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堂导入技巧探究

2022-03-16常茜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常茜

【摘要】灵活多样的课前导入是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笔者以多媒体技术应用法、故事讨论法、猜测释疑法等多种导入方法立足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谈谈课堂导入的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文言文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但它却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代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深深明白,富有艺术性的导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那么,在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打造高效的导课环节呢?任教几年来,我探索了如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导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

视觉的冲击远胜于语言的感受,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逼真的声光形系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备受师生的青睐。例如《三峡》一课的开场,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课文美景,图文并茂,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再如讲授《出师表》和《隆中对》时,先播放《三国演义》中相关的情节,当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刘备冒着大雪,第三次去请诸葛亮时,每个学生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诸葛亮为国家社稷寝食难安,出征前辗转反侧,泣血为皇帝写下肺腑之言,电视上扮演者泪流满面,教室里的学生也深深地感受到诸葛亮的舍身为国的精神。多媒体从声、光、形等多角度的展示,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带进文言文环境中,且给予师生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善用故事讨论

每个学生都对故事感兴趣,尤其是有意思的故事。而初中文言文中,很多篇目本身就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如《世说新语两则》《孙权劝学》《伤仲永》《夸父逐日》《狼》等。有的篇目虽然本身不含故事,但在教学中会涉及到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如在教学《出师表》时,讲一些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尤其是“刘备白帝城托孤”一事,学生不仅感兴趣,也有助于他们了解诸葛亮的为人,进而了解《出师表》的内涵。故事性强的文章,如《狼》一文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随着年龄及生活阅历的增长,初中生对每个人每件事,大都有自己的见解、看法,因而适当地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引入方法。如《曹刿论战》中,我就抓住“一鼓作气”这一成语进行讨论,“为什么说是一鼓作气?”学生的兴趣就来了,议论纷纷,有的说“憋着一口气,干完。”有的说“气可鼓不可泄。”我看时机成熟,趁势引出课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给出答案,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议论性很强的文章,如《马说》《爱莲说》《陋室铭》和《伤仲永》等可以采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很好的导入新课。

三、活用音乐功效

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当这些诗作被谱曲唱出,那隐藏在诗句下的灵魂再次散发出耀眼光辉。在上课之前放一段音乐,特别是与新课有关的乐曲,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悠扬的音乐环绕在学生耳边,学生的情绪就随着音乐起伏飘荡,音乐中的歌詞就沁入学生心扉。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没有讲解课文,先让学生学唱《明月几时有》,学生很快就能唱得有声有色。在音乐的旋律中,歌词所表现出的意境悄悄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教师此时就能顺利地导入新课。枯燥的文言文有了音乐的渲染,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劲头了。在讲《出师表》当我放出音乐时,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一下子感染了学生,我让每一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写出了诸葛亮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引发共鸣。教师利用音乐导人新课.能够烘托气氛,把学生带人课文之中,为上新课蓄势,很受初中学生欢迎。

四、妙用猜测释疑

所谓猜测释疑导入就是先不看内容,抓住题目的关键字进行剖析,然后提出问题进行释疑。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导人,我首先根据题目提出一系列问题:(1)题目中说明什么;(2)邹忌是什么样的人;(3)你如何看待齐王;(4)关键词“讽”是讽刺的意思吗?你认为呢;(5)谁来“纳谏”?怎样“纳谏”?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大胆进行猜测,也可以根据自己预习或通过其他途径的到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带着自己的见解,学生明确了目标,有了方向,很顺利地进入文本的学习与探究中去。可见,关注标题对文本内容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窥视全文的窗口。因此,用读解标题的导入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适用那些标题新颖而集中揭示主题的文章。通过对课文标题和关键词的预测,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当自己的见解和文本一致时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当不一致时,学生就会自动地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文言文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中考中以及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用富有启发感染的方式导入新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对新内容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尤其是导课环节,我们还应不断地推陈出新,找到更加适合的导入方法,给文言文教学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熊友权.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1).

[2]叶萍光.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导入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

2282500520312

猜你喜欢

文言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文言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