅读量缺失等问题,尤其是在留守儿童群体中,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以杨家镇中心校为例,对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提出建议,对提高留守儿童阅读兴趣,改善留守儿童阅读环境,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进行调查研究。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杨家镇中心校1-6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法,实地调查法。

本次问卷从阅读量,阅读类型,阅读困难等方面进行调查,发出问卷502份,收回问卷496份,有效率98%。

2 阅读调查现状及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杨家镇中心校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如下:

表1: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每年购书数量表

表2: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购书对象表(多选)

表3: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书籍阅读途径表(多选)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40.66%的儿童一年内购买书籍的数量为0-3本,只有24.68%的儿童每年购书数量在10本以上,且购书对象与阅读途径主要是父母,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每年购书数量少,自主性弱,书籍购买欲望低。

表4: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阅读书籍类型表(多选)

表5: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目的表(多选)

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选择的阅读书籍类型为漫画和童话,相比之下,阅读小说和名著的留守儿童则较少。大部分儿童认为阅读目的为学习知识、开拓思维和调节心情,只有小部分留守儿童认为阅读目的为完成任务和打发时间。

由此可知,杨家镇中心校留守儿童阅读书籍类型差异大,阅读结构失衡。部分留守儿童的阅读态度不够端正,以完成任务为目的阅读,呈现出不喜欢阅读、迫于阅读的趋向。

留守儿童阅读困难:

表6: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困难类型表(多选)

表7: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每周阅读时间表

表8:杨家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看书地点表(多选)

由上表得知,有部分学生具有知识性困难,例如生僻字多和内容深奥,有部分儿童难以挑选阅读书籍,并且注意力难以集中,且仅有28.21%的儿童每周阅读时间超过3小时,有26.39%的留守儿童每周阅读时间不足一个小时。由此看来,该校留守儿童阅读时间短且分配不合理,导致阅读效率低。由表8得知,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家里或者教室阅读,仅4.6%的儿童在书店阅读。由此可知,留守儿童的阅读地点随意,阅读基础设施不完善且阅读质量不高。

3 导致现状的原因及分析

3.1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的外部因素

作为西部乡镇地区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其父母大多外出务工,对于购买课外读物这种发展性支出不够重视,甚至认为没有必要,为了节省支出,儿童的阅读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留守儿童阅读现状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偏低和父母对阅读的兴趣不高都从侧面体现了家庭阅读氛围未能形成的现实境况。家庭氛围客观地存在于每个家庭,并且对正处于迅速发育的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极大影响,而家庭成员的构成是家庭氛围形成的重要因素。作为特殊群体的留守儿童,家中多为隔代培养,长辈大多从事农业活动,阅读的需求和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都不高,知识水平也普遍较低,因而孩子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而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会给孩子提供积极的阅读环境,这种长期积累的良好精神状态和情意倾向会对孩子的阅读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留守儿童获取书籍的途径主要为父母购买或老师推荐,而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儿童很少。据调查,杨家镇中心校设有一个图书馆,但很少对学生开放,加之图书馆藏书量受限,针对儿童的读物也比较少,再者,杨家镇没有公共图书馆,可供借阅或留看的书店也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并没有很多的阅读资源供其选择。[2]留守儿童阅读的基础设施受限,村镇对阅读不重视,导致留守儿童阅读的缺失。

3.2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的内部因素

留守儿童阅读的主动性不高。留守儿童的家长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如自主阅读,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忽视,所以被动地完成任务的比例较高,且孩子未能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成长,没有阅读的需求与渴望,因而忽视甚至放过了课外阅读这一环节。

而大部分留守儿童通过阅读调节心情,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具有需要排解的情绪。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焦虑、孤独感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较多。[3][4][5]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加上年龄较小,心理发育不完全,对父母的思念与渴望父母陪伴的情绪明显,经过长期积累,留守儿童可能产生不良心理,因此,阅读合适的书籍是调节心情的重要途径。

4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的建议

4.1 使家庭、学校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父母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父母多通过视频、语音、短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支持他们阅读书籍,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在保护他们个人信息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建议,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排解不良情绪。教师注意观察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同学交往、情绪变化等,及时与他们沟通,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2 充分发挥图书基层服务设施的作用

首先,规范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借还程序,让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丰富。其次,调整图书采购清单。学校可以根据儿童阅读喜好进行采购。据调查,杨家镇中心校低年级学生大多喜欢看《安徒生童话》《谜语大全》等,中高年级学生大多喜欢看《爆笑校园》《斗罗大陆》及四大名著等,学校可以购入此类书籍来改善学生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最后,学校图书馆以及乡镇上的图书室和文化站须聘请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以保障图书馆的正常运行,为学生实现全面服务。

4.3 将阅读设置为一门课程

学校为保障阅读活动的开展,应当设置专门的阅读课程。教师在定期开展的读书交流会、图书推荐等活动上予以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定期的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4.4 呼吁志愿者和社会公益组织关注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

目前,为改善留守儿童阅读现状,志愿者和公益组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大学都有义务支教服务队,每周末会组织一些同学到农村去支教,但是大多都是教一些手工、音乐和美术等,小朋友们学到的知识性的东西并不多。学校可以有效利用大学生志愿者这一群体,每周为留守儿童分享一本书或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让留守儿童真正的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也可以积极为留守儿童捐书、捐款,以缓解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阅读书籍的困难。

5 留守儿童阅读状况展望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普遍存在于中国农村。他们所在的地区较为偏远,教育资源落后,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阅读的需要,因此学校应当引起重视,社会给予帮助支持,将阅读教学规范化,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以推广乡村文化,发扬阅读文化,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助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猜你喜欢

杨家中心校书籍
日历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上下阳古村落》《杨家堂村口》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杨家有只羊
快乐书画坊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校书画展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