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语文学习资源提升高中生审美素养

2022-03-16张凯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55129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赏析文本文章

张凯(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255129)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之一。审美素养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资源,增强学生审美情趣

学生所处时代与大多数文章创作年代有较大的差距,以学生的经历很难全身心投入文本体验中,想要深刻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更是困难,为此要创设教学情境资源给学生带来逼真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走入文本意境,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了加深理解感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编排情境舞台剧,将文章故事内容表演出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形象地刻画人物内心的真实写照,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理解深度,又能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收集一段展现夏季荷花池静谧风景的视频片段,配上舒缓的音乐旋律,让学生静心想象自己身处荷花池中,体验荷塘月色的迷人景色。通过这样一段情境体验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同时还能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阅读学习中。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记录,将自己喜欢的语句以及作者重点描写荷塘景色的语句做好标记,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分析写景手法并谈谈自己认为这样的写景手法具有哪些好处,然后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带领学生分析写景手法,帮助学生掌握描绘景色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写景的能力。另外,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美感,领略作者所要展现的荷塘意境之美和体悟情感思想。审美鉴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文本内容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带给学生阅读乐趣,让学生沉浸在意境美中,达到提高学生审美鉴赏水平和审美素养。

二、与生活资源相结合,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生活即教育”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论之一,这一教育理论要求从生活中学习,将教育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语文教学涉及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蛛丝马迹,通过感知现实生活理解文本中描述的意境,体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品质才能获得提升和发展。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这节课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抛开现实生活,对生活认知达不到一定高度,无论学习多少遍都不可能对老人的悲惨人生产生共鸣,虽然学生也会感动,但是他们不会深入理解,更不会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也就无法深入文本意境中与作者对话交流。为此,在阅读文章前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困难挫折,回想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怀揣这种心情去阅读课文,学生就会对老人的遭遇有更深刻的理解,体悟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思想。

三、补充文本背景资源,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想要理解文本内容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思想就需要对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文本阅读前要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经历,结合这些补充的知识点去感受文本内容。此外,了解文本内容背后的故事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这对阅读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小说体裁的文章,想要挖掘小说的内涵,就需要对小说中描述的社会背景及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有一定了解,甚至学生需要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本人,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阅读文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直击文章内容的主题核心,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文学的魅力。基于此,要对文章的背景知识进行适当补充,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例如,在阅读《边城》这篇文章时要先为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如作者发生过哪些记忆深刻的事情,作者一生的经历,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经历了什么等,借助这些补充的知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体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明确文本内容的内涵,由此学生仿佛也看到了作者笔下善良淳朴的故乡人民。

四、赏析教材作品资源,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优秀作品,蕴含丰富的文学精髓,也迎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内心成长需要,不仅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对学生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具有积极帮助。因此,需要回归课本带领学生赏析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分析课本教材的语句,逐字逐句赏析文章内容。此外,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用语,对讲解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可在适当范围进行缩减和补充,同时引入丰富资源,真正地将教材内容研读透彻。在讲解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要多引入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带领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模仿和学习这些巧妙的写作手法和语言应用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这节课时,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体会作品中的情感美、语言美和景色美,带领学生一起赏析课文,就“如何理解故都的秋”展开讨论,让学生分析“故都的秋”是什么,可以先进行示范,学生抓住方式方法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分析解答,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五、丰富课外学习资源,提高审美教育力度

审美教育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课外资源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要给学生丰富课外学习资源,提高审美教育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审美,掌握审美技巧和提升审美素养。例如,给学生推荐优秀课外阅读作品,通过阅读世代流传的经典作品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历史,感受文章作者流露出的精气神和人生追求,在精神养分滋养与传统文化积淀下,使学生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以及人生目标的追求发生巨大的改变。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研读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审美教育元素,探索高效的审美教育策略,将审美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学会审美,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赏析文本文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步辇图赏析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