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的探讨

2016-04-11张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课程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4-0163-02

Teaching Methods Discussion for Sensor and Tes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Collaborative Project

ZHANG Na

(Sichuan Technology & Business College, Dujiangyan 61183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sensor and testing technology teaching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and probes into the methods of the Sensor and testing technology teaching. Using the methods of Collaborative projec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ethods.The method could enhance the total teaching effect and achieve the target of sensor and testing techn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sensor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project; teaching innovation; curriculum center

高职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传感器的特点,结合一些专业课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目前,很多工厂里的总线控制系统,以及嵌入式电子产品控制系统等,都可以看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处于各个系统的最前端[1]。但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里,通常只是讲授一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对传感器的具体实际应用很少涉及,这样就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只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常用的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系统都很陌生,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完全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效果完全与该课程的最初培养目标[2-5]相反。

1 课程教学状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认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难学、理论知识枯燥且较复杂、基础原理太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一开始花大量的课时进行各种传感器的结构、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对各种传感器的具体应用一般很少提到,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各种传感器的应用领悟不深,感觉过多的还是枯燥的理论,没有办法把传感器与实际的应用联系起来。对于课程的实验,也只是一些验证型与演示型的,学生在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插件的组接电路,时间一长,学生对于学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热情度会越来越低,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整个课程体系中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6-7]。

另外,高职院校目前所采用的教材以及实验室的设备往往落后于当前的最新技术,学校的教学完全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脱钩,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达不到培养社会急需技术人才的要求。

2 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授课教师就需改变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等。

2.1 项目化教学法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从而达到学习目的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教学体系中的离散内容转变为许多个“教学项目”,教师以项目的各个模块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以技能锻炼为主制定的具体内容。学生在授课教师的辅导下,按照具体项目内容的要求进行搜集、查阅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探讨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项目任务[3],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2.2 项目化教学法的必要性

对于项目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大纲教学内容,制定出若干个有代表性的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授课班级的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学习及解决教学项目任务。可以看出,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始终是主角,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组成成员进行分工协作,一起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具有很强的主动性,逐渐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而作为授课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项目化任务的分配,引导及帮助作用,跟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一样。

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学生是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学过程扮演主角,而老师只是配角,仅仅只是一个指路人或者说是辅助者的角色。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任务中,通过完成每一个项目任务,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还可以不断提高解决项目任务的实践技术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 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思考

3.1 定任务

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理论知识和实践任务结合起来,可以不按照教材知识章节的顺序,把很多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整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应用技能锻炼的目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项目任务。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一步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有成就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2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步骤[3]

3.2.1 分组

根据实验设备及班级人数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科任教师可以根据同学的意愿,自由组合方式进行分组,但也可以给予建议,保证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均衡。另外,每个小组要有一名组长,对项目实施整个过程的负责,并且也要配合教师的工作。

3.2.2 分任务

明确分组名单后,教师开始进行项目任务的分配工作。在分配任务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详细说明具体任务的一些要求,让学生充分明确任务的具体事项以及注意事项;接着,学生根据教师所分配的项目要求,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多次小组内部的讨论,提出最初设计的解决方案,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完善方案内容,最终得到有效的实施方案。然后按照最后设计的方案,进行任务分工,每个项目成员都得到明确的任务内容后,积极展开各自的工作,最后各个成员完成分配的教学项目任务。

3.3.3 考核

对于项目任务完成后的考核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不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仅仅只关注最后的结果,而项目化教学的考核重点放在对学生完成项目这一过程的考查,主要涉及小组成员收集资料并且归纳资料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全班所有小组都完成项目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各个项目小组都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学习与探讨。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各个小组也可以相互的交流学习一下,同一个项目任务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完成。接着,采用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的方式,从而最终完成对各个小组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估。项目化教学的考核方式,轻结果,更看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

4 网络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多数时间只有在课堂上跟老师交流,但是很多时候在课下学习的时候才会发现问题,这样的话问题就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进度,最终对学习效果又产生了影响。因此,我们抛弃传统的方法,利用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在我们学院的课程中心建设中,教师可以将课程的所有资料都放到大学慕课中,便于学生课前课后随时查找授课的知识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大学慕课中,学生可以查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学大纲,从而明确教学内容,突出学习的重难点;在慕课中,学生还可以查到教师上传的相关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视频,实验教学视频等,方便学生可以随时查阅,更好更快的吸收知识点;还有专门的习题库,方便学生自我练习。利用网络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另外,微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是可以采用的。微课的教学时间比较短,10分钟以内。但是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把一些具体的问题很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微课程一方面既能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又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原本枯燥的知识点。所以,对于课程的某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短小精炼的微课形式,展现出来,把这些微课程放到课程中心里,便于学生课下自学与复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5 结束语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信息类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模式,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完成角色的变化,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地位,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不断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做好了铺垫作用,达到了该课程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春娇,王俊生,杨汇军. 结合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2(6).

[2] 浦灵敏.高职“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3] 贾启生.基于项目化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思路[J].时代教育,2014(10).

[4] 张福.机电一体化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运用[J].读书文摘, 2014(10).

[5] 华亮,张齐,王胜锋,等.提高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13(36):122-123.

[6] 张娜,成亚丽,陈露军.单片机原理教学方法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1).

[7] 袁向荣.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9).

猜你喜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Proteus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