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古遗音 千年缭绕 中华瑰宝 万方乐奏
2022-03-16孟建军
孟建军
壬寅虎年伊始,新建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了一场“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其中展示传统乐器的“旷古遗音”和“万方乐奏”单元吸引了众多观众。
“旷古遗音”和“万方乐奏”展示的360余件乐器、数十件书谱等珍贵展品皆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冯卓慧介绍,其中绝大部分是上世纪中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集来的。
院藏古琴惊艳亮相
古琴,原称琴、七弦琴、瑶琴,又有绿绮、丝桐等别称,是彰显中国民族精神、中华美学精神的传统乐器。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久且持续传承的器乐形式,可考历史达三千余年。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古琴艺术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课程。
本次展览,因为古琴数量多众以及古琴谱浩繁,特专为古琴开设了一个展厅。热爱古琴的人们从中能够近距离领略从唐代到民国时期的30床古琴的风采。
进入21世纪以来,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被人们重新认知。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古琴艺术成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古琴艺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作为中华乐器文化的优秀代表,古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改三五素心人在雅集中弹奏的乐器,逐渐登上舞台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进而成为备受当今人们追捧的高雅乐器。
琴学体系清晰完整
观展中,人们还能看到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的50余件古琴谱集,如:《风宣玄品》《太古遗音》《大还阁琴谱》《神奇秘谱》等。正如介绍的文字所言:“古琴自创世之初便与文人士大夫结下了不解之缘,琴乐也发展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独特的一类,成为‘文人音乐的主体构成。现存的三千余首琴曲,其标题大都为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咏唱,具有强烈的文化倾向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这种意义上讲,琴乐史就是一部文人的音乐文化史。”
作为中国器乐艺术的集大成者,古琴艺术基本涵盖了琴制(形制与制作)、琴弦、琴谱、琴人、琴曲、琴史、琴歌、琴论、琴派等领域,形成由曲、谱、律、论、派、工构成的一套完整的琴学体系。
本次展览,人们能看到斫琴工具、斫琴所用的大漆、灰胎、古琴配件,并对斫琴程序、过程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人们从展览中也能了解到古代琴人俞伯牙、孔子、司马相如、蔡文姬、陶渊明、嵇康、阮籍与琴为伍的故事介绍,并对“广陵派”“川派”“虞山派”以及各个古琴派的代表人物有所熟悉。当年,杨荫浏、黄翔鹏、管平湖等学者都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供职,冯卓慧感叹道:这些老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及古琴艺术的贡献非常大。
从图文并茂的展板上,人们可窥见查阜西、管平湖、吴景略、王迪、许健等一大批不同流派的现当代古琴大家为弘扬古琴艺术、培养古琴传承者而做出的巨大贡献。
博物馆级乐器饱人眼福
展厅里,晚唐时期的“枯木龙吟”琴,还是南宋时期的“轻雷”琴,亦或是元末明初的“真趣”琴、明代的“琅然”琴、明代“玉箫”琴等,都吸引了人们驻足品鉴观瞧,这些不同年代的文物级别的古琴,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古琴艺术传承有序的发展脉络。
“鸣凤”琴在展厅里也十分醒目。此琴面宽而扁,项、腰作连续四弧。琴面呈大小蛇腹间牛毛断纹,行家称,古琴不经过三百年不会出现断纹。从“鸣凤”琴身上,我们看到了漫长的时间走过的痕迹。最吸引人的,还有琴额镶椭圆形水鸟纹和田青白玉雕配饰,上刻荷花、荷叶图案。据了解,著名琴家管平湖曾对这张古琴进行漆色、灰胎修补。
记得前两年,国家博物馆曾做过一次大规模的乐器展示,除了有贾湖骨笛、编钟编磬外,还将馆藏的唐、宋古琴也一并展出,吸引了诸多观众趋之若鹜。而这次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展览中,古琴展出数量之多是历次展览中鲜见的。无论是唐圆宋扁的古琴还是明清时代的古琴,我们看到了古琴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在发展、传承,古琴的文脉不曾断流。正所谓“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冯卓慧介绍说:“古琴成为独立的展厅,和古琴的文化特质有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古琴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品质上来讲,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名人捐赠乐器首次亮相
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有大量名人捐赠的乐器,如京剧名家梅兰芳先生、程砚秋先生等生前就曾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捐赠了许多珍贵的乐器,本次展览就有梅兰芳旧藏的战国时期的石磬、书鼓、梨花片、四胡;程砚秋捐赠的月琴、箜篌、敔、灵鼗、坠琴、特磬;我们还看到了刘天华的学生、著名琵琶演奏家曹安和旧藏琵琶,著名音乐史学家、新中国民族音乐学奠基人杨荫浏旧藏的小三弦,靳致淇旧藏石磬(商代),郑颖孙旧藏磬、箜篌。值得一提的是,郑颖孙是民国时期的北大教授,同时也是音乐家、摄影家。1927年,郑颖孙就是刘天华创建的国乐改进社的成员,可谓是民族音乐的先驱人物。
冯卓慧副所长告诉记者:本次展览的大部分乐器都是第一次公开展出,特别是“枯木龙吟”“鸣凤”等古琴,还有传统乐器展厅里边展示的程砚秋先生、梅兰芳先生、郑颖孙先生等捐赠的一些乐器,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万方乐奏 声震华夏
在“万方乐奏”的“古乐遗响”版块里,人们能看到西汉时期的虎钮錞于,钮钟、编钟、石磬等古老的乐器;有形制各异的陶埙,还有鼓面上趴着几只青蛙的造型精美的硕大铜鼓。
在“木卡姆之声”版块,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配套的演奏乐器——萨塔尔、弹布尔、都他尔、热瓦普、艾捷克、卡龙等乐器一应俱全。驻足观看这些做工精良犹如工艺品的乐器,木卡姆热烈欢快的节奏仿佛就在耳畔回响。
无论是“北方笙管”还是“福建南音”,一件件乐器各具特色,虽然静默地伫立着,但不同地域、不同音乐风格的曲调、旋律仿佛一触即发,令人流连忘返。
展览中各民族的传统乐器形态多样,吉诺族的乐器“塞吐”,壮族的弦鸣擦奏乐器“筝尼”,朝鲜族八弦、十弦弦鸣擦奏乐器“轧(牙)筝”“奚琴”,纳西族胡琴,傣族的弦鸣擦奏乐器“玎俄”,藏族弦鸣擦奏乐器“根卡”、苗族、侗族、拉祜族形制多样的芦笙等,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民族乐器,因为诸多原因,这些乐器从未向公众开放和展示。本次展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次向民众展示馆藏乐器,对走出储藏室的乐器以及热爱民族乐器的参观者而言,可谓是一件幸事,也是有识之士提出的“让文物活起来”的最佳体现。
“我们设计这个展览的原因,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因素,”冯卓慧道出了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第一,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展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我们一定会把最精彩的,多年没有展出过的乐器呈现出来;第二,展示中国传统音乐和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介绍传统音乐艺术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第三,此次展览也是向音乐研究所的前辈学者致敬,他们记录了历史,开创了历史,为传统音乐的保護与传承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结束语
器乐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形制各异、丰富多彩的乐器,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展示传承有序的中国民族乐器,人们对中国民族乐器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传统民族乐器的热爱之情以及文化自信会大大增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乐器的普及程度正逐年扩大,“让乐器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已不再是口号。置身于飞速发展的时代,灿烂的民族器乐文化并未落伍,而会历久弥新,并用绵延不绝的旋律鼓舞着人们在新的时代不断奋进,在传承、发展、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