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有效地进行 校外西乐社团建设
2022-03-16王杰民
王杰民
摘要:本文从校外西乐社团的组织、管理建议、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建立一支优秀校外西乐教师队伍四方面论述了校外西乐社团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需要提高的方向。
关键词:校外西乐社团 管理建议 团队协作能力 校外西乐教师队伍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校外教育是由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校外西乐社团是校外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依托于西洋乐器兴趣小组课程,同时又是兴趣小组课程的一种整合和提升,是校外教育单位为学生搭建的重要艺术实践平台。
一、校外西乐社团的组织形式和重要性
西乐社团是目前最受学生喜爱,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项音乐活动。但就西乐社团普及率很高的北京而言,仍然有部分学校没有乐团,或是一部分学生由于程度、乐团名额、时间、兴趣等等原因与学校乐团擦肩而过。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西乐社团有效地弥补了这种不足。北京市各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西乐器乐学科设置全面,从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按照科学的编制把有一定演奏程度的学生组织起来。校外西乐社团按照乐器的演奏形式大致可以分为管弦乐社团、键盘乐社团和打击乐社团。管弦乐社团如:交响乐团、管乐团、弦乐团和其他管弦重奏组合;打击乐社团如:鼓社团、马林巴社团;键盘乐社团如:手风琴社团等。近十年来,北京市教委授予了一批演奏能力突出、管理机制规范的校外西乐社团“北京市高水平阳光艺术团”的荣誉称号。如:海淀区少年宫交响乐团、东城区少年宫交响乐团、丰台区少年宫管乐团、北京市少年宫手风琴乐团等。这些乐团几乎涵盖了西洋乐器里所有的器乐种类,它们组织形式丰富、训练机制科学、排练内容中西兼顾,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交流、合作音乐的重要平台,是校内西乐社团和音乐教育的有力补充,受到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高度认可。
二、校外西乐社团的管理建议
(一)校外西乐社团的制度建设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乐团良好运行的保障机制,乐团应建立《乐团管理条例》《团员守则》《专业教师职责》《外聘专家协议》《外聘专家履历表》等规章制度。每一次的排练由乐团声部长负责记录学生考勤,管理老师记录排练日志;对于专业老师应定期召开例会,及时沟通及研究乐团的发展方向。学期末乐团应组织学生进行业务考核,按照考核的成绩和日常排练的表现调整乐团座次。规模较大的乐团还应该成立家委会,让家长参与管理乐团的工作。乐团逐渐形成“主任领导、负责人管理、专业老师和家委会协同管理、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团队管理模式。”
(二)校外西乐社团的活动建议
日常排练是乐团最常规的活动,中国交响乐团指挥王琳林老师建议,在分声部排练的过程中,专业老师除了解决基本的演奏问题外,最应该解决的是分谱上的休止符。休止符是别的乐器演奏的旋律,专业老师应该学会看总谱,带学生熟悉其他乐器演奏的旋律,这样合练时效率会提高很多。除了日常的训练外,乐团应尽可能多组织实践活动,如:寒暑假的集训活动、期末汇报音乐会、新年音乐会、专场音乐会、各级各类的展演比赛、国内外的交流活动。丰富的活动本身对乐团是一种宣传,可以让乐团的知名度提升,吸收更多的优秀团员,形成梯队的良性循环;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中外曲目,找到舞台上自信演奏的感觉。
三、校外西乐社团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校外西乐社团在培养学生演奏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当今社会大家意识到,优秀的人才既要有知识、技能还要懂得团队协作。然而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是当代青少年最为缺失的。如今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成长的环境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沟通、共处、妥协、宽容、服务、责任心的团队协作品质和能力。校外西乐社团的育人目标中除了音乐知识、技能目标外,融入了分工合作、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共处能力、宽容的心态、服务意识和责任心等协作能力中的重要内容。
校外西乐社团的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有不同琴龄,人数从几人到上百人不等。在实际的排练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演奏能力不一样,每一个声部在每一首乐曲里的难度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团员之间有包容的心态、不骄不躁、不断磨练,达到各声部之间的熟练配合。
在日常的乐团训练过程中,值日活动是训练学生团队服务意识和责任心的一个好的途径。乐团的值日相对复杂,每次值日要按声部分配布置场地任务,为大家摆放好排练所需的椅子、谱台、打击乐器等物品;值日生还需要记录每次排练各声部的出勤情况或统计声部打卡等数据。值日生需要早到、晚走为大家服务,锻炼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乐团除了排练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外出集训、演出这样的活动。整个乐团的学生和老师每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生活中的很多琐事需要学生融入集体。乐团学生一般会从自私、互相冲突、不理解,然后通过沟通和老师的开导逐渐解除矛盾、互相帮助、形影不离。乐团中每位乐手都有相应的位置,每个声部有首席、整个乐团有大首席,根据乐曲需要大家承担不同的责任。有的声部可能乐曲开头到结尾都要演奏,但有的乐器整首乐曲只演奏那么几句,比如大镲等打击乐。分工不同、责任有轻重,可是音乐里少了谁也不行。充分让学生理解分工合作的含义。以编制最复杂的交响乐团举例,一般常规编制需要13种乐器,每种乐器再分成2~4个声部,社团人数一般在80人以上。复杂的编制、精准的配合,需要每一个学生、每一种乐器在分声部排练中准确无误地完成自己的分谱演奏任务,在合奏训练中经过很多次配合训练,在指挥老师给出的统一节拍下大家才能一起合奏出美妙的音乐。这一过程是复杂而艰巨的,是个体能力与整体配合的一个完整体现。可以充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统一,什么是分工合作,这种复杂的合奏训练是极好的一种团队协作训练,通过实践使学生充分理解团队分工与协作,感受到團队协作的成就感和快乐。除了演奏,各声部首席、声部长和乐团大首席还要配合老师承担管理乐团的职责。每次排练,声部长负责登记学生考勤,帮助老师分发乐谱,排练结束填写排练日志等等。看似简单的管理工作却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沟通能力、统筹能力等。乐团像一个大家庭、像一个小社会、像一部配合精密的机器,任何一个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局。从乐团的组织管理到每一位学生演奏出的每一个音符,无不渗透着团队协作的重要。
四、校外西乐社团教师队伍建设
(一)校外西乐教师队伍的现状
校外西乐社团教师大多分为在职教师和外聘专家两部分。以北京地区为例,各少年宫、少年之家有部分专业老师,再聘请所缺专业的专家或指挥共同完成校外西乐社团的排练工作。校外西乐社团的组织、教学、管理等工作,给在职的校外西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外西乐教师不但需要具备一线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组织、管理社团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等。校外西乐教师大多数是学习专业演奏毕业的,自身演奏能力很强,但对于教学和管理学生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老师把自己专业老师给自己上课的那一套照搬下来,但这样不一定能教好校外的学生。因为专业的学生和校外的学生有很大区别。专业的学生不论是乐理知识方面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做的是提高他们的技巧和音乐处理方面的能力。而校外的学生多数是一张白纸,且素质悬殊很大,以素质一般的学生居多。校外教师需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给学生,并调整和把握好教学的进度,充分理解业余学习乐器的意义,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始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校外教师要本着“让每一位少年儿童都精彩”的理念,帮助绝大多数学生发掘自身潜力。校外西乐社团教师除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外,还需要管理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演奏团体的专家,这对教师的统筹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宣传能力、文字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西乐社团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教学能力,能够独立运用腾迅会议传达演奏要求,并用直播或视频课的形式完成排练工作,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排练。综上所述,提高校外西乐教师素质势在必行。
(二)校外西乐教师的提升
建立一只优秀的校外西乐教师队伍首先应该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识,这是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专业教师业务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校外西乐社团教师应该不断提炼演奏教学法、丰富教学作品、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乐团的驾驭和指挥能力,在疫情常态化的环境下要有效提高网络教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像海绵一样不断吮吸新知,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驾驭自如,培养出创造性的音乐人才。其次加强科研也是建立高素质西乐教师队伍的保证。校外西乐社团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而要创新就必须通过科研来导方向、导思路、导方法。校外西乐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探索,才能确保教育观念的更新,更有利于掌握和运用现代艺术教育方法。通过课题研究,学习各种新的科学理论,联系西乐社团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收集信息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办法,这一过程不但能提高校外西乐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艺术教育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组织出更多优秀的西乐社团,为美育大花园增添绚烂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朱漢城.美国学校管乐音乐的发展[J].中国音乐教育,2005,第7期。
[2]李云河,杨金友.中小学生竞争心理的不良倾向与应对策略[J].中国教师,2007,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