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筝”的研制与使用
2022-03-16陈兴华
陈兴华
2020年11月,笔者设计的“今筝”由张保平先生制作完成。第一支“今筝”为五声音阶21弦,可为大型号。尚可制作16弦、13弦等诸型号,也可制作七声音阶的型号等等。
我们现在使用的一些民族乐器,多是产生于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这些乐器在结构及合理性方面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然而,就是在这些不尽合理的器物结构上却产生了相应的乐器声音、相应的演奏方式、相应的演奏效果。所有这些,均被视为传统从而得到继承,这在音乐艺术史和乐器史上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之所以说特殊,即是指这种继承是源自于原有的不合理,也就是继承了不合理。
但也应该承认,这种不合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即特色文化现象,这种“不合理”的特色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客观现实的既成的前提性存在,也的确有着其所以存在的合理性。
还应该承认,对原有的不合理进行改良使其合理,从而在保留原有“不合理”的现状的同时产生合理的乐器及其合理的演奏方法及其相应的演奏效果等等,当然也有着合理性的意义。
如古筝,其有着太长的箱体,且其琴马左边的不产生实际音高的无效弦长部分,竟然比右边的有效弦长部分还要长。为什么要这样长呢?显然,若仅用于揉弦就完全不必要使用这样的长度。实际上,古筝左边的长度在过去是用于移马调弦(不是变调)的。这是由于,在用丝制品作弦的时代,即便是用弦较少如13弦的古筝,要得到13种弦径的琴弦殊非易事。这就可能是有数条不同音高的琴弦使用相同质量相同弦径的弦线。而要使这些相同质量相同弦径的弦线产生不同的音高,同时具有相应的张力而又方便演奏,这就需要去改变琴弦的长度。所以,使古筝箱体具有足够的对于琴弦长度的调整空间当然就使箱体长度增加了。
曾有俗语,“月笛日箫一时笙,千年琵琶万年筝”,说的是筝乐器的学习难度。其实,古筝的这种学习难度在上述所说的过去是体现为调弦、整弦的难度。而今随着制造技艺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诸多型号的琴弦都能生产出来。所以,整理琴弦的难度已不复存在。但古筝太长的箱体却是被作为遗产从而被充分地继承下来了。
传统古筝的长箱体所导致的携带困难已不待言,同时还存在摆放困难的问题。古筝的两个架子各有4只脚,把两支架子共8只脚摆稳已属不易,且把古筝箱体放在这两只架子上摆稳要费一番周折。可以说,在所有的乐器里,古筝是最不容易摆放的。
还有,古筝的演奏,在弹奏高音时有所局促;而在弹奏低音时,随着演奏弦长的增加,身体离开弦的位置却是越来越远。在演奏之中其双手的手位关系、手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两手、身体各与琴体之间的关系呈現出诸多的不相宜的情况,也是所有乐器之中最不合理的。加之其音阶不全,变调困难,所以有古筝名家也认为古筝是一件蹩脚的乐器。
而现在,“今筝”的出现,将可一举解决前述古筝的所有问题,可使筝类乐器的表现手法显著地丰富。
1.“今筝”两侧长度相加之和是大致等于古筝箱体的长度。所以较之古筝,“今筝”的箱体长度缩短了一倍。
2.“今筝”不用脚架,而仅以一柱撑地,这种节省与便捷是显而易见的。
3.“今筝”持琴于胸前,位于双手怀抱之内,左右两手相向或是同向进行均容易方便。演奏用手距离相等分量平衡,且动作自然,轻松裕如。仅从数种演奏图式来看,便知其演奏技法的丰富程度。
4.“今筝”在与古筝用弦定音相同,音阶构成相同时奏出各种进行显然更为容易,而原古筝难于完成的进行也可以方便的完成。
5.“今筝”上方的S弯的优雅曲线之处恰是演奏者的脸部位置,这是S弯线条设计的恰如其分的运用。
仅此五点而论,“今筝”所具有的优势已是显而易见了。
与古筝相同,现有的“今筝”一样变调困难。但这一问题的解决又比古筝容易。“今筝”可以采用在S弯处设置手动装置以完成转调,就此而言,古筝仍然难于作到。“今筝”还可以采用拉马变调装置。还可以采用双S弯的设置,以在双弯之间按手揉弦。
这里介绍的“今筝”为第一次制作且仅一支。在以后的制作中,在保留基本结构样式、演奏持琴方式、弹奏手式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对其各个部位进行必要的调整。