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长型班集体的思考与实践
2022-03-16夏修钦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小学266408
夏修钦(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小学 266408)
对小学班主任而言,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外,还肩负着班级管理的重任。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律意识淡薄,给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一种主人翁责任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一个成长型班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班主任首先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通过带有激励与鼓舞作用的班级文化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以此打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团队意识强、发展后劲足的班集体。
一、打造特色文化,鼓舞学生士气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不仅具有激励鼓舞作用,而且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一条催人奋进的标语、一句铿锵有力的口号、一个清新整洁的环境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塑造学生优良的个人品质。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首先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打造一个特色鲜明、与众不同的班级文化,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班集体中,形成一个“同心同德”的班级共建格局,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打造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凝聚班级合力。班主任与学生应当抱成团,紧紧地簇拥在一起,并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以班级内部的管理制度为参考依据,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自觉意识。第二,正向精神引领,鼓舞学生士气。班主任可以采取设置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等方式,将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力量凝聚到一起,并通过带有正能量的口号与标语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学生能够为了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而努力奋斗。第三,以活动育人,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给学生施加更多的精神力量,充实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加依赖班集体,更加热爱班集体。
以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级口号与标语”为例。一句口号、一条标语看似简单,而其中却蕴含丰厚的精神底蕴,尤其对小学班集体来说,在教室一些醒目的位置都会悬挂或者书写一些催人奋进的标语。但是在管理班级时,多数班主任在确定标语或者口号的主题内容以后,往往在三五年的时间内不会更换标语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标语和口号便失去了新鲜感。在这种情况下,标语和口号的激励鼓舞作用也将丧失。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班主任应当以“一个年度”或者“一个学期”为基准,定期更换这些口号与标语,并通过反复灌输,使学生的脑海中对标语的内容与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这些激励性的标语和口号,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同时学生的自觉意识以及自律意识也将慢慢养成。
可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切不可忽略一条标语或者一句口号的强大感召力与感染力,并在选择标语、口号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内容精而短,标语和口号的文字内容不宜过长,应当保证在20个字以下。这样,学生易于记忆,而且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第二,以名言警句为主,名言警句大多出自一些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的专业人士之手,一方面经过了千锤百炼的验证,另一方面已经口口相传,因此,将名言警句作为标语或者口号的内容更容易深入人心。第三,选择的标语和口号应当做到每日诵读,即学生每天到校以后,应当大声诵读一遍,进而将这些内容牢牢记在心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标语和口号的育人作用。
二、发挥能动意识,组建志愿团队
一个成长型班集体,不仅需要在学习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也应当取得骄人的成绩。基于此,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通过组建班级志愿者团队的方式,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氛围。首先,班主任应当明确志愿者团队的责任与义务,即团队的核心任务是“助力为乐、帮扶弱势群体”。比如,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都可以作为帮扶对象,然后由志愿者团队负责制订帮扶计划,并进行“点对点”的帮助与扶持,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这种方法既是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真实体现,也是建设成长型班集体的一条有效路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筑在互助的友谊上,凡是同志,都是朋友,便当互助,倘不互助,就不是朋友。在学校中不能共同做事,一到社会也是不能的,所以要国民有共和的精神,先要学生有共和的精神,先要使他有共同的生活,有互助的力量。”这段话深刻阐释了团队合作互助力量对学生健康成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一理念,将全体学生的心凝聚在一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拧成一股绳,共同建设自己的班集体。
比如,班主任可以创建一个“手拉手互助志愿者团队”,当团队成员确定以后,班主任应当明确每一名志愿者的分工。当所有志愿者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与任务以后,应当利用平时的业余时间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为了验证帮扶效果,班主任可以每个星期召开一次志愿者成绩汇报会,每一名志愿者应将帮扶对象、帮扶内容、帮扶时间、帮扶效果分享出来,然后由班主任负责对志愿者的帮扶行为进行评价,以此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与荣耀感。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班集体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也将变得更加和谐与融洽。
由此可以看出,成长型班集体的建设工作不仅是班主任的一人之责,也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在这种“共风雨、共成长”的和谐氛围下,学生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根据每一名学生的个人潜质与特长,准确定位学生的志愿者角色。比如,以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例。这一类学生本身具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学习好,能够受到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青睐。但是,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成绩优秀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甚至有的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班集体的整体荣誉就会受到损害,为了缩小优秀学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利用志愿者的身份,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帮助与扶持,以防这一类学生掉队。久而久之,班集体成员的学习成绩也将同时进步,这对增强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实施多元评价,达成共进目标
评价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间接评价等多种方式。一种激励性的正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而一种带有消极和批判性质的评价则会给学生的心理埋下阴影,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应当多角度、全方位的予以考量,即从多个出发点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进行点评,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优点与不足,这样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尤其在建设成长型班集体这一理念的促动下,班主任应当不断对评价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在凸显评价成效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备受鼓舞和激励。
比如,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业、道德行为、生活行为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自尊心强的特点,评价内容应当以正向鼓励性语言为主,评价方法可以采取口头表扬、荣誉激励、角色体验的形式。口头表扬即是对学生的个人行为予以认可,并利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感。荣誉激励主要是利用一些荣誉称号或者荣誉证书的激励方法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进而促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能够更加努力。而角色体验主要是通过委任班级管理职务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比如,以荣誉激励这种评价方法为例。班主任可以事先设定一些荣誉称号,然后制作成荣誉证书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当学生获得这一荣誉以后,脑海当中能够快速意识到只要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加优秀,便可以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奖励,进而鼓舞学生的士气,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在学习、体育、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表现出更加出色的一面。比如,“学习小状元、体育小明星、助人为乐之星、智慧达人”等,一旦学生头上拥有了这些荣誉光环,学生的个人行为也将得以规范,这对建设成长型班级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正向评价的功能价值,一方面,通过对学生成绩的肯定与认同给学生加油打气。在这种情况下,被表扬的学生心里将慢慢衍生出一种自信感与成就感。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差,班主任如果采用批判与批评式的评价方式,则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学习状态。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以正向评价为主,多运用一些鼓舞性和激励性的语言,以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此外,为了充分体现评价效果,在对学生实施评价以后,班主任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心理动态情况,如果学生在受到班主任的表扬之后,整个人开始飘飘然,那么班主任应当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叮嘱学生应当戒骄戒躁,继续保持现有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被表扬和赞赏的机会。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营造班集体的和谐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四、结语
对小学班主任来说,建设成长型班集体已经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应当不断更新观念,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并结合学生优势、个性以及潜质,运用一些新颖独特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带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有利于实现梦想的学习与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