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模型及其运演规则
——G.W.奥尔波特、L.波斯特曼《谣言心理学》述评

2022-03-16周普元余航远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模糊性人本主义谣言

周普元,余航远

(1,2.新疆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人类为了满足意义上的需求,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方式生产意义,构建起人类意向世界。人类历史上的传奇、神话、传说等是一种谣言传播形式,属于非正式渠道的信息传播和意义生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功用。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1)中文译本《谣言心理学》没有标明奥尔波特的全名Gordon Willard Allport,一些读者甚至一些公开学术论文常常将其与哥哥Floyd Henry Allport混为一谈。二者虽然都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但是其理论流派和成果有很大区别。Gordon Willard Allport是本文探讨文本《谣言心理学》的作者,是人格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他的哥哥Floyd Henry Allport属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被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与W.麦孤独的本能说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意识。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2)德卡瓦尔霍指出,奥尔波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五位创建者之一。参见车文博:《奥尔波特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探新》,《心理学探新》,2000年第4期。,是美国人格心理学的奠基者。奥尔波特与波斯特曼于1947年发表《谣言心理学》指出,大多数谣言、小道消息并非毫无根据,在动机上,谣言有重要的个体内在感情上的目的,能缓解说者和听者不稳定的内在心理情绪和焦虑[1]3;人们在可意识的符合规范的(即理性的)社会行为中,谣言是个体意识在回忆、忘却、想象方面典型的扭曲过程,这与个体在交流中的扭曲过程一致。就个体小我之外的大我社会而言,在传奇故事、俏皮话、谚语、格言和传记中也有相同的运行原则在起作用,即本文要重点讨论的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模型,它构成了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揭示了谣言在人类群体中传播的心理实质及其运行规律。

一、谣言传播的基本模型

自“心理学之父”冯特开始,心理学分化为实验心理学和哲学心理学两条道路。传统心理学主要沿着冯特关于意识的自然科学实验研究道路发展,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哲学心理学研究,并独立于哲学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第三势力”(3)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区别的第三势力,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有助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提高,反对还原论观。精神分析从本能的角度论证了自我怎样受到本能欲望的控制;人本主义心理学论证了自我的自由和选择能力。尽管立场不同,但是都把“自我”作为一个实体,假设它存在于某个地方,指挥、控制着人的行为。参见叶浩生:《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4期。,它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强调了自我的自由选择能力。精神分析学派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动力归于潜意识的冲动,而奥尔波特则侧重研究处于意识体验中的健康个人的行动倾向,并创立了自我认知理论(4)自我认知是有关我们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内容和结构的认识。参见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04页。,这也昭示其理论的人本主义性质,主张“意识”引导行动,即个体具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它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具有理性、能动性、选择性,不受环境或生理等其它因素的控制。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中蕴含谣言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谣言形成和传播过程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传入信息的重要性和模糊性。人们在缺乏可靠信息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和传播流言。人们越是弄不清真实的情况,流言就越是容易传播。可见,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核心动力是代表“重要性”的非理性情感需求驱力,它表现出一种精神饥饿,而不是情感需要[1]26,具有恐慌性和希望性二重特点[1]4,这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神(需求)动力说。另一方面,这种动力发生的场域在理性的意识层面,即意识这个理性对“模糊性”有所选择地补缺和“装饰”,这也是奥尔波特人本主义心理学不同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区别所在,它强调了意识的引导性,而不是潜意识对意识的驱动。人是有意识的,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在动机需求驱动下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遵循格式塔心理学完整性原则改变整合感知到的意识。综上,谣言产生于健康人的意识层面,在“重要性”动力作用下,信息“模糊性”被有意识地通过简化、强化和同化模式歪曲而变得“清晰”,这个过程相关要素构成了谣言传播的心理结构,模型见图1。

图1 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模型

在模型中,X轴标示信息传入到谣言输出的运动过程,它既位于“健康人”的有意识状态中,也处于个体自我或者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之中;信息被个体自我接收后,信息本身具有很强的模糊性,而意识的特点是确定性和符合时空规定性,在这里产生了模糊性与确定性的矛盾。Y轴标示个体内在推动谣言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居于潜意识呈现为意识(类似精神分析的快乐原则)、精神引导意识、自我调节本我和超我、群体意识平衡群体无意识和群体理想的层面[2],自下而上或者上层引导构成了谣言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性”方面的动力系统。原点是简化、强化、同化歪曲模式的活动场域,它是X轴意识“模糊性”和Y轴动机“重要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谣言的“生产厂房”。

(一)谣言的乘积效应

从个体意识角度来分析谣言传播和歪曲的心理原因,奥尔波特认为谣言的强度是其重要性和模糊性的乘积,意识歪曲事实的方式主要是简化、强化和同化,而原因主要在于个体心理的投射、感觉闭合、语言的偏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合理化等;谣言的强度与重要性和模糊性这两个重要条件成正相关,公式表达为:R=i*a。用语言表达就是:谣言传播广度随其对相关人员的重要性(i)乘以该主题的模糊性(a)的变化而变化,重要性与模糊性之间的关系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因为,如果两者之中有一个为零,也就没有谣言了[1]17。通过该公式也可以推导出,一条信息如果条理清晰符合客观实际,且符合人们的心理动机预期,那么拥有清醒意识和没有动机需求的人就不容易受骗。

谣言在X轴有意识地产生和传播,是由于Y轴传播者个体自我的强烈兴趣即“重要性”的动机推动。它要求X轴个体自我在理性上为情绪做解释、辩解,并赋予意义,这个过程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的Y轴本能投射或者精神引导过程。至此,谣言X轴与Y轴主观情感动力系统建立起联系。同时,谣言传播遵循“重要性和模糊性的乘积”的社会心理学法则[1]26,“一方面,如果X轴含意识模糊性或Y动机轴重要性中有一个为零,那么主观因素对预测的影响大概也为零;另一方面,如果X轴模糊性为零,是一则确定的理性信息,刺激情景将完全是抑制的,即使强烈的愿望推动也没有用”[1]25。当然,使用理性化和情绪化区分“重要性”和“模糊性”也不是绝对的,没有任何心理活动是纯粹发生在意识层面的理性认知,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缺乏动机或情感的影响。意识中的记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认知能力,但是如果不是个体具有想要记住的意愿,就不可能解释记忆现象。在谣言产生和传播过程中,认知的变化过程和情感的激化过程都是混杂融合在一起的,相互渗透,推动信息波浪式向前传播。

(二)谣言传播的动力

模型中Y轴动力系统由动机构成,包含各方面的力量因素,展现为个体对外来信息重要性的认知。动机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人们的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一种内部刺激”[3]77。动机由其需要所激发,既包括潜意识层面生理本能的需要,也包含精神或者超我层面的情感需要和意识层面个体自我认知的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发现,X轴来自于外的信息经过一系列Y轴动力推动,演变为谣言信息输出。其运行的动力主要来自个体超我部分(个体内在超我是与外在大我精神世界的连接点)的精神情感需求,也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和目标,同时个体本我在潜意识层面向意识层面的投射也成为动力源泉之一,这类似于“二手的白日梦”运行法则。谣言传播是重要性和模糊性的乘积,但意识总是倾向于时间上符合理性逻辑,空间上有层次性,整体上具有确定性,模糊信息被个体接收后,意识的不确定性使得非理性的力量占据上风,来自精神的和潜意识的情感力量使信息变得重要,并成为谣言的推动力。切断谣言生成的动力唯有理性,让人们得到清晰的信息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的内心法则,即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1.谣言的动机

任何人类的动机需求都可能给谣言提供推动力[1]19,奥尔波特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动机归为不安、恐怖、好奇、愿望、憎恶等,这些来自精神层面的情感动机需求构成谣言公式中“重要性”方面,是谣言形成和传播的动力之一,这个过程也是自我调节超我的过程。例如,性兴趣是性丑闻的原因,焦虑是恐怖威胁谣言的动力,希望与渴望产生白日梦的谣言,仇恨产生指责性谣言与诽谤。个体通过制造和传播谣言,以达到抨击自身厌恶的情感,能缓解其最初的情感冲动。人们通常通过乔装打扮的方式表达本我内在的压抑想法,并使之合理化,以符合自我道德和社会规范,为情绪的存在做辩解;人们有时候还能为周围环境中令人费解的现象提供广泛的解释,从而在使周围世界变得可理解的理智(意识)驾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21。可见,谣言在起缓解内在心理冲突的同时,还起到了自我辩护的合理化作用:除了情绪上的压力缓解,还有给模糊性的意识寻找一个被歪曲的理由,为自己提供智力上的解压。此外,好奇也是谣言产生的动机[1]20。例如,儿童讲述的有关他们对自然现象、意识、上帝的解释的奇特故事,便带有这种好奇心谣言的性质[4]。神话与传奇故事虽然绝不总是没有情感倾向,也似乎通常是科学的最初形式。

简而言之,追根究源本身能构成引起谣言(或神话)传播的重要性因素[1]26。谣言提供一种能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是谣言公式“重要性”的组成部分,是“模糊性”信息在意识中变得清晰化的动力之一。

2.谣言是一种投射的心理机制

推动谣言形成和传播的另一个动力来自潜意识向意识的呈现力量,谣言类似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二手白日梦”[1]21,是个人意念、欲望的外化,外化于意识层面,同时也是自我调节本我的过程[5],推动“模糊性”信息变得清晰化、理性化、逻辑化。如果我们听到的谣言对事实作出了一个符合实际的解释,我们便愿意相信并传播它。比如,互补投射不是把某人自己的情绪归因于他人,而是假定他人有某种行为,从而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合理解释。还有,对我们自身内疚的直接投射(非互补),是避免不舒服的良心痛苦的措施之一。再有,奥尔波特有关研究性格的投射方法的讨论认为:谣言本身可能成为非常好的性格测验。一个人如何对待他所听到的传闻呢?只要它有些含糊不清的地方,并且只要对他的生活有着潜在的重要意义,他所做出的反应就会和在投射测验中受试者的反应相同:从自身精神生活的色素中,撷取色彩去修饰这一故事[1]104。谣言形成和传播的投射动力,是在快乐原则引导下潜意识呈现为意识的一个过程。当我们相信别人坏时,我们是在努力逃避自身的过失道德心,如果我们多责备自己反省自身,就会少传谣。

可见,许多谣言表现出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神饥渴而不是情感需要,因为人们“好奇并想知道”,这个过程是精神引导意识的过程。此外,还有来自精神分析理论描述的潜意识呈现为意识的情感投射作用,这样,谣言“重要性”的条件便建立了,形成了谣言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同时,因为人们对接收到的信息具有模糊性,发现主题模棱两可,这样,谣言的另一个条件“模糊性”便产生了。因此,个体自我在Y轴“重要性”动机动力的驱动下,通过X轴个体自我意识的一系列歪曲模式,使得模糊信息变得清晰、可理解和合理化。

(三)谣言的意识结构

谣言产生和传播是一个有意识引导、信息由模糊不确定变得“清晰合理”的过程,或者说谣言产生和运行是处于意识层面而不是潜意识层面,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本质区别所在。个体对自我的觉察,或者说意识的形成,是来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后,经由感知、记忆和思想等过程。从谣言的个体意识层面来看,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制造出一则谣言至少需要两个人的参与,如果不对组成谣言链的一系列个体意识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我们就不能完全理解谣言。

1.评述

在意识层面,评述就是个体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复述或传达的过程,这是许多心理学家很感兴趣的领域。惠普尔认为,描述来源于感知的过程,牵涉到感觉、注意和领悟的整个心理学。斯特恩认为,当允许他给出一个自主的描述时,他能在原始事件中挑选出细节,仅将记忆中出现的最清楚最准确的部分描述出来。然而在盘问中,复述者会对记忆中并不清楚的部分作肯定性的描述,在这种条件下,复述者很容易被暗示的虚假问题所吸引[1]32。X轴意识层面的感知、记忆与口头描述的缺陷本来就相当多,同时又受到Y轴动机需求情绪“重要性”的推波助澜,模糊信息就难免被格式塔般地由意识“补充”完整,被歪曲。

2.感知、记忆、描述

在意识层面,评述经历感知、记忆、描述三个循环重复的步骤。在谣言传播中,只有第一阶段感知在循环中减少,谣言便成为纯粹的道听途说。感知是受记忆引起的与过去相关的经历,记忆取决于感知,描述是感知和记忆的函数。当这个复杂函数运行时,谣言传播过程从感知到最终的描述,感官印象、记忆和情感判断等相互交织形成变量。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自我对记忆进行有意识的理性选择,同时主观能动性受主体价值影响,使得传入信息最终变样。

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提到,巴特利特解释了在个体意识层面记忆被创造的过程。回忆并非像一条持续的单纯路径,它像集中于感光照片上的影像,当需要的时候可以复制。记忆在感知后便立即开始变化。最初的感知本身并不是感官部件的简单组合,因为一开始它便混入了个体以前的相关经历。习惯、情绪、文化习俗都起作用,其中起最关键作用的是个体的态度与期望,是它们使得回忆成为一种创造而不仅仅是意识的复制功能。巴特利特还发现,大量谣言素材细节被很大程度地忽视,在回忆时任何图像或故事都有明显的倾向,倾向复述者生活中所熟悉的与自己文化相符的东西,尤其是倾向对他有某些特殊情感意义的东西,测试对象会对其进行压缩或填充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格式塔。例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相隔几天或几周后,复述相同的故事时,也会受个人兴趣、先入之见、选择性遗忘等影响,不断地丢失细节,最容易错的是名字、日期、数字。巴特利特实验非常接近谣言的状态,只不过故事是依次复述与读出来的,而谣言则是通过说和听传播的[1]36。

此外,个人记忆的过程与群体记忆的过程在大多数方面是相同的。两者都存在模糊性和重要性的乘积效应和运演的歪曲模式。高度惯例化是群体记忆的特点,群体由个体构成,群体共同意识往往是群体共同关心的。在故事复述与传递中,前一个传递者癖好易于被下一个人忽略,复述的故事更简化,有更多共性,只剩下一个使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核心。

二、谣言传播的心理运演机制

谣言传播的总体机制可以描述为:一则模糊不清但含有语义要素的信息经过X轴向前运行,该段信息在被个体接收后,在自我意识层面以模糊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进行一系列的转化并形成谣言信息。具体而言,信息模糊性是在个体意识层面感知、记忆和评述过程中产生,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整性原则,人们会对模糊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之更加具有合理性,合乎现实逻辑和自我需求,并使得信息的模糊性变成确定性。信息重要性是指Y轴动力系统中,在个体精神层面动机与需求的力的牵引下,信息被个体按照自己的情感愿望加工;在潜意识本我层面,信息被个体自我按照快乐原则投射到意识之中,使得信息对个体而言变得更为“重要”。以上过程,信息运行的总体原则是简化、强化和同化的歪曲模式,并发生在自我对本我和超我的平衡点上,内含潜意识向意识呈现、自我向超我及环境超越层面,同时也发生在精神层对动机和情感需求的意识引导层面。正如奥尔波特所强调那样,人具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能力,个体心理过程是一种充满相互作用的过程,如记忆影响知觉,愿望影响意义,意义决定行动,行动又形成记忆,如此等等,以至无限。这一不断的相互渗透发生在某种界限以内,这界限即我们所说的(健康的)人[6]。

奥尔波特的描述实验是使描述通过单独的个体传递,称之为“连续复述方式”,揭示谣言传播中的演化因素。在实验室情境中,谣言的“重要性”几乎失去作用,仇视、恐惧和自我满足的表达受到限制,模型中的动机动力不足,说者与听者之间人际友好关系的影响也消失了。在谣言的“模糊性”层面,复述者注意力更集中,确保意识的可靠性,观众在场使得描述简短(保守的产物),倾向谨慎,只讲述他认为精确的那些内容[1]44。在日常生活中的谣言,在传播中构成谣言的“事实核心”被掩盖,从一开始,它就从三个方面被歪曲,即简化、强化和同化,并表现为个体和群体谣言的普遍性特征。实验室内谣言也许不如日常生活中的谣言生动,没有那么绘声绘色,没那么极端,但它们的心理机制是相同的。

(一)歪曲模式:简化、强化与同化

在模型中,一则信息演变为谣言必然经历一个事实被歪曲的过程,即在意识层面X轴的个体自我受到Y轴上本我投射和精神需求的驱使和引导,以及受到意识所具备的时空规定性特质和格式塔完整性心理认知原则影响,个体自我对接收到的信息在原点(X轴和Y轴交点)上进行有意识的简化、强化和同化作用,以达到自身内在和外在系统的整体平衡。

1.简化

在需求动机的引导下,人们会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他们所期望听到的信息,一则多要素的信息将会被谣言制造者省略不符合自身期望的细节,这种省略是有意识的系统性的删除,谣言中将会省略大量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细节。正如同巴特利特指出的那样,对事物的观察中不可避免地混杂了想像、评价与初步的判断。又比如凝缩,我们的记忆太不稳定,以至于不能一成不变地记住每个个别的事件,而把它们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通常某一次经历过的事件和先前相类似的事件混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总体性记忆。当发现把两个不同的人记混了,或者一个完整的童年回忆变成了完全混乱而破碎的记忆片段时,每个人都会感到震惊。这就如同梦的凝缩一样,许多事实上毫无关系的经验片段,被巧妙地融为一个怪诞的故事,它的主要内容是忽然涌现出来的一堆联想,十分古怪地组合在一起。

2.强化

在模型中,在人们有意识的选择之下,谣言的传播趋势是变短、变简洁,越来越易被理解与讲述,这就是突出和强化的发生过程,即人们有选择性地感知、保留和描述相关数量信息,那些呈现出来的信息是保留下来的细节,对说者和听者而言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强化与简化是突出重要性的两种互补方法,越简单越重要,越容易被记住。谣言传播者会把关注力放在证实谣言的真实性上,而其它无关内容会被缩减到最少。对这些经过挑选的细节的强化,造成了故事夸张的戏剧性内容。可见,一个故事的本质是通过强调而被突出出来的。

突出是省略的互补现象,一方与另一方同时存在。突出经常抓住奇特的、重复的话,吸引听者的注意。突出通常发生在数字上的变化,通过增加数目内容得到突出。还有一种时间上的突出,倾向于将时间描述成发生在现今。还有,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是听者最感兴趣的,而且很重要。突出也发生在当原始描述中出现有动作的情况下,这种突出当前的动态并把静止目标描述成动态形式,是一种吸引人注意的方法。大小也容易引起突出,也容易引起注意力。注意力除了有形的,还有语言上的,时事、熟悉的符号、感觉闭合(指不完整的形象、观念等在想象中变完整)都是突出的一种形式[1]64。

3.同化

在模型中,谣言传播者的简化和强化遵循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态度相一致原则,即意识理性与情感动机相互认同和同化的过程。当我们询问是什么导致了谣言的某些细节被删除,而另一些细节则被强调,以及用什么来解释认同作用与谣言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换位、插入和某些歪曲,答案可以在认同过程中找到。认同过程与谣言受体的意识理智与情感对谣言的吸引力有关。在现实当中,认知性的认同作用与情感性的认同作用是混同在一起的,无法区分。为便于分析,还是作如下区分:

一是不涉及情感的同化作用。格式塔心理学家(5)韦德海默、考夫卡、苛勒等格式塔代表人物,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并明确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基于理解、协调的整体。是动态变化自足型的主要发现者,他们喜欢称之为“记忆回溯”。一旦感知发生了,重要性也随之产生,因此便引起了记忆重组。在感知的最初表现中,不是所有客体特性所产生的刺激都会再现。从一开始,感知就是以简化原则有选择性地感受这个世界。记忆延续并推动了变化过程。如果不受已经存在的刺激的约束,记忆会加速一个“良好格式塔”的形成。变化朝着简单、协调、结构合理的方向发展,使故事更加连贯、合理、圆满[1]91。

二是强烈情感的同化作用。谣言传播倾向于迎合、支持职业爱好,同阶层或同种族成员们的同伴关系,或报告者个人的成见,即使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仍可找到迎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同化作用。实验中因情感而产生的歪曲现象少于日常生活的谣传,然而它们机理是相同的,因此尽管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但仍可能揭示出同化性歪曲的所有基本形式[1]78。

综上,简化、强化和同化这三种并存的过程,是谣言传播者的“自发行为的结果”。由于人们对此事的真实情况的了解比较模糊,并且为了使它保持一致,许多与之不符的细节被简化掉,许多细节为了符合这一主题而被强化,人们先在的情感构成和思维特征同化了。

(二)歪曲模式的普遍性

在模型中,外来信息在个体“重要性”的情感需要动机驱动下,“模糊性”的信息在意识场域通过简化、强化、同化三种方式被歪曲,形成清晰的符合意识理性的谣言,这是一个普遍的过程。例如,沃尔夫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再现一张看过的图片,其结果是:再现的图形样式“更标准化(简化)”“更有重点(强化)”“更有意义(同化)”。沃尔夫解释的说明方式遵循格式塔心理学,趋向于把思想当成一种自动的行动者,当任其发展时,会产生出更典型和突出的样式。巴特利特总结这一趋势说,记忆中的某个图形往往比它的原形更清晰易懂,更突出特点[1]99,在试验条件下,可能发生简化与同化、同化与强化、强化三种主要的变形方式。吉卜森比沃尔夫更强调联想性同化作用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奥尔波特指出,人的感觉和记忆不仅来自自身的感觉器官,而且同样也来自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而且过去的经验也在影响着人的感觉和记忆[1]102。

这些不同的试验被引用来证明:研究者们尽管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试验物和不同的表述方法,但都反复揭示了在个体和社会的记忆变化过程中潜在简化、强化和同化特征。在变化过程中占支配地位的特点好像是同化作用,因为能回忆的经验、文化习惯等意识“模糊性”和个体自我“重要性”的动机情感,为简化、强化和同化的歪曲模式提供了来源,决定哪些被省略掉,而哪些被强化。这也表明个体内在心理活动是主观意识反映外在世界的过程。又比如发挥无意识潜能创作的艺术家,将注意力转向人的本性或人的弱点,用个体内在的统觉谨慎地思考,权衡他所感知到的东西,通过绘画或文学把它反映出来。艺术家就能做到简化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突出他想要强调的特征,以此来使这一切与他自己的判断标准统一,这个判断标准就是他的个性审美品格。正如奥尔波特所说,不管个人是否具有天赋,从心理学上讲,人类全都是艺术家。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常常影响到他所感知的世界和他所表达的世界[1]105。

(三)社会中的谣言

个体与群体心理机制具有一致性,在社会群体层面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社会意识也符合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机制。强烈的情感需要为虚构故事的产生提供了动机需求,讲述者通过谣言强化和简化原则,使整个故事浓缩,把谣言零散片段归拢为谚语、传说等。如乔治·华盛顿和樱桃树就是一个非常简短的传说;还有牛顿和苹果的传说。尽管可能存在着特殊原因使得传说被扩展,但简洁的趋向是绝不会消失的。对一个传说是缩减还是扩增,可能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巴特利特提出了一个事实,在他的实验中印度受试者更刻意详述和修饰一个故事[1]110。同样,中国的谣言也会有所扩展以强调它们的内在含义,如顾颉刚认为,对神话考古应当坚持“剥葱法”。因为,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追溯到源头只能发现最简单的情感要素,这些简单要素被后人不断装饰和演绎,并且时间越久远,被演绎得越有血有肉。

谣言是一种社会景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习惯,但绝大多数习俗源于外界社会环境。当谣言传播时,它不可避免地会除去它特殊的装饰,以通俗的语言传达通俗的意思,简化和浓缩的歪曲模式成为普遍现象,不熟悉的用语、单调的措辞手法、个别的解释全都被删除,当不同的个人传播一个传说时,只有简洁的通俗的东西被保留下来。除简化、浓缩和同化作用外,文化风俗习惯、个体固有的倾向也成为决定歪曲模式的重要因素[1]113。我们的情感和认知进化是缓慢的,与古人没有区别,不管现代科学认知和传播条件如何高明,但我们仍遵守谣言传播的基本法则,来构建和形成历史记录。比如,传说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固定下来的谣言[1]118。更确切地说,它是道听途说中再出现的某些传闻中的不同寻常的部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歪曲和变形后,不再变化,经过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但谣言为了变成传说,必须处理好推动传播的动力机制,即那些对后代人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如关于国家诞生、荣誉的话题,关于出生、婚姻、死亡的话题。

三、进一步分析:对奥尔波特理论的批判

奥尔波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五位创建者之一,推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脱离古典精神分析传统,反对潜意识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主张意识引导行为;并且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区别,否定其环境决定论,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奥尔波特在弘扬人类主观能动性和精神价值方面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他突出健康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统合性,强调人是理性的且具有自主选择和自我负责的能力,提高了人的地位。同时,他的人格心理学既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支柱之一,又是心理学中“人本主义的牧场”,奠基了人本主义自我论,认为自我是个体人格一致性、动机、记忆连续性的基础。然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是像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那样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派,而是由许多持相近观点者的广泛联盟[6]。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和林赛所指出的那样,奥尔波特的著作生动第一、结构第二,可读性固然高,颇受欢迎,但是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显出漏洞[7]470,这是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缺陷。

首先,奥尔波特所建立的自我认知理论具有机械性,是一种机能自主理论。就个体自我发展而言,他对时间绵延和连续性视而不见,否定个体早期形成的经验对人格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他声称现在行为的动机存在于现在,而不存在于过去。如果说弗洛伊德坚持以过去决定现在、童年决定成年的观点是武断的,那么奥尔波特完全否定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坚持现在决定现在的观点也是片面的[6]。另外,《谣言心理学》是在人文实验室中完成,对很多概念描述多于解释,缺乏实践的检验,很多结论带有猜想和臆测的成分。

其次,奥尔波特忽视人格的社会根源,将自我认知理论置于孤立、片面、静止的境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强调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个体自我在处理本我与超我关系时,还必然调节自我与环境之间关系,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个调节过程是在历史时间中不断往复的波浪式动态发展的过程。奥尔波特承认,“没有任何人格的东西不是物理的、社会的或文化环境的反映”。他这里肯定了社会环境对自我的影响因素,但仔细考察《谣言心理学》全文,这里的社会环境仅仅是指社会文化环境,并不能代表社会存在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组社会运动规律和根本矛盾。实际上,这是企图用社会文化系统的模糊概念来代替关于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系统的科学概念,必然导致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中缺乏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生活内容。奥尔波特还把人格发展中的动力因素归结为动机和目标,不但忽视潜意识驱动力的存在,还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系统对个体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没有认识到社会生产关系才是引起个体人格动机和需求的真正原因。

最后,奥尔波特局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范畴,过分强调健康人的意识引导性和自我选择性,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面,却忽视潜意识动力、生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意识“模糊性”与动机“重要性”的乘积构成了谣言传播的强度,奥尔波特从自我认知理论出发,将个体情感需求作为动机和动力,揭示谣言在意识层面发生由“模糊”到“清晰”的歪曲机制,这个过程夸大了意识理性选择和精神的引导作用。对非理性的潜意识驱动力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有提到,认为“谣言是一种心理投射”,但是论证不充分,更多的是强调谣言是情感的投射,这是一种超我投射或者说是精神层面的引领作用。在物理层面,奥尔波特对人的生理因素和外在自然环境因素没有纳入其理论体系,他在反对行为主义决定论时,也丢掉了“物质第一性”这个唯物主义基本法则。总的来说,奥尔波特的心理学是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具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对同时代的古典精神分析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未做批判的吸收和扬弃。

猜你喜欢

模糊性人本主义谣言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模糊性程度和模糊性厌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谣言π=4!
谣言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