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3-16娄志辉宽甸县中心医院辽宁丹东118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鼻背肋软骨整形手术

娄志辉 宽甸县中心医院 (辽宁 丹东 1182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鼻部整形中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鼻部整形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开展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检测,结合检查结果,开展相应的隆鼻手术。分析术后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术后6个月,在CT测量下,检测前后鼻部解剖数据。结果:在鼻部整形中,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了解鼻部结构,如观察侧鼻骨、鼻部皮肤、鼻根等情况。术后评价,患者对鼻部整形满意度较高,术后6个月,患者对鼻部整形满意度较高,术后与术后6个月患者鼻部满意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例患者没有出现出血、切口感染等反应,同时也没有出现肋软骨外漏与倾斜等现象。经随访术后6个月发现1例患者的鼻背软骨出现轻度弯曲,但无明显表现,没有做特殊处理;其余患者,鼻部外形均表现为鼻尖挺拔、鼻背曲线流畅。结论:在鼻部整形中,应用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可以辅助提高隆鼻手术准确度,并在CT技术的引导下,准确植入自体肋软骨,可以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促使鼻唇与周围器官形态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与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身的形象,越来越重视,也对自身的形态美有了更高的追求,从而增加了精神与物质的投入。鼻部整形修复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整形手术,其起源于20世纪,虽鼻部整形手术开展时间较长,但一直以来,鼻部整形均没有一种可以明确的技术进行,故鼻部整形并没有完善、科学的数据支持,无法为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在之前,开展鼻部整形手术时均采用X线摄片技术,但X线摄片技术在鼻部整形手术时只能通过探测得到相应的数据,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多数的美容医生不得不通过自身的手术经验与患者的认知、想象进行鼻部三维图的构建,从而导致鼻部整形手术常会出现修复不完整、患者满意度低等问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三维与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出现,用于鼻部整形手术中,即采用CT的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s,MRP)、多平容积成像技术(voluetrie redering,VR),可以弥补常规X线检查的不足,可为医生提供完善的探测数据,提高修复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1,2]。本次研究以60例患者为背景,分析在鼻部整形中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8年2月~2019年7月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行鼻部整形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开展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检测。6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17~55岁,平均(36.34±10.15)岁。60例患者,经相关检查,无重大疾病,且没有出现外伤骨折现象,均符合鼻整形手术的需求,经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共同商量,所有患者均开展自身软骨隆鼻手术。

1.2 方法

在开展手术时,均配合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检测技术,即选用CT仪,取鼻部三维CT影像图。在扫描时,患者需仰卧于检查床上,扫描机线为听眶下线,层厚与层距均为3mm,螺距1.0,扫描电压及电流分别为120kV,180mAs。以螺旋式为扫描方式,扫描30层左右,从眉毛上缘开始,直至鼻孔下方,扫描之后,将层厚设置为2mm,FOV20cm,重叠1.5mm,基于以上数据,重建小间隔骨鼻法,在工作站上,进行SDS重建,扫描过程中,对体表阈、骨阈值图像进行调节,完整地获取到骨域图像,不可出现空洞与软组织阴影,扫描出的体表阈值图像,需要有表面皮肤,且光滑、清晰,没有人为的缺损,使扫描出的形态,与鼻部形态一致。将扫描所得的结果,通过多平面、容像成像技术,对鼻部进行评价,即对鼻部皮肤、鼻骨情况、鼻软组织形态等进行观察,同时将评估结果,作为手术依据。

手术:肋软骨切取,在肋软骨切取时,做好局麻,右侧胸部作为手术位,切开皮肤,直至第6肋骨进行剥离,取6cm软肋骨,之后对伤口做好止血处理,预防气胸,连接好引流管,缝合胸部切口。软肋骨取出后,在开展鼻部整形手术前,需要先对软骨进行雕刻,雕为柳叶状备用,如胸部取出的软骨长度、厚度足够,可考虑于鼻尖、鼻头处调出相应的厚度,之后将剩余的肋软骨,修为盾牌状[3]。在手术开展时,切口设为小柱皮肤黏膜交界处,根据手术需求,于双侧鼻小柱处做切口,皮肤切开后,钝性分离鼻翼软骨内侧、表面、鼻骨骨膜,置入肋软骨,形成腔隙,用止血的方法,将雕刻好的软骨置入鼻背筋膜下腔隙中,调整鼻中线处鼻部的高度、外形,在鼻翼软骨穹隆处,做好缝合固定,同时延长患者的鼻中轴,将鼻尖部抬高,之后在鼻尖处置入盾牌状软骨,观察植入位置是否正确,观察外部形态,满意后将鼻膜切口关闭[4]。手术部位,用铝塑板做好固定处理。术后第一天,拔除胸部的引流管,7d后拆线。

1.3 观察指标

分析术后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术后6个月,在CT测量下,检测前后鼻部解剖数据。即观察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不良反应与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不良反应分析

术后,60例患者,没有出现出血、切口感染等反应,同时也没有出现肋软骨外漏与倾斜等现象。术后6个月,60例患者无出血、切口感染,无肋软骨外漏与倾斜等,但观察所有患者,发现1例患者,鼻背软骨出现轻度弯曲,但无明显表现,没有做特殊处理;其余患者,鼻部外形均表现为鼻尖挺拔、鼻背曲线流畅。

2.2 患者满意度分析

手术后,术后6个月随访,对60例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术后鼻头部、鼻根部、鼻背部等总满意度评分在(89.36±4.68)分,结果说明在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下进行鼻部整形,符合患者满意度标准。

2.3 CT测量鼻部解剖数据分析

术后、术后6个月,60例患者行CT测量,鼻部解剖形态各项指标术后与术后6个月相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CT测量鼻部解剖数据分析

3.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鼻外部整形手术越来越多。主要因越来越多的人在后天通过手术提高自身的气质,改变面部轮廓的立体感,特别是女性,在鼻外部整形手术中,占比较大[5]。依据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已成为整形手术最多的国家,使国内外科整形手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再加上鼻整形人数直线上升,不同的鼻整形手术应用越来越多,如肋软骨隆鼻术、硅胶假体隆鼻术等,加上不同的鼻材料被充分应用,使得鼻整形手术率逐年上升。

据相关统计,隆鼻术占外科整形手术的多数,且隆鼻术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整形手术之一。而隆鼻术的开展,多因部分人鼻背较低平,或是出现鞍鼻,对外部气质、脸部美感均产生严重影响,故而增加隆鼻术开展率,特别是女性。经鼻部整形术,即于鼻部植入生物体,或是自体材料,隆起鼻背,其为最常用的,也是见效最快的鼻整形方式之一。在选择隆鼻材料时,临床治疗中常采用膨体或是硅胶,但大量的研究表明,以上外部材料进行隆鼻术时常会出现鼻部并发症,发生原因较多,甚至还有患者会出现假体移动,使得整形后就医人员出现鼻部不自然表现,甚至还有就医者出现鼻背部透光现象,严重者还会因假体移动使得整形后出现鼻背部透光现象,严重时还会因假体材料的影响而使得就医者出现张力增多,使得鼻尖或是鼻背的皮肤出现感染或是破溃,不仅会使假体材料出现外露,还会使得鼻部整形手术失败,同时也会影响就医者的生活,影响其面部形象。因此,以隆鼻材料缺陷为基础,越来越多的鼻部整形者非常排斥异体材料,更多应用自身组织移植,使其成为合理的隆鼻材料,而这些材料多数来源于自身的部分组织,如软骨,其中包括了鼻中隔软骨、耳软骨、肋软骨等。以往,整形医生在进行隆鼻手术时,多数较为重视手术的环节,对影像资料的借助需求并没有重视,严重忽视了影像资料的分析、检查效果。本文针对本院就医的患者进行CT成像技术检查,这些技术具有高分辨率、便捷、快速、范围大等优点,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分析图像信息,其也结合了容积数据进行不同方位的截面重组,帮助整形医生在不同屏面上进行观察。同时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可以对图像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对其进行任意面截取线,帮助医生了解VR像、矢状位与冠状位屏面,并对病变情况进行多面观察,最终形成现象,并在切割分层时,呈现出鼻内部的结构、鼻骨、鼻窦等,对鼻翼的正畸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MRP,VR)可以观察患者鼻外部的形态,让医生可以准确分析鼻骨大小、软骨情况、皮肤结构等,为手术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以上技术的开展,具有简单、快速、分辨率高、扫描范围大等优点,且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对图像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容积数据,可以从任意方向进行截图并进行重组,帮助医生从冠状位、矢状位、VR像等屏面对相关部位进行逐层观察,最终取得360°的任意成像;同时在CT成像技术下,可以任意切割、分层鼻内部的鼻窦、结构、鼻骨等,使其能完全的呈现出来,有效纠正鼻部整形手术中的畸形鼻翼,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数据。此外,三维立体模形可以准确地显示出整形人员的鼻外部形态,为手术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显示:术后患者满意度虽与术后6个月相比,无差异,P>0.05,但从评分来看,稍低于术后,而其的出现,多因患者对鼻头整形效果不满意,希望鼻尖可以稍高,水平形态优美一点,但因个体差异、形态的差异,鼻头问题根据个人喜好而定,手术并不能百分百进行控制。另外,本研究显示,术后6个月对60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的鼻背软骨出现轻度弯曲,但无明显表现,没有做特殊处理;其余患者,鼻部外形均表现为鼻尖挺拔、鼻背曲线流畅。由此说明,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的视野,减轻对其他组织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鼻部整形中,应尽量采用手术成功率与效果均较高的自体肋软骨为整形材料,以此来提高整形效果与患者满意度,与此同时,在鼻部整形中还需要结合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软骨、鼻部数据等图像,以此来辅助提高整形成效,为患者实现鼻部整形目的。

猜你喜欢

鼻背肋软骨整形手术
鼻整形手术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肋软骨炎该怎么治疗呢?
闽南地区汉族成年人肋软骨钙化程度与年龄、性别关系分析
透明质酸注射隆鼻致鼻背皮肤坏死一例
中国汉族人鼻背长轴与下颌生长方向的相关性研究*
肋软骨三维CT重建技术在成人耳廓再造中的应用
鼻外侧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鼻背宽度的美学分析及宽鼻畸形的截骨治疗
隆胸成最受欢迎整形手术
经济衰退带火外科整形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