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有效互动,助力教学相长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例

2022-03-16曹金盛福建省长汀县三洲初级中学366317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道德

曹金盛(福建省长汀县三洲初级中学 366317)

新课改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赞赏每一位学生,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适度的师生互动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与学生多元化交流

道德与法治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一方面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践行情况,从而调整日常教学计划和形式手段,另一方面也能为日常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和案例分析积累素材,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课堂代入感。同时,在日常的关注与交流中,师生感情能够得到友好交流,实现情感升温,学生也能获取更多的自由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增进师生间的互相了解。教学与生活是学生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活动,教师要发挥关爱学生的一颗耐心与爱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情绪与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之心,从而在心理上减少对学习、校园、教师的抗拒感,从主观上亲近教师,从而提升学习的意愿。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还能获得大量的教学素材。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大多来自生活,它所解决的也是学生成长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相应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自然也能发现可以应用于教学的种种案例。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等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在日常的相处中给予指点。当学生做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教师就可以结合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进行谈话,劝诫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言行。而当学生做出了符合要求的行为,教师也可以给予肯定,适当地表扬学生,这样做既同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呼应,又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给予积极的暗示,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日常习惯,做举止有礼、尊重他人、品德高尚的人,让道德与法治成为学生的人生路上的修炼手册。再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为了向学生说明规则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列举近期班级中学生迟到的行为进行提点,也可以根据近期的校园生活创设具体的情境。与生活相关度高的情境更具有真实感,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同日常生活能够高度融合,也让教师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师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更加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担当课内外实践的组织者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其基本主张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教学方法上,陶老先生更强调“教学做合一”。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积极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为教学带来更丰富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促进作用,给予学生启发与支持,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指明方向,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道德与法治学科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学生仅仅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锻炼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理论学习之余,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深化认知、生成感悟才能把知识学懂学透,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不只停留在考试做题的层面,而是真正从中获取人生的指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关爱他人”这一小节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的结尾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做一件“关爱他人”的事,并在下次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分享,用实际行动践行课堂教学的内容,做到“知行合一”。在第二次课上,教师可先分享一件自己近期做过的“关爱他人”的事情,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双向的交流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睦,有利于课堂教学良性互动。再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时,教师可以分别就“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举行“小小发布会”,拿出课堂中的十到二十分钟,让学生自选一项网络相关的技术或产品进行介绍,让其做“推荐官”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和推荐,要求能够阐述该产品的特性、功能、应用情况及影响力。教师做“小小发布会”的主持人,主持秩序,引导气氛。没有发言的学生则扮演“小小发布会”中的记者和观众的角色,可以对正在发言的“推荐官”进行提问和讨论。在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师生能够共同投入趣味盎然的互动交流中,在火花四溅的“提问”中感受刺激紧张的气氛,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活”起来。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和谐和睦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阶段,教师的肯定能够给予学生很大的动力,相反,教师的批判和否定也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负面打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谨慎给予学生负面的反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完全不能批评学生,恰恰相反,教师应当善用“批评”这一把利剑,明白应该在什么时候批评学生才能给学生带来恰当的、正面的刺激,如何批评才不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归根结底就是让教师学会适时批评和赞赏,不能一味地否认学生,要同时看到学生的不足和闪光点。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的“奇思妙想”很容易被固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所限制。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当从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思想或表现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独特之处,通过耐心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闪光点。认可和赞赏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要素。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一课时,教师在具体阐释“做负责任的人”相关内容之前,可以先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并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对“负责任的人”的定义和看法,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和自身想法积极发表看法。教师不必严格依照课本定义进行评判,而是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都可以给予肯定。教师还可以随机请几位学生组成“班级评审团”作为“评审官”点评发言学生说得好不好。而教师可在一旁起引导和启发作用,在持续进行交流互动的前提下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也让学生能够通过表达获得教师的多样化评价,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四、及时检测学生水平,以教学反思推动教学质量

师生互动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关心上,在教学维度上一定的师生互动也非常重要。有效互动能够使教师增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及水平的了解,如随堂测验、随机提问、随堂对话等多样化的互动形式都能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水平的检验,从而促进自身的教学反思,反向提升教学水平与能力,优化后续的教学计划。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灵活应变,不能仅仅是盲目追赶课时,更要确保学生的学习水平跟上教学进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进而才能适应长期性的学习。教学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学习水平,明白自己哪些知识尚未掌握好,从而在学习中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则是让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优化改善,帮助学生解决当前学习中的问题,攻克学习中的难关,从而实现学习水平的提升。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如果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十分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务必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所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学习。

教师也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找到现有教学中不够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对于教学不到位之处,教师也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如果是学生的学习水平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课堂教学难以开展,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重新制订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知识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帮助学生修补知识的薄弱环节。如果是课堂教学方法出现问题,那么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增加案例分析,或进行情境分析等,帮助学生切实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后,教师可以进行单元总结,将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整体梳理,并检验学生对各概念的理解程度。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相关的重要知识点,组织简单的课堂默写或轮流口答,由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安排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实现查漏补缺,补足短处,修正思想和理解上的误区。

五、结语

在传统的教师观中,教师一直被看作教学中的权威所在,教师就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灌输者。传统的师道文化更是将师生摆在了一个不平等的、上下级分明的位置上,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似乎只是被动接受的那一方,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意愿。但在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却不一样,尤其是像道德与法治这样注重理解、培养学生素养的学科,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带来更加优越的教学效果,帮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这门学科,让道德与法治学科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他们获得更加美好的人生。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