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性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进路

2022-02-05党方圆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

党方圆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等现实状况,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命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系统性阐述,必须首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理论特征、历史进程、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中,从整体性视角阐明其逻辑关系。所谓整体性视角,具体来说就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的统一中,呈现其理论上的逻辑继承、历史上的逻辑脉络、实践上的逻辑导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特征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哲学社会作为构成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相联系,研究立场是学术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根本态度和价值判断,即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和价值遵循,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理论的话语创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衷。《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为了维护劳动人民的正当利益,积极参与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辩论,此后开始转向对经济问题的研究[1]3。马克思在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始终保持深厚的人民情怀,对“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3]158-159等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在解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建构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便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并依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将人民立场具体化。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4]85,在坚持人民立场的同时指出了“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7]103。始终保持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本土化经济学说的必然要求。

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仅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需要,也是将中国经验提炼上升为中国方案的实践需要,更是经济理论伴随经济现象而诞生的历史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需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始终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根本上有别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否定无产阶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总结,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阐明人民群众是如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何种方式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如何发挥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作用。第二,在解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矛盾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同时必须回到实践,必须以解决制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问题为导向,将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为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二)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西方经济学是以资源配置为中心构建起的“物的经济学”的知识化体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及其规律的学说。马克思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人们在生活的社会生产中不仅生产出物质资料本身,而且根据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出他们的生产关系。以生产关系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从抽象的范畴出发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继承性,但二者研究对象也存在差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是伴随着产业革命所引起的生产方式变化和重大经济现象而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的阶级分化、生产方式转变等变化是其研究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亦是如此,其物质基础来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产关系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变化和经济发展等现象,其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从社会主义经济生产中生长出来的,因此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第一,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规律来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要求。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完成了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的任务,然而从经济基础的层面来看,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合新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新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力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之后,需要进行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即把农民从个人土地私有制中解放出来,把个体手工业从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民族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私有制中解放出来,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二,从阶级特性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过程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为核心,使其不断调整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生产生活需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基础。因而必须立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基本前提,研究我国社会生产、交换、消费、分配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相互关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物质生产层面决定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也从阶级特性层面同资本主义进行了区分。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研究方法

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角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理论逻辑中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观察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运动变化的现实状况,不能脱离经济实践进行研究。此外,要从整体上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整体,以及构成整个系统性学说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唯物辩证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在理论研究中要求从纷乱繁杂的经济现象中把握核心问题,进而揭示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在应用中具体化为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矛盾分析法,就是立足于社会经济生产的客观事实和经济运行过程,从一种关系或者事物涉及的两个方面,分析把握其在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和独特作用,进而将经济运行的脉络进行呈现。系统分析法,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置于整体之中,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逻辑关系,从而在理论视野中呈现内在联系和外部关联。逻辑分析法是通过思维推理,呈现抽象概念范畴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辩证逻辑;历史分析法则是从经济运行的实际进程中解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逻辑的推理、范畴的演绎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映,是用概念思维体系来分析历史。逻辑反映历史,不仅可以展示整体经济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可以在历史进程中揭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运动的基本规律,同时预见未来发展的历史走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程,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逻辑之中,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来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这是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性。马克思也指出,经济学规律最先以怎样的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2]417。因此,以新中国成立作为逻辑起点,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运行规律,可以将历史进程总结为奠基、开创、发展、创新四个阶段。

(一)1949—1956年:奠基阶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实现了自上而下的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的变革,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统治力量消灭了封建的、官僚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开创奠定了历史前提和实践基础。从理论层面来看,无产阶级率先掌握国家政权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前提,这一历史阶段的奠基作用主要表现在自上而下的两个连续步骤之中。第一,加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以专政手段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巩固新中国国家上层建筑,为推动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权保障;第二,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前提下,破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把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这两个步骤自上而下的连续性也恰好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的延续性,即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新的生产力发展,最终将会被爆发的社会革命所消灭,而新的上层建筑推动的生产关系变革,便会将生产力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

从实践层面来看,这一历史时期的奠基作用也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这反映了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彻底消灭旧政权的残存势力,建立起全面、系统、稳固的上层建筑。另一方面,构筑起支撑无产阶级政权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重点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形成农村土地所有制、手工业生产合作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一阶段来自实践层面的前后两个方面,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前一方面是后一方面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稳固的无产阶级政权才能为涉及经济利益的生产关系变革提供坚实保障,后一方面是前一方面的根本要求和必然结果,无产阶级革命最终为必须实现经济领域变革,保障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就需要回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使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二)1956—1978年:开创阶段

“一化三改造”所形成的农业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物质生产领域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无产阶级政权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创提供了现实材料。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多个层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第一,从社会形态的整体运动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设,不断从制度层面巩固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基本要素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转变,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结构,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相对完备的基础材料,但这些要素只是从性质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的转变,在发展程度上相比马克思所指的社会主义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毛泽东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立足点,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地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使其不断与新创造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实现生产工具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升级,是生产力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要求的理论必然,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到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落后的农业国同建立先进工业国要求现实矛盾的根本举措。此外,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5]351,把发展科技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手段,提出必须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

第三,坚持依靠人民群众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经济力量不断占据有利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劳动生产者,也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人是生产力的主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人的角度发展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其二,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升劳动生产者的素质,通过扫盲运动、开设技校夜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等形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

(三)1978—2012年: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对人民群众生活贫苦、生产关系僵化、社会生产落后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通过系统性调整生产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等方式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

从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系统性调整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归根到底是生产力落后以及与生产关系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系统性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社会经济建设的现实状况证明了单一的公有制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之上,因而在保证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处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生产资料所有制调适为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生产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生产的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不仅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结构的形成,促进了以交换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塑造了消费产品和消费方式的多样性,进而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以产权改革作为重要依托,改变生产者的劳动方式和收入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对生产关系变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承包制和租凭制的成功探索,消灭了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生产制度,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和计划生产方式,从体制层面解决了如何提高农民和工人生产积极性的问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计划与市场对立的观念,明确二者只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能够横向传递信息,配置速度快、社会组织成本低。这一观念的突破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清了思想障碍。

(四)2012年后:创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9。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科学性、系统性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命题,意味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到以科学系统化理论为指导的飞跃。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存在的产能过剩、创新动力不足、发展方式落后等问题,迫切要求系统性、多层次地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理论,系统性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规律和实践经验,使其上升为系统性的经济学说。

第一,以整体性思维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动态性适应。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新时代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不仅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问题,而是多层次、综合性的时代问题,因此需要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平衡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化升级进步,即以创新驱动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时,在体制机制层面深化生产关系改革。

第二,系统性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一步改善阻碍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促使国家上层建筑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协调。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以调整生产关系为基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变革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使国家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发展观念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强调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使制度优势不断地转化为发展动能,形成以制度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生产关系不断完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供需基础。在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社会总生产循环理论为双循环的内涵和边界提供了依据;在需求层面,我国内外需关系已经进行重大调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体制机制层面,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双循环战略格局[9]5,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内外部因素交织作用的内生性选择,是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新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统一于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实践逻辑之中。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指导,坚持以我国经济运行发展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目标,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持续改善并提高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变革生产关系。

(一)根本目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和现实保障。实现国家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始终坚持以“国家现代化”这个命题为根本导向,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其不同内涵。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国家工业化体系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周恩来在1954年全国人大首次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后来在1964年将这个表述规范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科学技术。自此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经济建设处于中心地位,经济建设的好坏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历史分析和实践考察的前提下,将中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提出必须独立自主地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即不能走苏联僵化的老路,也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道路。除此之外,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最大的政治[6]163,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党的十八之后,习近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现代化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同时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二)主要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是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结构、经济质量、人口素质等问题。马克思讲到:“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3]602由此可以清楚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发达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的基本趋势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步,因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坚持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必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主要任务,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把生产力从阻碍、束缚的生产关系和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外部要素;其二,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技术和效率,从内部要素提升生产力水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手段,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实践的始终。新中国成立初期,无产阶级政权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变革消灭了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上层建筑,把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先进生产力解放了出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在推进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逐渐认识到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随后在调整改变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将人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了出来,也意味着将人的生产力解放了出来,同时加强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不断促使社会生产力更新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明确指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更加系统性、全局性的谋略,从制度层面不断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同时加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物的生产力的发展。

(三)核心要义:变革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枢纽”作用。一方面,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结构,才能判断其是否与生产力发展相一致,也决定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生产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阶级性。以生产关系变革作为核心要义,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更是契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内在规定性。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围绕着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决定了经济运行模式和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关系主要由生产、交换、消费、分配四个环节构成,从总体上看生产始终处于决定性地位,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历程之中,不同时期生产关系变革具有不同侧重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关系结构是工人阶级处于领导地位,但由于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尚未完成,因此还遗留着部分落后的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生产关系。此时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实,但巩固其政权的无产阶级经济力量并未成熟,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并不占有主导优势,因此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层面变革生产关系,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1956年,“一化三改造”的完成标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初步形成,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经济运行发展的主体力量,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应当认识到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全民所有制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分配关系的简单化,极大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第二,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足以支撑经济高速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变革社会生产关系需要生产和分配同时发力,通过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调整分配方式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随着引进外资和对私人资本的逐渐放开,社会生产关系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混合结构,因此在经济政策上要积极引导混合所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时代以来,以系统性思路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革,变革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动态性”适应,改善了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夯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