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论语》阅读指导策略
2022-03-16汪燕
汪燕
【摘要】《论语》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大量的名言名句和“口语化”的表达,极易让学生对其产生亲近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引导学生学习《论语》,可以通过精选内容、借助故事、利用资源、分解目标、联系实际等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论语》,让《论语》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论语》 阅读指导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古代经典。今天,《论语》仍然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阶段,高年级学生又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和理解能力,具备了背诵和理解《论语》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论语》能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并以此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
一、精选内容,激发阅读期待
作为初涉文言文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并不需要读全本《论语》,很多涉及具体的礼仪制度的篇章不必在这个阶段就去硬啃。另外,很多涉及特定历史时期思想的篇章,也不适合学生在没有了解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不加分辨地去接受。因此,教师教学《论语》时,选择的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选择有成语出处的篇章阅读。细追成语之源,会发现很多成语出自《论语》。据统计,有近400个成语出自《论语》。如“文质彬彬”出自:“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任重道远”出自:“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成人之美”出自:“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还有“温故知新”“后生可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了解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出处,学生学习时亲切感自然就有了,背诵也就简单多了。
选择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篇章阅读。《论语》内容广泛,涉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思想品德修养等。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选择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和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阅读,学生理解也就不再困难。
二、借助故事,搭建理解支架
《论语》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文化有困难,容易望而生畏。借助《论语》相关故事,就能有效搭建理解支架,降低学习难度。
与孔子相关的故事很多,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短小精悍的故事分享交流,给学生以启发。比如,写孔子学习入迷的故事《孔子在齐闻韶》中用“三月不知肉味”,形容孔子对于音乐的入迷。《孔子学琴》则突出了孔子在学习方面的精益求精。再如,孔子拜能者为师的故事。《三字经》中也有体现,即“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还有,孔子曾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都是讲孔子虚心好学的。还有选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两小儿辩日》,反映的是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读孔子弟子的故事,了解他们的言行。孔子有弟子3000人,贤者72人,子路、颜回、曾子等都有典型的故事。像“曾子杀猪取信”“颜回输冠”等,学生们都很熟悉。让学生广泛搜集孔子以及弟子的故事,打下阅读基础,《论语》背诵也就水到渠成。
三、利用资源,拉近时空距离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留下许多游历故事。利用有关孔子游历的本土资源,作为《论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帶领学生游览孔子到过的地方,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学习《论语》有切身的体验。
比如,和连云港有关的就有“孔子望海”的传说。当年孔子来郯子国,准备向东夷人传播“礼乐”,即关于礼貌的学问。当时孔望山四周被大海包围。孔子登上孔望山,看到山下海滩上有无数招潮蟹在不停地挥动大螯,向前爬行。孔子非常惊讶,以为这些螃蟹正在向他挥手致敬。他转过身,对身边的弟子说:“这里连螃蟹都知道礼貌,我还有什么可讲的呢?”于是便起身回鲁国去了。“孔望山”也由此得名。今天的孔望山,山北有孔望亭,山南有望海亭,山顶有孔子望海石像。带学生登上孔望山,观孔子望海石像,讲孔子望海故事,诵《论语》经典,颇有“孔子游春”中孔子和弟子们一起游历时其乐融融的感觉了。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还有“夹谷会盟”的故事。夹谷山,海拔304米,位于赣榆区夹山乡(今班庄镇)境内。相传春秋时期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辅佐鲁国君主与齐侯会盟于夹谷山。2500多年来,夹谷山留给后人的遗迹、碑碣、文献尚存。夹谷山因孔子的登临而被后人称作圣地。春天,清明节前,带学生去夹谷山祭奠英烈;秋天,山芋、萝卜丰收,带学生进山挖山芋、拔萝卜之际,都可以走进夹谷山,寻孔子遗迹。
四、分解任务,达成背诵目标
《论语》的背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保证时间、突破难点、创新评价方式。首先,根据学生实际列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再给予时间保证。每周固定一天早上要求学生到校朗读《论语》,过一段时间再尝试背诵。中午学生一到校就阅读《论语》相关故事。
其次,就是突破诵读难点。《论语》中有不少通假字,还有一些读音特殊的字,是理解背诵的难点。教师可以给学生专门讲解常出现的几个代表性的通假字及特殊的读音,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比如,“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中“涂”通“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中“女”通“汝”。又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的“夫”是语气助词,读第二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知”通“智”,“乐”读作“yào”,是“爱好,喜爱”的意思。
还可以结合语文课本的学习,习得方法,再举一反三。比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古人谈读书》中,选了《论语》中的三个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读作“zhì”,是“记住”的意思。)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活动:一是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及《论语》;二是对照注释,理解句意;三是结合生活,说说体会;四是拓展阅读,触类旁通。
再就是丰富评价形式。比如,可以采用“论语小达人”网上在线答题形式。评价方式不再是简单的试卷,而是利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扫描试题上带有《论语》标志的二维码,进入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答题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答题页面既有温馨的提示,又有充满鼓励性的话语。考试像游戏一样,让学生有了期待,个个跃跃欲试。不同于传统的卷面考试,线上答题时,学生可以多次答题,系统会记录下每次答题的成绩,形成曲线图,方便他们查看自己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保护学生视力,页面设置了30分钟的答题时限。通过对测试内容的反复学习,学生在答题中感受到了挑战的乐趣,也在知识积累中得到思想启迪。
另外,笔者还在活动中进行评价,通过在班级、年级举行《论语》故事会、诵读展示等,多角度、多渠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肯定。
综上所述,《论语》作为万世之书、天下之学,是经典中的经典,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了优秀素材和价值导向。对于《论语》的学习指导,教师要为学生精选内容,巧借故事,利用资源,分解任务,想方设法带领学生理解、诵记,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得到内化与传承。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小学)
33335019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